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畜禽遗传资源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既是满足社会对畜产品消费多样化的需要,也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础。当前,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投入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企业与科研机构等部门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不够、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相脱节等难点,需要通过完善相关政策、健全机制、科技创新、打造保护与开发利用相促进的良性循环等方式,进一步推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以满足人们对畜产品种类、质量的更高要求,不断增强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综述了我国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是国家战略性的生物资源,对维系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东省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丰富,畜禽种业基础好,政府历来重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文章对目前广东省在地方畜禽保护体系建设、保种技术研发、遗传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介绍,并针对保种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以期能为广东省及我国地方畜禽资源的保护及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畜禽遗传资源的调研和总结,阐述了陕西省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初步思路,为今后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目前我国已查清的畜禽品种、配套系和遗传资源有658个,其中地方品种有385个,约占全球已知畜禽品种的六分之一。地方品种的保护开发利用丰富了生物的多样性,充实了畜禽资源,保证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中国畜禽种业》2012,(8):156-159
北京: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会议举行2012年7月9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会议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出版发行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张宝文出席会议。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发行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果,共收录地方畜禽品种达500多个。高鸿宾副部长在会议上指出:我国畜禽资源总体下降的  相似文献   

6.
朱冠楠  李群 《古今农业》2013,(3):105-111
中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的保护、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地方畜禽资源总体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几十个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传统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形势严峻。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现状、变更原因、保护与利用建议等研究进展,旨在为有关部门正确认识和合理保护利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部于2006年安排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目前已经告一段落,调查报告已经完成,《品种志》正在付诸印刷。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畜禽遗传资源的现状.从而进一步采取更有效的保护措施。相对于调查报告这个“书面文章”,并不是最终目的,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落实,才是我们更应该深切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二章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中的责任,其第一条就规定“国家建立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畜禽种业》2012,8(8):156-156
2012年7月9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会议暨《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出版发行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张宝文出席会议。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发行的《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集中展现了近年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取得的成果.共收录地方畜禽品种达500多个。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讨和交流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该文全面梳理了安徽在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方面的做法、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培育等方面提出探讨性对策与建议,以期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瓢鸡是镇沅县珍稀特色家禽品种。2006年镇沅县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发现瓢鸡存栏仅1086只,并引起重视。2009年9月15日瓢鸡被云南省列为濒危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9年11月6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委员会鉴定,瓢鸡已成为我国一个具有特异性的地方优良鸡种。本文对瓢鸡品种资源现状、瓢鸡遗传资源的保护、瓢鸡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并将瓢鸡这一珍稀品种介绍给全国的畜牧兽医朋友。  相似文献   

11.
分析贵州畜禽遗传资源濒危的现状、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在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提出贵州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2,(11)
据农业部网站,农业部调查显示,我国畜禽资源总体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几十个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示,近年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取得积极成果,地方畜禽品种500多个,一些地方品种经过保护和选育,生产陡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畜禽遗传资源是农业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畜牧业“基石”,决定了畜牧产业链发展及生物多样性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从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现状、组织开展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到结合陕西省西安市实际落实畜禽资源普查的经验举措,再到统筹做好保护开发利用的后半篇文章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做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对主动打好种业振兴翻身仗的至关重要性,以期为进一步做好畜禽保种工作提供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丽江市地处滇、川、藏交界区域,全市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境内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丰富。多样的畜禽遗传资源为丽江市多样化的生态类型提供和满足了不同地域、不同饲养条件、不同需要的供种需求。为进一步有效保护开发利用好畜禽遗传资源,本文根据丽江市畜禽遗传资源实际,提出相应的意见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已于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将依法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畜牧法》确立了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制度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单纯追求畜禽产品的数量,缺乏对畜禽遗传资源重要性的认识,重利用、轻保护,致使畜禽品种数量骤减。近20年来,我国已有10多个畜禽品种绝迹,20多个品种濒危,百余个品种数量急剧下降。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畜禽遗传资源,法律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作了全面规定。一是建立…  相似文献   

16.
广西是畜禽遗传资源种类较为丰富的省区,由于各种原因,灵山彩凤鸡等部分资源尚未申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但这些资源数量较少,肉质优良,在产区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为促进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本文对灵山彩凤鸡的品种来源及发展、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饲养管理等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中国畜禽种业》2012,(10):153-156
农业部:中国畜禽资源部分处于濒危状态农业部调查显示,我国畜禽资源总体下降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几十个地方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农业部副部长高鸿宾表示,近年来我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取得积极成果,地方畜禽品种500多个,一些地方品种经过保护和选育,生产性能显著提高,但畜禽资源依然呈现下降趋势。他指出:从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的情况看,与第一次比较,有59个地方品种处于濒危或濒危灭绝,15个地方品种调查中没有发现。另一方面,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监测与监管能力也比较薄弱。他表示,统筹畜  相似文献   

18.
从2005年5月28-29日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管理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目前我国畜禽品种和数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直接威胁到生物的多样性,甚至导致畜禽资源枯竭,制约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农业部决定在2005年开展新一轮全国家畜家禽遗传资源调查,争取用2-3年的时间全面查清我国畜禽种质的数量、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的情况。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较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物种、类群齐全,而且种质特性各异。据统计,我国拥有猪、牛、羊、鸡等畜禽22个种,共576个品种、类群。首批列入《中…  相似文献   

19.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关规定,结合《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版)》颁布,笔者深入国家级和市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核心育种场、家禽良种扩繁基地开展调研。本文阐述了北京地区畜禽遗传资源现状,研究分析不利于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症结和监督执法的薄弱环节,旨在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推动育种技术攻关,壮大优势畜禽种业企业,为进一步推进北京地区畜牧业特别是种业健康依法有序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畜禽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千百年来,得益于我国宽广的土地资源、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我们拥有了物种丰富的畜禽遗传资源。文中分析畜禽遗传资源的现状,就如何保护和开发畜禽遗传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