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皂素与沙蚕毒素类杀虫剂混配的杀虫剂。所述混配农药制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0.01%80%的茶皂素、0.5%80%的茶皂素、0.5%80%的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和余量的助剂。所述混配农药制剂可以制备成乳油、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悬浮剂、悬浮乳剂或水乳剂。本发明选择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和茶皂素进行复配,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杀虫活性比单剂明显增强,对多种害虫起到一药兼治的效果,从而减少防治虫害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益,同时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成本,本发明剂型多样,制备方法简单,推广价值很高。申请号:CN200910214381申请日:2009.12.29  相似文献   

2.
正氯虫苯甲酰胺是新型邻甲酰胺基苯甲酰胺类内吸性杀虫剂,受到国内外农药市场的极大关注。距离该有效成分的专利保护期届满还有2年时间。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截至日前,氯虫苯甲酰胺登记产品共有34个,其中包括4个原药,14个单剂制剂和16个混配制剂。登记剂型包括悬浮剂、水分散粒剂、颗粒剂等。具体登记信息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鱼尼汀受体作用剂类杀虫剂)主办单位: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协办单位:上海农药情报中心站支持单位:《农药》、《世界农药》杂志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和鱼尼汀受体作用剂类杀虫剂是我国乃至全球开发和应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的防治白背飞虱,用异丙威与吡虫啉2种农药以4∶1,8∶1和16∶1等3种混配比例以及2种农药单剂对白背飞虱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异丙威与吡虫啉以16∶1混配的共毒系数最高,增效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全球登记、上市或建议登记的农药品种有47个。其中,杀菌剂13个,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5个,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6个,生物农药及其他23个。本文对涉及的5个杀虫剂农药品种,从作用机理、生物活性、登记及市场等方面做如下介绍。在5个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中,2个杀线虫剂是氟噻虫砜和tioxazafen,1个双酰胺类杀虫剂是环溴虫酰胺,1个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是  相似文献   

6.
37种杀虫剂混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廖世纯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253-255
为进一步明确现有杀虫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2007年,在大田中,以喷雾施药法对37种杀虫剂混配剂进行了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药20天后,对稻纵卷叶螟控制效果达90%以上的品种有11种;控制效果达80%~89%有23种;控制效果〈80%的仅3种。可以认为,合理的混配剂,可能是今后控制稻纵卷叶螟为害的最为经济有效品种。  相似文献   

7.
现在越来越重视有关合理利用生态的新方法来有效控制害虫的研究,开发对有害生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分解且分解产物对环境无损害的生物农药是目前的热点,从生物中提取、分离新的天然活性化合物是开发新农药的重要途径。“植物源农药”实际上就是利用天然中草药经过筛选配方而研制成的一种“生物农药”,与环境和谐度高。其主要特点为:(1)植物源农药对人畜安全;(2)在自然环境下易分解,残留量低;(3)是天然的混配复剂,对害虫有拒食、忌避、抑制生长发育、控制种群等作用,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它的优势在于既能调节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防治病虫害,又没有化学农药的诸多副作用。本就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概况作简要综述,通过分析其优、缺点来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新政下,农药登记需要提供资料增加很多,必然会导致登记费用的大幅上升。所以,各企业在确定产品登记前,必须要考虑下列不批准的类型,否则很容易导致产品最终无法被批准,浪费了时间和精力。现总结一些不被批准的类型,希望引起大家注意。1.不再批准三元混配杀菌剂(种子处理剂除外)。2.不再批准大田用三元混配杀虫剂,不新增批准三元及三元以上有效成分的混配卫生杀虫剂。  相似文献   

9.
常用种衣剂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衣剂是一类用于种子处理的新剂型农药。通常由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生长调节剂和成膜剂、缓释剂、警戒色等配套助剂组成。其作用原理是,种衣剂以种子为载体,借助成膜剂粘附在种子上,并很快固化成为一层均匀薄膜,不易脱落。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日前,石家庄市政府发出通告,要求从即日起在石家庄市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33种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的高毒农药及其混配剂。据了解,今后石家庄市行政区域内将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等33种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的高毒农药及其混配剂。  相似文献   

11.
高效低毒新型杀虫剂——杀虫磺防治水稻害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虫磺田间亩用量50克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其效果与杀虫双、杀虫单在同一水平上,残效期可维持7-14天,田间施药1-2次可控制螟害,它不仅具有内吸和触杀作用,还兼有胃毒作用.杀虫磺属神经毒剂,对螟害具有特殊的中毒症状及毒杀机制,对高等动物属低毒,无致癌、致突变作用,也不会引起畸胎的形成,根据杀虫磺的理化特性、代谢、转化等分析,它积累在环境中或食物链上的可能性不大,可以取代有机氯农药,其特殊的毒杀机制在克服害虫的抗药性方面,可能作为一个取代的新品种,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2.
10种杀虫剂对褐飞虱田间防效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进一步明确当前防治褐飞虱主打药剂的田间效果。在大田中,采用喷雾施药法对10种杀虫剂进行了防治褐飞虱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药3、7、14天后,对褐飞虱控制效果最好的是烯啶·吡蚜酮,达85.88%、96.81%、97.78%,最差的是吡虫啉,仅51.44%、65.40%、62.92%。用药21天后,对褐飞虱控制效果最好的是吡蚜酮+毒死蜱,达96.81%,最差的是噻虫嗪,仅50.04%;防治效果在90%以上有吡蚜酮+毒死蜱、烯啶·吡蚜酮、呋虫胺、吡蚜酮+异丙威、吡蚜酮+仲丁威5种;防治效果在80%~90%的有烯啶虫胺1种;防治效果在70%~80%的有吡蚜酮、噻虫嗪2种;防治效果<70%的有吡虫啉、噻虫嗪2种。因此,呋虫胺、烯啶·吡蚜酮、吡蚜酮与毒死蜱、吡蚜酮与异丙威、吡蚜酮与仲丁威混用等5种药剂能有效控制褐飞虱为害。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分析了其在国内的产业化发展情况。植物源杀虫剂因其具有杀虫活性成分多样性、对害虫作用方式的复杂性及对环境友好的特点,使其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外对植物源杀虫剂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较为深入,多注重杀虫有效成分的鉴定、杀虫效果及机制的研究;现阶段中国对于防治储粮害虫的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较少,且应用于生产上的商品化品种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探索。通过分析总结,提出目前植物源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未来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谷蠹是一种世界性分布害虫,能够引起粮食的巨大损失。由于化学杀虫剂对环境和人畜安全存在巨大威胁,加上谷蠹抗药性的不断发展,植物精油作为一类植物性杀虫物质,来源于自然界,取材广泛,在环境中残留较少,不污染粮食,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对防治谷蠹的含有植物精油的植物种类和植物精油对谷蠹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氟雷拉纳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的毒力及其与毒死蜱、茚虫威、溴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简称:甲维盐)复配后的联合作用,筛选出最佳配比,从而为其混剂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采用室内人工饲料混毒法,测定了氟雷拉纳与毒死蜱、茚虫威、溴氰菊酯、甲维盐单剂及其混剂对斜纹夜蛾三龄幼虫的毒力,并通过共毒系数法评价复配药剂的联合作用。单剂结果表明:氟雷拉纳、溴氰菊酯和甲维盐对斜纹夜蛾具有高毒力,药后48 h的LC50值分别为0.48、0.65、0.38 mg/kg;毒死蜱和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的毒力中等,药后的LC50值分别为8.71、3.08 mg/kg。混配结果表明:氟雷拉纳与毒死蜱混配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且配比为3:2时,共毒系数最高为164.2;与茚虫威混配时,具有相加作用;而与溴氰菊酯或甲维盐混配时,却均表现为拮抗作用。总之,本研究为氟雷拉纳的增效混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而因其与溴氰菊酯或甲维盐混配存在拮抗作用,应避免用于混剂研发。  相似文献   

16.
植物源杀虫剂是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因其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因此为研究开发植物源杀虫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有机合成化学农药的替代品。本研究对植物源杀虫剂简史及现状、有效活性成分、作用方式等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提出了植物源杀虫剂研发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本研究将为开发更多的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研发化学杀虫剂替代品的热点。本文对植物源杀虫剂的优势与机遇、开发研究现状、主要的作用方式、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测试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测试的主要方法有基础法和经验法两种。测试仪器主要有粉质仪、拉伸仪、揉混仪、吹泡示功仪、质构仪等。粉质仪主要测定的指标有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性、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等。拉伸仪主要测定的指标有面团抗延伸性、延伸性、拉伸面积、拉伸比例等。揉混仪主要测定的指标有抗揉混阻力、最佳揉和时间、搅拌耐力、烘焙估计吸水值等。吹泡示功仪可以得到面团的韧性、延伸性和烘焙力等信息。质构仪可获得对面团流变特性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面团粘性、面团强度等参数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量滴度酶标板法比较研究了毒死蜱、马拉氧磷、西维因、乙基对氧磷和甲基内吸磷等对赤拟谷盗3个品系未成熟期虫态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离体作用。研究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赤拟谷盗AChE均有显著的离体抑制作用,其中毒死蜱的离体效果最好,西维因则表现最差。与10日龄和20龄幼虫相比,蛹体内的AChE在离体条件下对这些抑制剂更不敏感。就三个品系而言,两个抗性品系AChE对这些抑制剂的敏感度均有所降低,且高抗品系HSTC-R表现最不敏感。  相似文献   

20.
采用药膜法和混粮法通过苦皮藤素和硅藻土两种新型储粮药剂对常见5种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Enderlein)和嗜卷书虱Lis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进行药效效果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苦皮藤素和硅藻土对以上5种储粮害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苦皮藤素对嗜虫书虱Liposcelis entomophila(Enderlein)防治效果优于硅藻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