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噻菌铜悬浮剂防治姜腐烂病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瘟病是生姜上的主要病害,也是生姜生产中最大的障碍因素。2002-2004年我们用20%噻菌铜进行了药荆防治试验和不同施药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对姜瘟病有较好的保护治疗效果,最高防效可达67.61%。使用方法为用500倍液浸种,生长期500倍液灌根3次。  相似文献   

2.
朱光敏 《植物医生》2010,23(2):11-12
<正>在生姜生产中,常发生的病害有姜瘟病(又称姜腐烂病)、叶枯病、斑点病、炭疽病等,虫害主要有姜螟,对生姜生产影响大,造成减产。为了减少生姜损失,笔者现介绍乌沙镇生姜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姜瘟病也称姜腐败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几年,由于受栽培制度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姜瘟病的发生逐年加重,一般姜田病墩率为25%,严重的地块达60%以上,特别是1998年,由于7~8月高温多雨,个别地块出现绝产,严重影响了姜的产量和效益。我们曾应用新植霉素、多菌灵等药剂防治,收效甚微。1999年以来,我们进行了氯化苦原液处理土壤防治姜瘟病的试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在龙口市大陈家镇1998年几乎绝产的姜田内进行。设每667 m2用99%氯化苦原液(大连染料化…  相似文献   

4.
控制姜瘟病的关键在预防山东省东平县农委(271500)王玉堂姜瘟病又011姜腐烂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细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生姜产区普遍发生.为害逐年加重,一般减产10%一20%,重病地高达50%以上.对当前生姜生产威胁极大。据调查,姜瘟病在山东多于6月...  相似文献   

5.
王恒华 《植物医生》2008,21(3):22-23
姜瘟病是生姜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又称姜腐烂病.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7-8月份最为严重.发病初期叶片卷缩,略下垂;中期姜株茎基部和根尖病斑变黄,地下茎开始腐烂;后期根茎内部软化腐烂,产生带有恶臭的灰白色汁液,最后只剩表皮,植株全部枯死.对于该病害,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姜瘟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被称为生姜种植产业的"癌症".本试验设计了一种"网隔栽培法",并探索其对土传姜瘟病发病率和生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连续3年的田间验证,相比传统栽培法,"网隔栽培法"种植可显著降低姜瘟病的发病率,平均减少了6.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2017—2019年唐山地区姜瘟病的发生动态及发病因子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唐山地区姜瘟病为害严重,地上部茎叶和地下根茎均能感病,常引起全株枯死。2017—2018年定点监测,姜瘟病发病率在9.80%~11.52%之间,6月下旬始发,7月中旬至8月下旬为病害流行盛期,9月中旬以后病情逐渐趋于稳定。姜瘟病的发生流行程度受气温、降雨量等因素影响。当日均气温达到23.5℃以上开始发病,随降雨量的增多病害蔓延加速。唐山地区6个主栽品种以本地品种冀姜5号田间自然发病较轻,另外5个外地引入品种病株率、病情指数均明显偏高,提示外地调入的带菌姜种是主要侵染源。此外,随土壤连作年限的延长和化肥施入量的增加,姜瘟病发病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姜瘟病在山东各姜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减产1至2成,重者达5成以上,甚至绝产。姜瘟病是由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Smith]引起的维管束病害。除土壤和农家肥料外,带菌姜种是田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9.
近年随着我市大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连作地块增多,加上洗姜厂林立,洗妆水随水渠进入大片姜田。致使原来发生轻微的姜瘟病上升为大姜生产上危害最重、最难防治的病害。据统计,1994年发病面积不足1000亩,1998年上升到15000亩,损失达80%以上的地块...  相似文献   

10.
彭烨  康厚祥 《植物保护》2022,48(6):193-206
麦瘟病是1985年在南美洲出现的一种小麦真菌病害,目前已成为南美洲的主要小麦病害之一。在麦瘟病发病严重区域该病害可导致小麦减产高达100%,抗麦瘟病的小麦资源和基因少,且麦瘟病菌对甲氧基丙烯酸酯(QoIs)类杀菌剂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监测、延缓、抑制其传播对有效控制麦瘟病意义重大。2016年和2018年发生了两次重要的麦瘟病扩散事件,受到广泛关注,两次扩散事件导致麦瘟病分别蔓延至亚洲孟加拉国和非洲赞比亚,麦瘟病的持续蔓延对全球小麦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我国科学家与世界同行一道,在病害监测、小麦抗病资源和基因发掘、抗病品种的培育、病原菌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进展。本文从麦瘟病的传播历史、防控方法、国际国内开展麦瘟病相关研究工作进展等方面对麦瘟病进行综述;同时,也为我国应对麦瘟病威胁提供了策略、提出了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青枯病(bacterial wilt)是生姜上的一种细菌土传毁灭性病害,化学防治易污染环境且常规化学药剂很难在土壤中起到持续控病的作用,生物防治是其理想的防治方法。为开发对生姜青枯病有效的生防措施,对从生姜根际土壤中分离的一株生防细菌YB-3进行了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及生防效果进行了研究,以丰富生防菌株资源库。采用抑菌圈法筛选拮抗细菌,对效果最好的拮抗菌株做盆栽试验,测定其对生姜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对筛选得到的优良菌株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拮抗菌在平皿上对青枯菌的抑菌率为50.67%,盆栽试验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为60.86%;经16S 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YB-3鉴定为巨大芽胞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YB-3是一株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姜青枯病生防菌株。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对棉花枯萎病有较好生防效果的拮抗细菌,从健康海岛棉植株根围土壤中分离筛选棉花枯萎病拮抗细菌,探索研究拮抗菌株的抑菌作用,为其生物防治提供潜在资源菌。采用平板对峙法,以海岛棉枯萎病尖孢镰刀菌为靶标菌,从土壤中分离到的120株细菌菌株中筛选拮抗菌株。测定拮抗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通过促芽和盆栽试验筛选生防效果最好的菌株,同时测定该菌株对棉花枯萎病的抑菌效果和耐盐碱性。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分类地位。从120株细菌中筛选到1株对棉花枯萎病拮抗作用很强的菌株,编号为KX-33。促芽分析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KX-33能明显缩短出芽时间,促进棉苗生长。对病原菌DD64、DD89、DD11和DD22防效分别为75.32%、72.77%、69.48%和68.81%,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P<0.05)。耐盐碱分析表明,菌株KX-33具一定的耐盐碱性。菌株KX-33镜检为革兰氏阳性菌、呈杆状、有芽胞,16S rDNA和序列与Bacillus pumilus(FJ763643.1)同源性最高。海岛棉根围土壤微生物中含有棉花枯萎病拮抗细菌,经鉴定菌株KX-33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促生和抑菌作用显著,在海岛棉枯萎病生物防治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开展了3种生防木霉菌,包括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盆栽试验,研究这3种木霉菌对黄瓜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指标的影响及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对黄瓜枯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均达到78%以上,且以棘孢木霉525的田间防治效果最高,达到81.53%。与只接种枯萎病病原菌的对照相比,3株木霉菌单独接种或与黄瓜枯萎病病原菌同时接种均可以显著提高黄瓜幼苗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地上部鲜重、地下部鲜重,显著提高黄瓜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其中以拟康氏木霉886单独接种促进效果最强。研究表明,3种木霉菌通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增强植物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对黄瓜枯萎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4.
 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GPR)同时接种具有促生防病的作用。本试验旨在评价AMF与PGPR组合菌剂防治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num )的效果,以获得高效生防菌剂。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将AMF Funneliformis mosseae(Fm)、Glomus intraradices(Gi)和 Glomus versiforme(Gv)与PGPR菌株(PR2-1、PS1-3、PS1-5、PS2-6和PS3-2)不同组合菌剂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 品种:香翠16号),测定各处理对黄瓜植株生长量、枯萎病防治效果和黄瓜产量的影响。供试AMF+PGPR各组合菌剂处理能不同程度的增加黄瓜根系AMF侵染率和根围细菌的定殖数量、促进黄瓜生长发育和降低枯萎病危害程度。其中,以Fm+PS3-2和 Gv+PS2-6组合菌剂促生和增产效果最好, 以Fm+PS1-5、Fm+PS3-2和Gv+PS2-6组合菌剂防治枯萎病效果最好。综合评价筛选获得高效组合为Fm+PS3-2和Gv+PS2-6。这两个处理可使黄瓜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下降50.0%和58.4%,防效达到54.5%和63.7%,具有一定的田间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烟草内生短短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烟草青枯病区采取健康烟草植株,从其茎杆内分离到2株对烟草青枯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arum)有强拮抗作用的内生菌株009和011。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菌株009和011均归属为Brevi-bacillus brevis,009、011菌株与B. brevis(AY591911)相似性分别为99.5%和99.0%,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444284、DQ444285。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最适生长pH值分别为6.5、7.5,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5、30℃。温室内用淋根法分别先接种009和011菌株,后接种病原菌,其防效分别为87.25%和52.30%。用009和011菌液分别和烟草青枯病菌的混合液淋根,其防效明显低于前者。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011菌株的防效明显高于009菌株和农用链霉素。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河南黄河湿地采集土壤样品,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和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获得一株对苦瓜枯萎病菌具有稳定拮抗活性的链霉菌WLU210。在形态学鉴定和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的基础上,对菌株WLU210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将WLU210鉴定为杨浦链霉菌Streptomyces yangpuensis;拮抗谱测定结果表明,杨浦链霉菌WLU210对苦瓜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小麦茎基腐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西瓜炭疽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和玉米大斑病菌等7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拮抗活性;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杨浦链霉菌WLU210发酵液具有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和促进苦瓜生长的作用,田间防治效果达68.89%。由此可见,杨浦链霉菌WLU210具有作为防治苦瓜枯萎病生防菌剂研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棉花黄萎病严重制约新疆棉花持续高产和稳产,拮抗细菌在棉花黄萎病生物防治中潜力巨大。本研究旨在明确4株拮抗细菌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其机制,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采用共培养法,研究4株拮抗细菌对黄萎病菌分生孢子浓度、菌丝和孢子形态、膜透性和产毒素能力的影响,采用滤液接种法进行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采用愈创木酚法和氮蓝四唑光化还原法测定棉株体内防御酶系的活性。结果表明,4株拮抗细菌能够减少黄萎病菌分生孢子浓度,破坏其细胞形态,导致其细胞膜破裂,降低其毒蛋白浓度。接种4株拮抗细菌,能够诱导棉株体内POD酶和SOD酶等防御酶系的积累,提高了棉花的抗病能力,由菌株SHZ-24、SHT-15、SMT-24和BHZ-29处理的棉花,其对棉花黄萎病的最高防治效果分别为73.82%、80.48%、84.91%和84.18%。4株拮抗细菌通过抑制黄萎病菌的生长和诱导植物产生防御反应来提高对棉花黄萎病的抗性,其对棉花黄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获得抑制黄瓜枯萎病的高效生防菌,对青海湖附近植被根系土壤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测定拮抗菌的抑菌活性及其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控效果。本文通过平板对峙法分离筛选出一株生防链霉菌S-101,该菌株对供试的几种病原真菌都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其中对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的抑制率为53.3%,对草莓炭疽菌的抑菌率为45.5%;并通过形态特征及16S rDNA序列分析对菌株S-101初步鉴定为Streptomyces luridus;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101发酵液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57.11%;通过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基因工程菌S-101-GFP,检测了该菌株在黄瓜根部及根围土壤中的定殖能力,随着定殖天数的增加,数量由处理时的1×108 cfu/g逐渐减少到1×106 cfu/g,0~14 d下降较快,21~28 d下降较慢,28~35 d趋于稳定,孢子数维持在1×106 cfu/g。因此,菌株S-101是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潜在生防菌株,具有开发成为微生物农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AM真菌与西瓜枯萎病关系初探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27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igaspora rosea Nicol.& Schenck、Glomusmosseae(Nicol.& Gerd.) Gerdemann & Trappe和Glomus versiforme(Karsten) Berch与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 f. sp. niveum)的关系。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促进西瓜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植株干重;显著减少根内和根围土壤中镰刀菌群体数量及其对根系的侵染率;降低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而减轻西瓜枯萎病的危害。接种F.oxysporum f. sp. niveum能降低AM真菌对西瓜的侵染率,并且AM真菌与镰刀菌的不同接种时间和顺序影响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发展,证实AM真菌与镰刀菌存在竞争关系。另外,AM真菌对西瓜高感枯萎病品种的防治效果优于抗病品种,说明高感品种对菌根的依赖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一株对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菊欧氏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园区,从生长正常香蕉假茎内分离获得一株细菌E353菌株。经对峙培养、孢子萌发抑制测定,E353对香蕉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具有良好抑制效果。盆栽试验表明,E353活菌培养液(750ml/株)浸根处理,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效为60.67%。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比对,将E353鉴定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