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江西饲料》2000,(5):37
日本农林省畜产试验场研究人员宣布,他们进行的克隆猪试验获得了成功,培育出1头雌性克隆猪已于7月2日出世.据时事社报道,畜产试验场在克隆猪过程中使用的是猪胚胎皮细胞.与牛、羊等家畜相比,猪的细胞核移植较困难.为此,研究人员在猪胚胎皮细胞的细胞核被植入去核的未受精卵数个小时后,对它们进行了电刺激以使2者融合.据报道,他们采用的技术与1998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科学家克隆鼠所的"火奴鲁鲁技术”类似.克隆猪试验的成功,据认为可为大量培育优质猪开辟道路.此外,由于猪内脏器官与人的器官在大小和其他生物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一些国家目前也在研究能否把猪器官应用到人体器官移植上.科学家们认为,通过对猪细胞进行基因改造,然后采用克隆技术大量繁殖转基因猪,从中获取适于移植的器官,有可能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日本科学家培育出克隆猪的成果,已美国<科学>杂志上公布.它表明,日本已成为继英国之后世界上第2个掌握克隆猪技术的国家.今年3月,参与克隆小羊多利的英国PPL公司曾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5只克隆猪.  相似文献   

2.
利用手工克隆技术培育体细胞克隆莱芜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手工克隆技术在克隆中国地方猪种的可行性,本研究组利用手工克隆技术平台,以中国地方猪品种莱芜猪的耳皮肤细胞作为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以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为受体细胞,进行体细胞克隆猪培养,成功培育了25头克隆莱芜猪。表明手工克隆技术可应用于莱芜猪体细胞克隆,为莱芜猪的保种及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旨在通过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生产乌金猪火毛系,并分析生长发育能力及繁殖性能,为该技术在地方优良猪种保种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集了符合乌金猪种质特征的3头公猪和12头母猪的耳组织样品。公猪年龄分别为3、6、11月龄,母猪年龄差距较大,最小的2月龄,最大的10岁。其中3头母猪和1头3月龄公猪已被去势,10岁母猪已无繁殖能力。结果,成功建立了15头乌金猪的耳组织成纤维细胞系,分别选择1头3月龄乌金猪()和10岁乌金猪(♀)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经胚胎移植入16头代孕母猪,共获得25头克隆猪,克隆猪生长发育正常,性成熟后进行自然交配共获得39头F1代活仔。本研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乌金猪,具备正常的生长发育性能和繁殖性能,为地方猪种的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体细胞克隆太湖猪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太湖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以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为核受体,以杜洛克猪为代孕母猪,进行了太湖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成功地获得了首例体细胞克隆太湖猪仔猪.经微卫星DNA多态性鉴定,确定克隆猪来自供核细胞,与代孕母猪无亲缘关系.本研究将为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我国太湖猪育种、建立人类疾病模型等研究方面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动物繁殖》2007,15(1):40-40
曾采用成体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我国首例成体体细胞克隆东北民猪的东北农业大学刘忠华教授,带领的课题组研究人员,又成功培育出绿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克隆猪。22日晚,3头“转基因”猪在哈尔滨市三元畜产实业有限公司种猪场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3月底,由华大基因利用克隆技术繁育的"GHR克隆猪"在深圳野生动物园首次展出,受到现场游客的追捧。展出场所位于深圳野生动物园的宝宝乐园内,体态可鞠的克隆猪由华大基因通过克隆技术繁育,身形比普通的家猪个头儿小许多。据专家介绍,这些克隆猪成年后体重也会维持在15千克以内。  相似文献   

7.
体细胞克隆对猪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克隆技术操作程序复杂、成功率低(1%~2%),又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在猪的体细胞克隆相关机理、关键技术环节上研究的不断深入,克隆猪生产流程得以简化、成本降低。此外,猪体细胞克隆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转基因猪研制提供了一种更加便捷、有效、经济的技术平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提高猪克隆胚胎发育能力及克隆效率所取得的进展,旨在为进一步提高猪体细胞克隆生产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市场信息     
日本成功克隆出含有人类基因的猪和羊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与名古屋大学合作,利用克隆技术和基因操作技术,成功克隆出含有人类基因的猪和羊。据报道,研究人员把与排异反应有关的人类基因植入猪的胚胎细胞内,把编码人血液中微量蛋白质的基因植入羊的胚胎细胞,然后选出人类基因发挥作用的胚胎细胞,用以克隆猪和羊。(中国牛羊网)我国研制成功鸡球虫弱毒疫苗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段嘉树教授为首席专家的课题组,历经15年艰苦探索,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鸡球虫弱毒疫苗。专家称,这…  相似文献   

9.
正7月23日,笔者跟随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以及山东畜牧总站的专家领导,前往山东省嘉祥县济宁东三大蒲莲猪原种场,对国内首次将克隆技术用于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以及此次成功克隆三头大蒲莲猪进行调研。1.普通猪与克隆猪的区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姜运良介绍:和别的猪没有差别说明克隆的成功,现在这三头克隆大蒲莲猪已健康生长2个多月,体型外貌符合大蒲莲猪特征,体重、体长等各项生长指标正常。这是我国首次利用克隆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猪在英国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 PPLTherapeutics公司于 2 0 0 1年 4月 1 1日宣布 ,世界首例转基因克隆猪诞生 ,5头健康的克隆仔猪均含有外源标记基因。这是该公司 2 0 0 0年宣布世界首例克隆猪诞生之后又一重大成果。这次的克隆猪所不同的是 ,它们是由经过遗传修饰的体细胞核产生的。这一工作的成功进一步证明了生产基因敲除 ( knock-out)猪的可行性。这种基因敲除猪含有特异性的基因 ,可使人对猪器官产生排斥作用的免疫系统失活。 PPL公司此前曾报道过在猪细胞成功敲除靶基因 ,所用技术为该公司的专利技术 ,也就是他们生产转基因克隆绵羊丘比特 ( Cupid)和戴…  相似文献   

11.
猪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在畜牧业生产和医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基因组测序即de novo测序和全基因组重测序为解释猪的生物学特性和促进猪的分子育种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阐述全基因组测序在猪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其在猪的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猪的分子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猪都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生物模型,转基因猪在生物模型、器官移植和动物良种繁育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及应用价值,而现在的转基因克隆猪的成功率及成活率都普遍偏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再生医学和畜牧业等领域有着广泛而诱人的应用前景,但目前还较少被应用于转基因猪的研究中。作者对转基因技术和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在猪转基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简述,以期为开展相关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技术在楼房养猪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飞  甄艳红 《猪业科学》2020,37(7):62-63
我国是农业大国,其中畜牧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养猪业已成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目前,我国的养猪业正在向高标准、高产能的智能化升级转型,楼房养猪应运而生,智能化技术在楼房养猪中的应用使养猪效率大大提高。文章就楼房养猪和智能化技术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为养猪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动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畜禽优良性状的研究已从对表型选育进入到对单个或多个重要性状关联基因的分子选育,如对猪肉质性状的相关研究,在影响猪背膘厚、肌内脂肪含量、火腿重量等方面筛选到许多关键基因。近年来,非洲猪瘟肆虐,对猪抗病的研究再次成为热点,也发现了众多关键基因,如CD163直接参与了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的侵入机制。除了疾病的影响外,繁殖性状对养猪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人员对各重要性状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已积累了大量重要育种价值基因的多维数据,且由此开发出了多种基因筛选技术,尤其是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及其作为全基因组筛选工具的成功应用,以及在后基因组时代功能基因组筛选与多组学的联合应用等,进一步推动了遗传育种领域的发展。作者系统总结了猪肉质、抗病及繁殖性状相关的重要育种价值基因及其挖掘技术,以期为猪的遗传改良提供指导性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梅  徐成良  郭奎  王重龙 《猪业科学》2020,37(2):120-12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家猪或野猪后引发的一种恶性传染病,该疫病在中国的暴发给整个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然而,目前虽有报道称已经有科研单位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但距离其实际应用于生产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和消费国,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的快速传播使我国生猪产能遭受重创,直接导致猪肉供求失衡、猪肉价格翻番、猪肉市场异动。因此,文章从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对非洲猪瘟相对有效的防控措施等方面探讨在非洲猪瘟形势下我国养猪业该如何维持产能、如何走好养殖之路。  相似文献   

16.
体细胞克隆猪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生产的克隆猪诞生至今已近5年,虽然同胚胎细胞核移植相比,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大,成功率低,但近年来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猪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在体细胞核移植基本机理和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综述了用核移植的方法生产体细胞克隆猪的技术关键和难点及应用情况,并对提高猪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The purpose of this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ability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cloned Wujin pigs fire hair line by somatic cell cloning technology,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somatic cell cloning technology in the conservation of local excellent pig breeds. In this study, the ea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3 male and 12 female pigs which m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ujin pigs. The 3 boars were 3, 6 and 11 months old, respectively. The sows had a large age gap, from 2 months old to 10 years old, the three sows and one boar of 3-month-old had been castrated and the sow of 10-year-old had no reproductive capacity. The ear fibroblast cell lines wer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from 15 Wujin pigs. Then the fibroblast cells from 3-month-old() and 10-year-old(♀) pigs were used as donor cells for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The cloned embryos were transplanted into 16 surrogate sows and 25 cloned pigs were obtained.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dexes of these cloned pigs were all normal. After sexual maturity, the male and female cloned pigs mated naturally and 39 live piglets (F1) were obtained. This study successfully cloned Wujin pigs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technology, and cloned Wujin pigs had norm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al ability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The study result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local pig breeds.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是未来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必备工具,也是未来生猪产业链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我国畜牧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相关科研单位以及企业逐步开始将智能化设备应用到生产中,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生产技术水平。本文就我国生猪产业链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6):40-42
猪精液冷冻技术具有类似于牛冷冻精液的巨大的优越性,因而受到全球养猪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也为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鉴于猪冻精输配的母猪繁殖成绩不理想,导致猪冻精的使用仍没有得到大范围推广,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继续进行猪冻精制作的深入研究与实践,猪精液冷冻工艺流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所能取得的进展都可为今后猪冷冻精液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文章简要介绍了猪精液冷冻技术操作工艺流程、关键技术环节研究与应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