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本土壤污染防治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治理土壤污染,日本在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本文系统梳理了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体系,分析了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管理制度、体制及其效果。中国可以借鉴日本土壤污染防治经验,从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理顺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加强执行和监管力度、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5方面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制度。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重,已经影响到耕地质量、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研究土壤污染防治势在必行。对美国、日本、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模式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我国现有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指出我国应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强土壤污染控制及修复技术研究,以应对我国各种各样的土壤污染。  相似文献   

3.
土壤污染防治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身体健康,本文对商洛市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进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市土壤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旨在通过对土壤污染现状的分析,揭示土壤污染防治的必要性,提出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切实保护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4.
土壤是人们的衣食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迄今为止,在大陆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只有涉及土壤污染防治的零星分散的规定,还没有专门防治土壤污染的立法与明晰的土壤污染法律责任,不能综合控制当前土壤污染的客观要求。该文阐述了台湾地区土壤污染调查、台湾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演进、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主要内容,分析台湾地区《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启示、大陆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紧迫性;提出借鉴台湾经验,明晰大陆土壤污染法律责任,完善防治土壤污染法律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正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土壤污染防治直接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7年起开展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江西省景德镇市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19年,在景德镇浮梁县寿安镇宁厂村开展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验,以探索形成适合全市实际、取得良好效果、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黄帆 《甘肃农业》2008,(11):83-85
土壤污染和水流域污染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如何有效协调土壤污染防治与水流域污染防治是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立法研究,本文从土壤污染和水流域污染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入手对法律原则、法律制度、监督管理部门协调机制方面等提出了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7.
农田土壤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应当重视对土壤污染的防范与治理,尤其要重视法律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应用。介绍黑龙江省的土壤污染现状,分析黑龙江省农田土壤防治的法律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建议,以指导该省土壤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常州毒地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社会公众对该话题的讨论不断升温,土壤污染防治及修复话题再一次被推到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守住土壤污染防治的红线,就是守住公众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列入环境保护六大重点工作之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当前,全国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十分严  相似文献   

9.
正本刊讯5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这是继"水十条"、"大气十条"之后我国又一项重大污染防治计划。"土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引起了广泛关注,来看看关于土壤治理,专家学者们都有哪些言论吧。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起步较晚。总体上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应用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防治土壤污染的刑事立法现状以及国外通过刑事立法介入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工作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土壤污染刑事立法的不足与完善。  相似文献   

11.
英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当前,世界范围内正面临着粮食增产与维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挑战,治理面源污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英国面源污染治理的防治技术、技术推广体系和相关政策措施方面的系统整理和分析,就我国相应工作提出建议和对策。结合我国当前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农业资源和环境对策,今后应主要通过源头控制和过程拦截两种手段,注重化肥的减量优化以及有机无机配合使用,强调土地利用管理、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种养结合,开发和实施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和措施。发挥非政府形式技术服务体系在面源污染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政府补贴、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鼓励农户和农业企业主动防控氮磷物质的损失和对水土系统的污染。相关技术文件和规定应更加具体、明确、具有更好的操作性,依托现代信息手段等进行面源污染数据的收集、传输和分析,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统筹考虑。将面源污染纳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与产业优化、经济发展指标完善等宏观政策统一,逐步提升生态文明的建设质量,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面源污染经济规制方面,现有文献对于环境税、财政补贴、环保罚款等政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但对于多种经济规制工具的结合研究,特别是对基于环境税的两部门规制政策(two-part instruments)的研究仍有较大的空间.两部门规制政策既具备最优庇古税(first-best Pigouvian tax)的特征,同时对于监管和执行的信息需求可以实现最小化.该文在一个局部均衡框架下,比较研究了5种不同情境下,基于环境税的两部门政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规制效应.结果表明:基于环境税的两部门规制政策会诱导道德风险,因为面源污染不仅与污染性要素投入本身有关,而且与要素投入的使用方式关联.实现社会最优面源污染排放的政策组合至少有2种:①对污染性要素投入征税,对耕地的使用进行补贴的政策组合;②对农业产出和高污染、低成本的粪肥使用行为征税,而对非污染性要素投入和低污染、高成本的粪肥使用行为进行补贴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13.
农业面源污染的趋势研判、政策评述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论文对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形势和影响进行科学判断,有助于下一步政策方向和策略的选择,对现行主要政策进行评估,则有利于更高效地解决当前问题,及时纠正政策可能出现的偏差。【方法】全面回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领域的有关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文本分析、实地调研、文献归纳等方法,对当前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政策逐一进行评估。【结果】随着监测和统计口径的不断完善,未来农业面源污染排放的绝对数和占比均可能上升,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将更加明显。当前农业面源污染受到社会关注、政府重视,同时农业转型需求迫切,具备打好攻坚战的各项条件。政策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但是要谨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化肥零增长行动目标的实现具有较大确定性,而农药零增长目标则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均需要警惕落入“数字游戏”陷阱。畜禽污染防治约束有余而激励不足,严重阻碍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秸秆禁烧政策不计代价,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却屡禁不止。【结论】从长期看,防治农业面源污染要做好打持久战的预期和行动准备,完善监测体系,摸清家底,避免急于求成导致数字浮夸。强化已有政策的落实,避免重形式、轻内容,重出台、轻落实。投入端主要是源头减量,要加强投入品的供给侧管理,产后端主要是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加适合当地的技术手段,政策手段则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加大针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应与其排放占比相匹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1978-2018年国家部门颁布的365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分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演进特征,并对政策文件的行政规制型、经济激励型和技术支持型措施进行重点剖析.[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方法,量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文本内容.[结果]在1992年之前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实施数量明显偏少,1...  相似文献   

15.
分析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以世界银行贷款——广东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为基础,对种养殖业从源头防控、过程防治及末端监测等方面提出具体防控措施。同时,从加强末端监测、完善公共支撑体系、实施补贴政策、建立健全政策法规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黄浦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呈上升趋势,郊区小河道水质普遍下降,总氮、总磷指标基本为劣V类水。黄浦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除同苏、浙异地来水有关外,还与本地畜禽养殖,化肥、农药流失,农村生活污染,水产网箱养殖等诸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了上海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来源,提出了上海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即采用技术调控和政策调控相结合,重点治理畜禽养殖和农田养分流失,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力度,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源头控制。  相似文献   

17.
了解国内近年来的农业面源污染领域研究现状,获取该领域目前研究的内容及热点重点,并借此预测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以2008—2019年CNKI(中国知网)中涉及农业面源污染的1000篇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其中包括核心期刊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为基础,采用可视化分析方法,分析此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研究领域发文总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高频词汇主要包括化肥、禽畜粪便和农户等。从时间线看,前期研究重点集中在污染的现状、目标地区的污染负荷、地表及地下径流的情况、化肥的使用量等方面,而后期,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防治、国家的控制政策、污染控制技术等作为高频词开始出现,表明国家对农业面源方面污染的防控越来越重视。本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及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绵阳市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包括农用化学品投入量大,利用率低;畜禽养殖量大、粪污有效处理率低;农田废弃物产生量大,资源化利用还有差距。从综合配套治理技术尚不成熟,防治管理制度缺乏,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未形成良性循环几方面,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成因。最后提出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策,包括加强法规建设,强化综合防治措施;实施农药减控工程,治理农药残留污染;实施化肥减量工程,加快土壤改良修复;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实施畜禽养殖提升工程,建立畜牧生态产业体系;实施清洁生产工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进重点流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强化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和特点,对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和经济管理对策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提出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途径是利用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利用有机农业方式解决化肥等污染;利用经济和政策手段实现环境资源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论述了我国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提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2个方面:一是对污染扩散源的控制;二是减少污染物向受纳水体的运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政策法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