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参的科学化、规范化种植是提高党参产量和增加农户收入的主要途径。渭源县具有悠久的白条党参种植历史,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西部地区主要的党参种植基地。但是渭源县的白条党参种植依然沿袭传统的农业耕作方法,产量低、成本高、农民增收不明显。对此,根据多年的党参种植与管理经验,在机械化种植环境下,通过采取人工有性繁殖方式种植党参6.67hm2,其中科技示范基地1.33hm2,制定了党参人工繁殖栽培技术的规范流程,目的是完善种植户的技术,提高种植户的科技水平,使白条党参种植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党参作为一种种植面积较大的大宗药材,近年来,由于缺乏规范的种植技术指导,导致党参产量较低,党参经济效益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规范党参栽培技术,提高党参的品质,增加种植效益,通过近几年实地调研昭苏县党参种植大户及种植经验,总结经验制定绿色食品党参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规定了党参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指标、选种、育苗、栽培、管理、采收、储藏等内容,以期为绿色食品党参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中药制剂的增多,国内外许多厂家增加了党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加大了党参的用量和出口量,因此党参的应用和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党参在我县种植面积大,但由于一直以来党参的种植过程粗放,种苗的品相状况参差不齐,导致党参的出苗不齐、大田党参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生长的生理特征不统一等,造成党参产业发展缓慢,同时,也给党参的切片等粗加工过程增加了难度。为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党参的产量和粗加工的投入成本,适应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陇西县全力打造中国药都的机遇下,陇西县的党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党参大苗的种植由于受成本和栽培技术的制约,没有很好的得以利用。通过党参地膜高垄平栽技术,可以打破以往传统的栽培模式,促进党参栽培模式多元化,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党参中大苗的药效和经济价值,该栽培技术容易掌握,易于管理,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党参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剂增产效果显著甘肃省定西地区旱农科研推广中心姚晏如,马秀英,杨爱萍,徐继振,苟水平党参是甘肃省定西地区出产的名贵中药材之一。自60年代引进以来,发展很快,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1993年种植6万余亩,占全国党参总种植面积的45...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陇西县全力打造中国药都的机遇下,陇西县的党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党参大苗的种植由于受成本和栽培技术的制约,没有很好的得以利用。通过党参地膜高垄平栽技术,可以打破以往传统的栽培模式,促进党参栽培模式多元化,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党参中大苗的药效和经济价值,该栽培技术容易掌握,易于管理,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党参生物学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参是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适合在华亭县种植,且历年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为了进一步规范党参栽培技术,提高党参的品质,增加种植效益,总结了党参的生物学特性与规范化栽培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种植于贵州省道真县洛龙镇海拔1 500 m的2、3、4年生洛党参叶和根的部分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叶部叶绿素a呈显著降低趋势;种植2、3、4年的洛党参根中可溶性多糖和可溶性蛋白质没有显著差异;随种植年限增加,洛党参单株质量增加,木质部占比增加。木质化会影响洛党参口感,将洛党参作药食兼用植物在海拔1 500 m推广种植要慎重。  相似文献   

9.
重庆川党参种植面积较大,党参锈病普遍发生,为党参生产中重要病害。本文明确了重庆市党参锈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症状、发生危害特点,并根据党参的生长发育规律,提出选育抗病品种、选择适宜土壤及种根处理、配合科学种植技术、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李生湖 《新农业》2022,(9):35-36
党参是一种重要的药材,在中医药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党参的标准化栽培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栽培党参需要适宜的气候温度,通过覆膜等专业的中药材栽培技术,可以增加党参的种植规模,提高党参标准化栽培的经济效益和种植品质.本文通过对党参标准化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探索出了党参标准化种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临洮县的党参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规范化,人们为了使党参的种植能够更加高产、高质、高效,因而对党参的规范化栽培技术不断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其栽培技术水平,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探讨了临洮县党参规范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党参,为植物党参和中药材的统称。属植物,全世界约有40种。党参是甘肃岷县三大中药材主要品种之一,年种植面积5330hm2左右,年产量1600万kg左右。其价值和作用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助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中药材产业,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但是由于缺乏技术支撑,严重农民种植效益,尤其互助县党参种植面积较大,因此开展党参不同种植方式试验研究,对互助县党参种植效益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全覆膜种植与不覆膜种植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全覆膜党参产量平均干重为3787.1kg/hm2,增产641.1kg/hm2,较常规品种增产20.38%增产效果良好,适宜在互助县种植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4.
常勇 《甘肃农业》2014,(16):68-68
种植党参,是通渭县高寒山区农户快速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传统的党参种植技术种植周期长、投入高,缺乏管理,优质参少,产值低。改革党参种植技术,将党参由传统的露地粗放栽培改为地膜覆盖精细栽培,同时辅以现代农艺技术,可充分发挥地膜在高山覆盖的增温、改土、保肥、抑草、平衡墒情等功效,延长党参的生长季节,为党参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与营养条件,从而使党参生长周期缩短,且单产、质量明显提高,效益增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甘肃省药材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很多党参主产区存在倒茬困难问题。本文在前期大田生产观察的基础上,于白条党参道地产区渭源县新寨村开展以燕麦茬口为对照,以黄芪、板蓝根、党参、黄芩四种为前茬的党参成药期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黄芪茬口对党参产量和商品外观品质的影响最小,其次为党参、黄芩、板蓝根茬口。  相似文献   

16.
党参在陇西种植面积大,通过对党参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和施肥量的探索和研究,为提高党参的产量提供参考,最终形成新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田间大面积应用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7.
党参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甘肃省临洮县党参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了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作者在育苗、移栽过程中从种子选择与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自从2013年下半年以来,全国中药材价格普遍下降,药市萧条,造成"药贱伤农"的局面。2014年底,党参价格触底反弹,但仍在低位徘徊,目前形势更是不容乐观,人们的种植积极性受挫。第一,除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外,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也是普通党参价格低位徘徊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党参是鄂西北高山地区种植的主要中药材之一,紫纹羽病(俗称“锈腐病”)是当地发生面积最大、危害最为严重的党参病害。该病危害党参根部。轻者导致党参根条瘦小、呈锈褐色;重者导致整个根条干腐或湿腐坏死.严重影响党参的品质与产量。据调查,凡有紫纹羽病发生的地块,党参轻者减产10%~20%、减收20%~30%,重者减产、减收幅度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甘肃素有中药材基因库之称,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药材主产省之一?拥有中草药资源1527个品种,种植面积200多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20%,居全国药材种植之首。特别以当归、党参、红(黄)芪、大黄、甘草五种药材闻名中外,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中国的“当归之乡”、“党参之乡”、“黄芪之乡”都在甘肃。与药材大省不相符或尴尬的是,在甘肃的药材市场上,地产药材少得可怜。本文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提出了我省发展中药材的可行性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