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通辽市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同时,积极谋划配套改革,千方百计增加林农收入,巩固和扩大林改成果。(1)大力推进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先后在4个旗县建立了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实行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为林农提供了便捷的集办事办证、投资融资和科技咨询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对福建省10个县的林改进行了问卷调查,就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林农林改知情度、政策了解度、林改参与度、税费减免对林农收益影响、林改过程评价、集体林地分配意愿、林改赞成率和满意度等林改绩效评价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林农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持满意态度,但林改过程中林农参与林改的思想意识、法律意识不足,同时纠纷调处、勘界勾图等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3.
浅议林改后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  隋毅 《辽宁林业科技》2011,(4):54-54,58,60
文章根据林改后的新形势及林农的需求,提出乡镇林业站的主要职能是服务林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改后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以期为新时期乡镇林业站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渴求科学技术并形成了需求的多样化,为山区经济建设和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服务成为林业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文章在分析辽宁省林改工作和林业科技工作的基础上,对林改后林业科技如何为林农服务提出了几点建议:①开展林农科技需求调研活动;②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工作;③开展实用技术进村入户活动;④建设实用技术示范基地;⑤对广大林农开展技术培训活动;⑥建立林业科技服务信息网络。  相似文献   

5.
非公有制林业主体融资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浪 《浙江林业科技》2005,25(2):69-74,78
针对不同层次的个体林业,设计了民间融资、"报账制"式银行信贷等方式以求解决个体林农融资困难问题.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林改后林权发生变更,林农成为林业的经营主体、分配主体和投资主体,林农投资的作用必将日益凸显。在对比了林改前后林农身份变化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林农投资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鼓励林农投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集体林权改革关系到国家、地方政府和林农三者利益,在林改中地方政府和林农从各自立场出发,进行了理性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8.
为使集体林权改革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切实促进林农的增收,在了解阜平县林改现状的基础上,对融资困难、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力资源素质低、产业发展环境差等阻碍林农增收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从政府和林农两个层面提出促进林农增收的路径,认为政府层面要加大对林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林业产业组织、培养林业产业多个经济增长点;林农则要转变发展观念并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文化水平,同时指出阜平县林农增收的关键环节还是要发挥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研发了集体林权改革综合评价和动态信息反馈系统;应用"GPS、RS、G IS"技术,通过SPOT5遥感影像实例分析了福建邵武林改后的资源状况;调查分析了林改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变化,调查分析了林农对林改的评价和政策意愿;通过主成份分析、建立综合模型、判别分析,研究了林改对林农家庭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林改妙语林改妙语:这一场林改梦,不知让林农希冀了多久。然而这并不是梦,是让林农切切实实抓得到的"林权"。如今,林改让如同荒废已久的林地般的林产业又有了萌发新绿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森林资源丰富,林区道路建设历史悠久,密集而发达的林区道路及其现有林道改进方案保证了澳大利亚森林道路的良性有序发展,保障了森林和木材资源的可持续、综合和有效利用。文中概述了澳大利亚林区道路发展现状,包括林区道路“用者自付”原则下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以及林区道路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规划及建设规范等;分析了中国林业道路建设和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我国林区道路建设需要促进投融资渠道多元化、重视林道规划和规程的规范化建设、注重维护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等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构建资金集聚平台 破解林业融资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林业生产周期长,资产不易变现,给融资带来极大困难,永安市通过建立林业要素市场,提供林权流转平台,构建林业信用平台,设计贷款方案,强化保障措施,防范金融风险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破解林业融资瓶颈,促进了林农观念的改变,实现高效经营措施,形成了社会办林业的氛围,从而带动了森林资源的培育,实现了林农增收、村财增收和林业增效。  相似文献   

13.
林权制度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权改革是林业改革的核心。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在不同时期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目前林权权属的不明确及不断地林权改革导致的不稳定性以及相应的融资及实施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林权改革仍需不断努力。从法律、政策和制度上明确产权,建立或调整相应的配套法律、政策措施,建立并完善多种形式并存的集体林经营体制,及相应的支持体制。提高林区农民收入,处理好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提高林业生产力,建立好林业产业体系等。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森林生态旅游目的地系统发展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广州市森林公园现状,分析了广州市森林公园作为森林生态旅游载体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在促进广州市森林旅游业向森林康养业转型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生态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建设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强调在规划建设中整合资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并提出采取统一规划、制定标准、修订条例、创新融资机制和加强人才建设方式提升广州森林旅游目的地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唐卫平 《林业调查规划》2011,36(3):84-88,93
河南省平原绿化到平原林业的转变过程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林业产权的变更相应经历了林业"三定"阶段、四荒拍卖阶段、市场化探索阶段和完善深化阶段.原创性、伴生性、兼容性、流动性是平原林改的主要特点,其核心内涵是真正让农民群众自愿参与,自发实行,自主决策,自我完善.河南省对平原林业改革发展机制进行了创新探索,提出了积极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服务办法,促进林业的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放活商品林采伐管理,推动林业的产业化进程;鼓励组建林农专业合作组织,提高林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对平原林业改革发展的财政支持等平原林业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深化昭通林业产业化发展再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昭通市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利弊条件:较大的资源基础,良种选育和种苗基础逐步打牢,产业链延伸潜力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是林产业投资不足,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尚未建立,科技在林产业中的贡献率低,产业整体效益不高,龙头企业竞争力和带动能力弱,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藉此提出多渠道融资,继续加快基地建设,提高科技在林产业建设中的贡献率,加速质的提升,延伸和完善产业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安徽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已成为林农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本文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市县林业合作社的调查,总结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催生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发展的主要特点及成效,剖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促进林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林业正处在建设发展的新阶段。林业资金缺口已经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一定制约,中国林业投融资体系有待进一步创新和完善。文中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日本3国林业投融资现状,发现中国林业投融资存在高度依赖财政投入、融资渠道单一、未有效利用资本市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完善国家持续的林业公共财政投入体系、优化投向结构,减少信贷约束、扩大信贷覆盖范围,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创新多元的投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9.
韩郸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3):59-61,66
贵州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6%,截至2011年底,已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362.11万hm2,落实公益林专职护林人员55 819人.文中分析了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生态效益补偿未全面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低,林农缺乏护林积极性,公益林管护与农民放牧及生活用材之间的矛盾突出,监管不力,护林员的选聘不公正等问题.藉此,提出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尽快出台公益林管理政策,积极开展公益林的非木质利用,建立健全公益林管理机构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修复工程的加速开展,林业资金投入与需求之间的缺口日渐变大,林业投融资机制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林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障碍。不动产信托基金(REITs)作为流动性高、投资风险较低、收益较为稳定的金融产品,能够起到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使资本市场高效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自2020年4月起,关于REITs的政策密集出台,标志着我国不动产信托基金试点的正式起步。随着政策发布,各大基金公司积极地寻找优质项目,截至2020年11月,多家拟发行REITs的基金公司已赴国家发改委进行答辩,意味着大批REITs产品即将面世,新的蓝海也即将出现。但由于目前的试点要求,林业类项目暂时还不具备大规模发行REITs的条件。从资本市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REITs的特性和我国林业的融资困境与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数据与政策要求,对林业行业运用不动产信托基金融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拓宽我国林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供启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