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萧德强 《中国蜂业》2003,54(5):15-15
自 1 997年以来 ,辽西地区晚秋常发生大面积爬蜂 ,致使本地区的蜂群饲养数量下降。现在众多蜂友谈“爬蜂”色变 ,束手无策 ,到时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群势骤降或爬光。面对严重的秋季爬蜂 ,我谈谈如何预防爬蜂和做好晚秋蜂群管理。一、消毒蜂箱、巢脾。从春繁开始应对蜂箱、巢脾进行消毒 (用甲醛、强氯杀菌剂或百菌杀均可 ) ,每次加脾都要消毒后加入 ,目的是将病菌控制在最低限度。平时不可巢脾太松 (每张脾的蜂数应不低于 8成 ,足脾最好 ) ;饲料 (蜜粉水 )应充足 ,依群势适时加脾。发现有爬蜂的蜂群适当地喂些药物 (方法同下文 )。这样蜂群到晚…  相似文献   

2.
20 0 1年 8月中旬 ,河北井陉各定地蜂场相继发现大蜂螨严重危害蜂群 ,其危害程度是近几年来所没有的。大部分蜂友采取喷药的方法治螨 ,有的喷3~ 4次 ,有的喷 5~ 6次。但是屡治不净 ,爬蜂仍然不止。本来十几脾的蜂群 ,到 10月初只剩下 2脾蜂 ,严重影响越冬蜂的培育。1 发生原  相似文献   

3.
王鹏 《中国蜂业》2006,57(9):21-21
一、蜂场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基本都是定地养蜂,蜂群在同一个地方超过3年易患爬蜂病、白垩病、烂子病。每年在蜂群出窑前,先把蜂场清扫干净,撒上生石灰,到5月温度升高时再喷一遍石灰水。石灰水是5kg生石灰与25kg水放在缸里,用木棍搅拌,过3小时再搅拌一次,晚上蜜蜂归巢后用喷雾器(水要过滤)在蜂场四周以及蜂箱后面都要喷到。7月份天气湿度大时,晚上蜂归巢后在蜂场四周和蜂箱后面再撒一次生石灰,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4.
2014年秋,我的蜂场进行了一次彻底治螨,由于治螨比较彻底,蜂群发展迅速,群势喜人。11月蜂群采油茶花,取得油茶蜜丰收。但好景不长,12月油茶花期结束出现严重爬蜂,死蜂遍地。每天要收集数以万计的死蜂,几天后700多脾蜂所剩无几,死蜂装了几麻袋,给农民做肥料。眼看蜂就要全部死光,只剩下蜂王,试用了很多药方效果均不佳,正发愁时翻阅到一本《中国蜂业》里面介绍用病毒灵和灭滴灵混合治疗爬蜂病,只治了3次基本控制病情。全场蜂群剩下1/10,好在保住了蜂种。  相似文献   

5.
我有一群中蜂 ,患顽固性烂子病 ,小幼虫三分之二死亡 ,三分之一成活。先后用土霉素、磺胺噻唑钠、青霉素等药物轮换治疗和联合治疗都未治愈。致使蜂群发生飞逃 ,被我收回 ,抽去病脾化蜡 ,换入健康子脾 ,不久仍旧病复发 ,蜂群日渐衰弱 ,由五脾减为不足三脾。这时 ,一位蜂友告诉我蒜叶放在框梁上可以治这种病 ,我又想起有人介绍过奖饲时加蒜汁可以预防蜂病 ,于是我就决定用大蒜进行治疗 ,不料效果特别好。我的具体作法是 :每脾蜂用蒜瓣 2 -4克 ,捣烂 ,加水搅匀 ,用细布滤出汁液 ,加适量糖水喷脾 ,每日一次 ,3 -5次即可。五日后我提脾检查 ,发…  相似文献   

6.
蜜蜂爬蜂病是由螺原体病原菌引起的一种成年蜂病。目前,该病在延边地区普遍发生,局部地区危害较为严重,受害蜂群轻则死蜂成堆,重则可导致全场蜂群覆灭,是目前我州养蜂生产中的主要障碍。为了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与危害,我站从2001~2003年对爬蜂病的发病规律及药物防治进行了观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发病原因蜜蜂爬蜂病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据我们调查,场地常年缺少日照,低洼潮湿,周围环境脏,水源不洁,蜂箱和巢脾没有进行清洗消毒,以及箱内湿度过大,都是导致爬蜂病的诱因;尤以天气长期低温阴雨,蜂群不能爽身飞翔排泄,易引起爬…  相似文献   

7.
自 1 998年以来 ,我场有几群蜂感染了白垩病 ,一直没有找到治好的药物。 2 0 0 2年早春 ,雨水较多 ,我场先后有 5群蜂复发了白垩病 ,一朋友给了我一个中药方子 :金银花 6 0g ,连翘 6 0g,蒲公英 4 0g ,川芎 2 0g ,甘草 1 2g ,野菊花 6 0g ,车前草 6 0g,加入清水 2kg ,熬至 1kg药水备用。我将 3群发病严重群换箱换脾 ,稍轻微的 2群未换箱也未换脾。将这 5群蜂调整为蜂多于脾 ,晚上用加糖的药水喂蜂 ,白天用药水喷蜂及蜂箱和副盖、隔板等 ,直至喷到有水往下流为止。 3天 1次 ,3次为 1疗程 ,治了 3个疗程 ,从去年观察到现在 ,这 5群蜂没有复发白…  相似文献   

8.
<正>蜜蜂患爬蜂病时,受害蜂群轻则死蜂成堆,重则可导致全场蜂群覆灭,是由螺原体病原体引起的一种成年蜂病。低洼潮湿,周围环境脏,水源不洁,蜂箱和巢脾没有进行清洗消毒,以及箱内湿度过大,都是导致爬蜂病的诱因;尤以天气长期低温阴雨,蜂群不能爽身飞翔排泄,易引起爬蜂病。一、预防措施选择抗病力强的无病蜂群作为育王群,保证蜂王产卵旺盛,增强群势,及时对巢脾、蜂箱及用具进行严  相似文献   

9.
有些蜂友在学习和运用“数控养蜂法” (以下简称“数控”)时并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数控”精神 ,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用“数控”来管理蜂群 ,不但没有获得经济效益还把蜂养垮 ,于是就抱怨说“数控”不适合他的蜂群。“数控”调节巢温讲到蜂群保温“宁冷勿热” ,有的蜂友便记住了这一点 ,1 0月上旬野菊花流蜜时就把蜂群放在高高的南墙下面 ,蜜蜂落地后不能归巢 ,“爬蜂”遍地 ,就误认为患了“爬蜂病” ,急忙喂药。其实这是因为地表温度低 ,蜜蜂落地后被迅速冻麻木而不能起飞返巢。蜂群室外越冬蜂箱内不保温 ,二三脾蜂的弱群也加继箱关王越冬…  相似文献   

10.
陈学刚 《中国蜂业》2002,53(4):28-28
我地庞、刘二位蜂友从夏到秋 ,整个高温季节都将蜂箱放在太阳底下 ,为了防暑他们都在每个箱盖上加盖了一层草帘。两个蜂场从 6月上旬至 9月中旬 ,卷翅病和爬蜂病接连不断 ,死蜂成堆 ,而且病情越来越严重。尽管他们对症下药 ,加大药量 ,药钱花了不少 ,但收效甚微。他们以为这是蜂螨危害结果 ,不断治螨并四处讨教。我多次向他们提示这决不是蜂螨引起的卷翅病和爬蜂病 ,而是蜂群闷热引起的。因为夏秋温度高 ,整日蜂箱在太阳底下晒 ,尽管箱盖上有一层小草帘 ,但远远不能彻底防暑 ,箱内闷热 ,巢内温度达不到 3 4℃~3 5℃的恒温。蜂为降温就向箱…  相似文献   

11.
郭清仲 《中国蜂业》2003,54(5):22-22
预防白垩病的发生 ,一是养壮群 ;二是把蜂群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三是药物防治 ,用山楂预防白垩病。方法如下 :春季一开繁 ,用 5 0克山楂干放水熬煮 ,煮好后兑 1 0公斤糖浆饲喂蜂群 ,直至外界花开上蜜为止。不但防治了白垩病 ,还可防爬蜂病的发生。如蜂群已患白垩病 ,用山西绛县蜂药厂出品的“百菌杀”来治疗。方法如下 :1 .把蜂群中多余的空脾提出来 ,使蜂多于脾。2 .用 1毫升“百菌杀”兑 1公斤糖浆 ,一个中等群隔1天喂 1公斤 ;并且用 2毫升“百菌杀”兑 1公斤糖浆的比例 ,隔一天带蜂喷脾 1次 ;3次可好 ,最多 5次就可痊愈。用山楂和百菌…  相似文献   

12.
<正>5月份以前气温不稳定时,检查蜂群时间和次数增加,蜂群容易出现爬蜂,一只只拖着大肚子的工蜂在蜂箱四周爬来爬去。特别是在农村,一旦出现爬蜂,蜂农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蜜蜂死去,在此我谈谈春季爬蜂的预防。春季爬蜂与所饲养的群势强弱有关,强群不会出现爬蜂或很少发生爬蜂,即使有少量爬蜂也能不治自愈。春季爬蜂除与蜂箱、场地消毒有关,还与养蜂人日  相似文献   

13.
1969年 ,在平泉县荆条花期 ,小蜂螨危害严重 ,其时又无处寻找高效低毒的杀蜂螨药物。试用石硫合剂治螨两次 ,至荞麦场地又用两次。效果特佳 ,保住了蜂群。石硫合剂对小蜂螨具击落效果 ,对大蜂螨作用略差。带蜂喷脾时可同时喷蜂箱内壁、底、隔板、上框梁 ,以增大药力 ,兼消毒杀菌作用。1 999年 ,重操旧业 ,被白垩病困扰。到了荆条花期又遭小蜂螨危害 ,于是又想起老办法来 ,用石硫合剂带蜂喷脾 ,二日防治一次 ,两次即防住了小蜂螨。特别是其中有 1 0来箱患白垩病 ,经用石硫合剂后 ,白垩病消失了。我想 ,或许是巧合 ,或许是有道理。有待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1987年初夏,我饲养的3群蜂发生了麻痹病。我用0.1%的硫酸铜糖浆喷蜂脾治疗,每天一次,第一次喷治后,第二天病蜂明显减少,连续喷治三次后,病蜂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又喷治两次,病蜂全部治愈,未再复发。  相似文献   

15.
我的蜂群于 1993年在浙江省转地放蜂时染上了白垩病 ,当时损失惨重 ,用了几种药物都无效。经过几年的摸索 ,总结了几点防治经验。1 蜂箱消毒法 蜂群出窖后把蜂箱用喷灯消毒一遍 ,一则灭菌 ,二则可将潮湿的蜂箱烤干。空箱消毒后把出窖的蜜蜂换在灭好菌的蜂箱里。蜂箱消毒一遍即可使用。2 加花粉喂药法 春季喂第一批花粉时 ,在45 0g花粉中加 2片灰黄霉素 ,15 0g白糖加少量水将花粉溶解松散后灌入脾内做好春繁准备工作。3 春繁紧脾法 将每箱 4框蜂紧脾后放入 3张脾 :1张花粉脾 ,1张空脾 ,1张蜜脾 ,让蜂多于脾进行繁殖。4 冷热区管理法 …  相似文献   

16.
从 1996年冬开始 ,我就出租蜂群为大棚里的草莓授粉 ,至今已有 7个年头了。现将我这 7年出租蜂群为农经作物授粉的经验和教训作一总结 ,供有志于出租蜂群给塑料大棚内作物授粉的蜂友借鉴。1 改制授粉专用蜂箱给种在大棚里的草莓授粉 ,蜂量一般应在5 0 0 0只左右。我刚开始出租蜂群授粉时 ,用的全是十框标准箱 ,箱内放 3张脾 ,1块小挡板 ,1个饲喂盒。为了给蜂群保温 ,蜂箱内空余处只得塞填稻草 ,操作起来很麻烦。租用蜂的农户为防止蜂群被偷盗 ,早晨把蜂箱搬进棚内 ,傍晚盖好草苫后 ,再把蜂箱搬回家。偌大的蜂箱放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后架上 …  相似文献   

17.
我地处在黑龙江省第四与第五积温带的界线上,属于寒地地区。从8月15日开始调整蜂群繁殖越冬蜂,调整至6~7脾,到8月底9月初蜜源彻底结束,不管蜂群多强都撤继箱治螨。治螨后在蜂箱底垫10cm的落叶松松针,8~9箱为一排。9月10日后开始喂蜂,一直喂到蜜脾全封盖,饲料有蜜和优质甘蔗糖,喂甜菜糖伤蜂。强群放7张脾,弱群放5张脾越冬,这样到来年柳树开花不用喂蜂。  相似文献   

18.
“爬蜂病”的一大原因——治螨不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爬蜂病”是养蜂人在蜂群管理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它直接影响着蜂业的发展和养蜂生产的经济效益。除病菌、有毒蜜粉源、农药及受污染的水源等许多原因引起“爬蜂病”外,笔者在蜂群管理中发现,繁殖期用水剂治螨时,药量过大,频频治螨,操作不当,都能引起“爬蜂病”的发生。其危害程度不容忽视。2002年春,我购来4箱5脾蜂,在蜂脾上发现有大蜂螨,就用水剂喷雾治螨。半个月后,全场40多群蜂惟独这4箱蜂出现了爬蜂,开始几天有少量爬蜂,后来越来越严重。爬蜂是一些刚出房几天将要试飞的幼蜂。死蜂外观齐全,无残缺,不卷翅,后肠积有粪便,吻伸出…  相似文献   

19.
张功勋 《中国蜂业》2002,53(4):28-28
蜜蜂白垩病又叫石灰质病 ,是由蜜蜂子囊球菌引起的一种蜜蜂幼虫真菌病。患病蜂群子脾零乱 ,轻者影响生产 ,重者弱不成群。 1 992年枣花后期 ,乐陵蜂场蜂群 ,均不同程度地患上白垩病 ,我 60群蜂有 8群发现白垩病 ,几经用药喷治 ,幼虫虽呈饱满鲜亮 ,待幼虫老熟时白垩病又复发。在一次偶然思索中我发现 ,首发此病的都是浆王。引起我用换王防病的想法 ,于是我就移没患白垩病的喀王幼虫育王。待新王产卵后 ,将 3脾蜂紧为 2脾 ,幼虫孵化的特别好 ,没发现一例白垩病。从培育新王再繁过程中我体会到 ,蜂群患白垩病并非浆王之故 ,而是养蜂员管理失误…  相似文献   

20.
<正>一、加强蜂群保温1.立春前后蜂王产卵,保持巢温在3435℃。2.外界气温低,或寒流侵袭,保持正常发育温度比较困难,选择天气温暖时合并弱群,特别要保留优良蜂王,达到蜂多于脾,空脾全部抽出。3.缩小蜂路和巢门,加强箱内、箱外保温,在晴朗天气揭开外包装物,让太阳直晒蜂箱,吸热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