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任丽 《中国种业》2016,(4):59-59
开农17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和开选01-6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其油酸含量76.8%,亚油酸含量6.9%,油酸亚油酸比值(O/L)为11.13。全国北方区大花生中间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4807.35 kg/hm2,比对照花育19号增产7.28%;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6044.25 kg/hm2,比对照豫花15增产9.71%。三年48点次试验结果,开农176平均荚果产量5019.00 kg/hm2,44点次增产,增产点率91.67%。高产示范结果,开农176荚果产量8164.95 kg/hm2。开农176于2013年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舜花 14 号是以普通油酸含量的花育 19 号作母本及轮回亲本,高油酸花生开农 176 作父本,经 TaqMan 探针及 KASP分子标记辅助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大花生品种。2019 年开始参加山东省高油酸花生联合体新品种多点比较试验,荚果平均产量 5601.90kg/hm2,较对照花育 25 号平均增产 8.33%。2022 年单粒精播高产攻关试验实打验收荚果产量 9728.40kg/hm2,首创高油酸花生实打验收山东省高产纪录。品种籽仁蛋白质含量 26.4%,含油量 50.67%,油酸含量 80.6%,亚油酸含量 2.99%,O/L 比值 26.96。2022 年 9 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花生(2022)370149。  相似文献   

3.
开农88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大果、高产花生品种郑农花9号为母本,高油酸、高脂肪花生新品种开农71为父本选育出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脂肪含量高且抗病性强,适合在河南省及周边花生产区推广种植。在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品种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中,每hm~2荚果产量分别为4913.7kg和5670.6kg,比对照品种豫花9326增产2.44%和9.36%。2019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9)410059。  相似文献   

4.
开农1760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为母本、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高油酸、多抗的小果型花生品种,2017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小粒花生品种区域试验,荚果产量355.17kg/667m2、籽仁产量265.45kg/667m2,分别比对照远杂9102增产10.16%和7.46%;百果重156.95g,百仁重68.9g,出仁率74.7%;油酸含量76.4%;高抗褐斑病和颈腐病、中抗黑斑病,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具有较高的推广利用价值。对其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花生新品种开农171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阳 《中国种业》2016,(11):75-75
<正>开农1715是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高产、大果花生品种开农30为母本、高油酸花生材料开选01-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酸、适应性强、丰产潜力大等优点。2014年通过全国花生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花生2014002;同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4002。开农1715的母本为高产、大果花生品种开农30、父本为高油酸花生材料开选01-6。母本开农30是  相似文献   

6.
开农82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豫花9331为母本、0117-1为父本选育的高产高脂肪多抗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两年区域试验中,平均荚果产量为5542.05kg/hm2,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1.77%,高产示范中荚果产量达9287.85kg/hm2;两年品质测定结果显示,平均脂肪含量55.55%,为高脂肪品种;病害鉴定显示,该品种中抗叶斑病、青枯病和颈腐病,为多抗品种;经高稳系数及GGE模型分析,开农82具有良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环境适应好。其高产高脂肪多抗特性,在优质花生专用型种植及油料加工行业具有较大利用潜力,市场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开农61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开选01-6杂交选育而成的高油酸高脂肪花生新品种。在2009-2011年3年省中间试验中,平均单产荚果4641.49kg/hm2、籽仁3251.4 kg/hm2,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1.84%和0.87%。油酸含量76.01%,油酸亚油酸比值(O/L)9.56,粗脂肪含量55.31%。2012年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开农99是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以开农61为母本、潍花15号为父本,采用套龙骨瓣杂交技术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脂肪花生新品种。2018-2019年开农99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麦套花生区域试验,2年产量分别居参试品种的第2位、第1位,平均荚果、平均籽仁产量分别为6027.60 kg/hm2、4151.25 kg/hm2,2年16个试点中15点增产;经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定显示,2年平均脂肪含量55.36%,为高脂肪花生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显示,开农99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应性广,具有很高的生产应用及推广价值,适合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 111 在 2019 年、2020 年国家北方片小粒组花生区试中的数据,通过多种分析手段,探讨开农 111 产量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产量的关键要素,并对其区域适应性进行评价。变异分析结果显示,开农111 的单株饱果数变异幅度最大,其次是单株总果数,变异系数分别为 45.41% 和 38.72% ;出米率变异系数最小,变异系数为3.89%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荚果产量与百果重和百仁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出米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侧枝长、总分枝数、主茎高和结果枝数呈负相关,但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百果重对荚果产量的直接正效应最大,其次为主茎高,直接通径系数分 别为 0.608 和 0.437,百仁重通过百果重对荚果产量产生了较大的间接正效应。由此说明,百果重和百仁重是荚果产量提高的两个关键因素。主成分分析将开农 111 的 11 个农艺性状归纳为 4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 84.285%。通过开农 111 在黄淮海区域的 18 个鉴定点的适应性分析显示,在常规管理下,开农 111 最适合在固镇、驻马店、济宁、泰安、菏泽等 5 个地区种植。本研究为开农 111 的高产栽培和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高产高油酸花生品种开农176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开农176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和开选01-6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稳产性、抗逆性好等特点。该品种于2013年分别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3002)。适宜河南、山东、河北等北方区省份的春播和夏播种植。1选育经过根据高产高油酸的育种目标,选择高产、大果、出口和油脂加工兼用型花生品种开农30为母本,高油酸  相似文献   

11.
苗建利 《中国种业》2015,(11):68-68
<正>开农58是由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酸、丰产潜力大等优点。种植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配合较高的施肥水平、加强田间管理能够提高开农58的单位面积产量、含油量和单位面积产油量,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品种的增产增效优势。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油2014006。1选育经过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于2003年选用高产、大果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高油花生品种开农88、开农99夏播种植的最佳密度,设置6个不同的密度水平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密度的增加,花生的荚果产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种植密度16.5万穴/hm2水平下,不但荚果产量最高,饱果率、百仁重、出米率、单株产量等性状也最优,能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协调生长。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中,开农88农艺性状整体较为稳定,百仁重变异系数最大(9.94%);开农99的分枝数、荚果产量、百仁重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1.36%、11.30%、10.95%。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中,开农88和开农99的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仁率、饱果率、单株产量等性状均是影响荚果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最大程度发挥开农88和开农99产量潜力,建议在河南及周边地区夏播种植密度为16.5万穴/hm2。  相似文献   

13.
漯花2号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选育出的适应我国长江流域花生生产发展需要的高产、稳产、高出仁率花生新品种。2008—2010年分别参加了国家长江片花生区域试验和国家长江片花生生产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亩产荚果325.60公斤,比对照中花4号增产15.90%;出仁率76.1%;籽仁含油量54.28%,蛋白质含量24.68%,油酸含量43.7%,油亚比1.32。中抗叶斑病和锈病,抗旱性中等,抗倒性、种子休眠性强。该品种早熟高产,荚果饱满度高,出仁率高,抗病抗逆性较强。2011年通过国家鉴定。  相似文献   

14.
开农172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育成的高产稳产抗病花生品种,于2014年通过国家鉴定和河南省审定。全国北方区大花生区试、生试,河南省麦套花生生试结果表明:开农172荚果每667m~2平均增产均在10%以上;抗花生网斑病、锈病、茎腐病,耐花生叶斑病;属于高产稳产抗病型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花生籽仁品质多样性,对 19 个河南省夏直播花生品种的籽仁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油酸含量及亚油酸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生籽仁主要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变异系数均超过平均变异系数,脂肪含量变异系数最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 2 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 95.06%,第 1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油酸、低亚油酸因子,第 2 主成分主要决定因子是高脂肪、低蛋白因子。19 个花生品种可聚为两类,类群Ⅰ包含开农 71 和农花 11,类群Ⅱ包含豫花 47 号、豫花 9327、郑花 013 等 17 个品种。综合评价得知,排名前 5 位的品种是农花 11、开农 71、郑花 013、豫花 9327 和豫花 47 号,其中农花 11、开农 71 属于高油高油酸双高花生品种,花生亲本组合选配时,可以考虑选择这 2 个品种作为目标亲本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培育高产花生品种仍然是我国花生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开农97是以开农69为母本、0317-6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属高产品种,结实性好、结果集中、抗病性好,抗倒性强,适应性广。从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适时收获及晾晒储藏等方面给出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开农97适宜种植区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18):6258-6264
对花生品种进行可视化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分析,为高产品种筛选和生产应用提供指导。本研究以2014年河南省花生区域试验为基础,利用GGE (Genotype+genotype-by-environment interaction)双标图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以参试品种‘开农70’为例进行可视化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豫花43号’、‘开农70’、‘开农0316’、‘豫花44号’、‘豫花42号’是理想的高产高稳品种。其中‘开农70’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综合排名第二;单株生产力和百仁重与荚果产量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直接通径系数分别居第四位和第二位。综上所述,GGE双标图可以全面有效的评估参试品种,其中‘开农70’丰产性好、稳定性强,适合在河南省大面积推广利用,在生产中可侧重做好单株生产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种子》2018,(10)
在吉林省白城市盐碱地和非盐碱地种植了10个高油酸品种(系)、1个普通油酸品系和4个普通油酸花生对照品种,测定了荚果和子仁产量,评价了参试材料的丰产性和稳定性,首次提出了基于相对产量的花生耐盐碱鉴定标准。根据2016—2017年2年试验,鉴定出高耐高油酸品系1个(花育967),中耐高油酸品系2个(15S24、15S25),低耐高油酸品种(系)3个(15S1、花育963、15S11)。  相似文献   

19.
高亚油酸紫色食用花生云花生1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花生15号系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文山州经济作物工作站合作,以地方品种黑仁花生为母本,粤油1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高亚油酸含量的紫色花生新品种。该品种种皮为紫色,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亚油酸含量为65.18%。2013年品系比较试验比对照平均增产10%以上,2014年云南省花生多点试验平均干荚果产量达4 014.8kg/hm2,2015年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适宜在云南省各主要花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开封地区不同类型高油酸花生最佳播种时期,更好地促进高油酸花生种植,以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7个播种时期,调查了不同播期花生的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发现随着播期推迟主茎高和侧枝长先升高后降低,出仁率和百果重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且相邻播期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5 月 18 日播种,3 个品种的千克果数和千克仁数最低,出仁率、百果重和产量最高,分别为 235.5kg/hm2、6241.5kg/hm2 和 6139.5kg/hm2,较其他播期增幅分别为 11.68%~47.12%、15.72%~45.29% 和 0.91%~48.36%。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开封地区露地平播种植模式下油酸花生的最适播期为 5 月 18 日左右,小果品种开农 1760 在 5 月 18 日至 6 月 7 日范围内越早播种产量越高,最迟不应晚于 6 月 7 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