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香蕉的钾素营养及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是典型的需钾作物,本文介绍香蕉对钾的需求程度以及钾对香蕉的营养作用。探讨了香蕉缺钾时原因、钾素营养诊断指标以及钾肥的合理施用。要提高香蕉果实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应推荐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2.
钾对大豆生理效应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大豆生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对大豆叶绿素、光合作用强度和硝酸还原酶有明显的正效应,钾能显著提高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盆栽试验施钾增产7.6%-16.9%,田间试验增产4.1%-14.9%。施钾具有提高大豆脂肪含量,降低蛋白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氮钾营养对青花菜花球结构,品质及其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4种氮钾处理对青花菜花球结构、品质以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花菜花球结构,品质与氮钾营养密切相关。氮钾配施对植株吸收氮、磷、钾有明显的调控作用,促进叶片与花球氮化物结果,有利于花球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于1990—1992年在杭州进行,研究了缺钾土壤施钾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显著增加有效穗和千粒重,子粒产量增幅为7.33%—29.03%,随品种和钾肥用量而异,且能增加生物产量,但降低收获指数。略降低大麦子粒蛋白质含量,但能提高单位面积子粒蛋白质总量,施钾还可提高子粒必需氨基酸和脂肪含量。无水麦芽浸出率等5项麦芽品质指标施钾后也得到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浙农大6号在施氯化钾195.0kg/hm ̄2时,麦芽品质达最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配施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氮、钾用量配比可提高小麦的穗数、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表现出随氮、钾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氮、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正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几种蔬菜的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蔬菜在不同土壤上的施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促进蔬菜植株的生长,显著提高产量。在一定钾肥用量范围内,产量随钾肥水平提高而提高,超过一定量时,产量并不增加。钾素营养能提高果实中 Vc 和全糖的含量,改善贮藏特性。 Vc 含量的提高效应与产量效应一致,但糖分的含量在稍低钾素水平上出现。由于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的效应,施钾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产投比大。  相似文献   

7.
氮素和钾素在烤烟基追肥中的用量配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多点多因子随机区组试验,探讨不同氮、钾用量配比对烤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在基肥中的比例为60%,可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氮肥在基肥中的比例进一步加大,烟叶的产量和产值有所降低,但上部烟叶品质明显提高;随着钾肥在基肥中比例的增加,烟叶内在品质提高,评吸质量改善。在烟株生长后期供钾,可降低总氮、烟碱等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8.
试验于1990-1992年在杭州进行,研究了缺钾土壤施钾对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能显著增国有效穗和千粒重,子粒产量增幅为7.33%-29.03%,随品种和钾肥用量而异,且能增加生物产量,但降低收获指数,略降低大麦子粒蛋白质量记含量,但能提高单位面积子粒蛋白质总量,施钾还可提高了粒必需氨基酸和脂肪含量,无水麦芽浸出率等5项麦芽品质指标施钾后也得到改善,在本试验条件下,浙农大6号施氯化钾  相似文献   

9.
施钾量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江苏沿江高沙土地区花椰菜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施钾量,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施钾量处理间花椰菜产量和品质存在显著差异,施钾能显著提高花椰菜的产量和品质,但施钾量达到一定值后,继续增施钾肥,则有害物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显著增加,且Vc、锌、铁、钙等营养物质含量下降,产量下降,不利于花椰菜产量的提升和品质的改善。本试验条件下,花椰菜钾肥的适宜施用量为420 kg·hm-2。  相似文献   

10.
钾肥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近几年来。人们对钾肥认识不够。对氮肥很重视,随复种指数和产量的提高,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钾肥在农业生产上日益显现出重要作用,钾是品质要素,它能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品质,钾的主要营养功能是促进光合作用,提高光合作用的能力。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合成。所以不论什么作物。如玉米、高粱、水稻、大豆或蔬菜施用适量的钾肥,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钾锰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后期生长及子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钾锰配施明显提高了旱地冬小麦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小麦子粒的千粒重;钾锰配施处理小麦子粒的平均灌浆速率(Ra)和灌浆第二阶段即灌浆快增期的灌浆速率(R2)明显高于无钾、锰肥处理;钾锰配施对旱地冬小麦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钾量对冬小麦几个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2~1994年,在滇中山原红壤上所作的田间试验中,冬小麦在3种NP施用水平下施用不同用量的钾肥.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在配施NP肥的基础上,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小麦叶片的气孔阻力减少,提高叶片胞间CO2浓度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净光合速率,籽粒产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不同小麦品种钾吸收,分配特性及其钾营养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钾效率系数(EI)和施外效率(KE)能很好评价小麦品种在钾缺乏条件下的钾营养效率,钾高效品种能在缺钾条件下区得较高产量;钾低效品种EI值小,但KE值大,施钾能获主产;押高效品种在钾缺乏或充足条件下均能维持功能叶(3~4叶)中较主的钾含量,功能叶中(第3~4叶)钾钾高效品种籽粒中甸积累量及其占总量的自分数较高,钾你效品种植物功能叶中的钾含量低效,茎、叶、叶间钾钾高效品种籽粒中钾积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给黄土旱地经济合理施肥、粮食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对小麦产量、各生育期钾素营养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小麦增产效果差异显著。单施氮肥小麦增产75.3%,单施磷肥小麦产量则降低24.7%,NM、PM、NPM配施小麦增产75.9%~92.9%;小麦钾素的吸收主要集中在生长发育前期,孕穗期以后因泌钾现象多表现为负吸收,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无机肥与有机肥配施,促进小麦吸钾作用明显,小麦植株各器官含钾量明显提高;单施N肥、NP配施小麦钾素的吸收量、吸收速率较高,单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小麦钾素吸收量和吸收速率比对照也有明显提高;单施N肥小麦氮肥利用率较高为76.73%,单施P肥小麦磷肥利用率较低仅为14.20%,NP配施与单施P肥相比,吸磷量、吸钾量分别增加112.53%和79.36%。施用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作物氮、磷、钾吸收量,但肥料利用率却不高。[结论]施用有机肥以及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5.
以石新828小麦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在小麦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寡聚酸钾泡腾片溶液对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齐穗期喷施寡聚酸钾泡腾片溶液,能够提高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利于防治小麦早衰,小麦成熟后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最终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其中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大于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说明喷施寡聚酸钾泡腾片主要是通过增加小麦穗粒数和穗粒重而使小麦产量提高的。总体来看,在小麦齐穗期喷施寡聚酸钾泡腾片10 000倍液,对防治小麦早衰和提高产量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小麦施肥结构,推动化肥减量化,提高肥料利用率,通过田间试验,开展了常规施肥、测土测土配方施肥等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生长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有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下小麦籽粒产量为7845 kg/hm2,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56%。测土配方施肥提升了小麦籽粒与秸秆对氮和磷养分的吸收,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籽粒氮和磷含量分别提高5.85%、8.75%。各处理中测土配方施肥处理100kg籽粒养分吸收量中氮、磷、钾养分吸收量最大,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12.34%、10.95%、4.67%。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有利于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小麦季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提升了3.5、2.3、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7.
以弱筋小麦品种扬麦9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部分重复法进行播期、群体密度、肥料(氮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以及追肥时期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验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弱筋小麦的蛋白质含量;氮肥施用量对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随氮肥施用量增加,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返青期以后追施氮肥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8.8叶龄期追施氮肥对产量形成影响最大,10.1叶龄期施用,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但增加磷肥施用量又能显著抑制蛋白质含量的提高;播期对籽粒产量和蛋白质含量起负向作用;群体密度大,钾肥施用水平高,能显著提高弱筋小麦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与锌肥配施对小麦和玉米产量及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Zn含量高于1.20 mg/kg的土壤上施用Zn肥,小麦和玉米增产效果不明显。不同施肥处理的小麦和玉米植株的Zn含量及Zn吸收量存在明显差异。土施Zn肥能显著提高小麦和玉米籽粒的Zn含量及Zn吸收量。与氮磷钾配施相比,氮磷钾配施锌肥小麦籽粒的Zn含量和Zn吸收量分别提高25.0%和25.7%,玉米籽粒的Zn含量和Zn吸收量分别提高12.0%和13.0%。  相似文献   

19.
钾肥对冬小麦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2~1995年,在滇中山原红壤上所做的田间试验中,冬小麦在3种NP水平下施用不同量的钾肥.研究结果表明,在配施NP肥的基础上,随着钾量的增加,小麦籽粒产量亦显着增加,并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籽粒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改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潮土区砂壤质土壤强筋小麦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和抽穗期喷施微量元素的效果。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够提高强筋小麦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灌浆期喷施钾、锌、硼肥,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旗叶的硝酸还原酶(NR)、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改善小麦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其中,钾和锌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最大,可以提高粗蛋白、沉淀值、吸水量、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喷锌肥可以提高沉淀值、湿面筋、吸水量和稳定时间。喷钾肥可使蛋白质、沉淀值、吸水量、稳定时间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