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旨在探究山豆根多糖对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感染小鼠体内外炎性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通过PCV2感染小鼠脾淋巴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用不同浓度(100、200、400 μg/mL)的山豆根多糖作用细胞,采用ELISA法测定细胞分泌IL-1β、IL-8、MCP-1水平和细胞内COX-1活性;利用PCV2体内感染昆明种小鼠建立氧化胁迫模型后,腹腔注射低、中、高浓度[100、200、400 mg/(kg·BW)]的山豆根多糖,应用ELISA法测定小鼠脾脏、肺脏组织和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8、MCP-1分泌水平和COX-1活性。结果显示,与PCV2感染模型细胞相比,经不同浓度山豆根多糖处理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中炎性因子IL-1β、IL-8、MCP-1水平和细胞内COX-1活性均不同程度降低,其中,400 μg/mL的山豆根多糖作用最佳(P<0.01);利用不同浓度的山豆根多糖腹腔注射PCV2感染小鼠后,均能抑制PCV2感染小鼠的脾脏、肺脏组织和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8、MCP-1分泌水平和COX-1的活性,其中,高浓度[400 mg/(kg·BW)]的山豆根多糖作用最佳(P<0.01)。综上提示,山豆根多糖能够抑制PCV2感染小鼠炎性因子分泌,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GnIH)对雄性小鼠采食、体重和血糖稳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体重及日龄相近的雄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0 μL/(次·只)]和试验组[腹腔注射20 μg/100 μL GnIH,100 μL/(次·只)],每组10只,每天注射2次,连续注射21 d。观察和记录小鼠的采食情况;对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进行测定;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对小鼠胰腺中胰岛素转录因子基因(NeuroD1)、胰岛素基因(Ins)、胰高血糖素基因(Gcg)、胰岛素转录调控因子基因(Pdx1)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P<0.01)升高;试验组小鼠空腹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P<0.01)增加,葡萄糖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P<0.01)增加,胰岛素耐量的血糖曲线下面积极显著(P<0.01)增加;试验组小鼠胰腺Gcg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Ins基因mRNA、Pdx1基因mRNA和NeuroD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P<0.05)下降。结论 慢性腹腔注射GnIH会引起雄性小鼠采食量和体重增加,并引起机体血糖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驱虫药对伊犁马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驱虫药在马属动物养殖中的科学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平均体重相近的1岁龄伊犁马40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8匹(公母各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对照组马不驱虫,试验Ⅰ组马灌服伊维菌素乳剂0.1 mL/(kg·BW),试验Ⅱ组马灌服吡喹酮片剂0.01 g/(kg·BW),试验Ⅲ组马灌服阿苯达唑片剂0.025 g/(kg·BW),试验Ⅳ组马灌服伊维菌素10 mg/(kg·BW)+阿苯达唑350 mg/(kg·BW)。驱虫后进行20 d的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5 d;正试期采用全收粪法采集样品,测定或计算马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指标。[结果] 试验Ⅳ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CP)、总能(G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磷(P)采食量和排出量高于其他4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DM、OM、GE、NDF、ADF、Ca和P消化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所提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DM、OM、CP、GE、NDF、ADF、Ca和P表观消化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91%、1.87%、1.42%、2.27%、3.05%、2.13%、13.68%和2.06%(P>0.05),试验Ⅲ组的DM、OM、GE、NDF、ADF、Ca和P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提高幅度分别为2.45%、2.83%、2.26%、2.10%、1.20%、20.24%和6.55%(P>0.05);试验Ⅳ组除Ca的表观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该试验条件下,单独使用吡喹酮片剂或阿苯达唑片剂对1岁龄伊犁马进行驱虫处理,对提高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表现出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三黄连散(SHLP)体内和体外抗炎效果,体外试验采用CCK-8法筛选三黄连散对RAW264.7细胞安全浓度,同时建立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体外炎症模型,以评价药物效果;体内试验用二甲苯诱发小鼠急性炎症模型,测定小鼠耳郭肿胀度、脏器指数及小鼠血清TNF-α、IL-1β、IL-6、IL-8和COX-2含量。结果显示,三黄连散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为50 μg/mL;高、中、低剂量的三黄连散能不同程度降低细胞IL-8、TNF-α、IL-β、COX-2的分泌水平(P<0.05,P<0.01);高剂量的三黄连散能极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的分泌水平(P<0.01);高、中、低剂量的三黄连散均可极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耳郭肿胀和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COX-2分泌水平(P<0.01);不同浓度三黄连散对小鼠脏器系数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表明,三黄连散体内外抗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RFRP-3对大鼠采食行为以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00 μL/(次·只)]、RFRP-3低剂量组[腹腔注射1 μg/100 μL RFRP-3,200 μL/(次·只)]和高剂量组[腹腔注射10 μg/100 μL RFRP-3,200 μL/(次·只)],每组10只,雌、雄各半,每天注射2次,连续腹腔注射14 d。观察和记录大鼠的采食量、采食行为和体重变化,计算料肉比及Lee指数,分离血清并检测血脂相关指标,并对下丘脑食欲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仅在光照环境中腹腔注射高剂量RFRP-3会导致大鼠采食量极显著(P<0.01)增加;采食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采食频率极显著(P<0.01)增高和饱腹率明显下降;生长性能方面主要表现为体重增长极显著(P<0.01)加快以及料肉比显著(P<0.05)降低;在肥胖指标中,Lee指数显著(P<0.05)增加,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极显著(P<0.01)升高;下丘脑NPY mRNA表达水平显著(P<0.05)上升,而POMC mRNA表达水平显著(P<0.05)下降。试验表明,腹腔注射RFRP-3可促进大鼠的采食行为并提高其生长性能,且这种生理功能的发挥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食欲相关因子的变化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瘦肉型猪组合配套杂交方法和效果而进行试验。试验采用HN121(温氏杜洛克猪)、HN212(法系皮特兰♂×温氏杜洛克♀)为父本,以HN204(温氏大白♂×美系长白♀)为母本,对HN323(HN121×HN204)和HN424(HN212×HN204)两个组合配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N424组合与HN323组合相比母猪的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仔猪初生窝重、21日龄仔猪成活率、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HN424组合仔猪的体重、背膘厚降低5.63%(P<0.05),瘦肉率提高4.95%(P<0.05),眼肌面积增大33.08%(P<0.01),肉色评分降低7.19%(P<0.05),大理石纹评分降低11.30%(P<0.01),滴水损失率提高10.63%(P<0.01),其他遗传性状差异不显著;HN424组合与HN204二元母系相比,日增重提高9.26%(P<0.05),背膘厚减少16.41%(P<0.01),料肉比减少8.02%(P<0.05);HN323组合与HN204二元杂交母系相比,日增重提高7.20%(P<0.05),背膘厚减少11.43%(P<0.01),料肉比降低5.35%(P<0.05)。说明采取四元杂组合和三元杂交组合均对“大×长”(HN204)二元杂交有显著的遗传改良作用,“皮×杜×长×大”四元杂组合可显著提高猪的瘦肉率、眼肌面积,但肉色、大理石纹、滴水损失率等肉质指标变差,建议在“皮×杜×长×大”四系组合配套杂交中加入能改良肉质基因的猪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稀有鮈鲫雄鱼为研究对象,探讨17α-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对稀有鮈鲫精巢甲基转移酶(DNMT)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MT(25、50和100 ng/L)处理稀有鮈鲫雄鱼7、14和21 d,处理结束时,每组随机解剖10条鱼,取精巢组织,Trizol一步法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DNA甲基转移酶基因(dnmts)相对表达量。[结果] MT处理稀有鮈鲫雄鱼7 d,25 ng/L MT处理组(P<0.05)、50 ng/L MT处理组(P<0.01)和100 ng/L MT处理组(P<0.05)精巢dnmt3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25 ng/L MT处理组和50 ng/L MT处理组精巢dnmt5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降低;50 ng/L MT处理组精巢dnmt7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降低。MT处理稀有鮈鲫雄鱼14 d,100 ng/L的MT处理组dnmt3、dnmt5、dnmt6、dnmt7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50 ng/L的MT处理组dnmt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MT处理稀有鮈鲫雄鱼21 d,50 ng/L MT处理组和100 ng/L MT处理组dnmt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P<0.05)升高;100 ng/L MT处理组dnmt8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结论] MT可以干扰稀有鮈鲫精巢DNA甲基转移酶基因dmmts的mRNA表达。MT对DNMTs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是否可以通过改变DNA甲基化水平对稀有鮈鲫精子的发生产生影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效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微量元素(铜、铁、锌、锰)排泄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0头28日龄平均体重为(7.26±0.46)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仔猪。普通氧化锌组饲喂基础日粮+普通氧化锌1 966 mg/kg,锌元素含量1 500 mg/kg;高效包被氧化锌组饲喂基础日粮+高效包被氧化锌1 000 mg/kg,锌元素含量500 mg/kg;基础日粮组饲喂不添加氧化锌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35 d,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试验结束后计算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腹泻率;测定全血血红蛋白含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以及血液中铜、铁、锌元素含量;计算皮毛指数;测定粪便中铜、铁、锌、锰元素含量。[结果]与基础日粮组相比,普通氧化锌组和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均显著(P<0.05)提高,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P<0.05)降低;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和腹泻率与普通氧化锌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全血血红蛋白含量3组差异不显著(P>0.05);高效包被氧化锌组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P<0.05)高于基础日粮组和普通氧化锌组;血液中铜、铁元素含量3组差异不显著(P>0.05);普通氧化锌组血液中锌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基础日粮组和高效包被氧化锌组。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皮毛指数优于普通氧化锌组。高效包被氧化锌组粪便中的锌元素含量极显著(P<0.01)低于普通氧化锌组;各组粪便中的铜、铁、锰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锌元素含量为500 mg/kg的高效包被氧化锌能够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提高仔猪生长性能、皮毛指数和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粪便中锌排放量,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盐酸金霉素超微粉在鸭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采用气流粉碎技术将盐酸金霉素普通原粉制备成800目超微粉,再添加适宜辅料制成含量为20%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对制备的盐酸金霉素超微粉进行稳定性评价;将30只90日龄绍兴麻鸭随机分为A、B、C 3个试验组,每组10只,分别经口单剂量灌服60目普通原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800目超微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80目普通原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剂量均为15 mg/(kg·BW)(以金霉素计),比较不同粒径原料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在鸭体内的药物代谢过程。[结果] 利用800目超微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处方、工艺稳定可行,通过稳定性试验考查,质量可靠;不同粒径原料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主要药代动力学特征如下:试验B组达峰时间(Tmax)显著(P<0.05)快于A组和C组;试验B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达峰浓度(Cmax)均显著(P<0.05)大于A组和C组;试验B组消除半衰期时间(t1/2)显著(P<0.05)长于A组和C组,A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B组体内存留时间(MRT)显著(P<0.05)长于A组和C组。[结论] 鸭灌服相同剂量的金霉素[15 mg/(kg·BW)],相较于普通原粉制备的盐酸金霉素可溶性粉,盐酸金霉素超微粉在体内1.5 h即达到血药峰浓度,吸收迅速且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长。研究获得的药动学数据可为盐酸金霉素用于动物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γ-聚谷氨酸对断奶犊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体重相近的荷斯坦断奶犊牛16头,按同质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头。两组犊牛每天每头饲喂3 kg颗粒饲料,玉米秸秆随意采食。试验组颗粒饲料中按照千分之五的比例加入γ-聚谷氨酸(膏状液体,含量为20%)。试验时间70 d,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在试验最后一天采集血液样品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犊牛血清中IgG、IgA和IgM含量显著(P<0.05)高于试验组;对照组犊牛血清中SOD、GSH-Px活性显著(P< 0.05)高于试验组;两组AST与ALT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犊牛血清中TP、ALB、BUN、NEFA、GLU、Ca、P、Fe、Zn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断奶犊牛血清中Cu、VA和VC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结论] ①γ-聚谷氨酸会降低断奶犊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M、IgA)的含量;②γ-聚谷氨酸有提高断奶犊牛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可能;③γ-聚谷氨酸可能会促进断奶犊牛对Cu、VA和VC的吸收与利用;④γ-聚谷氨酸未对断奶犊牛肝脏功能、能量代谢、能量平衡、蛋白质利用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探究巴戟天多糖(Morinda officinalis How polysaccharides,MOP)对福美双诱导的胫骨软骨发育不良(tibial dyschondroplasia,TD)肉鸡生产性能、胫骨指数、胫骨钙磷灰分和血清电解质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健康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肉鸡。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福美双诱导TD组(TD组)饲喂基础饲料,在第4天到第7天的饲料中添加100 mg/kg的福美双进行TD模型建立;巴戟天多糖组(MOP组)在接受TD造模处理后,在第7天到第15天的饲料中添加400 mg/kg的巴戟天多糖。结果与CON组相比,从试验开始到试验第7天,TD组肉鸡的平均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降低,料肉比增加(P>0.05);在试验第7天、第11天和第15天时,TD组肉鸡的胫骨生长板宽度和生长板宽度系数显著(P<0.05)增加,胫骨重量和胫骨长度显著(P<0.05)降低,胫骨重量指数降低(P>0.05),胫骨灰分含量显著(P<0.05)降低,并且血清中电解质紊乱;与TD组相比,在试验第11天和第15天时,MOP组肉鸡的料肉比有降低的趋势(P>0.05),MOP组肉鸡的生长板宽度和生长板宽度系数显著降低(P<0.05),胫骨重量、胫骨长度和胫骨重量指数均显著(P<0.05)提高;在试验第11天时,MOP组肉鸡的胫骨灰分含量显著(P<0.05)提高;随着试验时间的延长,MOP组肉鸡的血清电解质含量趋于平衡。结论饲料中添加巴戟天多糖可以有效缓解和改善由福美双诱导的肉鸡TD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福美双对肉鸡股骨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价巴戟天多糖(Morinda officinalis polysaccharide,MOP)对福美双诱导的肉鸡股骨损伤的保护效果。[方法]将30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福美双组以及低、中、高剂量MOP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全程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第4~7天,福美双组和各MOP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福美双;在整个试验期内,低、中、高剂量MOP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250、500、1 000 mg/L MOP。试验期为15 d。观察各组肉鸡临床表现;在试验第7、11、15天进行股骨和血液样品采集,对股骨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股骨剪切力、物理指标(重量、长度、体积、密度)、干物质含量、钙磷含量、灰分(DM)、灰分(FM)、灰分密度,检测血浆钙离子和无机磷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各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福美双组肉鸡出现跛行,严重者无法站立,股骨明显比对照组肉鸡短。试验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福美双组股骨剪切力显著(P<0.05)降低。在整个试验期间,福美双组股骨的4项物理指标均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试验第11天低剂量MOP组的股骨重量显著(P<0.05)高于福美双组,试验第15天低剂量MOP组和中剂量MOP组的股骨长度显著(P<0.05)高于福美双组。试验第7天,福美双组股骨钙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试验第11天,福美双组股骨干物质含量、灰分(FM)、灰分密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试验第11天,高剂量MOP组与福美双组相比股骨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增加。试验第15天中剂量MOP组的血浆无机磷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P<0.05)升高。[结论]福美双通过降低股骨强度、物理指标以及钙沉积,抑制肉鸡股骨生长发育;MOP对福美双诱导的肉鸡股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和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PTD-FNK蛋白对雄性小鼠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PTD-FNK蛋白组(n=8),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PTD-FNK蛋白组腹腔注射300 μg/(kg·BW)PTD-FNK蛋白,每天腹腔注射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给药期间每天记录小鼠的体重、体温、血糖、采食量、饮水量,计算试验期间总采食量、总饮水量、体增重;于试验第1天和最后1天测量鼻肛距,计算试验前后Lee's指数;试验结束立即处死小鼠,称量心脏、肾脏、肝脏、脾脏和睾丸重量,计算脏器指数;分离小鼠附睾,制备精子悬液,测定精子活力和质膜完整率;利用qPCR法检测睾丸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Caspase-3、氧化应激相关基因SODGPX1、内分泌相关基因STAR、17β-HSD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TD-FNK蛋白组小鼠总采食量极显著(P<0.001)下降,总饮水量显著(P<0.05)下降;Lee's指数、体温、体重、血糖无显著(P>0.05)变化。肝脏指数显著(P<0.05)下降,其他脏器指数无显著(P>0.05)变化。精子活力极显著(P<0.01)升高,精子质膜完整率无显著(P>0.05)变化。睾丸组织中Bax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Caspase-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P>0.05)变化,SOD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升高,GPX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P>0.05)变化,17β-HSDSTAR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P>0.05)变化。[结论] PTD-FNK蛋白可以抑制雄性小鼠的采食、饮水及肝脏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鼠的精子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活性干酵母(active dry yeast,ADY)对西门塔尔育肥牛饲料消化率和日增重的影响。[方法] 选择西门塔尔肉牛30头,随机分成3组,A组为对照组,B组、C组为试验组。A组牛饲喂基础日粮,B组每头牛每天基础日粮+饲喂10 g酵母菌1,C组每头牛每天饲喂基础日粮+10 g酵母菌2,分早晚2次饲喂。预饲期为5 d,正试期为28 d。利用粪便分离筛对育肥牛饲料消化率进行评估,并计算日增重。[结果] 试验第21天,C组上层粪筛滞留物比例显著(P<0.05)低于A组。试验第28天,C组中层粪筛滞留物比例低于A组和B组,并显著(P<0.05)低于试验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试验第28天,C组下层粪筛滞留物比例最高,并显著(P<0.05)高于试验第7天和试验第14天。2个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试验C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P<0.05)高于A组和B组。[结论] 日粮中分别添加2种活性干酵母可提高西门塔尔育肥牛的日增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消化率,酵母菌2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妊娠后期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苜蓿草粉对母猪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胎次、体况、预产期相近的40头妊娠后期大长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试验母猪日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组)、5%(5%苜蓿草粉组),10%(10%苜蓿草粉组)和15%(15%苜蓿草粉组)的苜蓿草粉。母猪确定妊娠85 d进入试验期,分娩后试验结束。妊娠第111天时,采集母猪血样,测定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母猪分娩12 h内,记录产仔数、产活仔数,测定仔猪初生窝重、初生个体重。[结果] 10%苜蓿草粉组的仔猪初生窝重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和白/球比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5%和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P<0.05)其他处理组,5%和15%苜蓿草粉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P<0.05)对照组。10%苜蓿草粉组的血清IgM含量显著(P<0.05)高于5%苜蓿草粉组。[结论] 妊娠后期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添加量以10%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氧化镁对奶牛泌乳性能、血清镁含量及尿液pH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胎次、泌乳量、泌乳天数相近的经产荷斯坦奶牛5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头。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Ⅲ组、Ⅳ组和Ⅴ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25%、0.250%、0.375%和0.500%的氧化镁(含量为70%)。预饲期7 d,正饲期70 d。记录采食情况和产奶量,计算干物质采食量;于试验第35天和第70天分别采集乳样、血样、尿样,测定乳蛋白含量、乳脂率、血清镁含量、尿液pH值。[结果] 在试验第35天和第70天,Ⅲ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4个氧化镁添加组的乳蛋白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Ⅲ组和Ⅳ组的乳脂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4个氧化镁添加组的血清镁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P>0.05)差异;4个氧化镁添加组的尿液pH值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氧化镁(含量为70%)能增加产奶量,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在该试验条件下,合理添加量为0.2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