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目的】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作物病害识别模型,提高识别性能,解决作物病害识别性能低、泛化效果差等问题。【方法】通过数据增广技术增加样本多样性,引入聚焦损失改进模型学习目标,解决样本非均衡问题,分析比较不同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识别性能,并用类激活图生成技术度量模型的可靠性。在番茄叶部病害数据集上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应用数据增广技术后,模型在简单背景样本上的识别准确率提高了1.0%,在复杂背景样本上提高了12.5%;聚焦损失使模型的准确率提高了0.1%;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9.8%,对各类病害的召回率在97.3%以上;应用类激活图技术生成的显著性图可有效标识模型在识别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区域。【结论】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病害图像样本非均衡问题,提高了病害识别模型的泛化性能,同时类激活图可以用于分析模型的可靠性,从而为番茄叶部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田间复杂环境下小样本黄瓜叶片病害识别中模型泛化能力差、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将自注意力机制模块引入激活重建生成对抗网络(activation reconstruction GAN,AR-GAN),采用Smooth L1正则化作为损失函数,设计改进激活重建生成对抗网络IAR-GAN(improved AR-GAN)增广黄瓜叶片病害图像。通过在Inception网络基础上加入空洞卷积和形变卷积,设计空洞和形变卷积神经网络(dilated and deformab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DCNN)用于黄瓜叶片病害识别。试验结果显示,提出的IAR-GAN有效缓解了过拟合现象,丰富了生成样本的多样性;所提出的DDCNN对黄瓜炭疽病、斑靶病和霜霉病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均达到96%以上,比Inception-V3模型提高了9个百分点。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数据增广方法和病害识别模型可为复杂环境下小样本的作物叶部病害的准确识别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传统算法中人工提取特征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品种识别算法。以登海518、浚单20和郑单958 3个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制作数据集并进行分类标签,分别标记为0、1、2。使用Keras学习框架搭建网络模型,包括1个输入层、5个连续的卷积池化结构、3个全连接层和1个输出层。卷积层提取有效的特征信息,结合Leaky ReLU激活函数传递至下一层,输出层采用Softmax函数实现玉米品种的识别。使用完成训练的模型对预测集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登海518、浚单20、郑单958的识别率分别达到100.00%、93.99%、92.49%,平均识别率达到95.49%。  相似文献   

4.
苹果叶片病害形态相似、斑点大小不同,依靠人工和农业专家识别的传统方式效率较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苹果病害识别模型REP-ResNet。该模型在基准模型ResNet-50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批标准化、激活函数、卷积层的残差结构顺序,加入通道注意力机制和并行卷积的方式进行改进。训练过程中,将公开数据集PlantVillage预训练的模型权重参数迁移至上述网络模型中重新训练,达到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和提高模型识别能力的目的。采用数据扩充的方式解决训练过程中样本不均的问题。结果表明,REP-ResNet模型与基准网络模型相比识别准确率提高2.41个百分点。模型使用迁移学习的方式进行训练,在复杂背景下的苹果叶片病害识别中准确率达到97.69%,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相比识别效果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水稻病害计算机视觉识别的准确性,研究提出针对水稻白叶枯病、赤枯病、胡麻斑病和纹枯病4种病害进行分类识别的模型。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软件库opencv对病斑图像进行随机旋转、随机翻转、随机亮度变换及随机对比度等处理方式扩充样本,应用区域生长、基于水平集的CV模型、显著性检测3种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通过Tensorflow深度学习平台,构建网络层分别为6层(输入层32×32×3,卷积核大小为5×5)和8层(输入层227×227×3,卷积核大小为11×11、5×5、3×3)的卷积神经网络,将图像分割后得到的3组数据,均以8∶2的比例分别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训练后得到6个模型,并结合召回率、F1评价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6个模型中训练识别准确率最低为97.66%,测试识别准确率最低为95.31%,其中以显著性检测分割算法和8层网络层的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得到的模型效果最佳,其训练识别准确率为99.99%,测试识别准确率为99.88%,相较于端到端的卷积神经网络水稻病害识别结果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在自然条件下水稻叶片病虫害的识别效率不高、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探索基于ResNet深度学习网络的水稻叶片病虫害识别模型(ResNet50-CA)。【方法】在ResNet-50的残差卷积模块下引入坐标注意力机制(CA),采用LeakyReLU激活函数替代ReLU激活函数,使用3个3×3的卷积核替换ResNet-50模型首层卷积层中的7×7卷积核。【结果】在使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水稻叶片病虫害研究发现,ResNet-50能够较好地平衡识别准确率和模型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因此选择在ResNet-50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使用改进后的网络通过微调参数进行水稻叶片病虫害对比性能试验,研究发现在批量样本数为16和学习率为0.000 1时,ResNet50-CA获得最高的识别准确率(99.21%),优于传统的深度学习算法。【结论】改进后的网络能够提取出水稻病虫害更加细微的特征信息,从而取得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为水稻叶片病虫害识别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油菜品种识别,是产量预测及灾害评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利用无人机作为数据采集设备,以基地24个品种油菜苗期育种材料为识别数据,将无人机获取的影像进行拼接、裁剪、旋转等预处理,按照4∶1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注意力机制引导的卷积神经网络搭建油菜影像识别网络模型,并采用总体准确率、Kappa系数等评价参数对识别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网络模型识别准确率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89.60%和0.889 4,高于5个经典网络模型。说明,注意力机制能够更加充分地提取无人机遥感影像的油菜特征,有效地提高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品种油菜的识别精度。本研究网络模型弥补了传统油菜细分需要人力统计及现有方法设备成本高的缺陷,为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进行作物品种识别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快速高效地识别水稻病害的种类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避免水稻减产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人工识别水稻病害效率低、识别精度不高、深度学习样本不平衡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等问题,融合Focal Loss与4种典型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对7种水稻病害进行分类识别。利用TensorFlow的Keras深度学习框架搭建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分类系统,使用Focal Loss损失函数解决数据集不平衡导致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采用ResNet50、ResNet101、MobileNetV2、VGG16作为特征提取骨干,对7种水稻病害进行识别。通过imgaug库增强数据,将13 543张水稻病害图像按照9∶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并参与训练模型,将1 404张水稻病害图像作为测试集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数据集中ResNet50、ResNet101、MobileNetV2、VGG16的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8.06%、94.26%、92.47%、97.83%。可见,在融合Focal Loss损失函数的情况下,ResNet50作为特征提取骨干训练出的模型在水稻病害图像分类中拥有最高的准确率,该成果可在实...  相似文献   

9.
基于优化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螟虫害图像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常规玉米虫害识别方法存在的准确率和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GoogLe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玉米螟虫害图像识别方法。【方法】首先通过迁移学习将GoogLeNet的Inception-v4网络结构知识转移到玉米螟Pyrausta nubilalis虫害识别的任务上,构建模型的训练方式;然后通过数据增强技术对玉米螟虫图像进行样本扩充,得到神经网络训练模型的数据集;同时利用Inception模块拥有多尺度卷积核提取多尺度玉米螟虫害分布特征的能力构建网络模型,并在试验过程中对激活函数、梯度下降算法等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引入批标准化(BN)操作加速优化模型网络训练,并将该模型运用到玉米螟虫害识别中。【结果】基于TensorFlow框架下的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神经网络算法对玉米螟虫害图像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6.44%。【结论】基于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模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和适用性,可为玉米等农作物虫害识别、智能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大豆作为重要经济作物,近年受灰斑病影响愈发严重,导致产量下降,为减少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关从业人员需针对灰斑病等级采取不同措施。因病害等级之间具有相似性,传统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识别准确率有待提高。依据国家标准,针对大豆灰斑病高抗、抗、中抗、感和易感5个等级开展基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分级研究,识别准确率为88.7%,在此基础上,构建加权深度投票模型,该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自动学习机制优化基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分级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在7 500张测试集上识别准确率达到93.0%,比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准确率提高4.3%,为大豆病害分级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Mixup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柑橘黄龙病果实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解决传统柑橘黄龙病果实图像识别方法依赖人工设计特征、费时费力、网络模型参数量大、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方法 首先,采集柑橘黄龙病的果实图像,并对其进行翻转、旋转、仿射、高斯扰动等数据扩增;采用Mixup算法建立样本之间的线性关系,增强模型识别数据样本的鲁棒性;然后,迁移Xception网络在ImageNet数据集上的先验知识,提出一种基于Mixup算法和卷积神经网络的柑橘黄龙病果实识别模型-X-ResNeXt模型;最后,采用动量梯度下降优化方法,有效地减缓震荡影响,并且有效地加速模型向局部最优点收敛。结果 采用数据扩增数据集训练的X-ResNeXt模型准确率可以达到91.38%;在进行迁移学习优化后,训练时间减少了432 s,准确率提升为91.97%;结合Mixup混类数据增强进一步训练,模型准确率提升为93.74%;最后,利用动量梯度下降方法进行模型收敛优化,最终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4.29%,比Inception-V3和Xception网络分别提高了3.98%和1.51%。结论 在数据量较少情况下,降低模型复杂度并迁移已有先验知识,有助于模型性能提升;Mixup混类数据增强方法有利于提高模型识别柑橘黄龙病果实图像样本的适应性,提升柑橘黄龙病果实识别模型性能;X-ResNeXt模型在准确率与召回率指标上优于经典识别模型,可为柑橘黄龙病的高精度、快速无损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在树皮图像分类过程中图像训练数据数量少、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小样本树皮图像识别方法。以5种常见树种的树皮图像作为研究对象,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Inception_v3模型基础上,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数据增强的一系列操作,扩大数据集的数量;在此基础上,对所有数据集进行白化处理,以降低数据之间的冗余性,使得特征之间相关性较低;采用ReLU激励函数和Dropout方法,防止训练时引起的过拟合现象;同时,在模型的最后添加3层全连接层,增强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采用softmax分类器。最终确定了一个10层CNN模型:5个卷积层、2个池化层、3个全连接层。结果表明,上述网络模型对数据集的识别准确率为94%,并且为验证本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分别在MNIST数据集、ImageNet数据集、CIFAR-10数据集进行测试,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2%、90%、93%。因此,提出的方法在小样本的识别试验中具有较高的识别准确率和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柑橘分类依靠人工进行辨识再手动完成分拣,整个过程耗费时间且成本高昂。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与残差网络的柑橘图像分类方法。对Kaggle获取的20738张共8类柑橘的图像按7:3比例进行划分得到数据集。在此数据集上不同网络对于柑橘分类性能差异以及迁移学习对经典卷积模型在图像分类任务中的性能提升进行探究,实验以损失值、精准率、召回率等为性能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模型中,残差神经网络能获得比其他网络更高的准确率,使用迁移学习初始化网络参数能显著提高柑橘分类的准确度,降低模型过拟合的概率,实现对8类柑橘的准确识别分类,最终分类准确率达到99.9%,对柑橘分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卷积神经网络识别植物叶片过程中,叶片边缘形状对卷积层的过度作用而导致相似边缘形状叶片识别错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路卷积神经网络的植物叶片识别模型。方法模型考虑了叶片信息的边缘形状与内部纹理特征,构建了双路卷积神经网路结构,其中形状特征路径运用7层卷积层的网络结构,前3层采用大尺寸11×11及5×5的卷积核提取大视野特征,完成叶片形状特征提取,另外4层卷积层采用3×3小尺寸卷积核提取叶片细节特征;纹理特征路径采用6个3×3卷积核的卷积层,提取叶片纹理图像细节特征;然后通过特征融合层将两类特征相加为融合特征,并利用全连接层对植物叶片种类进行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双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单路卷积神经网络和图像处理分类识别模型相比,在Flavia叶片数据集与扩充植物叶片数据集上,Top-1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到了99.28%、97.31%,Top-3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到了99.97%、99.74%,标准差较其他识别与分类模型下降到0.18、0.20。结论本文提出的叶片识别模型能有效避免相似叶片边缘形状干扰而导致识别错误的问题,可以提高植物叶片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植物叶片识别的准确率及减少计算代价,在Pytorch框架下提出一种融合了深度卷积生成式对抗网络(DCGAN)和迁移学习(TL)的新型卷积神经网络叶片识别方法。首先,对植物叶片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DCGAN对样本数据库扩充;其次,利用迁移学习将Inception v3模型应用于图像数据处理上,以提高植物叶片识别的准确率;最后,通过对比实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96.57%的植物叶片识别精度,同时参数训练的迭代次数由4000次缩短到560次。  相似文献   

16.
Taking Jiuhong Modern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Park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the base for rice disease image acquisition, a total of 841 images of the four different diseases, including rice blast, stripe leaf blight, red blight and bacterial brown spot, were obtained. In this study, an interleaved attention neural network (IANN) was proposed to realize the recognition of rice disease images and an interleaved group convolutions (IGC) network was introduced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convolutional parameters, which realized th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channels. Based on the 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 (CBAM),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features of results of the primary group convolution in the cross-group convolution to improve 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deep learning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IANN was 96.14%, which was 4.72%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lassical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This study showed a new idea for the efficient training of neural networks in the case of small samples 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image recognition and diagnosis of rice and other crop diseases.  相似文献   

17.
以碧香早品种为材料,通过相机采集不同闷黄时长下的闷黄叶图像共675张,建立了3种闷黄程度的黄茶样本数据集,采用位置变换、随机亮度、增加对比度、添加噪声、随机缩放操作对闷黄叶图像集进行数据增强,运用迁移学习方法,在ImageNet数据集取得MobileNetV3–Large的预训练模型,对迁移网络的所有权重信息进行训练,最终建立了针对黄茶闷黄程度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3–Large识别模型,并利用Grad–CAM热力图可视化和置信分数监控黄茶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训练后的MobileNetV3–Large模型测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51%,精确率为99.10%,召回率为98.93%,加权分数为98.20%;MobileNetV3–Large模型的识别准确率高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SVM、XGBoost和KNN;通过Grad–CAM热力图可视化显示,MobileNetV3–Large模型在不同的识别场景下能够准确定位并提取闷黄叶特征,准确地识别闷黄程度。可见,MobileNetV3–Large模型有较好的泛化性,可以快速、无损地识别黄茶的闷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危害棉叶症状识别技术,提高棉花病虫害的识别准确率。【方法】基于caffe深度学习框架,在CaffeNet网络结构基础上增加一层全连接层(记为CaffeNet+1),并结合迁移学习方法对网络进行训练。采集健康、红叶茎枯、红蜘蛛、枯萎、黄萎、双斑萤叶甲、蚜虫、褐斑棉叶图像各975张作为样本集。随机选取验本集中80%的图像样本作为训练集,剩余20%作为测试集。【结果】迁移学习方式下学习率取0.005时的CaffeNet+1模型最优,在测试集上其识别准确率可达98.9%。【结论】在与全新学习模式下的CaffeNet模型相比,该方法可加速网络模型收敛,且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该技术方法在准确识别田间病虫害棉叶后表现症状的图像写出来具体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果实蝇属昆虫危害水果和蔬菜,造成产量下降,影响对外贸易,对其识别是检疫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现有的人工辨识方法受时间、知识等因素影响不能准确、有效辨识。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果实蝇分类方法,采用几何形态测量学中的标记点法对果蝇翅进行特征提取,通过方差分析确定了用于果蝇鉴定的11个主特征,建立3层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Levenberg-Marquardt BP训练函数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完整的可用于果实蝇分类的BP神经网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对实蝇进行有效的辨识,对桔小实蝇、瓜实蝇、具条实蝇和南亚果实蝇等高风险果实蝇辨识的准确率分别是90.0%、93.3%、90.0%和96.7%,总体准确率为92.5%,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