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保护性耕作的技术特征,研究分析农业增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提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向传统农业耕作的挑战.发展保护性耕作将会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保护土壤,减少水土风失、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大面积应用。近年来,我国把保护性耕作列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项目来抓,并在河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农业”是个通用术语,可以取代人们广泛用来描述采用新型耕作,播种制度的“保护性耕作”一词。面向资源保护的农业生产技术不仅仅与“保护性耕作“所包含的耕作问题相关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建议,保护性农业的定义应该是:  相似文献   

5.
1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义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从发达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熟经验来看,其主要措施是发展保护性耕作农业。各种实践表明,大力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传统旱作农业耕作技术的重大变革,是实现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我国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护性耕作与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沙尘暴的形成、沙尘源的构成和发展农业保护性耕作与保护生态环境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对农业保护生态环境中之作用的认识,从而提出了加快我区发展农业保护性耕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从1992年寿阳县被确定为中国一澳大利亚国际合作项目春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区以来,历经10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促进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概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及内容,介绍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的推广应用情况,从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两方面阐述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及农民增收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保护性耕作是关系到土地资源的合理性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耕作措施。由于不合理的耕作,使土壤得不到有利的保护,致使水土流失,风沙四起,特别是近年来的沙尘暴,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保护性耕作已成为人们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0.
祁顺 《农业机械》2012,(26):31-33
保护性耕作是一项新兴农业耕作技术,这项技术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节本增效、培肥地力等方面有明显成效。互助县是典型旱作农业县,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对于发展可持续农业有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互助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刚刚起步,大面积推广这项技术存在诸多困难,但改革耕作方式,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是大势所趋,政府和农机部门应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县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和人类有限的生存空间,促进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发展中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实现农业可持发展的主要措施就是保护性耕作农业。因而,保护性耕作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完全不同于传统耕作,要求在有大量作物残茬覆盖地表的情况下进行免耕覆盖播种。由于保护性耕作播种作业环境特殊,传统的机械化播种机和畜力播种机无法正常作业。因此,使用适应性强、操作性能可靠的免耕播种机,搞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作为一项控制土壤风蚀水蚀和沙尘污染、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节水能力、节能降耗和节本增效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几年来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多年的试验示范证明,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变革,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要更快、更好地推广保护性耕作,就要找准突破点、对症下药,使保护性耕作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是旱作农业区节水抗旱、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概述北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介绍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北票市的推广应用情况、实施效果与推广经验,为推动北票市保护性耕作技术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阶段性成果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几年,各地认真组织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和推广,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指导和交流,保护性耕作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是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保护耕作技术,主要生产目标是“控药、控肥、控水、促生产”。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大力推进对土壤保护、避免水土流失以及环境保护有着积极意义,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耕作技术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近年来,保护性耕作在我国已经应用推广且范围较广,研究相关技术对发展可持续性农业有着积极意义。主要分析了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选择,以及水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逐渐恶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热点。低碳农业是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缓解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保护性耕作技术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发展低碳农业的先进农业技术,也是国际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积极发展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促进低碳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通过对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相关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推动土地流转来促进保护性耕作的推广,为低碳农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农业耕作制度的革新,是世界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势。以秸秆覆盖和少免耕播种为主要技术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又有节约农业用水,降低生产成本;既能发展农业生产,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既能立足当前农产品有效供给,又能培肥地力,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显然,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生产与生态“双赢”的农业生产技术,是我国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各地实践证明,推广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土壤耕作,能有效保护农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在保护性耕作技术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各地推广实践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越来越成为世界农业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以保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摒弃了传统掠夺式的耕作方法,在向耕地索取食物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肥地力、防止土壤侵蚀和保护耕地的可持续利用,被称为一项新的革命性的农业技术。作为一项公益性的技术推广活动,政府应在发展保护性耕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一、发展保护性耕作是政府的职责政府是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管理者,构建和谐社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长期以来,人们为了更多地从耕地中获取食物,出于眼前利益,采取不恰当的耕种方法,不注重对耕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造成…  相似文献   

20.
1 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1.1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由之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作业,通过机械化和半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