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花香型绿茶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香型绿茶是具有乌龙茶香气特征的新香型绿茶。为提升花香型绿茶的品质,2007年和2008年9月以浙农113鲜叶为原料,分别对摇青和做形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度的摇青或养护技术可制成花香型绿茶,且摇青技术制茶品质较好;摇青3次制茶品质较佳,茶叶有浓花香味;做形方式3的造型效果较好,茶叶外形扁直,有浓郁花香,清爽中带有花味。因此,确定花香型绿茶的优化加工工艺为鲜叶—摇青(3次)—杀青—揉捻—做形(方式3)—毛火—足火。  相似文献   

2.
花香白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吉白茶芽叶为原料,采用花香绿茶的加工工艺.成功研制出花香白茶,该茶具有浓郁花香和醇厚茶味的特点.其加工工艺为:鲜叶→晒青→凉青(25℃,10 h)→杀青→初揉→烘二青→复揉→第一次足火→第二次足火→毛茶.  相似文献   

3.
利用浙江省主栽茶品种"春雨2号"鲜叶为原料,依照传统白茶加工工艺,设计不同萎凋方式(日光萎凋、室内萎凋、萎凋槽萎凋、28℃和35℃控温萎凋)及不同干燥方式(50℃、80℃和100℃烘干)进行工艺对比试验,通过对成品白茶感官评价及滋味品质成分定量检测,探索适合浙江茶树品种"春雨2号"原料加工白茶的适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不同萎凋方式及烘干方式因环境温湿度不同导致加工时长差异;与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等萎凋方式相比,控温萎凋受环境影响较小,其产品质量较为稳定;35℃控温萎凋因高温短时而导致成茶儿茶素及氨基酸含量较低,成茶青气(味)减弱,但甘甜度提高;而高温短时的烘干方式有利于提高香气丰富度。综上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合浙江本地品种"春雨2号"原料加工白茶的2个工艺流程分别为:鲜叶→35℃控温萎凋25 h→50℃烘干2 h;鲜叶→日光萎凋40 h→100℃烘干30 min。  相似文献   

4.
陈勇 《现代农业科技》2007,(21):141-141
2003年,福安市上白石镇引进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经试验观察,筛选出适合该地推广的金观音、黄观音,进行无公害示范栽培。介绍两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以及乌龙茶病虫害无公害综合技术研究、有机肥料施用效果与效益的研究、加工新工艺研究情况等。  相似文献   

5.
《农技服务》2019,(7):39-40
为安顺毛峰茶的加工提供参考,以福鼎大白茶茶青为研究对象,采用创新工艺(茶青→萎凋→摇青(2~3次)→凉青(2~3次)→杀青→冷却→风选→回软→揉捻→解块→做形、提毫→摊凉→提香)加工,对成品茶叶进行感官品质审评。结果表明:创新加工工艺生产的毛峰茶总体得分为87.25分,高于传统工艺,提高了毛峰茶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6.
李保 《农村新技术》2009,(12):55-55
一、原料配方 鲜苹果5千克,白砂糖3千克,鸡蛋清250克。 二、工艺流程 选料→软化→制浆→打浆→成型→烘制→切块→包装→成品。 三、加工方法 (一)选料:对原料苹果并无严格要求,只要不腐烂即可。  相似文献   

7.
本文中提到高香型红茶初制中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控制萎凋叶含水率60%时, 经揉捻后制茶率高, 茶叶品质好;黄观音等高香型型红茶品种,发酵室的环境温度为25~26℃,湿度90%以上,发酵时间以3~4h为宜,成茶品质好。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77-179
白茶以其清甜的口感以及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分析对比了以云南当地茶树鲜叶为原料用白茶加工工艺制作的云南白茶与福建白茶在适制品种、加工工艺以及感官品质方面的差异。指出未来可以大力推广种植适制白茶良种,以提高云南白茶的产量,同时改进加工工艺技术以提高云南白茶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利用乌龙茶品种“黄金桂”特有的花香,加工生产成红茶产品“黄金桂红茶”,创新工艺为鲜叶→日光萎凋→摇青→揉捻→轻发酵→烘干→成品茶。该产品外形紧直,汤色金黄明亮,桂花香飘逸持久,滋味浓醇,叶底匀红,深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花香型绿茶品质,以夏秋茶鲜叶为原料,分别对晒青和摇青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日光晒青(鲜叶减重率9%~11%)、摇青(鲜叶减重率为20%~23%)工艺生产的成茶品质最佳,兰花香明显,感官审评得分最高,所测香气组分多达41种。  相似文献   

11.
用鱼肉加工砀多味鱼肉脯,营养丰富,市场走俏,同时原料广泛,是鱼类深加工增值的好门路.其加工技术如下: 1、工艺流程 选鱼→去鳞→剖片→清洗→漂洗→擂溃→摊片→油炸→浸汁→沥干→烘制→成品.  相似文献   

12.
多酚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是茶叶重要品质成分。本研究将金观音、黄观音、福云6号等7个福建茶树品种春梢鲜叶原料分别加工成4种茶类(绿茶、白茶、红茶和乌龙茶),并分析比较了鲜叶原料及其所制茶类的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儿茶素类和游离氨基酸组分的模式差异。结果表明,基于供试茶样(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二维"点集"分布视图可将4种茶类及其鲜叶原料划分成3个主要类群:绿茶、白茶和一芽二、三叶鲜叶样;乌龙茶和中、小开面二至四叶鲜叶样;红茶样。鲜叶原料采摘标准是乌龙茶有别于其他茶类的首要影响因素。通过供试茶样儿茶素类和游离氨基酸的靶标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可进一步比较白茶与其他茶类化学轮廓的模式差异。茶叶在加工过程中简单儿茶素较酯型儿茶素更易趋于氧化减少,萎凋工序则有助于白茶游离氨基酸(苏氨酸和亮氨酸)的形成或保留。  相似文献   

13.
绿茶加工工艺与香气物质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牟杰 《现代农业科技》2011,(14):369+372
从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复火等方面阐述了绿茶加工工艺与香气物质变化的关系,以期能够为不同香型绿茶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花果香型的茶叶受到大众的喜爱,尤其是年轻的消费群体。乌龙茶做青工艺激发放大了茶叶的天然花果香型,并促进了一系列物质的转化(主要是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小分子物质的增加,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的降解),对于夏秋茶苦涩味重、鲜爽度差、茶香淡薄等品质缺陷有明显改善效果;同时,应用到不同茶类加工中,做青工艺所带来的品质特征基本都表现为花香型,滋味也得到进一步改善,本文通过综述做青工艺在五大茶类加工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做青过程发生的实质变化,以期为夏秋茶资源利用、加工工艺改进及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出桂热2号白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充分利用、发挥桂热2号茶树品种资源优势及生产出形美质优白茶产品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热2号鲜叶单芽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工艺和新工艺进行加工,通过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测定评价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采用传统工艺制成的白茶条索稍紧,有毫香,带青气,滋味纯和;将杀青、做形工艺与白茶传统工艺进行整合的新工艺Ⅱ制成的白茶,青气消失,毫香浓、持久,条索紧,形似月芽,白毫显,滋味醇厚、甜爽,且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4项常规成分均高于传统工艺,其含量分别为5.04%、33.00%、4.57%和42.55%.[结论]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影响明显,以将杀青、做形工艺与白茶传统工艺进行整合的新工艺Ⅱ制成的桂热2号白茶品质最优、形质俱佳,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加工工艺对不同茶类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为探明加工工艺对不同茶类主要生化成分的影响,采用相同鲜叶原料,同时加工成六类茶样,分别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以绿茶中最高,红茶中最低。氨基酸、黄酮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则以白茶中含量最多,红茶中最少,这些差异与加工过程中影响生化成分变化的机制有关。认为以茶多酚的氯化程度作为中国茶叶分类的依据比较合理。为有效利用茶叶中的营养、保健成分,饮用白茶和绿茶最好,红茶不及青茶(乌龙茶)和黄茶;若加工液体茶饮料,采用各类茶的在制品为原料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桂热2号白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充分利用、发挥桂热2号茶树品种资源优势及生产出形美质优白茶产品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热2号鲜叶单芽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工艺和新工艺进行加工,通过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测定评价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采用传统工艺制成的白茶条索稍紧,有毫香,带青气,滋味纯和;将杀青、做形工艺与白茶传统工艺进行整合的新工艺Ⅱ制成的白茶,青气消失,毫香浓、持久,条索紧,形似月芽,白毫显,滋味醇厚、甜爽,且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4项常规成分均高于传统工艺,其含量分别为5.04%、33.00%、4.57%和42.55%.[结论]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影响明显,以将杀青、做形工艺与白茶传统工艺进行整合的新工艺Ⅱ制成的桂热2号白茶品质最优、形质俱佳,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茶树新品种桂热2号适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茶树新品种桂热2号鲜叶为原料,分别加工绿茶、红茶和白茶,采用感官审评和化学分析方法,评价桂热2号的适制性.结果表明,茶树新品种桂热2号适制性广,加工绿茶条直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加工红茶汤色红亮,甜毫香明显,滋味醇爽;加工白茶形似月芽,滋味清甜醇,香高带毫香.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的晒青、萎凋、发酵和烘干温度的工艺试验对比,得到桂香18号白茶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制作桂香18号白茶最佳工艺参数为:鲜叶→弱光晒青(10~20min)→萎凋(45~49h)→烘干(90~100℃)。  相似文献   

20.
提高扁形名茶品质的工艺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茶树品种加工扁形名茶的适制性,不同鲜叶摊放程度和不同加工工艺对扁形名茶品质的影响及其化机制。结果表明,福鼎大白茶,蜀永3号,南江大叶茶等5个茶树品种为扁形名茶的适制品种。其中,福鼎大白茶和蜀永3号为“翠绿披毫”型扁形名茶的最适制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