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对文献资料科学有效地管理和便于用户迅速准确地查询,我们利用Foxbase建立了一个文献资料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主控模块和由25个子模块构成的三级子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非常有效实用。  相似文献   

2.
孟玉环  王洋  王媛  刘同海 《广东农业科学》2009,(12):210-211,215
介绍了天农青年基金项目申报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从数据库设计,用户登录模块、申请书合同书填报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等方面实现了该系统的运行.该系统可实现用户相关信息管理、项目申请书和项目合同书的在线填报、申请书和合同书的管理等功能,为天农科研项目在线申请提供了一个实用的申报平台,同时也方便项目管理者进行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3.
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反馈控制原理构造了一个图书馆流通服务质量反馈控制系统模型,说明了该系统中各模块和参量的含义,并阐明了该系统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4.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理论指导及计算机模拟。通过研究热成像系统原理,用VC 语言编制了一个热成像系统仿真软件包。该软件包除了可以计算热成像系统包括MRTD,MTF,NETD,MDTD,视距等的静态性能参数外,还有一个非常创新的特点:它允许用户输入原始图像,在选定的热成像系统的作用下,用户可以得到被所选定的热成像系统任何模块(如大气、光学系统,探测器、电子学等)处理过的图像,真实直观地观察各个模块对图像的影响,这对热成像系统设计指导和分析有关更深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理论指导及计算机模拟。通过研究热成像系统原理,用VC 语言编制了一个热成像系统仿真软件包。该软件包除了可以计算热成像系统包括MRTD,MTF,NETD,MDTD,视距等的静态性能参数外,还有一个非常创新的特点:它允许用户输入原始图像,在选定的热成像系统的作用下,用户可以得到被所选定的热成像系统任何模块(如大气、光学系统,探测器、电子学等)处理过的图像,真实直观地观察各个模块对图像的影响,这对热成像系统设计指导和分析有关更深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单片机的大棚温湿度检测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系统是一个专门为温室大棚温湿度控制而设计的智能系统。通过对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设计来达到监控要求。硬件部分实现了对温湿度传感器模块、A/D转换模块、显示模块、控制模块的设计;软件部分主要根据系统的设计思想设计出了主程序和子程序流程图,并通过汇编语言和C语言实现。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性能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实现了对温湿度的显示、调节、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层次结构,主要由监控中心Agent、评估分析Agent、信息收集Agent等组成.并对该系统模型最底层的基于网络Agent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研究,基于网络的Agent有数据报捕获模块、协议解析模块、规则分析模块、检测分析模块等组成.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教辅平台设计与管理现状,结合我校体育场馆和大学生课内外一体化开放实际情况,从系统开发的角度,用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对高校体育场馆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功能分析与设计,详细描述该系统的模块划分与实现过程,以期提高场馆使用效率,使学生及时了解体质状况和课外活动参与程度,为体育场、馆管理提供更大的便利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基于RFID的养猪管理与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讨论了如何在PDA上结合RFID读写模块实现一个数据采集管理监控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硬件设备的构成和软件开发的流程,以及API调用、通信接口实现和数据库同步等关键问题,最后对该系统进行了界面演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建筑能耗分析及节能标准的现状,提出了建筑节能评估系统软件开发的基本模型。该模型由输入输出模块、工程数据库模块、建筑能耗分析模块、智能分析模块、节能设计模块、节能评估模块、主控模块七部分组成。同时将集成化和智能化思想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了其中的部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全国基本农田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填报及统计系统由登陆模块、系统设置模块、数据填报模块、数据浏览模块、查询统计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导出模块、数据打包模块及帮助模块等9大模块软件组成,在介绍该系统软件的设计思想及功能构成的基础上分别简述了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Foxpro2.5forWindows开发出了甘蔗育种无性系计算机评价与选择系统.该系统由3个模块构成:数据登录、查阅、修改模块,完成甘蔗选种试验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查阅和修改功能;间比试验模块和无对照试验模块分别完成按间比法设计和不设对照的甘蔗选种试验的无性系产量潜力评价和优良无性系筛选.系统可根据用户指定的不同的数据组合进行处理.流程实现了菜单和按钮控制.利用该系统对甘蔗选种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优良的无性系进入下一阶段的育种试验,可提高工作效率,并统一选择标准,避免主观性和个人偏见  相似文献   

13.
针对操作系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Linux0.11版本内核为基础,深入剖析操作系统各项功能的实现机制,采用Java技术体系开发一个平台无关的操作系统教学实验平台(LBOSEP)。该系统依据Linux0.11内核的体系结构及其实现的功能,将内核源码划分为若干大小适宜、功能相对独立的小模块,模块之间的复杂联系描绘成模块关系图,模块相关信息以XML文档存储。LBOSEP客户端以Java Applet实现,提供一个以操作系统功能模块为基本单元的学习、编程实验环境,用户能够可视化地指定实验模块,修改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和算法,通过本地编译、调试和运行检验实验结果。实践证明LBOSEP有利于用户加深对操作系统内部运行机制的理解,增强修改、编写内核的能力,从而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提供一个方便实用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4.
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和VB 6.0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玉米病虫草害诊断和咨询专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各模块的功能,阐述了系统数据库建立以及主要功能的实现方法,其中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查询功能的实现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的设计原理和系统组成,并说述了系统通信软件的设计。该系统不仅能抄收和设置电子式电度表,还能对普通电表加装采集模块后进行集中管理。经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适应面广,可靠性高,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甘蔗育种无性系计算机评价与选择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oxpro2.5 for Windows开发出了甘蔗育种无性系计算机评价与选择系统。该系统由3个模块构成:数据登录、查阅、修改模块,完成甘蔗选种试验数据的计算机录入、查阅和修改功能;间比试验模块和无对照试验模块分别完成按间比法设计和不设对照的甘蔗选种试验的无性系产量潜力评价和优良无怀系筛选。系统可根据用户指定的不同的数据组合进行处理。流程实现了菜单和按钮控制。利用该系统对甘蔗选种试验数据进行  相似文献   

17.
 利用GSM引擎模块,结合单片机系统和串口,通过Visual Basic编写程序代码,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开发远程水文监测软件。分析了该系统存在的功能限制并提出了改进系统。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的转向模块、液压系统模块和主控制器模块,搭建了其实验台架。该液压系统模块核心元件电液比例换向阀采用基于DSP2812发射的PWM占空比控制,并采用模糊PID算法提高其转向控制的精确度。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更好地结合路况实现对车辆的转向控制,减少液压震颤。  相似文献   

19.
基于模型的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基于模型的定量化和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以农业系统学理论和模拟模型为基础,运用知识工程和信息技术原理,总结并提炼黄淮海粮食生产区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种植模式关键技术,形成了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模拟模型、水分与养分动态平衡模型以及生产管理技术设计动态知识模型,构建了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数字化种植设计系统。该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在.NET平台上运用C#语言进行开发。该系统具有7大功能模块:文件管理模块、参数管理模块、生长模拟模块、实时管理模块、方案设计模块、专家咨询模块和系统帮助模块。该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具有较强的机理性,同时兼顾应用性需求,基本实现了作物生产力与效益品质的相互平衡。  相似文献   

20.
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深入分析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动态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的思想,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研制开发了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研究向动态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奠定了基础.该系统主要由数据管理模块、指标体系管理模块、单项指标评价模块和综合评价模块组成.为验证系统的各项功能,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对北京市密云县石匣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效益的评价.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运行良好,易于操作,功能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