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柠檬马鞭草在不同生长期精油含有率及组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实验是为摸索柠檬马鞭草在上海地区的生长规律及不同生长时期精油含有率和成分的变化,以找到最佳收获时间和收获器官而设计此方案。测定了株高变化,用水蒸汽蒸馏装置提取精油,用气相色谱仪(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了不同时期精油含有率与成分的变化,对比不同器官(叶和茎)、不同部位和不同采样时间的精油含有率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马鞭草四月到六月株高增长速度较快,其精油主要成分为柠檬醛、柠檬烯和姜黄烯,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六月中旬精油含有率达到最高,一天中精油含有率在中午12:00时达到最高,叶片精油含有率高于茎,枝条上部鲜叶精油含有率要高于下部。  相似文献   

2.
以连翘果实为试验材料,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连翘果实精油,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乙醇夹带剂浓度4个因素对连翘果实精油萃取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选以较大的三个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萃取压力23 MPa、萃取时间90 min、萃取温度52℃时,连翘果实挥发性精油的提取率为0.58%。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抑菌试验的供试菌,将精油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衡量指标,对连翘果实精油的抑菌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浓度2.0%连翘果实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大抑菌直径为15.6 mm和10.2 mm。以失重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研究连翘果实精油对荔枝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含有2.0%连翘果实精油的乙醇溶液对荔枝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可作为连翘精油在食品保鲜方面应用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四种薄荷植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研究对上海地区引种成功的四种薄荷:黑胡椒薄荷(Mentha×piperita cv.)、薰衣草薄荷(Mentha piperita‘Lavandula)’、菠萝薄荷(Metha suaveolens‘Variegata)’以及留兰香(Mentha spicata)的植物学性状和精油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四种薄荷的植物学性状差异显著;黑胡椒薄荷和薰衣草薄荷的精油含有率较高,分别为0.42和0.34 mL.(100g-)1.FW,菠萝薄荷和留兰香的精油含有率低,分别为0.009和0.088 mL.(100g-)1.FW;黑胡椒薄荷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薄荷呋喃27.49%、薄荷醇27.47%以及薄荷酮18.76%等,薰衣草薄荷精油中芳樟醇51.11%和乙酸芳樟酯13.58%是其主要成分,菠萝薄荷精油中氧化胡椒烯酮的含量超过80%,留兰香精油的主要成分为氧化胡椒烯酮39.66%和柠檬烯20.49%。目前引种的四种薄荷,黑胡椒薄荷精油尚没有达到国际该类产品的质量标准;薰衣草薄荷既可以提取精油,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菠萝薄荷只适宜作为观赏性品种种植;本地区引种的留兰香,不宜用于提取留兰香油。  相似文献   

4.
不同月份香叶天竺葵精油的含有率与成分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长在上海地区的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L.)不同月份的精油的含有率及其成分变化进行研究。采样后,用水蒸馏法提取精油,用GC-MS对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6月份和9月份精油含有率最高,精油含有率最低的是在1月份。无论哪个月份的精油,在它们的成分中,香茅醇及它的酯类的含量最高,其次是香叶醇和它的酯。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橘皮精油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g∶8mL、浸泡时间120 min、回流时间20 min、水蒸气蒸馏120 min.固液比对产油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蒸馏时间,回流时间影响较小,浸泡时间影响程度最低.在优化条件下,橘皮精油产油率可达3.74%.卷烟加香试验表明,橘皮精油对改进烟气质量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工艺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侧柏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萃取温度和静态萃取时间对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侧柏桧木精油萃取效果的因素排序为: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萃取流量>静态萃取时间;超临界流体CO2萃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萃取压力15 MPa、萃取流量500 L/h、萃取温度45℃条件下动态萃取4.0h,无需进行静态萃取,侧柏桧木精油萃取率为4.59%.[结论]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是提取侧柏桧木精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对新鲜芫荽根茎部进行精油萃取,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得到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流体流量及萃取时间对芫荽精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芫荽精油萃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37℃,CO2流量为33L/h,萃取时间为2.5h,该条件下萃取率可达到0.5023%。  相似文献   

8.
甜牛至(Origanum majorana L.)是唇形科牛至属多年生草本芳香植物,其精油具有多种保健功效[1],其植物分部于欧洲、北非及亚洲各国,通常精油提取时间在5~10月,2000年在上海引种成功.为了研究其在上海地区不同季节的精油含量及成分的变化规律,设计了实验.实验过程对2008年11月份到2009年10月份上海交通大学农业工程训练中心的甜牛至植物进行了测量,精油提取以及精油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甜牛至精油含有率每百克鲜重(下同)一年中在0.048~0.420 mL范围内变动,2月份精油含有率最低,为0.048 mL,8月份精油舍油率最高,为0.420 mL.通过GC-MS对各月甜牛至精油的成分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从鉴定出来的化学成分中含有率在1%以上的成分按含有率的多少排序为:4-松油醇、芳樟醇、γ松油烯、α-松油烯、桧烯、α-松油醇、水合桧烯、β-石竹烯、异松油烯、对孟二烯一醇、二环大根香叶烯和月桂烯,其中4-松油醇的含量最高,在20.802%~32.460%范围内,月桂烯含量最低,在1.099%~2.023%范围内.以上结果为甜牛至在上海地区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个体涂肤有效保护时间试验研究了苦杏仁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活性。结果表明,含HCN和去除HCN的苦杏仁精油对白纹伊蚊都具有很强的驱避活性,涂药8h后,2种苦杏仁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率均在96.76%以上,作为对照的隆力奇花露水的驱避率为58.28%。另外,2种精油对人体的有效保护时间分别为6h和7h,高于隆力奇花露水4h。可见苦杏仁精油对白纹伊蚊具有很强的驱避效果,且其有效保护时间高于隆力奇花露水,因而有望开发成为新型的蚊虫驱避剂。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夏季甜罗勒优化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一种既能保证甜罗勒苗期和营养生长期对温度的需求,又能减少生殖生长期大棚高温的不利影响的栽培模式,将甜罗勒在棚内和棚外同时种植,分析不同时期温度变化对棚内外甜罗勒不同生长阶段产生的影响,对比全生长过程生物量、精油含有率以及精油成分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2月到6月(营养生长期)和9月到10月(生殖生长期后期),棚内的生物量和精油含有率均要高于棚外;相反7月到8月(生殖生长前期)棚外各项指标高于棚内甜罗勒。8月中旬甜罗勒的生物量和精油的含有率都达到最大值,单株鲜重可达1400g,精油含有率可达4.5mL·kg-1。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建立优化的夏季甜罗勒种植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勇  陈英  曾军  刘园  王昊  刘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47-5648,5722
[目的]研究不同补光条件下冬季栽培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 L.)的生物学性状及精油成分。[方法]将甜罗勒覆膜种植,并进行冬季补光对照,分析甜罗勒全生长过程生物量和精油含有率的变化,研究不同补光时间对甜罗勒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结果]补光有利于甜罗勒生物量的增加,长补光的甜罗勒单株鲜重可达740g,精油含有率略低,为0.08ml/100gFw。[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建立优化的冬季甜罗勒种植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植物精油对玉米黄曲霉毒素B1的脱毒效果,试验选用肉桂精油、山苍子精油、罗勒精油作为脱毒物质,试验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研究三种精油用量为60 mg/20g熏蒸30天的脱毒效果;研究三种精油用量60 mg/20g时的最佳熏蒸天数;研究三种精油熏蒸30天时的最佳精油用量。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山苍子精油、罗勒精油均对玉米黄曲霉毒素B1有一定的脱毒效果,且熏蒸天数不同、精油用量不同脱毒效果有差异。关键词:玉米;黄曲霉毒素B1;肉桂精油;山苍子精油;罗勒精油;脱毒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营养液栽培对甜罗勒的生长及精油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最佳营养液配方以此为根据提高甜罗勒(Ocimum basilicum L.)精油含有率和改善精油组分。在以前的研究积累,并参照国际通用配方Hoagland基础上设计了新的配方(下称自制配方)。自制配方与Hoagland配方的主要区别为:自制配方中大量元素的H2PO4^-和SO4^2-离子浓度分别为Hoagland配方的4倍和2倍;NO3^-的浓度降低了8mg/L,且营养液中不使用NH4^ 。实验结果显示:Hoagland配方对生物量的增加,以及营养成分的增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自制配方在不显著降低生物量和保证基本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明显地提高了精油的含有率,而且,使精油的组分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金银花精油及其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金银花精油,用GC-MS分析金银花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及含量;采用饱和水溶液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金银花精油的包合率为指标,考察金银花精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包合温度、搅拌时间和烘干温度对金银花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制备金银花精油的得率为0.12%,经GC-MS分析,金银花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占金银花精油含量的75.30%,其中,金银花精油中芳樟醇及其衍生物含量大于25.60%;最佳金银花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条件为金银花精油与β-环糊精的包合比例1∶10(m L∶g)、包合温度60℃、搅拌时间3 h、烘干温度45℃,在此最优条件下,金银花精油的包合率为68.95%。[结论]水蒸气蒸馏法和饱和水溶液法可分别用于金银花精油及其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相似文献   

15.
余先纯  李湘苏  龚铮午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86-18588
[目的]改变橘皮精油传统提取方法中的不足,为橘皮精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也为橘皮的综合利用提供新途径。[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与微波处理技术相结合萃取橘皮精油,就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等对橘皮精油提取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采用正交试验对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结果]影响橘皮精油得率的因素顺序为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当萃取时间为20 min、萃取压力为9.0 MPa、萃取温度为40℃和CO2流量为20 L/h时,精油的平均得率为2.08%。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橘皮精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最大,为55.65%,D柠-檬烯和β-松油烯次之,含量分别为6.12%和5.48%。[结论]采用微波与超临界CO2萃取联用技术提取橘皮精油,萃取时间短,得率高,精油质量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及其微胶囊化工艺。[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薰衣草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精油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原料粒度、料液比、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薰衣草精油制备工艺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薰衣草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及含量;采用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包埋薰衣草精油。[结果]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薰衣草精油的最优条件为原料粒度60目、料液比1∶15(g∶m L)、浸泡时间1.5 h、提取时间4.0 h,精油的平均提取率为2.34%;经GC-MS分析,薰衣草精油的主体呈香成分为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主要有芳樟醇(34.81%)、乙酸芳樟酯(22.44%)等,占精油中挥发性成分的93.48%;最优条件下,大豆分离蛋白、β-环糊精和麦芽糊精的薰衣草精油包埋率分别为64.40%、43.95%和60.84%,大豆分离蛋白的包埋效果最佳。[结论]水蒸气蒸馏法可用于薰衣草精油的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可作为薰衣草精油的天然包埋材料。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植株精油,用GC和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对种植于上海崇明岛的银灰菊(Santolina chamaecyparissus L.)花期精油含油率及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银灰菊在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精油含有率分别为:1.45、2.05、1.38 mL·kg-1鲜重,盛花期精油含量最高。研究鉴定出25种精油成分,主要为酮类、萜烯类和醇类物质。精油主成分为蒿酮(19.39%~24.02%)、Vulgarone(16.16%~22.23%)、β-水芹烯(13.56%~18.08%)、月桂烯(9.00%~12.11%)、桧烯(3.50%~4.78%)、β-蒎烯(3.58%~4.07%)。整个花期精油成分物质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各成分的相对含有率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红松中的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以比较料液比、浸泡时间及蒸馏时间对红松松针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得出红松松针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是:料液比1:16,浸泡时间12h,蒸馏时间8h。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龙眼核中精油提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为试验因素,以精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时间22 min、提取温度70℃、液料比43 mL/g,精油提取率预测值为1.806%,验证值为1.817%。试验表明,响应面法对龙眼核精油提取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波萃取法提取红玫瑰精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红玫瑰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超声频率、料液比、原料粒度、超声萃取时间对红玫瑰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红玫瑰精油提取率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超声频率、原料粒度、超声波萃取时间、料液比;最佳优化工艺条件为超声频率60 k Hz、料液比1 g∶50 m L、原料粒度80目、超声波萃取时间30 min,该条件下玫瑰精油得率可达0.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