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于薯蓣科。山药块茎含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14.4%,并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山药有风水山药、河南淮山药、济宁米山药等品种,灌南县种植的淮山药即是其中  相似文献   

2.
1 紫山药的起源紫山药(Dioscorea alata L.)为薯蓣科薯蓣属参薯种草本蔓生性食用植物,又名大薯、参薯、脚板薯、紫莳药、紫淮山[1].原产亚洲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沿海诸省的温暖地带,如浙江、湖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台湾等地,以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另外非洲也有大面积栽培;而在北方地区种植较少.实际上它是野山药和褐苞薯蓣共同进化而来的一个栽培种,属于山药的近缘植物,不过其性状、品质都和山药十分接近,民间一般都把它当作山药来栽培,也选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3.
山药(Dioscoreaopposita Thunb)又名薯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中明确记载山药属于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薯蓣的块根.山药种植历史悠久,且药食兼用,《本草纲目》中描述山药为"白而且佳,愈疾而补"的一种药材,具有药用价值;杜甫有名句"充肠多薯蓣"的记载,说明山药自古食用.山药是山东省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山药(Dioscorea batatas Decne),为薯蓣科蔬菜植物,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目前在我国南北方各地均有栽种。但在国外栽种不多,美国仅依此作为观赏植物而行栽培。山药的营养价值较高,据测定,山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维生素B_1  相似文献   

5.
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薯蓣科,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中含有蛋白质1.4%,并含有多种维生索和胆碱等.营养价值较高。山药为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块根10℃以上开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28℃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24℃最快:我国除东北和西北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山药栽培。现将山药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属薯蓣科,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以其肥大的块根或圆柱状根供食用。块根中含蛋白质1.5%、碳水化合物14.4%,并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胆碱等,营养价值较高,性平味甘,具补脾胃、固精、益肺肾之功效。双胞山药是海  相似文献   

7.
李必生 《现代园艺》2006,(10):21-21
山药为食药兼用类蔓性植物,原名薯蓣,又名淮山。食用或药用部分是地下块根,棍棒状,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质、尿囊素、精氨酸、胆碱等。鲜炒或切段煮食,舂捣做汤是大众化味美可口滋补好菜。炮制后药用,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肝、补肾之功效。清流县盛产的山药肥大、质重、色白人药而闻名海内外。667m^2可产鲜山药2000~2500kg,高产的可达5000kg。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山药又名薯蓣。薯蓣科,薯蓣属,草本蔓生攀缘植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食用部分是肥大的块茎。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可炒食,  相似文献   

9.
李靖  王芳  王梅 《现代园艺》2005,(3):29-30
山药又名薯蓣、大薯、白药子,是一年或多年生薯蓣科缠绕性藤本植物。以藤、地下茎供食,含有丰富的淀粉、糖蛋白、氨基酸、皂苷、胆碱等多种有机化合物及各种矿物质,既可药用也可食用。我国自古栽培,分布很广。近年来。随着对外经济的迅速发展。山药出口量逐年增加。但我国适于出口的山药却不多。所以大力发展山药栽培。尤其是无公害高效栽培非常必要。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山药为薯蓣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蔓生植物,在北方多叫山药、怀山药,在南方特别是两广地区称之为淮山,在中药材上称之为淮山或怀山药。山药地下块茎可达1 m长,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既是上好的补品,又是美味的佳肴,同时药用也十分广泛,属粮、菜、药兼用型作物。山药在我国大部分  相似文献   

11.
紫山药系薯蓣科山药属普通山药种(Dioscorea batata Decne)的一个地方品种,为多年生蔓性植物,块根呈块状,因块根表皮和肉色呈紫色而得名。浙江省山区种植紫山药有着悠久的历史,规模种植的基地主要集中在台州黄岩、温州瑞安、衢州江山等。  相似文献   

12.
<正>双胞山药为普通山药中产生的变异种,为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是启东市特有的地方品种,也是王鲍镇重要的蔬菜作物品种之一。双胞山药营养丰富,质糯口感好,耐贮运,是食用和药用保健佳品,一般667m~2产量3000kg左右,产值可达10000元以上。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175hm~2左右,商品山药除满足本地区消费外,还销往上海、浙江等地。现将双胞山药的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生育特性双胞山药1株种苗可长出2根山药,故称双胞  相似文献   

13.
1性状及特征 山药是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无架双胞山药是从普通山药中产生的一个变异种,藤蔓粗短,可在地面上攀缘生长,一般不需搭架栽培。一株山药苗可长两根山药,故称双胞山药,双胞率达50%左右。成品山药长圆柱形,皮红褐色,表面生须根,肉白色。叶为单叶互生,至中部以上叶对生,三角状,有长叶柄。  相似文献   

14.
紫山药是一种喜温类植物,主要在我国南方种植,因其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引种试验表明,紫山药在北方地区,起垄栽培比凹沟栽培产量增加20%左右。紫山药(Dioscorea alata L.),又名大薯、参薯、脚板薯、紫莳药、紫淮山。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属草本蔓性植物,为薯蓣科薯蓣属参薯种中的一个紫色类  相似文献   

15.
<正>山药为薯蓣科薯蓣属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草质藤本植物,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滋阴补阳、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新鲜块茎中含有的多糖、蛋白质成分的粘液、消化酶等,可预防心血管脂肪沉积,防止血管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肥胖,有助于胃肠消化吸收,具有益肾气、强筋骨、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治泄精健忘等功效,是一种保健食品及中药材料。1特征特性山药为须根系,发芽后根着生于茎基部,呈水平  相似文献   

16.
周锁奎  魏冰 《中国蔬菜》2008,1(5):53-54
甘肃陇东辖平凉、庆阳两市,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500~695mm,日照时数2136~2376h,具有发展山药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自明朝嘉靖年间栽培至今,并且培育出品质优良的地方品种——平凉山药,山药生产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业。笔者根据陇东地区早春气温回升缓慢和山药发芽期较长[一般栽子、种薯约35d(天),薯段子50d(天)左右]及苗期生长量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保健蔬菜紫莳药的优质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莳药属薯蓣科,是山药中的一个地方品种,在我乡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因其肉色紫中带红,故又称紫山药。紫莳药块茎肥大,营养丰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一种菜药兼用的滋补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18.
正短蔓双胞山药是江苏南通地区具有区域特色的蔬菜品种之一,与普遍山药相比,其除保留了块茎肉质细腻黏滑、蒸煮易酥而不烂等优良品质性状外,还具有短蔓和双胞的特点[1]。短蔓双胞山药藤蔓粗短,主蔓长60~70cm,仅为普通山药的25%~30%,可在地面攀缘生长,当主蔓长到40cm左右时,嫩梢自然萎缩;80%种苗可长出2根山药,也有结3~4根山药的。短蔓双胞山药可采用地爬式或低架式  相似文献   

19.
山药Dioscorea batatas Decne.,又称薯蓣(本地俗名山芋、羊屎蛋),薯蓣科薯蓣属藤本,是药食两用植物.因其块茎营养丰富,近几年来深受人们的青睐,已成为本地区人们招待亲朋好友和老年人的高档滋补品.过去我县人们多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零星栽植,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量逐年加大,价格越来越高,促使我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探讨山药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我们于2000-2003年进行试验和示范推广,产品销往国内20多个大中城市,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薯蓣,一名山药,属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藤本,原产我国,自古为著名药用蔬类植物,早在春秋时代的《范蠡计然》及古代奇书《山海经》中,就有关于薯蓣的记载。在古书上,“薯蓣”也写作“藷藇”;由“薯蓣”改称“山药”一般认为是宋以后的事。据《本草衍义》、《尔雅翼》诸书所记,因唐朝代宗名预(豫),避讳将“薯蓣”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名曙,便进而把“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