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农业科学》2007,(4):29-29
韶关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于2007年2月6日进行第七次品种审定,共审定通过8个水稻新品种,其中由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选育的新银占和七丝银占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2.
新春12号     
新疆农科院粮作所于1987年以8021为母本,77-13为父本,采用常规育种方法系统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中黄20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1991年以遗-2为母本,Hobbit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通过北京市和辽宁省品种审委员会审定.2002年12月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4.
1.类型该品种为半冬性、早熟类型。2.来源1992年以冀885—443为母本,冀88-5282为父本配置组合,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3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晋棉40号(原名汾1288)是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晋棉10号为母本,与辽101进行杂交,后代经过无病田和病田的交替选择,定向选育而成。2005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同舟棉2号是由河南省新乡七里营新植原种场采用杂交育种方法,经病圃系谱连续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2003~2004年连续参加河南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其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及农艺性均优于对照.于2005年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鲁RH-1是山东省种子站牵头的棉花杂优组济阳鲁优棉花研究所与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该品种参加了1997~1998年全国抗虫棉区域试验.1999年全国和山东省抗虫棉生产试验。2004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5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农村发展论丛》2000,(11):40-41
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选育,1986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川麦44是1996年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利用太谷核不育聚合杂交的中间材料96夏440为母本,贵农21为父本杂交,历经7代的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4004),是四川省农业厅推荐的重点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4,39(6):624-624
由甘肃农业大学柴守玺教授主持选育的旱地春小麦新品种“西旱1号”,于2004年10月通过了第一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这是自2000年全国恢复旱地春小麦区试以来,第一个推出的国家审定品种,也是我省历史上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春小麦品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实现了甘肃省春小麦“国字号”品种零的突破,标志着甘肃省在春小麦抗旱品种选育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1.
原代号“辐208”玉米新品种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选育,2002年12月通过国家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命名为“龙辐单208”;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龙辐玉5号”。为双审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已申请品种权保护专利。  相似文献   

12.
<正> 豫玉七号是漯河农科所选育的大穗型玉米单交种,1991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根据河南省多年、多点玉米区试和生产示范资料,对豫玉七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一、丰产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津麦七号冬小麦品种为天津周边大部分干旱少雨地区适宜种植的冬小麦新品种,系本文作者经过7年努力定向选育而成,已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津麦七号”。本品种具有抗旱性强、稳定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属半矮杆小麦作物,最高667m^2产量可达600kg,且抗倒伏、抗病虫和抗后期干热风。栽培技术简单,容易被大部分农民朋友所掌握,同时更是我市周边干旱区种植对路的冬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4.
长选一号系长春市农科院水稻所1980年以吉粳60为母本、雄基9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1991年宁夏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92年在北方粳稻区域试验总结大会通过,199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长选一号”。  相似文献   

15.
新食葵4号     
朱文彬  李晓雷 《农村科技》2005,(7):28-28,36
由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以雄性不育系G2896A为母本、1619R为父本采用三系杂交方法选育而成,2004年通过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新食葵4号。同年,通过内蒙古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品种名称为康地206。  相似文献   

16.
潍麦8号是潍坊市农科院以83—3149为母本、Aus621108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2003年9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王宏伟 《新农业》2001,(3):37-39
高油115玉米新品种由中国农业大学1990年选育而成,1996~1997年先后通过北京、天津两市品种审定,并于1998年2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及华南8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7号木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而成。2004年12月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丰富东北地区大米品种类型,创建新的优质米品种,多年来,我们在不断引进筛选优质米水稻品种的同时.开展了白香粳稻品种的选育。古榆香稻1号就是内蒙古开鲁县绿龙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研究所系统选育而成的特种优质白香粳稻新品种,于2004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古榆香稻1号作为香稻栽培.其香米价格超过普通米价70%~100%。目前在内蒙古通辽地区作为“礼品米”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04,(8):24-24
中优9507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从郑州8603中系统选育而成,2000年、2001年先后通过天津市、北京市、河北省和新疆昌吉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