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目的]计算中国大白猪SⅡ1系各世代种猪的估计育种值,在进行第5世代选种选配的同时,对品系选育过程进行再评定。[方法]依据湖北省农科院畜牧所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育种资料,应用NETPIG猪育种管理软件及SAS软件进行育种值估计及数据分析。[结果]选育各世代留种公猪的综合育种指数呈上升趋势,4世代留种公猪的平均父系指数为107.44,ADG、AGE、BF、NBT、NOBA、CLR和EMA的遗传趋势分别为0.776、-0.704、-0.087、0.115、0.055、0.062和0.027。[结论]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选育过程,在主选性状上所采取的育种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在每个世代末有必要用BLUP法对种公猪进行遗传再评定及遗传与表型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白猪SⅡ_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大白猪SⅡ1系繁殖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DFREML方法,对中国大白猪SⅡ1系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进行估测。[结果]总产仔数(TNB)、活产仔数(ANB)、初生窝重(LWB)和21日龄窝重(LW21)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1、0.09、0.14和0.05。各性状间(TNB/ANB、TNB/LWB、TNB/LW21、ANB/LWB、ANB/LW21、LWB/LW21)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91、0.76、0.65、0.85、0.59和0.38。[结论]中国大白猪SⅡ1系主要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均已达到或超过选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豫农白猪Ⅰ系、Ⅱ系相关育种资料进行系统统计分析和比较 ,豫农白猪Ⅱ系在繁殖性能、世代的生长发育性能、杂交后代商品猪生长发育性能及胴体测量指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豫农白猪Ⅰ系。在肉品质方面 ,豫农白猪Ⅰ系、Ⅱ系均在正常范围内 ,其杂交后代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_1系基础群的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引进的SPF级美系大白猪和原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系的基础上,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效、抗逆性强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1系基础群。建立了共7个血统、14头公猪、80头母猪的品系选育基础群,基础群初产母猪产仔数9.61头/窝,达100kg体重日龄为175.04d,达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9.48mm,公猪间平均亲缘系数0.0179,母猪间平均亲缘系数0.0213,群体平均亲缘系数0.0192,美系大白猪氟烷敏感基因频率0.0625。基础群遗传基础广泛,基因来源丰富,为新品系选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豫农白猪Ⅱ系及其杂交商品猪的胴体品质及肉质。四世代豫农白猪Ⅱ系瘦肉率6 6 .14 % ,眼肌面积4 4.0 3cm2 ;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纹,系水力(% )分别为6 .0 5 ,3.2 0 ,3.13,84 .96。用杜洛克与豫农白猪Ⅱ系杂交,其杂交商品猪胴体瘦肉率6 7.71% ,眼肌面积4 0 .4 9cm2 ,肌肉pH值、肉色、大理石纹、系水力(% )分别为6 .0 2 ,3.11,2 .97,84 .16。结果表明,豫农白猪Ⅱ系胴体及肉质取得了较好的选育进展,其杂交商品猪在瘦肉率提高的同时,肉质保持正常。  相似文献   

6.
从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屠宰性能三方面比较了由中国大白猪新品系SⅡ系为基础选育配套的“长大”和“杜长大”杂交商品猪的优劣 ,结果表明 ,二者均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豫农白猪Ⅱ系零至四世代母猪与杜洛克公猪杂交 ,其四世代杂交商品猪比零世代商品猪日增重提高 5 9.94g,最后肋骨活体背膘厚比零世代降低 1 .71mm ,饲料报酬改进 0 .0 8。屠宰试验结果 :四世代商品猪瘦肉率、眼肌面积分别比零世代提高 6 .44个百分点、5 .3 3cm2 ,6~ 7肋间膘厚比零世代降低 0 .86cm。  相似文献   

8.
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更好地了解湖北白猪优质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阶段生长潜力。[方法]测试102头湖北白猪优质系2个世代从出生到20日龄、50日龄及25~90 kg体重期间的生长发育情况,用Logistic和Gompertz方程对其生长曲线进行拟合和分析,推导了其达90 kg体重日龄校正公式。[结果]Logistic方程和Gompertz方程均可拟合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两方程的拟合度分别为0.9710和0.9760。湖北白猪优质系在122日龄左右生长最快,曲线模型中代表极限体重的参数A在同品种的不同个体间有较大差异,代表生长最大值的日龄参数lnb/k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湖北白猪优质系头2个世代达90 kg体重的日龄为(186.00±25.09)d。[结论]用Gomp-ertz方程拟合的湖北白猪优质系生长曲线的拐点为(121.59,52.13),最大日增重为657.00 g/d。  相似文献   

9.
河曲藏獒保种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河曲藏獒保种群中,实施各家系等数、公母比例不等的留种方法。使保种群犬群结构达到最佳配置,群体有效含量为239.8,世代间隔2.5年,世代近交系数的增量被控制在0.002以下,公母比例为1♂ : 3♀,同步开展了对河曲藏獒的保护与选育。  相似文献   

10.
法系大白猪性能测定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育繁殖力高、生长性能好、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大白猪新品系,对2011年引进的79头法系大白猪开展了适应性研究和性能测定。结果显示,经过两个世代的选育,法系大白猪的初产总产仔数14.00头,经产14.90头;同时,公猪达100 kg时间为164.53日龄,背膘厚为7.19 mm,日增重843.27 g,母猪达100 kg体重时间172.93日龄,背膘厚为9.21 mm,日增重823.74 g;屠宰率76.10%,瘦肉率65.48%,肌内脂肪含量1.93%。  相似文献   

11.
以来自同一个选系基础材料的5个高配合力和3个低配合力的S3世代系及其30个S5后代自交系为被测系,3个常规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交配设计,对自交系配合力的遗传、配合力的相关选择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自交S3世代不仅性状发生分离,而且各性状的配合力也发生分离。S3世代系配合力的高低与能否从中选出高配合力自交系关系密切,从高配合力S3系中选出高配合力自交系的概率远高于低配合力S3系,但不能保证从高配合力S3系中选出的自交系都具有高配合力的特性。自交系自身性状值与其配合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以S3系自身性状表现为依据的选择还不能替代配合力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河曲藏獒保种群中,实施各家系等数、公母比例不等的留种方法,使保种群犬群结构达到最佳配置,群体有效含量为239.8,世代间隔2.5年,世代近交系数的增量被控制在0.002以下,公母比例为1♂:3♀,同步开展了对河曲藏獒的保护与选育。  相似文献   

13.
以狼山鸡为素材,利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和“随机交配法”(对照组)2种保种方法进行继代繁殖鸡群,每个保种群每个世代的鸡只均逐只编制往上追溯5代的系谱图,利用回归斜率分析方法计算世代增量。结果表明,试验组保种群的近交系数的世代增量均呈负增长,公鸡、母鸡分别为-0.003 7和-0.004 4;对照组公鸡、母鸡分别为0.001 7,0.002 2。采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保存鸡种,可有效地控制保种群近交系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以 3个常规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 ,以 8个S1姊妹系及其 3 0个后代S2 姊妹系为被测系 ,采用p×q设计 ,研究了S1,S2 两个世代的玉米自交早代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其配合力相关性 .结果表明 ,无论是S1世代还是S2 世代各被测系间配合力差异较大 ,而且S2 姊妹系间GCA差异与S1姊妹系相比较具有增加的趋势 .在S1姊妹系中GCA较高的有d ,e,g和h等 4个 ,而S2 姊妹系中GCA较高的有 1 8,9,1 7,1 9,5 ,6,1 ,1 0 ,1 1等 9个 ,其中 1 7,1 8等 2个S2 姊妹系选自GCA较高的S2 早代系e ,其余均选自GCA较低的S1早代系 .从各性状的GCA的相关关系来看 ,除了在S2 世代穗行数的GCA与产量的GCA呈非显著负相关之外 ,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等产量因素的GCA都与产量的GCA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灰色关联度分析显示 ,在S1,S2 两个世代 ,穗重 ,茎粗 ,穗粗 ,百粒重等性状的GCA与产量的GCA的关系比较密切 ,而且比较稳定 ,在S1世代和S2 世代中顺序分别为 1 ,2 ,4,5和 1 ,2 ,4,3 ,所以这几个性状的GCA与产量的GCA的密切关系可信度较大 ,通过这些性状的GCA对产量的GCA进行间接选择也是一种可以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适于任何无世代交叉系谱的近交系数与亲缘系数迭代算法。迭代过程是先利用亲代的近交系数和亲代间的亲缘系数计算出子代的近交系数,然后利用亲代的近交系数、亲代间的亲缘系数和子代的近交系数计算出子代间的亲缘系数。这种迭代算法不仅以统一的形式描述了连续全同胞、半同胞等有规律系谱近交系数迭代公式,而且突破了有规律系谱的限制,使迭代算法的适用范围拓宽到了任何无世代交叉的不规则系谱。  相似文献   

16.
引进美系大白猪的适应性研究与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新美系大白猪的生产性能,自主培育能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强的大白猪父本新品系,我们对引进的美系大白猪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与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新美系大白猪在主要经济性状上与国内原有大白猪相比具有一定优势,是一个良好的育种素材.但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缺点,在使用过程中应引起用户注意,不要盲目跟从.  相似文献   

17.
1.规则近交系统的近交系数及杂合体频率的变化规律在经典文献中被归结为一些世代递推公式,以此描述群体的遗传结构。这里,我们通过研究相继世代杂合体频率的变化与平衡的起始群体基因裂频率的联系,为常体的两等位基因位点,导出表达若干近交系统的杂合体频率,近交系数及近交率变化的通式。2.用本文中的公式可以简单地直接计得任一给定世代 t 的近交系数,杂合体频率及近交率,而不象经典公式需要依赖所求参数在以前世代的值。3.严密地求证了全同胞交配系统,交替型及无限型亲子交配系统的近交系数及杂合体频率的极限值。4.求得了全同胞交配系统及交替型亲子交配系统的近交率的准确极限值,它等于(2/(1+5~(1/2))~2)。5.研究了在全同胞交配系统及交替型亲子交配系统中,近交进程的精细变化。发现各世代的近交率以极限值(2/(1+5~(1/2))~2)为中心,左右摇摆,摆幅逐代减小而趋于该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稀释液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适宜于大白猪精液常温保存的稀释液配方,以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和呼吸强度为测定指标,分析4种不同配方的稀释液常温下保存大白猪精液的效果。结果表明,经48h保存后,稀释液Ⅰ和Ⅱ保存的精子活率、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率分别达到54%、58%和88%,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经稀释液Ⅰ和Ⅱ保存的精子的呼吸强度分别为7.25min和8.25min,显著优于稀释液Ⅲ、Ⅳ和对照组(P<0.05),但稀释液Ⅰ和Ⅱ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稀释液Ⅰ和Ⅱ是大白猪精液常温保存的适宜稀释液。  相似文献   

19.
大白猪大白猪系国家七五攻关课题中间产品,经过几年的选育,基本育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白猪品系。大白猪全身被毛白色、体质结实、适应性强。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12头以上;163日龄体重达90公斤以上,增重耗料比重1:3.06以下;体重90公斤屠宰时,胴体瘦肉率达62%以上;肉质优良。现已推广到十几个省市,适于作父本。除了青藏高原外,在全国各地都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20.
以丽佳鸭为父本、连城白鸭为母本,应用杂交、多代横交技术和群体继代选育方法,逐步固定白羽、乌喙和青脚性状,选育出2个连城白鸭肉用新品系(Ⅰ和Ⅱ)。2个新品系分别经过4个世代和3个世代选育,白羽、乌喙和青脚综合性状的比率均从0%分别提高到99.01%和99.35%,平均实现遗传力达到0.808 9和0.951 7。连城白鸭新品系Ⅰ系肉鸭7周龄公母平均体重达1 824.64±170.90g,平均饲料转化率2.93∶1;Ⅱ系肉鸭7周龄公母平均体重2 168.22±219g,平均饲料转化率2.78∶1,比基础群连城白鸭生长速度分别提高了95.0%和131.6%、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2.3%和16.8%。结果表明选育效果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