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美香占2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特优质香稻品种,是唯一连续3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的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是优质稻育种的重要里程碑,被公认为当今时代食味最好的籼稻品种,媲美甚至超越了举世闻名的泰国的Hhao DawkMali,在籼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犹如粳稻中的中国稻花香和日本越光。介绍了美香占2号的成就及选育情况,回顾总结了美香占2号育种经验,提出了继续改良美香占2号的育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揭示优质籼稻关键生育时期剑叶SPAD值与稻米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为今后的优质籼稻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籼稻美香占2号、黄华占和五山丝苗等12个品种(系)为研究材料,测定各品种(系)的稻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淀粉RVA谱和始穗期、齐穗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的剑叶SPAD值,并对5个时期剑叶...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水稻育种学和水稻种质资源学的无缝对接,常规育种技术与先进适用技术的有效融合,本团队创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和材料体系。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体系包括水稻核心种质概念、理想基因系统与突破性大品种对应假说、理想模型(模式)构建、前景选择与背景选择统筹、基因集的生物学意义、核心种质基因型和表现型云数据、先进适用综合育种方法研究和核心种质杂种优势利用八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培育了黄华占、美香占和华占核心种质育种材料体系等三套育种材料体系,育成了当前我国籼稻推广面积最大的品种黄华占、我国连续三届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唯一籼稻品种美香占2号和我国配组组合最多的恢复系华占等一大批优良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4.
美香占2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籼稻品种,于2006年、2012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和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美香占2号在德化县高海拔山区种植表现稳产、米质优、抗性强,介绍了美香占2号在德化县的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优质籼稻剑叶SPAD值与稻米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揭示优质籼稻关键生育时期剑叶SPAD值与稻米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为今后的优质籼稻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质籼稻美香占2号、黄华占和五山丝苗等12个品种(系)为研究材料,测定各品种(系)的稻米品质性状、蒸煮食味品质、淀粉RVA谱和始穗期、齐穗期、乳熟期、蜡熟期、黄熟期的剑叶SPAD值,并对5个时期剑叶SPAD值与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籼稻蜡熟期和黄熟期剑叶SPAD值与稻米食味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稻米淀粉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籼稻黄熟期剑叶SPAD值与稻米食味值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比蜡熟期高。黄熟期剑叶SPAD值越高,稻米蛋白质含量越低,食味品质越好。通过黄熟期剑叶SPAD值可以预测籼稻食味值和蛋白质含量。黄熟期剑叶SPAD值(x)与稻米食味值(y)的直线拟合方程为y=0.0901x+65.76,决定系数R2=0.687;与蛋白质含量(y)的直线拟合方程为y=-0.098x+9.217,决定系数R2=0.602。  相似文献   

6.
以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2014年审定的10个水稻新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新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0个品种中,金禾2号的食味品质性状比较稳定,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绥稻3号的食味品质性状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获得较好的品质。供试10个品种中有7个品种其亲本来自2个骨干亲本,形成2条主干系,分别是绥粳3号和绥粳4号干系。参试品种中由绥粳4号作为亲本育成或者衍生出的绥粳系品种比较多,主要都是香粳类型的品种。由绥粳3号干系和绥粳4号干系育成和衍生的水稻品种食味品质性状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香稻品种苗期的耐冷性进行初步鉴定和评价,以筛选出耐冷性较强的香稻品种,为香稻苗期的低温伤害机理提供依据。以超级常规香稻玉香油占为对照,研究了低温对7个常规香稻品种(巴斯马蒂、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象牙香占、中香1号、美香占2号)苗期的幼苗素质、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中香1号及美香占2号的成活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的成活率则比对照显著降低;香稻品种干质量增长变化幅度为14.84%~39.84%,鲜质量增长变化幅度为2.17%~28.34%,农香18、湘晚籼13及中香1号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受低温影响较小。此外,低温处理后,株成活率较高品种幼苗在光合生理特性、荧光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中香1号及美香占2号在苗期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而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的耐低温能力则较差。  相似文献   

8.
米饭食味检测仪器评价优质稻米食味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米饭食味测定装置米饭食味计和硬粘度仪对寒地优质稻米品种三江6号、龙庆稻3号、龙稻18、苗稻2号、绥粳18、初香粳1号、垦香稻08-169共7个品种蒸煮后进行米饭外观、口感、硬度、粘度的测定,检测出米饭综合食味值。结果表明,7个优质米品种食味值都较高,是食用品质好的品种。其中龙稻18食味值最高,为85分,其次为初香粳1号,食味值为81分,2个品种的食味值都在80分以上,在食味值等级划分中的最高等级。垦香稻08-169、绥粳18、龙庆稻3号、三江6号、苗稻2号等5个品种食味值都在70~80分,在食味值划分中的稍好等级。  相似文献   

9.
调整播期可以改变水稻生长发育中的环境气候条件,对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调节水稻生育进程及提升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南方双季晚籼稻优质丰产与温光资源相适应的播种期,本研究选用万象优华占、象牙香珍和美香占2号等3个晚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共3个播期,研究播期对双季晚籼稻品种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供试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日均温度和有效积温、全生育期和齐穗至成熟期阶段的日照时数均呈递减趋势,而全生育期天数无明显变化;产量以6月20日播种的最高,早播(6月10日)会导致显著减产,而晚播(6月30日)虽然也会导致减产,但差异不显著;随播期推迟,晚籼稻品种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变优,但不利于改善食味品质,对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在南方双季晚籼稻实际生产中,不建议早播,应根据品种不同进行适期播种或适当晚播,能使水稻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温光资源,有利于协调水稻高产和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香稻品种苗期耐高温的形态生理响应特征,筛选出耐热性较好的香稻品种。【方法】在盆栽条件下,于光照培养箱内,以超级常规香稻玉香油占为对照,研究了常规香稻品种巴斯马蒂、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象牙香占、中香1号、美香占2号在苗期高温处理下的形态生理响应特征。于高温处理前后测定了8个香稻品种苗期各项形态生理指标。【结果】与玉香油占相比,高温胁迫下,巴斯马蒂的株高、单株鲜质量、单株干质量增幅更大,成活率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更高,丙二醛含量反而下降了33.39%,表明巴斯马蒂的耐高温胁迫能力较好。湘晚籼13在高温处理下的单株干质量增幅与玉香油占相近,株成活率较玉香油占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变幅较小,SOD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变幅在8个品种中均为最低,说明其耐高温胁迫的能力略低于玉香油占。农香18、象牙香占和美香占2号的成活率分别为13.33%、12.67%和16.00%。桂香占(4.33%)、中香1号(1.33%)在高温处理后的成活率最低,表明两者的耐高温能力均较差。【结论】8个品种耐热性从强到弱依次为巴斯马蒂、玉香油占、湘晚籼13、农香18、象牙香占、美香占2号、桂香占和中香1号。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优质食味粳稻品种在江苏淮北地区的推广应用,于2019年引进17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以徐稻9号为对照,从生育期、抗逆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17个品种均能在安全齐穗期内齐穗(该地区安全齐穗期为9月15日前),生育期均处于安全期范围内。比对照增产的品种有7个,其中瑞华1903产量最高,达10888.5 kg/hm^2;圣稻022生育期最短,仅131 d;南粳518株高最矮,为95.7 cm。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武运粳1706整精米率和直连淀粉含量最高,分别达75.0%和16.2%;南粳5718、南粳518、南粳2728直链淀粉含量在10.0%左右,为优良食味粳稻品种。通过产量水平、农艺性状、生育期和品质等综合分析认为,供试品种中南粳518、南粳2728丰产性较好、株高较矮,且均为优良食味品种,生产中不仅产量潜力高、米质较优,同时早熟能有效规避低温危害和缓解淮北地区稻麦茬口季节紧张矛盾,适合淮北中熟中粳稻区人工栽插、机插和直播条件下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Epoxiconazole is a triazole compound. However, the effects of epoxiconazole on crop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were rarely reported.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epoxiconazole application on yield formation, grain quality attributes, and 2-acetyl-1-pyrroline (2-AP) content in fragrant rice. A three-year field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with a fragrant rice variety, Meixiangzhan 2. At the heading stage, 0, 0.02, 0.04, 0.08, 0.16 and 0.32 g/L epoxiconazole solutions were foliar applied to fragrant rice plant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poxiconazole applica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grain yield, seed-setting rate and 1000-grain weight.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of fragrant rice during the grain-filling stag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ue to epoxiconazole application. Foliar application of epoxiconazole at 0.08 g/L increased grain protein content and decreased both chalky rice rate and chalkiness area ratio of fragrant rice. Epoxiconazole also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grain 2-AP content by inducing the regulation in contents of related synthetic precursors, including proline, pyrroline-5- carboxylic acid, Δ1-pyrroline and methylglyoxal. Overall, foliar application of epoxiconazole could be used for the improvement in grain yield, grain quality and 2-AP content in fragrant rice production when applied concentration at 0.08–0.32 g/L. Our findings provided the new roles of epoxiconazole in crop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以辽宁省参加联合品比试验的89个水稻新品系为试材,比较不同品系间的产量结构、穗部性状和米质性状的差异,分析性状间的相关性,明确高食味值品系的典型特征。结果表明,新品系平均产量为612.24 kg/667 m2,符合国标2级和3级优质米的新品系分别有10个和17个;稻穗越长的品系,粒型越长,垩白越少,糙米率和精米率越低;一次枝梗结实率越高的品系,整精米率和精米率越高;粒型越长的品系,二次枝梗结实率越高。一次枝梗数和穗粒数越多、着粒越密、籽粒越偏向穗轴下部分布的品系;蛋白质含量越高。产量越高的品系,米饭的外观越好,硬度偏软,食味越好。蛋白质含量越高的品系,米饭外观越差,硬度高、黏度低、平衡度差,食味值下降。直链淀粉含量越高的品系,热浆粘度、最终粘度越大,峰值时间越长,糊化温度越低,崩解值越小。消减值越低的品系,米饭外观越好,食味值越高。高食味值品系的典型特征是粒型较长,蛋白质含量和消减值较低,当消减值为1 005.5 cP时食味表现最好。结果可为培育优质高产高效水稻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低直链淀粉含量晚粳稻选育及食味品尝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中下游地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稻米口味提出了新要求。笔者就此从品种食味品质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尝试。通过选用晚粳品种嘉33与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美国光叶稻Rico No.1改良后代嘉06-64、WP177与晚粳光身稻品系DC92配制2个组合,在后代中定向选育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的品系,结合食味品尝,择优汰劣,育成嘉58、嘉66等直链淀粉含量较低(10%左右)且适口性好的新品系。经杭州市推荐,嘉58进入2011年浙江省单季晚粳稻区试,2012年生产试验与区试续试同步进行,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3011),并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2010-2013年各地示范试种1 000多hm2,因食味好、产量高,深受长江中下游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5.
16.
BT型粳稻不育系8006A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06A是用BT型不育系863A与优质早熟晚粳稻品种8006杂交并回交转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稻不育系,具有米质较优、不育性稳定、较易制繁种等特点,所配组合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丰产性好、米质较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8006A及其与恢复系湘晴配组育成的新组合苏粳优2号(原名T优011)均于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缺乏高品质品种是湖北省优质稻生产的瓶颈问题。本研究征集了全国26个高档优质稻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从产量、关键品质指标、食味、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评价,试图选出在本地区适应性良好的高档优质稻品种。结果表明,有14个品种综合表现优异,关键品质指标达到国标1级优质稻标准、食味分85分以上;参试品种整体平均产量为519.7 kg/667 m2;部分品种抗逆性表现良好,但占总数约50%左右的品种在抗倒伏性和在高温下的品质表现较差,部分品种对主要病害的耐性较弱。由此可见,我国已培育一批在江汉平原适应性良好的高品质水稻品种,有望在采取配套技术条件下达到水稻生产的品质和产量“双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水稻品种云粳37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轻简高效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云粳37为粳型常规水稻品种,在贵州省遵义市种植,全生育期为153 d,株高120 cm左右,穗长18.3 cm,有效穗数256万穗/hm^2,每穗总粒数143.6粒,结实率88.7%,千粒重24.94 g,示范种植单产在6750~7500 kg/hm^2;具有耐寒、感光性强、抗病、米质好、香味重、食味好、高产、生育期早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