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水北调工程宝应泵站叶片调节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简述了大中型泵站中水泵叶片调节的方法及应用范围,介绍了中置式环保型叶片调节机构.根据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宝应泵站的性能参数和特点,对叶片调节方式进行了比选,分析了采用液压全调节方案的可行性,提出了采用中置式环保型叶片调节机构的方案,并对叶轮结构型式作了研究.通过国家水利部“948”项目资助引进技术并在国外生产加工调节系统,出厂检验结果为叶片动作很平稳,限制开关动作良好,叶片开度由100%枷%时动作时间为93S,由0%-100%时为94S,在参考值范围内.泵站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结构型式可靠、稳定,叶片调节机构动作灵活,机组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2.
大型立式轴流泵叶片调节方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大型立式轴流泵的叶片调节方式,对油压调节方式和机械调节方式从结构、工作原理、系统构成、控制方式、安装、检修与运行、自动化管理、泵的构造要求、投资、运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认为两种调节方式在大型泵站的运用都是成功的,但机械调节方式结构和系统构成更简单,控制方式和自动化管理更容易,安装、检修方便,对泵的构造要求不高,投资也少,机械式调节有替代液压式全调节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冯旭松  金燕  刘超 《排灌机械》2010,28(4):344-348
贯流泵装置中扩散导叶的叶片数是影响其装置水力性能的一个因素,故有必要对其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CFD方法对配有不同导叶体的灯泡贯流泵装置内部三维流动进行了全流道数值模拟计算,获得了5种不同方案(4片、5片、7片、8片导叶和改进后的5片导叶)下贯流泵装置水力性能以及导叶段的水力损失,分析了不同导叶叶片数和叶片形状对贯流泵装置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导叶体内的水力损失基本上随着导叶叶片数的增加而增大,而泵装置的效率不完全符合这一规律;采用5叶片导叶方案的泵装置效率较高,且内流场的压力和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改进后的5叶片导叶体内的水力损失最小,泵装置效率最高,提出了对确定叶轮的最佳导叶叶片数的匹配.  相似文献   

4.
拟通过64ZLQ—50型全调节轴流泵的研制、生产,试对轴流泵叶片全调节方案的选择、原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保持叶轮后盖板与泵壳的间隙不变,通过改变背叶片宽度设计出4种不同离心泵叶轮方案。采用CFD仿真模拟对各方案下的模型泵进行了全流道数值计算,得到了背叶片宽度对离心泵外特性与后泵腔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背叶片间流道内的低压随其宽度的增加,面积和数值均先减小后增大;后泵腔内的压力梯度过渡均匀,在0.85倍叶轮半径处压力达到最低;当背叶片宽度较小时,叶片间流道内流线基本呈环状,液体流动比较顺畅;背叶片间流道内存在低速区及与叶轮背叶片旋转方向相反的旋涡,背叶片宽度越大旋涡越强烈;背叶片增加了泵的扬程与轴功率消耗,降低了泵的效率,其宽度变化对效率与轴功率影响较大,扬程变化则不明显;研究可为实际工程中控制背叶片宽度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叶片可调式水泵流量在线调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在大型输水工程中实现全系统的流量平衡,提出了叶片可调式流量在线调节方式,即来流有扰动时,通过自动调节叶片角度改变泵的流量特性,保持泵站前池水位不变而实现新的流量平衡。应用此方法编制了过渡过程仿真程序,并讨论了调节器参数对调节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分流叶片对离心泵空化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模型泵IS50-32-160为研究对象,设计了1种不带分流叶片与3种带分流叶片不同短叶片进口直径的叶轮,利用CFD对此离心泵的全流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分流叶片离心泵在不同空化余量时泵的空化性能和叶轮内部流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添置分流叶片后,泵的扬程和效率均显著提高,但短叶片的长短对扬程和效率的影响不大;添置分流叶片后,泵的抗空化性能均有提高,且当离心泵短叶片进口直径为0.725D2时,离心泵的抗空化性能相对较好,必须空化余量比其他2个带分流叶片方案减小了0.5 m;空化发生以后,叶轮出口射流速度会增加损失,同时叶轮内部速度的减小又会减少叶轮产生的动能,因而扬程会发生突降;带分流叶片的方案气泡分布情况比无分流叶片方案均有一定的改善,添置分流叶片后,气泡发展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短叶片包角对离心泵内部流动和性能的影响。在原型泵叶轮(具有8长叶片)的基础上设计了4长4短的叶轮,通过多次改变短叶片包角。采用全黏性三维湍流数学模型数值模拟计算了4组长短叶片离心泵内流场,对比分析了不同短叶片包角设置方案对泵的包角-扬程、包角-效率等外特性曲线及叶轮内流场在不同情况下的流动分布。结果表明:短叶片包角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包角的增大,泵的最高效率略有提高;同时随着短叶片包角的增加,泵在设计工况下运行时叶轮进口处负压有所增大,湍动能损失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灯泡贯流泵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中不同结构型式的灯泡贯流泵,按照工况调节方式和传动方式及总体结构的组合,归纳为变频调节整体紧凑结构型(I型)、变频调节现场可拆装结构型(II型)、齿轮箱传动机械全调节现场可拆装结构型(III型)和液压全调节现场可拆装结构型(IV型)等4种结构型式.根据机械和液压式叶片全调节以及变频变速调节等工况调节方式,以及直接传动和通过减速齿轮箱的间接传动的不同传动方式,对4种不同结构型式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灯泡贯流泵均安全、可靠,其中IV型结构机组在最大水推力及反向推力等不利工况下,最大变形值约为0.2 mm,不同部位的变形差小于0.1 mm,但在结构特性方面有明显差异.IV型机组的重量达225 t,约为I型结构的3倍;与叶片调节相比,采用变频变速调节时,不仅能够简化机组的结构,而且水泵可以采用柱形轮毂,提高效率1.6%以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泵于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发展,叶片调节机构是其重要和关键部件之一,它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大泵的发展水平。我国大泵的叶片调节机构经过近40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许多进步,可靠性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由于工程运行中的抬轴、漏油、传动机构发热,甚至烧毁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因而认真地回顾、分析和总结,探索、发现和研究新的调节机构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对我国大泵及叶片调节机构的发展简况、调节机构的选用及主要存在问题、调节机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综述,期待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更多更好的调节机构面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