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蚕体和蛹粉代料培养基上的蛹虫草生长状况与品质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申鸿  张龙  王兵  徐汉福  郭涛 《蚕业科学》2012,38(1):130-134
在实验室条件下以优选的蛹虫草菌株YCC-XD-2在家蚕蛹、蛾培养基和蛹粉代料培养基上培育蛹虫草,比较不同培养基上的蛹虫草的生长状况和虫草素含量,探究高产优质蛹虫草的培养方式。蛹虫草菌种在蚕体和蛹粉代料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其中:蚕体培养基以蚕蛾培养基上的蛹虫草生长较好;蛹粉代料培养基以糯米+蛹粉培养基上的蛹虫草生长较好。蚕体培养基培育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蛹粉代料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其中,蚕蛾培养基培育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质量比高达21.97 mg/g。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含量高于菌丝体和培养基质。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家蚕蛹、蛾培养基可以生产出高品质蛹虫草。  相似文献   

2.
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蛹虫草为珍稀中药材,基于为培养出含有类似天然冬虫夏草主要活性物质的蛹虫草提供基础依据的目的,对人工培养蛹虫草及菌丝体、子实体和冬虫夏草及菌丝体中的氨基酸、多糖、虫草素等活性物质含量与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人工培养蛹虫草与冬虫夏草在氨基酸种类上完全一致,但人工培养蛹虫草中赖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升高,组氨酸则显著降低;二者组成的多糖基本一致,但冬虫夏草特有一个分子质量约100 kD的组分,该组分占多糖总量的1.38%,人工培养的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显著高于冬虫夏草。以上成分的细微变化是否是造成二者药理活性差异的原因还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以常规技术人工栽培的木薯蚕蛹虫草进行成分含量检测分析,发现其干物质中含蛋白质71.00%,脂肪0.94%,总糖0.36%;18种氨基酸含量占虫草总量的19.21%;含虫草素0.02%,含虫草酸5.6%,未检测到虫草多糖;富含多种无机盐,对人体有益的Ca、Fe、Zn、Se等元素含量较高;同时含有维生素A、E及B族维生素,但未检测到维生素D和维生素C。木薯蚕蛹虫草与柞蚕蛹虫草、冬虫夏草相比较,木薯蚕蛹虫草尚不能成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4.
不同培养基培育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涛  张龙  王兵  申鸿 《蚕业科学》2011,37(6):1117-1122
虫草素和腺苷是蛹虫草的重要活性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培养基培育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筛选能生产高品质蛹虫草的培养基。测定结果表明,用不同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中,其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粳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糯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粳米培养基>糯米培养基,其中用粳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培育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和腺苷质量比分别高达15.37 mg/g和39.96 mg/g。此外,相同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菌丝体和培养基质中的虫草素与腺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子实体>菌丝体>基质。试验结果表明,粳米培养基中添加家蚕蛹浸提液可显著提高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  相似文献   

5.
将经过0、30、60、90、120和150℃有效积温(以下称积温)处理的柞蚕蛹用于培育蚕蛹虫草,通过调查和检测柞蚕蛹虫草的生长状况及氨基酸组成与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超氧化物歧化(SOD)酶活力,考察不同发育程度柞蚕蛹对培育蚕蛹虫草的生长性状与营养保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柞蚕蛹感受积温不超过90℃时,蛹虫草菌对柞蚕蛹的感染速度较快,僵蛹率在92%以上,生产蚕蛹虫草总鲜质量及子实体的数量、长度等产量指标显著高于感受积温120℃、150℃的柞蚕蛹生产的蚕蛹虫草(P0.05);柞蚕蛹感受积温在0~120℃之间,随着积温增加,生产蚕蛹虫草的氨基酸总量也有增加趋势,当感受积温150℃时生产蚕蛹虫草的氨基酸总量又降低,比最高组(氨基酸总量的质量分数为35.05%)减少了28.73%;柞蚕蛹感受积温60℃时生产蚕蛹虫草的虫草素含量最高,质量比达到1.15 mg/g;随着柞蚕蛹感受积温的增加,生产蚕蛹虫草中的虫草多糖含量与SOD酶活力逐渐降低,柞蚕蛹感受积温150℃时生产蚕蛹虫草中的虫草酸含量最高(质量分数达13.23%)。试验结果提示,利用柞蚕滞育蛹或轻度发育蛹可以高效生产出品质优良的蚕蛹虫草。  相似文献   

6.
选择5株蛹虫草菌株感染家蚕5龄第3天幼虫生产蚕蛹虫草,通过观察检测蚕蛹虫草的形态性状及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为筛选高产优质蛹虫草菌株提供依据。不同菌株栽培生产的蚕蛹虫草的外观形状、生长状况以及活性成分含量均有明显差异:1-Y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整体形状较接近于野生的冬虫夏草,MS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子座形状较佳,17-3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僵虫体形状较佳;1-1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总质量和僵虫体质量均最高,干质量分别达到1.460 g和1.170 g;MS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子座总数量、子座总长度及子座质量占虫草总质量的比率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1),分别达15.100根、44.877 cm和41.357%;1-Y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整体所含虫草素最高,达8.92 mg/g,MS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整体所含腺苷最高,达2.22 mg/g,并且5株供试菌株栽培的蚕蛹虫草僵虫体中的虫草素含量均高于子座,而子座中的腺苷含量均高于僵虫体。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菌株是影响人工栽培蚕蛹虫草形态性状及活性成分含量的重要因素,初步认为1-Y菌株和MS菌株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虫草制品中核苷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虫草中核苷类化合物的方法,比较了冬虫夏草、人工培养的蚕蛹虫草、人工液体发酵的虫草菌丝及市售虫草制品中核苷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及Beckman P/ACE毛细管电泳仪,在硼砂-磷酸缓冲液(pH8.9),检测波长254nm,分离电压20kv的条件下,4种虫草水提液中的核苷类化合物(虫草素、腺苷、腺嘌呤、尿嘧啶和次黄嘌呤)获得了基线分离,并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重现性。检测结果表明:蚕蛹虫草中核苷类化合物含量丰富,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均高于冬虫夏草,液体发酵的虫草菌丝也可以达到替代野生虫草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肖建京 《蚕学通讯》2006,26(2):22-22,48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蛹草,虫草属的模式种,是极具药用和滋补价值的食用菌。经现代药理、药化和临床应用研究证明,其药用成分和功效可与冬虫夏草相媲美。利用桑蚕蛹栽培的蛹虫草,全草入药,特别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虫草素(3′-脱氧腺苷)、虫草酸(D-甘露醇)、虫草多糖(高度分支的甘露聚糖)等明显地高于冬虫夏草。其性平味甘,无毒副作用,具有滋肺补肾、抗疲劳、抗衰老、抗缺氧、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并有明显的雄性激素样功效,有望成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经缫丝后每年产生37.5万t干蚕蛹,目…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河南一化性柞蚕蛹虫草的有效成分,并与野生的冬虫夏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测得的有效成分中,河南一化性柞蚕蛹虫草氨基酸(除异亮氨酸)、虫草素、虫草多糖均高于野生冬虫夏草,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也很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铅、砷和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利用一化性柞蚕蛹培育的蛹虫草的部分营养成分及生理活性物质含量,并与野生冬虫夏草和野生蛹虫草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一化性柞蚕蛹虫草中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野生冬虫夏草和野生蛹虫草,其主要的有效活性物质含量较高,重金属含量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以内,并且不合铅元素,完全可以替代野生冬虫夏草或野生蛹虫草,可利用一化性柞蚕的蛹人工工厂化培育蛹虫草,以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11.
家蚕蛹虫草对小鼠免疫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小鼠为试验动物 ,对家蚕蛹虫草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家蚕蛹虫草无增加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作用 ,但可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 ,对二硝基氟苯 (DNF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无增强作用 ,可显著提高小鼠NK细胞的活性 ,对小鼠体重及小鼠脏器 /体质量的比值无影响 ,表明家蚕蛹虫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蚕蛹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概述了蚕蛹的化学成分。综述了利用蚕蛹制备蚕蛹蛋白粉和多肽,分离家蚕抗菌蛋白和诱导生产生物活性蛋白,生产蚕蛹氨基酸及氨基酸络合物,提取蚕蛹油与壳聚糖,开发蚕蛹蛋白纤维、蚕蛹虫草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蚕蛹及其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工、生物防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发掘家蚕蛹虫草的药用价值,研究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脏及免疫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低、高剂量组[0.2、0.4 g/(kg.d)],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均按剂量30 mg/kg腹腔注射CCl4造模。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结果表明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可极显著提高模型小鼠血清中的IL-2、IFN-γ水平(P<0.01),并极显著降低AST、ALT活性及TNF-α含量(P<0.01)。研究结果显示家蚕蛹虫草菌丝体水提物对CCl4诱导的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通过促进IL-2、IFN-γ的分泌,进而降低TNF-α的水平,调节CCl4模型小鼠的免疫功能,这也是其发挥抗肝脏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蛹虫草药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蛹虫草作为一种药(食)用菌已经被广泛接受,在药理作用和有效成分等方面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笔者综述了近几年来蛹虫草药效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蚕蛹虫草母种培养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蛹虫草母种培养基碳氮源的研究,发现牛肉膏是其最佳氮源,所得母种可使5龄蚕接种成功率达到80%,蚕蛹接种成功率达到90%;其次是蛋白胨和蚕蛹粉,麸皮的效果最差;研究还证实,蛹虫草在母种培养基上的菌丝长势、转色深浅、分生孢子数量和接种效果存在着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家蚕蛾油对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蛹虫草菌丝体干产量以及胞外高分子聚合物和胞内多糖含量的测量分析,研究了添加家蚕蛾油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液体发酵培养效果的影响。添加4%雄蚕蛾油或2%雌蚕蛾油,蛹虫草菌丝体的产量分别增加76.1%和45.9%,胞外高分子聚合物含量分别增加64.2%和43.0%,均达到最大值;添加3%雄蚕蛾油或雌蚕蛾油使胞内多糖含量分别增加46.8%和47.1%,菌丝体产量分别增加145%和102%,均达到最大值。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家蚕蛾油对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而在作用效果上,家蚕雄蛾油要优于家蚕雌蛾油。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是一种药用真菌。从人工培养的蛹虫草中提取蛹虫草多糖(CMPS),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研究蛹虫草多糖对CCl4诱导大鼠原代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蛹虫草的子实体和基质都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基质中的多糖含量最高,约为子实体的2~4倍;CMPS可明显降低由CCl4诱导的损伤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水平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水平,显著提高由CCl4诱导的损伤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诱导损伤肝细胞的存活率。试验结果提示CMPS对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蛹虫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概述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综述其在人工栽培技术、液体深层发酵、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开发现状.探讨了蛹虫草是否可以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仍需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