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禾谷镰孢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报道了制备禾谷镰孢原生质体的方法琢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条件。PDS培养液中菌丝和5%绿豆汁中产生的分生孢子,在28℃下通过蜗牛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溶菌酶(1.5%+1.5%+1.5%)酶解,2h开始有原生质体释放,5h左右达释放高峰后趋于稳定,而以纤维素酶(3%)、溶菌酶3%)、蜗牛酶+纤维素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蜗牛酶+溶菌酶1.5%+1.5  相似文献   

2.
黑曲霉AMS—11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酶系统,制备方法,培养基成分及Ca^+2对纤维素酶高产菌黑曲霉AMS-11原生质体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YG液体培养基静置培养所获得的菌膜用粗糙圆头玻棒仔细充分地捣碎。在32℃下以2%纤维素酶+1%蜗牛酶混合酶液酶解3.5h,可以获得最佳的制备效果。  相似文献   

3.
平菇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菇菌丝原生质体的释放以菌龄4~6d的幼嫩菌丝,用2%Lywalzyme采用0.6MKCl为渗稳剂在pH值为5.5、温度为35℃、酶解2~2.5h生长较好,可达107个/mL,孢子释放原生质体在1.5%溶壁酶和1.5%纤维素酶混合作用,同样外界条件下原生质体转化率可达100%。原生质体再生以2号培养基在0.6M甘露醇的作用下,用载片悬浮滴式再生法,再生率可达12.3%。  相似文献   

4.
用正交试验比较了菌龄、酶种类及浓度配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黑曲霉AMS11和里氏木霉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AMS11和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4个因素的合理参数分别是:菌龄14~16小时和18~20小时;三种酶配比(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mg/ml)为(8:4:2)和(5:2.5:2.5);酶解温度均为32℃;酶解时间均为2~3小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龟裂链霉菌( Streptom yces rimosus)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条件和该原生质体对抗生素的抗性结果。在 S生长培养基中加入φ= 1 % 甘氨酸进行菌丝体培养24 h ,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φ= 3 % 、酶解温度28 ℃、酶解时间90 min ,其制备的原生质体数达到6 .0 亿个/ m L 以上;原生质体最佳再生培养基为 R5 再生培养,其再生率达到46 % 。  相似文献   

6.
用正交试验比较了菌龄、酶种类及浓度配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主要因素,对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AMS11和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esei)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AMS11和QM9414两菌株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4个因素的合理参数分别是:菌龄14~16小时和18~20小时;三种酶配比(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mg/ml)为(8:4:2)和(5:2.5:2.5);酶解温度均为32℃;酶解时间均为2~3小时。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在森林资源综合利用中具重要意义的林腐性用菌香茹的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对用MYG培养的菌丝,采用以0.6mol甘露醇为稳渗剂的1.5%溶壁酶Lywallzyme进行酶解脱壁,在菌龄7d,酶解液PH值4.5、湿度28℃,酶解4h时原生质体产量最高(6×10^6/ml,每0.1g鲜菌丝)。酶解温度≥31℃时原生质体产量和再生率都明显降低。用SO培养基代替MYG可使原生质体产量提高1倍,但再生率  相似文献   

8.
把在YPG液体培养其中震荡培养(100rpm)4-6h的根霉孢子放入酶液(蜗牛酶25mg/ml+溶菌酶20mg/ml+Novozym-2345mg/ml)内,在30℃下震荡(100rpm)酶解3-4h,原生质体形成率为53.6%。  相似文献   

9.
蕙兰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蕙兰无菌苗的幼叶和幼原球茎以及花蕾时的花瓣和花粉块为材料,研究了纤维素酶(商品名OnozukaR-10)浓度、渗透压稳定剂甘露醇浓度和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花粉块和花瓣的分离条件为1.5%纤维素酶、0.3%果胶酶、11%甘露醇、酶解时间6.5h时,其原生质体最高得率分别为4.56×106和2.12×106个/gFW。②幼叶的分离条件为1.0%纤维素酶、0.3%果胶酶、13%甘露醇、酶解时间20h时,其原生质体最高得率为3.36×106个/gFW。③幼原球茎的分离条件为1.0%纤维素酶、0.3%果胶酶、11%甘露醇、酶解时间16h时,其原生质体最高得率为1.87×105个/gFW。此外,花粉块与叶片的原生质体溶液中杂质很少,有利于提纯;花瓣原生质体溶液中碎屑较多,且有少量的针晶;原球茎原生质体溶液中的淀粉粒与针晶很多,非常不易提纯。因此,花粉块与叶片为蕙兰原生质体分离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10.
菌丝培养条件的改进对香菇原生质体释放的促进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生质体制备技术是通过体细胞杂交或基因转导进行种质改良的基础。探讨了菌丝培养条件对食用担子菌香菇原生质体释放的影响。在采用1.5%国产酶Lywallzyme的条件下,对接处物进行预切碎处理后,用MYG培养基培养可使原生持产量提高7倍,而对再生率影响有大。大MYG中添加1μg·g^-^1α-萘乙酸(NAA)使原生质体产量进一步提高1倍,酶解4h时产量达72×10^6/mL(0.1g湿菌丝),显著高于  相似文献   

11.
以苹果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叶片酶解的酶液组成是Cellulase-Onzuka R-10 0.8%+Pectinase 0.5%+PVP 1%+甘露醇0.65 mol/L+MES0.1%;以改良MT+BA 1.0 mg/L+2,4-D 0.2 mg/L+甘露醇0.65 mol/L+Vc 5.0 mg/L+Glu 500 mg/L+CH 100 mg/L+ME 500 mg/L+Arg 50 mg/L为培养基对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固液双层培养效果较好,最适培养密度为1×105个/ml,培养1~2天原生质体变形,3~4天第一次分裂,2周分裂3~5次.平邑甜茶原生质体一个月后形成微细胞团,两个半月形成肉眼可见的微愈伤组织.鲁加5号和M7均只形成7~10个细胞的细胞团,嘎拉未见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拟建立高粱红曲菌M-3的菌丝高效制备和再生原生质体的优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以1.0mol·L~(-1)山梨醇(pH8.0)为高渗透稳定液,以纤维素酶(0.3%)和蜗牛酶(0.3%)为裂解酶的条件下,考查不同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酶解pH等单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2h、pH值为6.0、温度32℃,在此工艺条件下,原生质体形成数为3.000×10~6个·mL~(-1),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再生率为19.33%(再生菌落数为5.80×10~5个·mL~(-1))。  相似文献   

13.
黑木耳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用浓度为0.6mol·L-1的MgSO4·7H2O渗透压稳定剂配制浓度为1.5%的溶壁酶,在pH6.0,30℃条件下酶解3h,黑木耳原生质体产量达到最高值为9.2×106个·mL-1。最适合原生质体再生的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MgSO4·7H2O0.15%,蛋白胨0.1%,KH2PO40.1%,琼脂2%,甘露醇0.6mol·L-1,在此培养基中的再生率为33.09%。  相似文献   

1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其在微生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微生物遗传育种上一项重要技术,它具有遗传信息传递量大,不受亲缘关系的影响,可有目的地选择亲株以选育理想的融合株,便于操作等优点,在遗传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其影响因子、原生质体融合的促融方法、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筛选以及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花椒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椒试管苗叶片、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试验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液浓度、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对花椒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并以花椒试管苗叶片分离出的原生质体为试验材料,研究培养基种类、培养密度、不同激素配比对花椒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液浓度、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对花椒原生质体分离有显著影响。在适宜条件下,用甘露醇作花椒原生质体分离的渗透压调节剂,浓度在0.6~0.7 mol·L-1时分离效果最佳。以花椒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的最佳酶液组成为CPW-0.7 mol·L-1甘露醇+1.0%(w/v)纤维素酶R-10+1.5%(w/v)果胶酶,酶解时间为10 h,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分别可达82.36×105 个·g-1和72.74%。以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为分离材料的最佳酶液组成均为CPW-0.6 mol·L-1甘露醇+2.0%(w/v)纤维素酶R-10+0.5%(w/v)果胶酶,酶解12~14 h,纯化后的原生质体产量及活力分别为31.26×105 个·g-1、59.15%和53.87×105 个·g-1、63.92%。以花椒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分离纯化后的花椒原生质体在无激素的WPM培养基中,培养密度为1×105个·mL-1,培养第3天原生质体第1次分裂,2周分裂3~5次,原生质体28 d后形成微细胞团,培养60 d后可形成2 mm左右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6.
高活力苹果酒酵母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优化高活力苹果酒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条件,利用酶解和超声波细胞脱壁两种方法,全面考察了菌龄、酶质量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温度、超声波作用时间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并对两种方法的脱壁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①超声波法脱壁效果优于酶解法;②优化的超声波法细胞脱壁的最佳条件为:菌龄8 h,功率240 W,温度30℃,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③采用优化的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条件参数时,原生质体形成率达到95.21%,再生率达到30.03%。通过试验可知,超声波法较酶解法操作简单,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和再生率较酶解法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拟布里特班克虫草——金龟子绿僵菌大孢变种原生质体的分离制备条件,以10~15mg/mL溶壁酶为酶液、0.7mol/L NaCl为渗压稳定剂,30℃处理1.5h是其原生质体最适合的分离条件。对原生质体释放和再生的形态学过程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木霉菌T2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并对原生质体的释放和再生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木霉菌T2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菌龄为24h,裂解酶采用崩溃酶,酶浓度为15mg.ml-1,酶解时间在3~4h之间,酶解温度以30~35℃时最为适合。观察到木霉菌以菌丝断裂方式释放原生质体,以产生不规则突出的方式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Ca2+在花粉管、胚芽鞘原生质体、糊粉层原生质体、根冠原生质体等植物细胞胞吐过程中的调节作用,Rop GTPases与Ca2+、annexins与Ca2+在胞吐中的相互协调作用,以及植物细胞中存在的两条分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