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锋 《中国林业》2010,(18):8-9
<正>2010年8月31日,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改善重庆长江沿岸和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绿化长江重庆行动"大型捐资造林活动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库区主要药用树木资源及引种栽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长江三峡库区主要药用树木资源及引种栽培康宁,丁朝华,林刚,武显维(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430074)1长江三峡库区资源概况长江三峡库区地处中国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库区山体高大,地势险峻,高低悬殊极大,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土壤种类繁多,适宜于...  相似文献   

3.
1三峡库区自然条件 长江三峡库区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北和南部靠大巴山、武陵山两座大山脉,西北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地势沿河流、山脉起伏,形成南北高、中间低,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的地貌,长江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在重庆市境内665km,横穿巫山3个背斜,形成著名的长江三峡。  相似文献   

4.
王磊  万欣  王火 《江苏林业科技》2020,47(3):16-21,45
长江沿岸森林资源的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不仅能改善和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平衡,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而且为长江沿岸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天然的绿色屏障,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合2018年江苏省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数据及实地调研,并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江苏长江两岸宽1 km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1)江苏长江两岸宽1 km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为17.1亿元/a,其中森林固碳释氧的功能价值占比最高(8.40亿元/a),其次是涵养水源(5.78亿元/a),森林防护价值最低(0.08亿元/a)。(2)江苏长江两岸宽1 km内39种植被类型森林中,乔木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远远大于灌木林、竹林及药材林。显然,这与乔木林的面积大密切相关。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最高的是杨树林(5.6亿元/a),其次是阔叶混交林(2.7亿元/a),茶林及其他药材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小。(3)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大小依次为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阔叶纯林灌木林针叶纯林。单位面积混交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纯林。可见,江苏长江沿岸森林在固碳释氧、涵养水源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研究建议江苏应大力发展长江沿岸的阔叶混交林建设,以增加长江沿岸森林整体的生态服务价值,同时运用多种监测手段监测长江沿岸森林面积和树种变化等。此外,还建议在江苏长江沿岸增设森林生态监测站点,为长江沿岸森林的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刘万平 《中国林业》2011,(23):24-25
作为重庆第二大城市的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近年来,该区以生态建设为主题,  相似文献   

6.
一、技术关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与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比较和获奖情况 根据三峡库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水土流失特点 ,提出了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的构成 ,并从森林分布不同海拔的角度进行了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的林种布局。依据地带性热量、干湿、地貌等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 ,以土壤质量和容量因素作为立地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 ,采用综合多因素分析基础上的主导因子法 ,将三峡库区划分为 1个立地区域、3个立地区、9个立地类型小区、35个立地类型组及 131个立地类型。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三峡库区防护林体系建设途径、三峡库区防护林营造林…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林下植被及其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调查长江中上游马尾松林林下植被种类,特征及其生物量,将该流域的马尾松纯林划分为9种林分类型,并分别提出其生物量的预估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长江三峡库区森林旅游业的开拓现状及持续发展侯广维(四川省林业干部学校)廖志抗,龙汉利(四川省林业厅)长江三峡库区周围山地发育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我国的常绿阔叶林是全球分布最广。发育最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它横跨了十个纬度以上,分布在约250余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森林与人类》2004,24(7):4-9
长江顺流直下6300多公里,碧波万顷的湖群构成了其流域独特的生命体系。这里曾经生机盎然,猿啸鸟飞,水清沙白,水生生物不计其数,衍生出中国最繁荣的经济长廓。正是这些曾如颗颗珍珠般错落在长江南北沿岸的通江湖泊,不仅构筑了长江卷舒奔腾,枝丫错节,润滋众生的美丽生命画卷,更是由于和长江的相连,湖泊为鱼类提供了栖息地,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为年  相似文献   

10.
王延平 《中国林业》2011,(12):10-11
重庆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因"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近年来,全区以生态建设为主题,以森林万州建设为重点,强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实现了由造林为主向造管并重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游(湖北段)江岸带立地分类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长江中游 (湖北段 ) 92 0km河段及其主要支流河流地貌类型、河型、岸堤侵蚀和成土过程等特点 ,提出长江中游 (湖北段 )江岸带立地分类系统与评价体系。划分出 2个立地类型小区、1 1个立地类型组、2 2个立地亚组、43个立地类型。为实现适区、适布局、适地、适树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生态林工程建设总面积为200多万hm2,是我国6个大型林业生态工程之一,是彻底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一项巨大举措。长江是我国第一大内河,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长6629km,面积达1045km2的巨型水库。长...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两岸河床宽阔、河漫滩广布,河堤发育,谷坡形态复杂,是长江上游流域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土地资源之一,也是保护和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具有直接意义的地带。  相似文献   

14.
1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概况 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指的是长江三峡水库土地淹没线(坝前正常蓄水位175m接5年一遇洪水和11月5年一遇来水回水水面线)至第一道山脊线范围内的区域,按生态功能的要求,屏障区分为2个部分,一是生态保护带,指沿库周土地征用线以上水平投影100m宽的区域,二是生态利用区,指生态保护带和城集镇以外的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和长江中上游结合部,被重庆市定位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二大城市、渝东北和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全市“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近年来,全区“务林人”紧紧围绕“增资源、增效益、增活力”和“绿山富民活行业”的总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三峡大移民和盛世兴林的重要机遇,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秭归县境内长江一、二、三级支流的气候、海拔、立地条件等因子的研究 ,建立了二元、三元、多元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类别 ,在此基础上组建了 1 0 0种能适应不同环境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类型 ,在三峡库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工程举世瞩目,其生态环境、库区经济更引人关注。三峡库区是典型的山地区,生物资源丰富,水热条件优越,土壤类型良好,是发展林业生产,尤其是经济林生产的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然而,由于山多人多土地少,人地矛盾突出,人类经济活动频繁,造成森林资源锐减,土地垦殖过度,陡坡耕种突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起,致使区域经济长期贫困落后。正在兴建的三峡工程,给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区域经济开发注入了活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机.利用三峡库区开发性移民策略的实施和为三峡工程配套的生态环境建设这一千载难逢的良机,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发展以经济林为主体的高效林业,是加速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和振兴区域经济最为有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18.
扬州范围内长江沿岸森林位于长江生态廊道范围核心区,是当地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绿色屏障,对扬州市国土的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根据2018年江苏省森林资源变更调查数据及实地调研,并结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扬州市长江沿岸宽1 km范围内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扬州市...  相似文献   

19.
四川西部林区,幅员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既是长江中下游和三峡库区的天然绿色屏障,又是我省藏族等少数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对原始森林集中过伐,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森林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功能削弱,河流洪枯比增大,输沙量增加,这对长江中下游,特别是三峡电站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长江上游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充分发挥其涵养水源、持水保土的功能,保障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充分发挥其效能,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在四川西部林区实施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并纳入三峡库区配套工程建设,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根据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的调查和研究资料,论述了长江流域历史上自然植被的破坏情况,指出自然植被的破坏历史,就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发展史。对三峡库区19个县市50年代与80年代森林覆盖率比较和森林现状分析,表明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破坏十分严重,目前森林覆盖率平均只有19.5%;同时库区自然植被出现逆向演替,即植被退化,并指出了植被退化的一般规律。根据对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土壤侵蚀和产沙情况的调查资料分析,表明这一区域侵蚀产沙的主要面上来源是沿江的农田,库区长江河谷两岸大量存在的崩塌和滑坡也是侵蚀产沙重要的点来源。通过对三峡库区各类土地利用方式侵蚀程度、面积和比例的统计分析,反映出三峡库区土壤侵蚀状况是随着森林植被的逆向演替而相应发展和加剧的,森林植被保护和建设是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的根本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