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防治番茄灰霉病的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我国农药登记的微生物杀菌剂主要为水剂和可湿性粉剂两种剂型。为了克服常规喷雾导致温室大棚内湿度增加给防病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以枯草芽胞杆菌BAB-1为有效成分开展了粉尘剂研究,通过对载体和助剂的筛选,明确了最佳的载体、助剂种类及其比例,最终确定100亿CFU/g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的配方为:滑石粉20%、分散剂GY-D900 2%、菌株BAB-1原药补足至100%。该制剂具有很好的悬浮效果(30 min时悬浮率>50%)。室内盆栽试验表明,菌株BAB-1粉尘剂对番茄灰霉病防效达到57.14%~71.43%,对黄瓜灰霉病的保护作用优于治疗作用,施用1次的防病效果分别为48.80%和1.65%;温室大棚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在番茄大棚中施用3次后对灰霉病的防效达到79.04%,对照化学药剂嘧菌酯800倍水溶液的防效为82.55%。该研究结果为枯草芽胞杆菌BAB-1粉尘剂的进一步产业化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良好防效的生防芽胞杆菌, 采用对峙培养、双层平板以及生防相关特性检测等方法筛选高活性拮抗菌株, 根据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多基因测序进行菌株种类鉴定, 通过离体果实和盆栽试验明确供试菌株的防病促生效果。结果表明, 芽胞杆菌JZB30-1对番茄灰霉病菌等10余种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该菌株具有合成蛋白酶、纤维素酶、脂肽类物质,分泌铁载体、生长激素及溶磷等特性, 经鉴定其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菌株JZB30-1无菌发酵滤液50倍液喷施处理, 对番茄果实灰霉病防效为95.0%, 发酵液10倍稀释液灌根, 番茄株高、鲜重分别较对照增加25.7%和28.4%。相关结果为利用解淀粉芽胞杆菌JZB30-1进行番茄灰霉病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防菌混合接种对葡萄灰霉病菌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通过抑菌圈试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试验、离体果实接种试验,将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GLB191和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 GLB197生防菌株单独或混合接种,初步探究了单菌株和两菌株混合对葡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抑菌圈大小达30 mm以上,灰霉孢子萌发抑制率达94%以上,其中两菌株混合500倍稀释液对孢子萌发抑制率高于单菌株处理;离体果实接种试验表明,两菌株混合处理病斑抑制率高达70.89%,高于单菌株GLB191和GLB197的病斑抑制率55.48%和52.91%。田间防效试验表明,两菌株混合防效与化学药剂无显著差异,防效为70.02%。因此,两菌株混合接种可更有效地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防治西葫芦和黄瓜白粉病的生物制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瓜类白粉病是蔬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为加大对该病害的生物防治力度,本研究采用课题组研发的1×109cfu/g玫瑰黄链霉菌水剂和10亿芽胞/g枯草芽胞杆菌悬浮剂以及市场上常用的枯草芽胞杆菌、哈茨木霉菌、寡雄腐霉、武夷菌素、多抗霉素等多种生物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比较几种生物制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生物制剂对西葫芦白粉病的防效为57.65%~84.98%,其中3%多抗霉素水剂600倍液的防效最好,为84.98%,且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增产率达12.65%。其次为1 000亿芽胞/g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武汉天惠)4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600倍液和3×108 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可作为西葫芦白粉病防治的选用药剂。1×109 cfu/g玫瑰黄链霉菌水剂对西葫芦和黄瓜白粉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分别为78.68%和73.59%,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AB-1菌株的芽胞高效率生产技术,采用Biolog微生物细胞表型芯片(phenotype microarray,PM)技术分析了适合该菌株细胞生长的营养物质、渗透压和pH等生长环境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5种碳源及5种氮源对该菌株生长及芽胞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BAB-1菌株能够利用114种碳源、228种氮源、29种磷源及29种硫源作为其营养物质,其中52种碳源、66种氮源、3种硫源及1种磷源能够明显促进该菌株的细胞生长;BAB-1菌株对渗透压的忍受能力较强,在1%~10%氯化钠、3%~6%氯化钾、2%~5%硫酸钠、5%~20%乙二醇、1%~6%甲酸钠、2%~7%尿素、1%~12%乳酸钠、20~200 mmol/L磷酸钠、10~100 mmol/L硝酸钠、10~100 mmol/L硫酸铵中均能较好的生长;BAB-1菌株对pH的耐受范围较广,在4.5≤pH≤10.0条件下均能够生长。葡萄糖与氯化铵分别是最适宜BAB-1菌株生长的碳源与氮源,在不同培养时间其菌体总量均最高,48 h时该菌株的菌体总量分别达到6.90×10~8CFU/mL与6.87×10~8CFU/mL;培养12 h时,D-木糖、D-核糖、L-阿拉伯糖及熊果苷能够显著提高BAB-1菌株的芽胞形成率,其中L-阿拉伯糖与熊果苷的芽胞形成率较高,分别为61.94%与66.92%;培养12~36 h,L-脯氨酸、L-谷氨酰胺及L-天冬酰胺能够显著提高BAB-1菌株的芽胞形成率,芽胞形成率介于27.88%~82.37%之间。表明表型芯片技术可以应用于枯草芽胞杆菌生长及芽胞形成营养物质的高通量分析及培养工艺的优化中。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甜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控效果,以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为对照,在甜瓜白粉病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200亿个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调查应用效果发现,该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与嘧菌酯防效相当。施药处理后14 d,200亿个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和500倍液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96.72%和81.40%;对甜瓜株高、叶面横径、叶面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实糖度指标的促生作用分别达24.28%~31.78%、36.85%~50.08%、42.42%~52.21%、61.14%~69.14%、39.58%~49.12%、23.29%~29.86%。  相似文献   

7.
生防菌株YB-81的鉴定及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生防菌株YB-81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作用及其分类地位,采用平板对峙及含毒介质法测定了其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作用,并测定了该菌株盆栽防病效果及抑菌谱,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YB-81菌株。结果表明:YB-81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抑菌作用强,抑菌带和抑制率分别为15 mm和80.5%;盆栽防效较好,发酵产物稀释10倍的预防效果达到77.5%,治疗效果不及预防效果;YB-81菌株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将YB-81菌株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从新疆、山东及河北等地区采集的健康葡萄根际土壤中分离生防菌,以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葡萄叶片和果实上的离体抑菌试验,筛选获得4株生防菌BF1-1、BF2-1、BF3-1和BF4-1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别鉴定为地衣芽胞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解淀粉芽胞杆菌B.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和蜡样芽胞杆菌B.cereus;4株生防菌所制成的生物菌肥,对葡萄灰霉病的田间防效可达到66.50%~85.68%,具有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枯草芽孢杆菌BS-208和BS-209菌株防治番茄灰霉病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开发防治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生防细菌,进行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S-208和BS-209菌株对番茄灰霉病的温室和田间防治试验,并测定了两菌株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BS-208菌株分泌物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44%以上;BS-208和BS-209菌株的发酵液在经稀释10倍后,对番茄灰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可达90%以上。经温室盆栽试验测定,以BS-208和BS-209菌株发酵液和菌体处理后24和48 h接种病菌,防效均达75%以上,好于0 h接种的防效,但分泌物滤液防治效果较差。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BS-208和BS-209制剂对番茄灰霉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随浓度加大而提高,以800倍液的防效最好,两菌株制剂800倍液连续3次施药后防效均达到74%以上,并且BS-208菌株的防效略高于BS-209菌株。  相似文献   

10.
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武夷菌素水剂、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醚菌·啶酰菌悬浮剂、枯草芽孢杆菌S44菌株悬浮液等6种药剂对新疆焉耆垦区加工辣椒白粉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2 000倍液和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5.65%、89.54%和88.23%。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可作为焉耆垦区辣椒白粉病的首选药剂,可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11.
 设施番茄灰霉病发生频繁,易产生抗药性,利用微生物杀菌剂防治番茄灰霉病是切实可行且对环境友好的措施之一。本研究通过抑菌活性测定和田间棚室试验,获得一株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的生防细菌HMB19198,通过16S rDNA联合gyrAgyrBrpoBrpoC等看家基因序列比对将菌株HMB19198鉴定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菌株HMB19198的脂肽提取物对灰霉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通过色谱分离技术结合质谱分析,证明菌株HMB19198主要产生脂肽类抗生素丰原素(fengycin)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其中fengycin包含fengycin A(C15-C18)和fengycin C(C19-C20)两种同系物。抑菌活性测定表明,fengycin对灰霉菌表现较强的抑菌活性,显微观察发现,fengycin处理后造成灰霉菌菌丝畸形。通过对菌株HMB19198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获得fengycin合成酶基因簇,从基因水平证明菌株HMB19198可以产生fengycin。  相似文献   

12.
小麦全蚀病菌是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前期研究表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对小麦全蚀病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本试验拟通过研究该菌对小麦全蚀病菌相关酶系的诱导变化情况,解析其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抑制作用机理。本试验以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acc.)Arx et Oliver var. tritici(Sacc.)Walker为靶标菌,加入终浓度为MIC50枯草芽胞杆菌YB-05发酵液,通过显微镜观察菌株YB-05发酵液对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结构和形态的影响,通过酶活力测定检测菌株YB-05发酵液对小麦全蚀病菌胞内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防御酶活的影响,同时检测菌株YB-05发酵液在离体/活体条件下对小麦全蚀病菌线粒体复合酶Ⅱ/Ⅲ活力的影响。小麦全蚀病菌经菌株YB-05发酵液处理后,显微镜观察到其菌丝变粗、断裂,顶端膨大,分枝增多;处理8 d后,胞内的PAL、POD、CAT、PPO和SOD活性比对照依次高24.52%、72.67%、81.81%、80.36%和112.48%;离体条件处理,线粒体复合酶Ⅱ和Ⅲ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活体条件处理下差异显著,线粒体复合酶Ⅱ和Ⅲ分别比对照组分别降低43.95%和55.87%。菌株YB-05发酵液通过结合小麦全蚀病菌线粒体复合酶Ⅱ和Ⅲ的相关基因,从而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抑制小麦全蚀病菌线粒体复合酶Ⅱ和Ⅲ的活力,影响小麦全蚀病菌的呼吸,进而导致抑制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畸变,从而影响小麦全蚀病菌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由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生产上亟需一种安全有效的防控方法。本研究利用枯草芽胞杆菌YB-05与申嗪霉素复配,并评价该复配制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当申嗪霉素浓度低于500 μg/mL时,对YB-05的菌落生长无显著影响;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表明枯草芽胞杆菌YB-05菌液和1%申嗪霉素悬浮剂按照19:1(vt/vt)复配生物制剂20 mL/kg拌种处理发病最轻,均超过了高剂量的单剂处理(枯草芽胞杆菌YB-05 30 mL/kg拌种处理和1%申嗪霉素2 mL/kg拌种处理)和4.8%适麦丹水悬浮剂2 mL/kg拌种处理,并且具有一定的促生和增产作用。其中,复配制剂室内防治效果为69.8%,在两次的田间调查中防治效果分别为57.8%和45.7%。由此可见,枯草芽胞杆菌与申嗪霉素复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沼液在防治稻瘟病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使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沼液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沼液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稻曲病菌、玉米纹枯病菌、大豆根腐病菌、辣椒疫霉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能力,抑菌率分别为90.34%、83.55%、73.88%、10.23%、16.40%,沼液原液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沼液无菌液。在盆栽试验中,沼液原液及50%稀释液对稻瘟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72.67%、64.6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沼液原液对叶瘟、穗颈瘟防效分别可达58.99%、66.57%,与对照药剂1000亿孢子/g枯草芽胞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差异不显著。通过对沼液内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确定了沼液内含有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枯草芽胞杆菌B. subtilis、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 methylotrophicus、类地衣芽胞杆菌B. paralicheniformis等拮抗细菌。以上结果表明,沼液作为稻瘟病的生物防治资源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枯草芽胞杆菌母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载体、分散剂、表面活性剂、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的最佳配方。其配方为:枯草芽胞杆菌母药50%、载体白炭黑20%、分散剂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2%、表面活性剂烷基萘磺酸盐(EFW)3%、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CMC)1.5%、载体硅藻土补足至100%。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含菌量为2.11×1010 CFU·g-1,分散指数89.56,浮游指数87.57,坡度角74°,pH 6.1,杂菌率2.1%,含水率0.67%,粒径8.15 μm,热贮分解率为4.67%,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盆栽条件下,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用量1 000 g·(hm2)-1时喷粉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优于治疗效果,防效分别为89.08%和84.95%;田间试验,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在用量为1 000 g·(hm2)-1时喷粉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80.66%。  相似文献   

16.
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的研制及其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枯草芽胞杆菌母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载体、分散剂、表面活性剂、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的最佳配方。其配方为:枯草芽胞杆菌母药50%、载体白炭黑20%、分散剂萘磺酸钠盐甲醛缩合物(NNO)2%、表面活性剂烷基萘磺酸盐(EFW)3%、保护剂羧甲基纤维素(CMC)1.5%、载体硅藻土补足至100%。测定结果表明: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含菌量为2.11×1010 CFU·g-1,分散指数89.56,浮游指数87.57,坡度角74°,pH 6.1,杂菌率2.1%,含水率0.67%,粒径8.15 μm,热贮分解率为4.67%,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标准。盆栽条件下,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用量1 000 g·(hm2)-1时喷粉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优于治疗效果,防效分别为89.08%和84.95%;田间试验,枯草芽胞杆菌微粉剂在用量为1 000 g·(hm2)-1时喷粉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效果为80.66%。  相似文献   

17.
草莓灰霉病是草莓种植期间和采后主要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通过离体试验对比了水杨酸、哈茨木霉、尖孢镰刀菌菌株F-1和F-2防治草莓果实灰霉病发生的效果,发现非致病性尖孢镰刀菌菌株F-1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效测定结果显示,F-1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了70.06%,与400 g/L嘧霉胺悬浮剂的1000倍稀释液的防效相当。进而探讨了该菌防控草莓灰霉病发生的机制,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发酵液能降低灰霉病菌丝的粘附性,对灰葡萄孢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19.8%,且能诱导提高草莓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F-1的孢子能有效提高草莓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同时接种F-1孢子和发酵液则能最高限度地提高草莓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最高值分别达到13.6、158.9和269 U/g。  相似文献   

18.
灰霉病是葡萄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葡萄果实的品质和产量。为明确葡萄灰霉病菌对四霉素和啶酰菌胺的敏感性,本研究分别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四霉素和啶酰菌胺对采自云南省宾川县、湖北省武汉市和辽宁省北镇市60株葡萄灰霉病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建立了敏感性基线,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交互抗性。结果显示,葡萄灰霉病菌对四霉素和啶酰菌胺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245和1.115 μg/mL;上述葡萄灰霉病菌均对四霉素敏感,而11.7%的菌株表现为啶酰菌胺抗性。并且四霉素与啶酰菌胺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r=-0.040,P>0.05)。因此,四霉素可作为防治葡萄灰霉病的候选药剂,研究结果对两种杀菌剂的科学使用以及葡萄灰霉病的可持续防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