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蚕业》2016,(4):35-36
蚕种生产中出于对蚕卵质量的考虑,添食蜕皮激素一直未在原蚕饲养上应用,为了调查原蚕添食蜕皮激素后对制种产生的影响,2016年春季在原蚕上蔟前进行了添食蜕皮激素试验。  相似文献   

2.
蜕皮激素在蚕桑生产中已广泛应用,但过去只着眼于节约桑叶和上簇齐一,对于减少不结茧蚕的发生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在生产上如何应用蜕皮激素添食、减少不结茧蚕发生的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我们结合生产上大规模添食蜕皮激素的同时,运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了蜕皮激素添食试验的研究,以期为生产服务。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品种和药剂  蚕品种为春晓,蜕皮激素由海宁福安化工厂生产。  12 试验设区  收蚁至五龄第三天为普通桑叶育,五龄第三天后进行试验设计分区。设添食时间为因素(A),有三个水平,即五龄饷食后…  相似文献   

3.
以7·湘和9·芙2个原种作为研究对象,五龄期蜕皮激素添食时间分为五日添食区、见熟蚕5%添食区,以不添食区为对照,探讨添食蜕皮激素对原蚕及其杂种一代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早添食蜕皮激素对原蚕的熟蚕体重、上茧量、死笼率、产卵量有不良影响,越后添食蜕皮激素,对蚕儿的各项生理功能影响越少;原蚕添食蜕皮激素对其杂种一代的养蚕成绩没有显著影响。7·湘五日添食区的熟蚕体重、上茧量比不添食区分别低11.56%、38.78%,9·芙分别低9.46%,10.00%;7·湘和9·芙五日添食区的死笼率比不添食区分别高38.78%和60.37%;单蛾产卵量五日添食区显著低于不添食区,7·湘×9·芙低16.18%、9·芙×7·湘低8.74%;而见熟蚕5%添食区和不添食区之间,除9·芙×7·湘的单蛾产卵量比不添食区低3.89%,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现行家蚕饲养品种苏5×苏6、菁松×皓月为材料,在大蚕5龄将熟期(2~5%见熟)混合添食氯霉素、灭蚕蝇、蜕皮激素,结果发现上车茧率、好蛹率均有提高,分别比对照区上升6%、8%,蝇蛆茧、不结茧蚕头数明显下降,试验分析认为在大蚕后期混合添食氯霉素、灭蚕蝇、蜕皮激素对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增加蚕农经济收入有一定好处,值得在生产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永兰  周祥 《蚕桑通报》1993,24(3):39-40
蜕皮激素在丝茧育生产中应用很广泛,它能使蚕提早上蔟,老熟齐一,营茧速度加快,节省桑叶和劳力,特别在缺叶年份是一个很得力的补救措施.在种茧育生产过程中,虽然原则上不推广使用蜕皮激素,但原蚕户在缺叶严重的情况下,蜕皮激素的使用也不乏其例.本试验目的就是要探讨一下蜕皮激素对原蚕生产成绩的影响,同时寻求合理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5龄蚕第3天起添食500倍、750倍、1000倍、1250倍不同浓度的蚕用蜕皮激素,试验结果表明:对家蚕的结茧率和虫蛹率没有影响;同一天添食不同浓度的试验区5龄经过没有差异。在蚕没有见熟时添食蚕用蜕皮激素,家蚕的5龄经过比对照会缩短16小时左右,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会降低,一茧丝长短,解舒率低,净度偏低,丝质下降,蚕茧产、质量下降,养蚕效益降低。但在家蚕见熟5%时给蚕添喂蚕用蜕皮激素一次,浓度为1250倍,对蚕茧产量和质量影响不大,可以促进整批蚕上蔟齐一,节省劳力,便于集中上蔟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我省原蚕饲育区域,蚕农给种蚕添食蜕皮激素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从蚕种质量的角度,通过试验分析,证实了种蚕添食蜕皮激素对于健蛹率、发蛾率和制种量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天意EM原露由80多种有益微生物复合而成,该品在丝茧生产上应用,起到了增产、增收的明显效果。但在原蚕生产中,能否起到增产、增效的效果呢?为此,我们作了这方面的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蚕品种:9406A原蚕 1.2 试验方法 EM原露试验浓度为1:1:200为处理Ⅰ;1:1:400为处理Ⅱ,添食清水为对照区,每个处理重复5区,每区500头,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同一技术饲育,4龄饷食起,每天添食1次。调查蚕的体重增长情况,茧质,生  相似文献   

9.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4):50-51
由于广西有少数茧站在收购蚕茧时 ,没有严格执行优质茧高价 ,劣质茧低茧的政策 ,而主要是以茧重量的多少 ,来支付茧款 ,导致少数蚕农钻卖茧的空子 ,在 5龄第 3、4天蚕需要大量食叶 ,生产茧层量的时候 ,就添食蜕皮激素 ,使蛹大茧层薄 ,以致蚕茧生产变了味 ,蚕农主要卖的不是茧层量而是蛹的重量 !农民朋友过早地给蚕添食蜕皮激素 ,可能认为自己划算 ,虽然茧层重量轻了 ,但占大头的蚕蛹重量又没轻多少 ,即省了采叶人工 ,又省了桑叶 ,可多养蚕。可是丝厂收购这样的薄皮茧 ,成本会大大提高 ,丝质严重下降 ,生丝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卖不出去 ,反…  相似文献   

10.
适时添食蜕皮激素减少毛脚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桑蚕添食蜕皮激素,促进化蛹、减少毛脚茧提高蚕茧质量的作用,笔者在5龄期间以添食蜕皮激素的剂量和时期二因素进行随机区组设计研究.结果认为,用以提高化蛹速度,减少毛脚茧的剂量以2微克/头为宜;添食时期以5龄饷食后152小时为最适时期,不同蚕品种、饲养季节和饲育温度等条件下的最适添食量和添食时期,都可用水试验提供的方法求得.  相似文献   

11.
蚕茧优质高产是广大蚕农和技术部门的共同追求.近几年,东台市的富安、唐洋、许河、富东等乡镇的部分蚕农通过技术人员的指导,在平时养蚕过程中正常添食药物的情况下,试着在给将熟蚕添食蜕皮激素时,混合添食氯霉素、灭蚕蝇,以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笔者有针对性地指导几户蚕农加以运用并注意试验结果,分析认为此做法对现行品种苏5×苏6、菁松×皓月的茧质和产量均有提高即在大蚕5龄将熟期(2%~5%见熟)混合添食氯霉素、灭蚕蝇、蜕皮激素,结果发现上车茧率、好蛹率分别比对照区上升6%和8%,蝇蛆茧、不结茧蚕头数明显下降,这项措施对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增加蚕农经济收入有一定好处.  相似文献   

12.
在种茧育中,何时添食蜕皮激素,既能保证制种质量,又能节省桑叶、节约用工呢?为此,我们于2001年春季,进行了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蚕品种:9202 1.2 设区:分5龄5足天、6足天、7足天和7足天半(180小时)添食蜕皮激素4介试区,另设清水对照。每区500头,常规方法饲养、上蔟、制种。 1.3 调查项目: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死笼率、单蛾良卵数、不良卵率。  相似文献   

13.
科技问答     
<正> 问:多给蚕儿喂蜕皮激素就可少喂桑叶,多养蚕,蚕儿发育快,多产茧,多收入吗? 答:蜕皮激素,是一种蜕皮素的类固醇激素。它具有诱导昆虫蜕皮的特性。目前,养蚕上应用的蜕皮激素,是植物性蜕皮甾酮。常用的为筋骨草蜕皮激素和龙胆草蜕皮激素、露水草蜕皮激素等。蜕皮激素,一般只能在家蚕5龄末期添食,有促进蚕儿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五龄原蚕进行蚕服康1号和蚕用氯霉素的添食试验,比较其对家蚕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五龄蚕期每天添食蚕服康1号和蚕用氯霉素1次,对家蚕的结茧粒数、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经济性状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即对家蚕蚕茧性状无不良影响,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缙云县新建镇2011年夏蚕上蔟前1~2d,由于林业部门对松树松毒蛾用苯氧威农药进行防治,导致桑园受污染,使蚕不同程度发生中毒。蚕中毒症状:严重的添食蜕皮激素后,仍食桑量增大,体内丝腺没有柔韧度,不排尿,不会吐丝结茧;轻的结成薄皮茧、尿黄茧。据统计,全镇中毒蚕种185张,直接经济损失达26.6万元。因此类蚕中毒事件在缙云县尚属首次,为了解该农药对蚕残毒期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6.
见熟时添食蜕皮激素对茧丝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蜕皮激素作为促使蚕儿上簇齐涌、缩小群体开差、减少毛脚茧,提高蚕茧整齐度,在见熟时添食,已普遍在生产中推广使用。这对减少上蔟采茧劳动用工,提高蚕茧等级、增加蚕农经济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生丝质量有无影响,尚不太清楚。为此,我们进行了这项调查试验。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设计研制了适合大棚养的自动上蔟蔟具——“自转蔟架”,筛选了经济实用的登蔟剂,进行了蜕皮激素及不同登蔟剂处理对自动上蔟效果的对比试验,调查了自动上蔟工效和茧质。结果表明,添食蜕皮激素促进熟蚕一致使自动登蔟率高;使用登蔟剂可提高登蔟效率,7种试验处理均好于对照。“自转蔟架”配合使用蜕皮激素与登蔟剂,可实现上蔟全过程的自动化、省力化,明显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提高茧质,具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蚕省力化饲养推广过程中,有部分蚕农在熟蚕自动上蔟关键的环节上,往往因蚕蜕皮激素的使用不正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必须正确掌握添食蜕皮激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1添食时间春蚕、中晚秋蚕,以蚕见熟5%左右为上蔟标准。即上蔟前一天晚上给蚕添食蜕皮激素,添食后8~12 h,  相似文献   

19.
<正> 蜕皮激素在养蚕生产上目前应用广泛。我县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试用,至今历时十年有余。因能促进壮蚕成熟节约桑叶和劳力,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蚕病所造成的损失,因此深受蚕户欢迎。但在使用中,由于对蜕皮激素的作用存有片面认识,忽视蚕茧质量,乱用、滥用蜕皮激素的情况十分严重。据统计,我县蜕皮激素1986年只用3417支,1989年猛增到44320支,三年间增加11.97倍;而蚕种饲养量1686年25636盒。1989年35884.5盒,三年间只增加0.40倍。平均每盒蚕种的用量由0.13支增到1.24支。几乎每盒蚕种在上簇前都添食蜕皮激素。这种超剂量、不规范地使用,使蚕茧产量降下,茧质、丝质低劣,造成很大损失。为了探明5令蚕不同  相似文献   

20.
满红 《广西蚕业》2008,45(1):66-66
蚕用蜕皮激素目前在蚕茧生产上应用广泛,它能促进壮蚕成熟整齐,节约桑叶和劳力,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蚕病和因缺叶造成的损失,故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 试验表明,越近上蔟期喷施蜕皮激素,叶丝转化率越高。在5龄蚕上蔟前适时喷施蜕皮激素,比正常老熟蚕上蔟,万头蚕茧量和茧层量分别增加5.84%和8.44%。在生产应用中,由于对蜕皮激素的作用有偏见,不少养蚕户过早、过量地盲目添食蜕皮激素,催蚕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