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猪轮状病毒感染主要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仔猪。临床上表现为厌食、呕吐、下痢;种猪和大猪以隐性感染为特点。该病在我国和世界各养猪国家普遍存在,多发生于晚秋、冬季和早春,呈地方性流行。北京市某规模化猪场仔猪群出现厌食、呕吐、下痢、脱水等症状,病死率100%,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诊断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部分规模化牛场牛轮状病毒(BRV)的流行情况,在包头市部分规模化牛场采集275份血液样本和300份粪便样本,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对血液样本和粪便样本进行牛轮状病毒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BRV抗原总阳性率为21.34%,抗体总阳性率为4.00%。在检测样品中,0~2月龄犊牛的抗原阳性率和抗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51.00%和10.00%,本研究检测结果可为规模化牛场牛轮状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轮状病毒是引起儿童和幼龄动物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猪轮状病毒是引起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之一,有复杂的病原流行病学特征和遗传多样性。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有效治疗药物,疫苗接种仍是防控该病的主要措施。掌握猪轮状病毒的分子流行动态,可对诊断猪轮状病毒病和新型疫苗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对猪轮状病毒的病原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了综述,旨在阐述不同地理区域中猪轮状病毒的流行特点,为进一步开展猪轮状病毒病原研究及后期疫苗和药物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猪轮状病毒感染是由呼肠弧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经口感染,可在多种动物之间流行。该病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育成猪和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主要以仔猪厌食、呕吐、腹泻、脱水为特征。该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猪轮状病毒感染非常普遍,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生急性腹泻,且发病的仔猪多在8周龄以下,而且仔猪出生的日龄越小,则发病率愈高,养猪场户如遇到此类现象,则应高度警惕猪轮状病毒病作怪。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感染猪轮状病毒后,可引起仔猪发生急性胃肠炎,其仔猪发病的主要特征症状为:厌食、呕吐并发生急性腹泻。一般10~60日龄的仔猪较易发病,发病率为50%~80%,病死率一般在10%以内。而中猪和成年猪则多为隐性感染,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  相似文献   

6.
(一)流行特点1.仔猪黄痢一般发生在初生至7日龄,以1~3日龄者较多。传染性较强,常波及一窝子猪的90%,甚至100%,病死率较高,有的全窝死亡;仔猪白痢一般发生在7~30日龄,以10~30日龄者较多,30日龄以后由于子猪抵抗力逐渐增强,很少有发病。发病率可达30%~80%,病死率较黄痢低,但仔猪的生长发育受阻,常成为僵猪。  相似文献   

7.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和幼龄动物急性肠炎的重要病原。中和试验是目前轮状病毒的血清型主要分型方法,但由于它涉及细胞培养和病毒分离,因而难以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近来报道的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建立的轮状病毒型特异的 ELISA 虽然很有希望,但尚未进入实  相似文献   

8.
猪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成员,是引起幼龄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轮状病毒引起的猪腹泻多发于寒冷的晚秋、冬季和早春季节,少数地区季节性不明显而呈终年流行,传染方式多为暴发式或散发式。各种年龄的猪都可感染,  相似文献   

9.
为调查猪场猪轮状病毒(PoRVA)流行毒株以及不同阶段猪群PoRVA感染情况,从某规模猪场收集PoRVA阳性样本进行VP7基因测序分析,同时采集不同阶段猪群粪便样本,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进行PoRVA检测,分析猪场不同阶段猪群PoRVA感染情况。结果发现:该规模猪场PoRVA流行毒株主要为G9型猪轮状病毒;各阶段猪群粪便样,其阳性率介于1.5%~42.09%,其中7~23日龄哺乳仔猪粪便样,阳性率为8.66%,24~65日龄保育猪粪便样,阳性率为42.09%,育肥猪阳性率为2.66%,母猪为1.5%;从24~42日龄临床正常(55.08%)与腹泻猪(36%)之间的PoRVA阳性率比较结果,没有发现腹泻与感染PoRVA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本县养猪行业引起仔猪腹泻的病毒性疾病的流行情况,笔者在洪泽县境内部分养猪场对该类疫病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县猪传染性肠胃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等仔猪腹泻病原感染场所占比例为60%。其中流行性腹泻感染场为26.7%,传染性胃肠炎感染场占6.7%,轮状病毒病感染场占46.7%。哺乳仔猪腹泻是养猪场常见的仔猪疾病,控制的好坏也是养殖效益高低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新生仔猪和小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厌食、呕吐、下痢,种猪和大猪以隐形感染为特点。本病可  相似文献   

12.
方群 《当代养猪》2004,(1):46-46
猪轮状病毒病(PorcineRotavirUs dis-eaise)是由轮状病毒(RV)引起的仔猪急性胃肠道传染病。临诊上以腹泻为特征。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除感染猪外,还可感染人及牛、羊等动物。本病最早(1943)在患腹泻的儿童中发现,Woode和Bridge1975年首次从猪中分离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黑龙江省大庆市部分地区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应用RT-PCR技术对随机采取的6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的轮状病毒VP7基因进行扩增,采用多重半套式PCR方法对VP7基因阳性样本进行分型鉴定。结果显示,6份犊牛腹泻粪便样品中牛轮状病毒VP7基因均为阳性;VP7基因阳性样本经RT-PCR分型鉴定,均属于G10型。该研究结果表明大庆地区引起犊牛轮状病毒腹泻的轮状病毒主要为G型,因此需要针对G型轮状病毒加以防控。  相似文献   

14.
牛轮状病毒可引起牛严重腹泻、脱水、排出水样稀粪,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传染病,严重影响犊牛健康。该病毒感染率高,流行广泛,基因型众多,确诊及防控困难。研究牛轮状病毒检测方法能够更好地掌握牛轮状病毒各基因型的的流行状况,根据流行率高的基因型制备疫苗。本文综述牛轮状病毒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感染机制,介绍牛轮状病毒的检测方法,以期为牛轮状病毒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仔猪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生急性腹泻,且发病的仔猪多在8周龄以下,而且仔猪出生的日龄越小,则发病率越高,养猪场户如遇到此类现象,则应高度警惕猪轮状病毒病作怪。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仔猪感染猪轮状病毒后,可引起仔猪发生急性胃肠炎,其仔猪发病的主要特征症状为:厌食、呕吐并发生急性腹泻。一般10~60日龄的仔猪较易发病,发病率为50%~80%,病死率一般在10%以内。而中猪和成年猪则多为隐性感染,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常带毒而成为猪轮状病毒病的主要传染源。猪轮状  相似文献   

16.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呼肠孤病毒科的成员,是引起婴幼儿和多种幼龄动物急性腹泻的非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1973年Bishop等在澳大利亚从腹泻患儿十二指肠粘膜及粪便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病毒粒子。不论在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因严重腹泻住院的3岁以下病儿中有20%~70%是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平均为3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70万或者说每天有2000婴幼儿死于轮状病毒腹泻,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部腹泻死亡数的25%。Woode等在1974年首次从猪分离出轮状病毒,我国阙玲玲1982年首先在台湾发现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RV),以后江苏…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秋冬季腹泻的荷斯坦牛为研究对象进行采样,应用轮状病毒单克隆抗体检测其抗原,以检测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探讨荷斯坦牛轮状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本地轮状病毒在不同年龄段荷斯坦牛中的流行情况。结果表明,2月龄以内的犊牛阳性率最高(45%),其次是3~6月龄和6月龄以上的奶牛,分别为36%和17%。表明本地荷斯坦牛轮状病毒感染已普遍存在,主要集中在6月龄以内的犊牛,6月龄以上的奶牛感染率较低。本试验为该地区今后荷斯坦牛轮状病毒的临床检测及其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猪轮状病毒病是常见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会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多见于10~80日龄仔猪,且成年猪和种猪存在着隐性感染的情况.猪轮状病毒病发生后伴随着明显的呕吐、食欲不振、腹泻以及明显脱水情况,当猪受到该病毒感染的时候会容易导致大面积流行,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9.
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又称犊牛腹泻病毒(calf djarrha virus),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15~45日龄的犊牛,其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水样腹泻、严重脱水和酸中毒.犊牛轮状病毒病是牛轮状病毒引起的犊牛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该病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从犊牛轮状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诊断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综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羊链球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链球菌病俗称嗓喉病,是由溶血性兽疫链球菌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咽喉、呼吸道、消化道的炎性变化等败血症为特征.病羊是主要的传染源,健康羊可经呼吸道或创伤感染.发病率约20%,死亡率60%~80%.本病于2-3月间天气寒冷时多发,草质不良、羊群拥挤、寄生虫侵袭等因素可加重疫病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