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观念的转变,黑花生以其独特的口味和营养日益受到城乡居民的青睐。黑花生也称富硒黑花生,内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及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防癌、保护肝脏、保护心肌健康、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但是黑花生产量低、子粒不饱满,这也是影响黑花生种植效益的主要原因。加强田间管理,采用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是提高黑花生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黑粒花生(也叫黑花生)与普通花生相比,个头和外形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籽仁皮黑色,果仁灰黑色。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在保健食品及医疗食品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种植黑粒花生品种,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黑花生比普通花生营养价值更高,有"植物精肉"、"素中之荤"的美称,目前市场售价每千克40元,包装后的精品黑花生每千克60元,每亩黑花生地可收入1万元左右。现将黑花生的种植要点介绍如下:一、整地土壤以耕作层疏松,活土层深厚的砂壤土为宜,尤以黄棕壤土为佳。一般在秋收后进行深耕,开春后进行浅耕多耙。每亩施优质有机肥2500~3000千克,磷  相似文献   

4.
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大于75%,抗氧化性强,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及经济价值高。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增加人体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排毒解毒等功效。人体内的硒元素只能通过食物获取,因此人体必须补充含硒元素的食物。在缺硒地块中生长的植物硒含量低,人工外源施硒可增加植物中硒元素含量。总结出一种高油酸花生增硒高产栽培技术,使高油酸花生兼具富硒特点,增加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黑花生在保健食品及医疗食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黑花生产量低,籽粒不饱满,一直困扰着农民朋友,影响了黑花生种植效益。加强田间管理,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是提高黑花生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带着黑花生上两会做试验:黑花生放清水中,清水变成了"墨水"。由此称,黑花生是染的。专家最终澄清,黑花生遇水掉色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能说明黑花生染色。最近,"激素金针菇"事件又在网络疯传,再次被专家证明其是谣言。每一次出现这样  相似文献   

7.
集蛋白质、精氨酸、钾、锌、硒于一身的黑花生,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稀有、奇特、优质的营养保健型花生新品种。与红花生相比,其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1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黑花生在维持人体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心脑血管保健方面有良好作用,而且能有效保护肝脏、心肌健康,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也有功效,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黑色食品。其种植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一则有关黑色毒花生的新闻被炒得沸沸扬扬,事件源自3月6日,人大代表朱张金在浙江代表团小组审议时,现场演示黑花生掉色,他拿了10几粒黑花生放在清水杯中,瞬间,一缕缕深紫的颜色不断在水中漂开,不到3分钟,整杯水变成黑色。实验者得出黑花生掺假的结论,黑色种皮是染的!他的这一举动,让"染色花生"的名号不胫而走,并把它归结为一个"食品安全问题",从而使富含营养的黑花生与"毒食品"挂上了钩。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秸秆和地膜2种覆盖方式对黑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黑花生品种(系)豫花黑1号和临黑3号为试验材料,分析叶片光合特性和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均可改善耕层土壤的水分环境,促进黑花生植株的主茎高、侧枝长和分枝数,全膜覆盖效应要优于其他方式和对照;全膜覆盖可显著增加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值,提高叶片光合效率,要好于半膜和秸秆覆盖; 4种方式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籽粒含油量、粗蛋白、油酸含量等品质性状,对籽粒锌元素含量的促进效应大于对硒含量的影响;豫花黑1号品种稳定性较好,而临黑3号更具环境可塑性。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黑花生种皮中花色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花生花色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建立一个快速检测花生花色苷的方法,以黑花生和普通花生的种皮为材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黑花生和普通花生种皮中花色苷的含量和主要成分。研究表明,黑花生种皮中花色苷的总含量为1.16 mg/g鲜重。在高效液相测定过程中,其主要成分在保留时间10.283 min和11.217 min 处有2个高吸收峰,它们的含量占总花色苷含量的98.3%。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推断二者分别为矢车菊素-3-槐二糖、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其含量分别比普通花生高810倍和580倍。  相似文献   

11.
特色高产黑花生新品种连黑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敏 《中国种业》2016,(10):78-78
<正>黑花生新品种连黑09具有品质优,生嚼口感细腻、香感明显,营养保健作用强的特点,虽属小粒型黑花生品种,但荚果小粒偏大,比一些地区主栽的普通大花生品种产量高或是产量相当,表现出丰产性好,生育期适合,成熟期荚果不易发芽,抗病、抗倒性强的特点,其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连黑09是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09年从加拿大引进的小粒黑花生品种。经过2009年、2010年  相似文献   

12.
<正>花生是山西省主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粮油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的调整,山西省花生生产迅速发展。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普遍提高,但生产上仍需要不同类型的产量较高、品质优良、商品性较好、适应性强的花生新品种。针对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山西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用优质高产早熟品种晋花3号作父本、地方品种黑花生作母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本省第一个特色、优质黑花生新品种晋花9号。经山西省2012-2013年2年直接区域性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上花生产量最多的国家,2001年总产量达1458.3万t,约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2.44%。2002年9月花生收获季节,开盘价已达每千克2.6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6元,目前已涨到每千克3元,作为劳动密集型的花生产业,入世后第一年,优势的开局已呈现。花生营养丰富,每100g生仁中,含蛋白质26.2g、脂肪39.5g、钙67mg、磷378mg、铁1.9mg,还有维生素E、B1、B2等成分。花生蛋白中含有20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恰当,对人体最有补益。花生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助于…  相似文献   

14.
白院花10号是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以珍珠豆型黑花生I2S2为父本,以当地农家高蛋白多粒型四粒红花生品种为母本通过人工杂交、系谱选育培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属于早熟、多粒型,可油食兼用,具有种皮颜色紫黑、壳薄、籽粒小而饱满、蛋白含量高、商品性好等特点,为吉林省早熟、特色花生,于2020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对其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常有朋友问我:樱桃番茄是不是转基因食品?甜玉米是不是转基因食品?彩色辣椒是不是转基因食品?迷你小黄瓜是不是转基因食品?黑花生是不是转基因食品?紫薯是不是转基因食品?"转基因"一词,已经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热词",而且不少人都把樱桃番茄、甜玉米、彩色辣椒、迷你小黄瓜、黑花生、紫薯等奇瓜异果、特种植物当成了"转  相似文献   

16.
<正>水煮鲜花生俗称水煮花生,是餐桌上的一道常见菜,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市场上鲜花生的销售价格一般远高于干花生,所以,鲜花生的早熟栽培在长江流域城市的近郊日渐兴旺,其最早收获期已由原来的8月下旬提早到现在的6月下旬,且平均亩产同比增加20%以上,平均效益增加200%以上。1.选用良种菜用鲜花生要选用徐花16号、农大818、大粒王、中花8号、黑丰一号黑花生等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17.
花生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也含有能引起花生过敏者发生过敏反应的致敏蛋白。花生过敏患者误食含花生食品后,将引发严重过敏反应,且没有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建立简单、快速、灵敏检测食品中花生过敏原物质的方法尤为重要。对花生中几种主要致敏蛋白和目前常见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花生致敏蛋白快速检测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贵州省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比较了黑膜、白膜和露地3种栽培方式对花生出苗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覆膜栽培使花生出苗速率有较大提高,较露地栽培花生出苗提前2~4d,白膜栽培花生出苗速率最高,黑膜栽培次之。白膜、黑膜栽培均有较佳的杂草防除效果;花生覆膜栽培有利于花生植株健壮生长,提高花生产量,白膜栽培的花生产量最高305.7kg/667m2,较黑膜栽培和露地栽培的花生单产提高48.6kg/667m2。  相似文献   

19.
<正>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除具有一般甘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据报道,花青素是目前科学界发现的防治疾病、维护人类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剂,对一百多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  相似文献   

20.
<正>(1)容易造成贫血茶叶中含有生物酸碱成分,在烧煮时会渗透到鸡蛋里,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硫化铁。这种结合体,对胃有很强的刺激性,久而久之,会影响人体对于铁质的的消化吸收,造成贫血症状,不利于人体健康。(2)影响蛋白质吸收茶叶蛋里面的茶叶含有高浓度的单宁酸,单宁酸与食物中的蛋白质一旦相遇,即产生凝固物质沉积体内,严重影响了人体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