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特用型玉米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琳  陈效杰 《作物研究》1994,8(3):44-46
特用型玉米的发展前景林琳,卢林纲,陈效杰,周龙发,李漫汇(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佳木斯154007;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154000)特用型玉米是具有很大经济开发潜力的粮食作物。发展特用型玉米生产对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缓解普通玉米脱水...  相似文献   

2.
鲜食型玉米的研发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鲜食型玉米在国际市场上非常畅销,需求不断上升。而我国的鲜食型玉米产业发展比较缓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简要介绍了鲜食型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的概念及其经济价值,总结了国内外鲜食型玉米的科研和开发现状,分析了我国鲜食型玉米的发展前景。这对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形成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我国三大主粮作物之一,经济用途多,在全球范围的需求量都较大。玉米产业作为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对我国玉米产业政策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建设,本研究以"玉米"为检索词,选取相关网站对政策法规进行采集,以其为基础资源对政策的特点和来源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玉米产业政策法规体系的组成,将体系分为良种补贴政策、价格保护政策、保险补贴政策、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农业税收政策、农业经营许可政策共六大类,形成我国玉米产业政策法规的资源体系。文章通过对我国玉米产业政策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为我国玉米产业政策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黑龙江省青贮玉米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泉 《杂粮作物》2009,29(4):296-298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畜牧业将成为黑龙江省特色农业和主导产业得以迅速发展。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必须与饲草、饲料业的发展同步,确保草畜平衡。因此种植业结构必须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积极推进饲料种植。青贮玉米作为饲料,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大力发展青贮玉米,是调整种植结构,开辟玉米多种用途,拓宽玉米加工转化渠道,服务于“精品畜牧业”的需要,不仅可充分利用黑龙江省适于种植玉米的区位优势,又可促进草食家畜快速、高产、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5.
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粮食作物——饲草、饲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元种植结构,继而建立种、养、加、贸一体化农业结构新体系。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既可为市场提供丰富多彩的农产品,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迎接WTO的挑战,又可缓解盘锦稻区灌溉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并逐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从而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良性循环。同时指出了建立三元结构应走科教兴农、产业化经营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如何解决土地碎片化,农村"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山西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提出并推广"增益型、套餐式"农业生产托管下玉米全产业链服务模式。本文通过介绍其具体服务内容、盈利模式及其推广途径,探讨其对山西省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与发展、农民增收的积极意义,并通过分析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面临的资金短缺、相关配套设施、风险预防机制不够完善、玉米农业生产托管适宜程度评价体系缺失等问题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山西省玉米产业乃至整个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对我国玉米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延波 《杂粮作物》2002,22(5):267-271
通过对国内外玉米生产、消费、流通以及科研现状进行简要概述,尽而分析我国加入WTO后,对玉米生产、流通、科研、种业等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同时从粮食生产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同,农产品出口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及粮食深加工转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玉米科研体制改革,中国种子产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等方面分析了入世后给我国玉米业带来的机遇;最后面对入世的挑战,从玉米的合理布局,发展畜牧业扩大内需,开辟邻国市场,搞活玉米流通及国家对玉米保护政策等方面,提出中国玉米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WTO后,云南景洪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迫切需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变传统的小农经济结构为发达国家的现代农村经济结构。但景洪市农村产业结构还存在第一产业比重大且种植结构不合理,与农业有关的二、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关联程度低等问题。因此,宜深化种植结构和农产品流通体制;更新农民生产经营理念,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外向型农业,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鲜食型玉米科研与产业开发的现状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产低效是玉米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因此 ,玉米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倍受关注的作物之一。挖掘遗传潜力、拓展利用领域、开发新型产品成为政府、科研部门和相关企业的重要课题。鲜食型玉米及其产业已经引起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并已成为一些地区和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鲜食型玉米又称果蔬玉米 ,是指以食用鲜穗 (粒 )为目的的专用型玉米 ,国外称作蔬菜玉米或水果玉米。我国鲜食型玉米的含盖面较广 ,包括各种类型的甜玉米、糯玉米、彩色玉米以及其他适合鲜食的玉米品种。本文就我国鲜食型玉米研究与利用的历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吉林省传统农业中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吉林省农业种植业中的一大优势产业,对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商品粮知名度。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环境下,玉米种子的供应由过去单一的经营模式转变成多种经营模式并存的供需格局,市场决定需求,引导品种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玉米经济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顾莉丽 《玉米科学》2010,18(3):160-164
玉米经济是玉米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玉米经济问题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对目前主要的代表性观点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孙德全 《玉米科学》2002,10(1):094-095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高油玉米一方面有着普通玉米高产稳产的特性,同时又具有高油性,玉米油是一种有益健康营养丰富的优质油.高油玉米作为饲料,可以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因此,产业化开发高油玉米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的重要措施,同时可促进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同刚  王凌汉  付春  杨继正 《玉米科学》2003,11(Z1):007-009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本文分析我国玉米生产发展态势,阐述实现我国玉米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吴早贵 《玉米科学》2005,13(4):127-131
玉米是浙江省重要的旱粮作物。近年来,在鲜食玉米迅速发展的带动下,玉米生产得到了恢复性的增长,初步形成了具有南方特色的鲜食玉米产业。根据浙江省玉米生产和消费现状以及有利条件,探讨了浙江省玉米生产的发展趋势和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15.
调整玉米育种方向 加强专用玉米品种选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瑛光  陈梅英 《玉米科学》2003,11(3):048-04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玉米作为国民主食的时代已成为历史,全方位主攻的普通玉米高产育种方向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亦难有效抵御我国加入WTO后世界玉米市场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巨大冲击。迅速调整玉米育种方向,全面转入专用玉米育种,重点突出高赖氨酸和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选育,兼顾人们食用和工业用玉米育种,并对各类玉米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化开发,可促进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改善国民的膳食结构,有效地缓解加入WTO后对我国玉米产业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美国转基因玉米的生产概况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化榜 《玉米科学》2008,16(3):001-003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国, 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世界首位。转基因玉米自1996年引入生产以来,使玉米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当前推广利用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基本上是抗虫和抗除草剂两种类型。抗虫是由在玉米体内表达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毒素结晶蛋白(cry蛋白)基因所致,除草剂的抗性(Herbicide tolerance, HT)是由外源的或改良的EPSPS基因在玉米体内表达来实现。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每年都稳步上升,转基因玉米的也由单一的Bt或HT转变为多基因多性状的叠加,将抗玉米螟和抗Rootworm结合,使玉米的地上部和地下部都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再加之抗除草剂基因的叠加,使得转基因品种在生产上更具竞争力。转基因玉米的抗虫和抗除草剂等优良性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并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转基因玉米在短短10年间的应用和发展,还不能回答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和环境的长期影响等问题。因此,对转基因作物的管理和利用仍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因对生物技术的热情而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无意的不可挽回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美国玉米加工业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桂春 《玉米科学》2001,9(2):083-084
美国玉米加工业始建于1848年,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刺激了玉米加工业的发展,并使美国玉米加工企业获得了大量的经济利益.本世纪50年代前,美国玉米加工业就已实现了综合利用,并开发了多种变性淀粉.60年代以后实现了从淀粉到生物技术产品的转化.首先,玉米高果糖浆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成为目前玉米加工业的主要产品.此外,以葡萄糖为原料,生产有机酸、醇等化工原料.目前,美国加工业正致力于开发替代石油制品的玉米深加工产品。  相似文献   

18.
玉米资源主要包括早代材料、群体、自交系和杂交种,群体是选育自交系的重要资源,早代材料是选育优良玉米自交系的原料,优良的自交系是选育优良杂交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显然,玉米资源的收集、观察、分析、整理和研究对玉米育种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在对众多纷纭的玉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研究时,不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是无法想象的。我们采用MicrosoftAccess2000创建各种数据库和基本表格,应用程序是采用Delphi7.0编写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收储制度改革下吉林省玉米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鹤  顾莉丽  刘帅 《玉米科学》2021,29(4):175-180
利用2008~2019吉林省玉米相关数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吉林省的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总体仍保持稳定,玉米优势产区在收储制度改革前后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较稳定,非优势产区在玉米播种面积调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又出现复种现象。玉米流通性增强,流通成本增加。玉米价格的下跌激活了下游玉米加工企业活力,提高了开工率,企业转亏为盈,但盈利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吉林省内玉米加工企业仍以玉米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能力不足。针对吉林省玉米产业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