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追氮时期对两种穗型小麦氮素代谢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追氮时期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氮素的积累、运转以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氮显著增加开花期和成熟期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及转运量,而抽穗期追氮反而下降,氮素转运率和贡献率则随追氮时期后移而降低.兰考矮早八GS活性和豫麦49-198 NR活性在所有测定日期均表现随追氮时期后移而增加,兰考矮早八NR和豫麦49-198的GS活性在灌浆前期呈现与此相同趋势,而在灌浆后期则以拔节期追氮最高.推迟追氮时期,两品种籽粒总蛋白、清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增加,而球蛋白却降低.兰考矮早八剩余蛋白含量随追氮时期后移而降低,豫麦49-198则相反.  相似文献   

2.
张鸿  郑家国 《作物杂志》1999,15(2):22-23
水稻抛秧一般采用塑盘旱育苗,抛栽时秧苗仅凭自身重力落下入泥浅,因而无论个体还是群体的生长发育特点均与手插秧不同。但是人们仍按常规手插秧采取重底早造(底:追=7:3或8:2)的施肥方式,抛秧难以获得高产。为此,根据多年研究结果针对抛秧特有的生长规律提出了高产施肥技术:在保证总纯氮量一定(130~180kg/hm2)的情况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增加后期追氮量,做到前、中、后期合理搭配、统筹兼顾的“前氮后移平衡”施肥技术,是水稻抛秧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1施肥原则1.1施足底肥一般占总施氮量的50%~60%,在耙后平田时与磷肥、钾肥和有机肥一道施用,撒匀搅匀。1.2适时追肥由于抛秧基本无返青过程,分蘖……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发挥济宁16号的优质、高产潜力,我们应用"半精播+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并结合济宁16号的品种特性,组装集成了适期播种条件下8250kg/hm2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栽培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适期半精播技术、节水栽培技术、氮肥后移技术、病虫草全程化调技术.  相似文献   

4.
小麦前氮后移的施肥效应与有效使用条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季书勤  赵淑章 《作物学报》1998,24(6):889-893
研究了高产小麦前氮后移的增产作用,指出这一技术与品种类型,土壤肥力,播种密度等条件有密切 关系,在生产中运用前氮后移施肥技术必须与看苗管理,应变措施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几年科研人员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提出的小麦高产新技术,技术要点是在氮肥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改过去底肥“一炮轰”或前重后轻、冬春追肥为重施拔节肥。  相似文献   

6.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四八团,通过实施宽窄行种植、水肥一体化和氮肥后移技术,1 586.7 hm~2滴灌小麦常年平均单产达到8 500 kg/hm~2以上,特别是2013年平均单产为9 087 kg/hm~2。成本效益分析得出,滴灌小麦高产田净利润达到7 002.45~7 524.75元/hm~2;技术分析表明,高产田选用高地力和高产稳产品种,集成合理密植、宽窄行配置、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和氮肥后移等关键技术,构建高产高效的光、穗、叶和根、水、土系统,为新疆滴灌小麦高产和稳产栽培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7.
怀川916小麦高产优质同步优化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怀川916小麦高产优质同步优化关键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肥地力、合理运筹氮肥和灌溉,在一播全苗基础上,确保壮苗越冬,返青期控制肥水。实施氮肥后移技术,拔节至孕穗期水肥齐攻,保穗保花。后期控水、喷氮,保质保量搞好一喷三防,实现高产优质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8.
温麦6号生育规律及其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朱云集  张三坤 《作物学报》1998,24(6):947-951
1995-1997年在超高产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小麦新品系温麦6号群,个体生长发育动态,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规律,并通过对氮肥不同基追比例,不同追氮时期等试验资料分析,初步提出了温麦6号实现9000kg.hm^-2以上产量指标,应采取精匀播种,建立高群体起点,氮肥后移,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合理调控,提高群体安全生产能力的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施N策略对棉花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棉花膜下滴灌不同施氮策略对产量及氮素养分和叶绿素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为膜下滴灌精准施氮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田间分别设2个施N量水平,3个追氮比例,共6个处理,比较产量差异,并采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分析SPAD值和土壤碱解氮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60 kg/hm2的施氮量可获得3040.5 kg/hm2的高产,但3个追氮比例策略对产量影响差异小,240 kg/hm2的施氮量下3个追氮比例策略对产量影响差异显著;240 kg/hm2施氮量的SPAD值整体较低,3个追氮比例策略在蕾期以后的SPAD值差异不显著,而360 kg/hm2施氮量处理在蕾期以后的SPAD值差异显著;高产棉花需肥规律的推荐比例的SPAD值与土壤碱氮相关性R2值达到0.9367的最高水平。结论:充足供氮时,调整追氮比例对高产影响不大;供氮不足不易获得高产,但调整追氮比例有一定的增产空间;施氮肥充足并按照棉花需肥规律的推荐比例施氮,可延缓棉花早衰失绿,形成高产。  相似文献   

10.
蔡玉金 《中国种业》2014,(10):72-72
日照市莒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常年种植小麦2.67万hm2。2009年实施省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以来,由于狠抓了优良品种的筛选和宽幅精播、氮肥后移等高产创建技术推广应用,小麦单产、总产水平逐年走高。2013—2014年在店子集镇康家村、招贤镇相家官庄村、刘官庄镇后沙岭村实施的3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每667m2平均产量均超过600kg.  相似文献   

11.
周明镜  彭淑彬 《种子》2005,24(7):110-111
论述了金优527的特征特性,总结了适时稀播、培育壮秧、适时早栽、合理密植和施肥、重底早追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黔南优2058的特征特性,并根据大面积连片栽培示范总结高产栽培技术要点:(1)旱育叶蘖同伸矮壮秧;(2)合理密植,足苗浅插匀栽;(3)平衡配套施肥、施全肥、重底肥、早追分蘖肥、适时追穗肥、巧施粒肥;(4)科学管水,以水调温、调气、调肥、促控;(5)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控害,扶益保高产。  相似文献   

13.
王成超 《种子科技》2012,30(3):30-32
本文简述了郯麦98的选育过程,并根据其生育特点,结合小麦生产实践,提出了高肥水地块以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配方施肥和氮肥后移、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宜香707的特征特性,总结了适时早播、培育壮秧、适时早栽、合理密植和配方施肥、重底早追后补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1 选用早熟高产良种 根据秋玉米生育特性,其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后移,加之秋玉米生育期所处季节短,前期温度高,后期温度低,阴雨.要根据本地生态环境条件,选用苗期适合高温季栽培,耐热耐湿,生长势强,苗龄弹性好,后期籽粒灌浆成熟快,且耐肥抗倒,抗性好的品质佳的高产早熟良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究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协优385’的高产潜力和高产途径,利用相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高产品种‘协优385’全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杂交水稻新品种‘协优385’产量相关性最大的因子是实粒数,r=0.53达到了显著水平;另外,穗粒数与实粒数相关系数r=0.77达到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和实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因此,在新品种‘协优385’推广应用以及高产创建时要做到氮肥适当后移,倒三叶时增施粒肥,注重灌浆期水肥管理,以提高结实率进而增加穗粒数为实现高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要实现"为天9号"的高产栽培,合理密植(每667m~2栽1.5万~1.7万穴)、基本苗"靠发不靠栽"(每穴栽1~2苗)是实现其高产的基础,再配施纯氮20 kg/667 m~2,采取"底肥一道清"或"重底早追"的施肥方式,就可以实现其高产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产地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产地小麦前氮后移施肥技术李友付占国(河南省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471003)郭天财王绍中(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倒伏、贪青晚熟是高产地区制约小麦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两大难题。一般认为,中后期施氮过多或过晚是造成小麦倒伏、贪青晚熟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水稻氮肥精确后移及其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早熟晚粳品种武运粳7号、武香粳14、常优1号为供试材料,通过搁田后一次性追肥试验来精确确定高产高效的氮肥后移施用叶龄期;在此基础之上,对氮肥精确后移施用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高产高效机理。结果表明: (1)倒四、倒三叶是早熟晚粳稻最利于高产高效的追肥叶龄期。从产量构成因素看,倒四、倒三叶追肥群体穗数足、穗型大,群体颖花量高,且结实率与千粒重均可稳定在正常水平;从群体生长发育来看,倒四、倒三叶追肥群体茎蘖消长平缓,高峰苗适中,成穗率高(80%左右),生育中、后期氮肥累积量大,适宜叶面积指数高,群体光合势强,干物质积累多,最终产量高,氮素当季利用率亦高。(2)较之常规施氮模式,氮肥精确后移模式产量显著高,氮素当季利用率、生理利用率、施氮增产力以及表观生产力均显著高,百公斤籽粒需氮量则略低,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表现显著增产增效。其高产高效机理为,既能巩固穗数,又能有效控制无效(低效)分蘖,获取高成穗率,形成足量的群体有效穗数;既能攻取大穗,又能防止群体叶面积过度增长,于生育中期形成较高且适宜的叶面积指数与配置良好的冠层结构,具有较高粒叶比,使抽穗期群体干物质数量足且质量优;既能提高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又能协调群体茎鞘物质输出与运转,以强源畅流促进群体库容的有效充实。  相似文献   

20.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进一步挖掘小麦高产潜力,带动鲁西沿黄平原小麦持续稳定增产,进行了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小麦氮肥后移增穗保粒超高产栽培技术,连续两年创造了小麦平均单产1134.9kg/hm^2和10911.45kg/hm^2的全省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