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3.
4.
作者于1989-1990年在宁夏陶乐县农场骼不同剂型人工合成性诱剂对亚洲玉米暝Ostrinia furnacalis成虫进行迷向防治研究,通过迷向率、交配抑制率及玉米暝被害减退率三项指标的比较分析,得出每亩以塑料载管型110节,软膏型涂捕110处,剂量为10μg/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抽样实测与人工模拟为害损失的方法,得出豆荚暝对春、秋大豆的为害损失表现为:(1)随虫株、虫荚及虫粒度的提高,其损失亦随之加重;(2)虫株相当,损失则随虫荚增加而加重;(3)虫株、虫荚均相当,损失则随籽粒被害程度加重而加重。据此,建立了春、秋大豆豆荚暝为害率与损失率的回归预测式。  相似文献   

6.
水稻三化暝近年来在我县回升速度较快,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再度猖獗的主要原因是:(1)品种布局的调整,利于三化暝的发生;(2)种植新技术的推广,为再度猖獗提供条件;(3)常年冬季偏暖,气候条件适宜;(4)防治认识不足,造成三化暝危害逐年加重。据此提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8.
9.
板板栗受蛀暝的危害十分严重,爱这在率可达29%。用40%氧化乐果3倍液于8月下旬涂干,防治效果达76.5%以上,防治成本为34.8元/hm^2,净增板栗77.5kg/hm^2。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县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水稻播种面积在13万公顷以上.年产优质稻米70万吨,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一季稻面积大幅度增加.单、双季混栽现象严重,给二化螟提供了大量的“桥梁田”.加上二化螟对常用的有机磷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高龄幼虫点滴法测定了水稻二化螟对杀虫单和三唑磷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二化螟种群对杀虫单达高抗水平,其LD50为2.6903μg/头,抗性倍数达463.84倍,对三唑磷属低抗水平,其LD50为0.0399μg/头,抗性倍数为3.66倍。  相似文献   

15.
桃蛀螟生活史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蛀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其以幼虫啃吃桃、梨果实有向日葵种子、玉米秆等进行危害。该虫危害的特点是:一般在果实密挤处或两果造近时进行危害。梨果被害后,被害部位充满虫粪,并腐烂。调查表明,该虫在我区各果园内均有发生,平均被害经为7.9%,其中桃果被害率7.2%,梨果被害率8.6%,在本区危害比较严重。本文针对该虫食性杂并有转移寄主的特点,在防治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以使果实的受害程度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