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谷子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西安临潼地区种植的谷子品种,以张杂谷8号、张杂谷11、张杂谷4170、豫谷15以及豫谷18五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谷子品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豫谷18抗倒伏性最好,产量最高,张杂谷8号次之,这两个品种适宜在当地大量种植。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现代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谷子新品种与现代栽培技术的结合,谷子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孟津县通过引进推广张杂谷8号、懒谷3号和豫谷18号等品种,摸索出一套谷子轻简栽培技术,彻底解决了谷子间苗难、除草难、收获难的三大难题,扭转了人们对种植谷子繁琐的认识,使谷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一、品种选择通过试验种植,适合孟津县气候的谷子品种有张杂谷8号、懒谷3号和豫谷18号。这些品种生育期  相似文献   

3.
在宁夏扬黄灌区(中部干旱带移民搬迁点),引进不同谷子品种开展生态适应性研究。从不同谷子品种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筛选出该地区最适宜推广种植的谷子优良品种,为宁夏扬黄灌区谷子新品种推广、养殖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适应性最优的谷子品种为晋谷21号、草谷2号(饲草型),适宜性较强品种为豫谷18号、张青谷2号(饲草型),张杂谷16号和张杂谷18号在该地区无法成熟,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辽西春谷区适宜机械化收割的谷子品种(系)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引进、培育出九谷19、九谷16、吉L050、公谷76、朝谷58等一系列谷子新品种(系),这些品种适宜辽西地区种植,为鉴定其对机械化收割的适应程度,于2014年开展辽西春谷区适宜机械化谷子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23个参试品种(系)中,吉L050、公谷76、公谷75、豫谷18、长生10号、太选14号、朝谷15、朝谷58等8个品种(系)综合性状良好,适宜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2021年东北春谷区的21个谷子新品种(系)和对照品种九谷11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豫杂谷2号、BJ2020、豫谷37、龙谷46和豫谷43加权关联度值较大,综合性状优良。聚类分析显示,在欧式距离为10时,22个谷子品种(系)可分为3大类,第Ⅰ类包含豫杂谷2号、豫谷43和龙谷46,该类群株高适中,谷穗较粗,穗粒重和单穗重大,千粒重较低,出谷率和产量高,综合性状最优;第Ⅱ类包含冀科谷958、豫谷37等7个品种,该类群植株偏矮,单穗重和穗粒重中等,千粒重高,产量居中;第Ⅲ类包含对照九谷11等12个品种,该类群谷穗大小中等,单穗重和穗粒重低,千粒重高,产量低,综合性状较差。综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3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谷子新品种(系),分别为豫杂谷2号、豫谷43和龙谷46。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吉林地区谷子单产水平,2011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2012年在吉林地区开展了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的适应性鉴定和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9号、张杂谷10和A2×7136等5份材料均较当地主推品种九谷11增产,增产幅度为3.63%14.77%。张杂谷5号在公顷保苗37.5万株时相比其他品种呈极显著水平,平均公顷产量达7 022.40 kg。该杂交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米质优良,在吉林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价值。谷子杂交种单株优势强,适宜的留苗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不同品种谷子种植比较试验,结合种植结构战略部署,筛选适宜在和硕县栽培的高产、优质谷子新品种,为今后试验示范及大田推广提供依据。二、试验品种及来源供试品种6个,分别为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张杂谷6号、张杂谷10号、张杂谷12号、张杂谷13号。6个参试品种均由张家口农业科学院提供。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适宜华北夏谷区的谷子新品种,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度、DTOPSIS与局势决策法,通过加权关联度、CiKi对全国主推的25个谷子新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按照灰色关联度值排名前五的品种为‘豫谷18’‘长农47’‘长农35’‘豫谷35’‘九谷23’;按照25个品种Ci得到DTOPSIS法排名前五的谷子品种分别为‘豫谷18’‘冀谷39’‘豫谷35’‘朝谷58’‘九谷23’;按照各参试品种的加权综合效果Ki排序的灰色局势决策法排名前五的品种为‘豫谷18’‘冀谷39’‘豫谷35’‘朝谷58’‘九谷23’。结合3种决策方法,‘豫谷18’‘豫谷35’‘冀谷39’‘九谷23’的排序基本一致,其余品种综合评价顺序有差异。综上,3种评价方法均能客观评价谷子品种的综合优良特性,但灰色局势决策法分析简单、准确、易操作;依据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初步筛选出适宜华北夏谷区高产品种为‘豫谷18’‘豫谷35’‘冀谷39’‘九谷23’;基于熵权的灰色局势决策法适用于华北夏谷区综合谷子新品种评价。  相似文献   

9.
为了综合评价25份谷子种质资源,选取主茎直径、穗粒重、单穗重、千粒重、产量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谷子种质在新疆伊犁州的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幅度在7.20%~18.55%之间,茎粗、主穗直径和产量的变异系数较大,千粒重和生育期变异系数较小。不同谷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相关性。产量与单穗重、穗粒重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育期、倒二叶宽度呈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生育期、倒二叶宽度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到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1.78%。25个谷子品种主成分综合得分高低顺序依次为:嫩选18>赤优金苗1号>陇谷13>九谷23>金苗K2>济谷22>嫩选15>张杂谷16号>公谷88>冀谷168>黄金苗>朝谷58>大同29>张杂谷13号>豫谷18>中谷2号>豫谷35>长农47>晋谷21>中谷9号>龙谷38>龙谷25>长农35>山西红谷&g...  相似文献   

10.
延安市谷子引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引进的谷子品种综合表现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延安市种植的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方法]对从山西、安徽、辽宁等地引进的不同谷子品种(系)的产量及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张杂谷10号和两优中谷5平均产量分别为6 496.5和6 051.0kg/hm~2,较对照晋谷40分别增产34.34%和25.12%。[结论]张杂谷10号和两优中谷5较对照有明显增产,且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好,适宜在延安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谷田除草难题,选用‘豫谷18’为轮回亲本,中间材料‘冀谷19×SK492’为父本,采用改良杂交法选育出了抗性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31’。2016—2017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试验,于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谷子(2018)410130。通过对连续两年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汇总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品种在东北春谷区平均产量5830.5 kg/hm 2,较对照‘九谷11’增产10.33%,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1位。在华北夏谷区平均产量5782.5 kg/hm 2,较对照‘豫谷18’减产2.25%,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8位。在西北春谷区中晚熟组平均产量5041.5 kg/hm 2,较对照‘长农35’增产2.19%,居2016—2017年参试品种第4位。在西北春谷区早熟组平均产量为5533.5 kg/hm 2,较对照‘大同29号’减产4.04%,居2017年参试品种第5位。该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宜在与以上四大谷子生态区相似的地方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不同谷子品种在晋北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晋北地区的生态及生产条件下,研究了23个谷子品种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生育表现及产量性状。结果表明:23个参试品种中,除济谷15和长生08外,其余品种均可以在本生态区正常成熟,但与本试验区同属于一个生态区即春谷早熟区的参试品种适应性更好,表现出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的特性。张杂谷5号、张杂谷3号、赤10、张杂谷10号、张杂谷6号产量较高;晋谷23的的千粒重最高,达到3.8g;赤谷10号穗粒重最大,为32.3g,同时穗也最长,为34.3cm。一些品种产量虽不高,但也具有自身的优势性状,如秦谷1号的出谷率最高,为85.3%;红谷子、沁州黄品质好;石指根、子目齐、疙生黄、狼尾巴谷抗谷瘟病能力强。这些均可以作为优势性状在谷子遗传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提高谷子的产量和品质,以全膜双垄沟播条件下,以张杂谷3号、大同29号、大同32号、晋谷29号、晋谷9号、陇谷11号和陇谷6号(对照)作为供试品种,从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几方面进行了品种间比较.结果表明,大同32号和张杂谷3号增产显著,能够适应盐池县的气候特点;陇谷11号、大同29号可以继续参试;晋谷9号、晋谷29号不适宜盐池县种植,可不再参试.  相似文献   

14.
作物新品种示范在农业推广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2015年调查数据,构建密切值模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豫谷18、当地玉米和当地谷子的生产优势,以评价谷子新品种豫谷18在各地区的示范效果。结果显示,豫谷18的密切值得分最低,在四个地区中均排在第一位,表现出明显的相对优势,是区域作物中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作物。这一结论为豫谷18在当前镰刀湾计划下扩大杂粮种植面积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豫谷16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16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豫谷9号为母本、自选稳定品系安268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海南异地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夏谷新品种,2011年3月取得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2008-2010年河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4 580.0kg/hm2、4 965.0kg/hm2,较对照豫谷9号分别增产3.59%和7.80%。该品种株高123.6cm,生育期89d,谷锈病、谷瘟病抗性均为1级,在全国第八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一级优质米",适宜在河南省春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6.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豫谷2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谷24是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安8023为母本、抗除草剂品种SK38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海南加代动态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夏谷新品种,在全国第九届优质食用粟评选中被评为"二级优质米"。该品种生育期为94 d,株高为110 cm,抗倒伏1级,对谷锈病和谷瘟病抗性均为1级。2011—2012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4 623.9 kg/hm2,较对照豫谷9号增产2.37%;2014年,参加河南省谷子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 143.0 kg/hm2,2015年4月取得河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春播、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适于延安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及生产需要的优良糜子品种,试验对引进的25个粳性糜子品种和20个糯性糜子品种进行了连续3 a大田试验示范研究。主要从生育期特性、农艺性状、经济性状3个方面对不同糜子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5个糜子品种都有较强的抗寒性、抗冻性,所有糯性糜子品种都有中等抗旱性,25个粳性糜子品种除陇糜5号、榆糜3号、陇糜7号、陇糜8号、陇糜9号、陇糜10号、陇糜11号、榆糜2号具有较强抗旱性以外,其余抗旱性都处于中等水平。内糜7号、晋黍7号、晋黍5号的千粒重连续3 a不但稳定而且高于其余糯性糜子品种;晋黍5号产量表现出稳定高产的特性;此外,晋黍1号和内糜8号产量虽有波动但平均产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粳性糜子品种榆糜3号的生育期为77.00 d,内糜1号的生育期仅为58.33 d,在所有品种中最短,其余粳性糜子品种的生育期都介于这两者之间;榆糜3号产量在粳性糜子品种中仅次于内糜9号,内糜9号的平均千粒重和产量都是所有粳性糜子中最高的,产量达3 256.7 kg/hm~2。总的来说,45个糜子品种均能够在延安地区正常生长;但各品种的性状间存在差异,在生产中可根据不同...  相似文献   

18.
抗除草剂谷子品种衡谷1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谷13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以优质、高产谷子品种安04-4783(豫谷15)为母本,以抗拿扑净谷子品种K492(冀谷31)为父本,根据生物遗传规律和亲本优缺点互补的原则,采用系谱选育方法育成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拿扑净谷子新品种。该品种2013年通过了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鉴谷2013018),适宜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华北夏谷区夏播或晚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9.
优质高产谷子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冀谷19为对照,对筛选出的冀谷31、小香米、豫谷15、豫谷11和旱千谷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较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2.9%~10.1%。其中,冀谷31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6 900.0 kg/hm2,较对照增产10.1%,且抗旱性、抗倒伏性和抗病性均强;豫谷15产量居第2位,平均产量为6 781.3 kg/hm2,较对照增产8.2%,抗倒伏性稍差,抗旱性和抗病性强;小香米产量与对照相当,米质优,仍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