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首先应该弄清名茶的定义,简单来说,名茶是有名的好茶,茶中的珍品。确切地说,名茶是具有独特的形、色、香、味和一定数量的好茶。这些标准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名茶,或者是名不符实。目前生产的名茶应特别注意名符其实。  相似文献   

2.
武夷山的名茶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成了贡茶。如“松制”,在清朝乾隆时曾一度与“小种”等名茶入贡。到光绪时期又有一种叫“松际”的名茶。在已知的资料中,关于松制与松际这两种名茶的报导很少,乃至鲜为人知,今试析二者之由来及其关系。因资料贫乏,仅此分析,但求同好,赐予真切。 一、“松制”由来 在明朝,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造成武夷山茶业衰微而无茶可贡后,官府才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因本山茶枯……御茶改贡延平。”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宁太守郭章”请于两台,蠲其税。“①这样,武夷山的茶户、茶僧便免除了贡徭赋…  相似文献   

3.
《茶叶》2015,(1)
<正>品名——叙说历史名茶的前世今生天目青顶原称天目山茶、天目云雾茶。早在西汉元始年就有梅福天目植茶的文字记载。唐陆羽在《茶经》中赞道:"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明代被列为"贡品"。清宣统二年在南洋劝业博览会上荣获特等金质奖。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  相似文献   

4.
《茶叶》2015,(3)
<正>品名——叙说历史名茶的前世今生天目青顶原称天目山茶、天目云雾茶。早在西汉元始年就有梅福天目植茶的文字记载。唐陆羽在《茶经》中赞道:"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明代被列为"贡品"。清宣统二年在南洋劝业博览会上荣获特等金质奖。1986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茶。  相似文献   

5.
再谈名茶     
1965年在《茶叶通讯》第五期以“漫谈名茶”为题,谈了名山名种名技综合塑造名茶的观点,今天趁全省“名茶展评暨学术讨论”盛会,以“再谈名茶”为题,谈点发展名茶生产的体会,藉以抛砖引玉。一、什么样的茶才称得上名茶什么样的茶才称得上名茶,众说纷云,有的说名茶就是好茶;有的说名茶就是有名气的茶;有的说是茶叶品质特优,居同类之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12月,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茶叶站申请的"纳溪特早茶"成功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纳溪茶历史悠久。《中国名茶志》中唐代名茶列有"泸州茶又名纳溪茶",宋代名茶列有"纳溪梅岭茶"的记载。纳溪现有茶园总面积已达到15万亩,茶叶总产量4188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叶》2011,(12):39
坚持发展名茶和大宗茶"两条腿"走路,是我国现阶段茶产业发展的方向。为了提高大宗茶的品质,为企业搭建一个打造大宗茶品牌的平台,使普通百姓能够喝得起茶,喝得到好茶,促进茶叶的健康消费,推动大宗茶的发展,我会决定举办第二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2014,(2):42
正经世界茶联合会授权,"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由Cajomir(捷克)承办,颁奖大会于2014年在捷克布拉格举行。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世界茶联合会二、奖项设立本次评比决出世界佳茗大奖、金奖、银奖。得奖的参评茶,均可获得由"世界茶联合会"、"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组织委员会"联合颁发的证书,并编入《2014国际名茶评比年鉴》,评比获奖情况将在相应的杂志、媒体、网站等公布。三、评审组织及办法由世界茶联合会聘请全球茶业界权威性评茶人士组成本届"国际名茶评审团",由评审团对参评茶样按既定审评方法进行分组密码审评。并邀请茶企业代表和业界专家一起参与监评.组成"监评团",  相似文献   

9.
六堡茶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成为全国二十四个名茶之一,因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现在六堡茶已成为梧州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在"十二五"期间,梧州市将加大力度,把六堡茶产业打造成梧州市农业产业化支柱产业,使之成为梧州乃至广西的名片,目标是茶园基地面积15万亩,年加工六堡茶3万吨,产值30亿元。一、六堡茶的历史在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中曾有记述,说南方有一种大叶茶,非常苦涩,以叶制成屑末茶,喝了会使人通夜不眠,煮盐工人专门饮用。据《中国名茶志》2000年12月第1版记载,在清嘉庆年间(1801年),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苍梧县志》卷之九—梧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台湾出好茶,好茶在南投,南投好茶在鹿谷。"6月14日,在首届河北国际茶文化博览交易会台湾展区,前来品茶、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本届河北茶博会吸引了宝岛台湾南投等地数十家台湾茶企组团参加,冻顶乌龙茶、阿里山高山茶、杉林溪茶、梨山茶等台湾名茶倍受热捧。6月14日,在首届河北茶博会上,一套用水暖管材构建出的茶桌茶椅也吸引了不少人眼球。椅子的靠背、座面为暖气片,普通的水管成了椅子扶手和椅子腿,一张大茶桌的底座也完全由水管组装而成。这些废弃的水暖材料,经过艺术家巧妙组合,变成了环保别致,极富实用性的艺术品。图为市民在钢管茶桌上用茶。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茶树原产地,有茶的祖国之称。世界茶叶鼻祖、唐朝茶圣陆羽为湖北天门人,所著《茶经》为最早的茶叶全书,茶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湖北是古老的茶区,历代茶叶工作者,精工细琢,研制出一大批精品名茶,丰富了名茶宝库。这些名茶有的曾为皇室贡品,有的已成为全国名茶,成了好茶者爱不释手的佳品。茶叶品种千姿百态,琳琅满目,茶名更是百花齐放,美不胜收。有  相似文献   

12.
<正>石笕茶是浙江诸暨市的宋代历史名茶,南宋高似孙《剡录》记载:"越产之擅名者,有会稽之日铸茶,山阴之卧龙茶,诸暨之石笕岭茶……"上世纪80年代初,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恢复生产历史名茶,诸暨市农业局科技人员经过3年努力,使石笕名茶得到了恢复与创新,1984年获得了浙江省级名茶证书。石笕名茶属于半烘半炒的条形名茶,炒制工艺为摊放、杀青、揉捻、整形、初烘、复烘、提香;品质特征为外形挺秀润  相似文献   

13.
本课题继"茶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于1989年列为院管课题.三年来课题组以市场为导向,以开发创制名特优新产品为目标,先后创办"名茶研制厂",联办"茶康乐"饮料厂各一个.研制的"白雪芽"1989年度获得农业部"部优产品奖",1991年度复评合格,同时获'91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文化名茶奖";"茉莉雪芽"获'91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名茶新秀奖";"方山玉叶"1989年获省名茶二等奖、1991年获省名茶奖;"白兰春"获1991年省名茶奖;"福云曲毫"、"雪峰琼花"获1991年省优质茶奖;"坦洋金针"获1991年宁德地区名茶一等奖,两项新产品生产方法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现已进入实质审查;"茶康乐"饮料通过省级技术鉴定;在福州召开了名特优新产品品尝会;1989年该课题获省农科院进展二等奖,1990年、1991年获所进展三等奖.  相似文献   

14.
云南普洱茶生产加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普洱茶是一种后发酵茶,其外形色泽褐红,汤色深红明亮,香气陈香纯正,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匀齐。普洱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名茶,其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以前。在光绪年间,普洱茶已被作为贡品上贡。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普洱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普洱茶具有去腻、减肥、降血脂、消炎、健胃等保健功能,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日益迫切,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15.
雪水云绿     
卢心寄 《茶叶》1993,19(4):44-45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位于浙江西北富春江畔的"潇洒桐庐",不仅以其山水之灵秀博得贤达雅士的眷恋,而且还以佳茗之幽香赢得好茗者的赏识。曾有"桐君云山探雀舌,富春碧水煮龙团"、"君山凝成云雾质,仙庐飘出万里香"之佳联,把富春山水寓意于茶情之中,隽永深邃。"雪水云绿"茶,她是镶嵌在"潇洒桐庐"东南面龙门山脉上的一颗翡翠。自1987年以来,曾连续二届评为杭州市名茶,连续三届(七、八、九届)蝉联浙江省一类名茶(其中第九届省名茶评比总分第一),获省级名茶证书;在’91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中获"文化名茶"奖;同年,在"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上荣获金奖。92年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  相似文献   

16.
推进龙游茶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游产茶历史悠久,北宋时就有采茶业.自古以来,优越的生态环境和精湛的加工技艺,铸造了名目繁多的茶叶品牌,其中尤以龙游方山茶最为盛名.据史料记载,明代时,浙江有21品传统名茶,龙游方山茶为其中之一,与西湖龙泓(井)茶等15品名茶入贡,成为当时著名的品目.20世纪80年代以后,龙游茶叶的品牌建设与时俱进,取得了长足发展,方山茶、方岩绿毫分别于1989年和2003年获"浙江名茶"证书;吴刚茶、圣堂山仙茶、龙游凤尖、龙游龙贡茶等新品分别成为浙江省创新名茶.此外,渴旺名茶、天井岩茶、金龙皇茶等多个茶叶品牌在省内外均有较好声誉.  相似文献   

17.
正经世界茶联合会授权,2016年"峨眉山杯第十一届国际名茶评比"由峨眉山乐山大佛集团公司与Infinity Luna Interna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Ltd(新西兰琼月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颁奖典礼于2016年11月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世界茶联合会二、奖项设立本次评比决出世界佳茗大奖、金奖、银奖。得奖的参评茶,均可获得由"世界茶联合会"、"峨眉山杯第十一届国际名茶评比组织委员会"联合颁发的证书,并编入《2016'国际名茶评比年鉴》,评比获奖情况将在相应的杂志、媒体、网  相似文献   

18.
寒夜灯下,翻阅明末沈德符编著的《万历野获编》,取其中《茶式》一文,是一篇可供研究茶史和各地名茶的好资料。特摘要以飨同好。一、文中列举各地所产的名茶,说明当  相似文献   

19.
正古往今来,大凡名茶都有一个文雅贴切的名称。而这个名称,又往往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这种名茶的特色,使人听此名,想此茶,饮此茶,恋此茶,给人以美的享受,也给茶文化增添了几多情趣和色彩。然而,尽管茶名五花八门,命名方式千差万别,但仍寓意深刻,不失雅趣,有一定规律可循。以产地命名的名茶最多。如唐朝名茶"顾诸紫笋",就是以今浙江湖州长兴县  相似文献   

20.
《茶叶》2006,32(4):F0004-F0004
4月21日-23日,2006中国杭州国际名茶博览会在浙江展览馆隆重举行。临海市羊岩茶场乘名茶博览会之机,在展馆南广场首次举办“羊岩勾青”茶新闻发布会,短短三天时间,羊岩勾青茶大显神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