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侯孟良 《湖南林业》2004,(12):23-23
枇杷的枝叶耐寒性很强,正因为这一点.人们常常忽视枇杷的防冻.但是,枇杷的花及幼果耐寒性较差,而且枇杷在秋冬开花.春季形成果实,枇杷冻害主要发生在12月到次年3月晴朗无风的夜晚。因此.应高度重视枇杷的防寒防冻,以确保丰产优质,防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果树防冻及冻后管理冻害是果树的一大威胁,轻则消弱树势,影响今后的产量,重则树被冻死,给生产者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果树果实采收后,要做好防冻害工作。具体措施是:一、早施肥,恢复树势。果实适时采收后,应立即施基肥,以供给叶片及根系生长所必须的养分,增加树...  相似文献   

3.
枇杷不同于梨、苹果等其它果树 ,它多在冬天开花、时间长达 3个月。花分头花、二花、三花。头花 1 0~ 1 1月间开 ,二花1 1~ 1 2月间开 ,三花在 1~ 2月间开 ,这样往往受冬季低温的影响 ,常造成授粉受精不良 ,座果率降低。因此 ,必须做好枇杷的花期防寒工作。花期防寒措施主要有八点 :(1 )束叶防寒 :枇杷开花时 ,用花穗下部的叶片向上将花包好 ,以防寒风防霜冻侵害花器和幼果。气温回升后可解除。(2 )花穗套 :在元月中下旬把枇杷或果穗用纸袋罩住 ,避风防霜、保暖、防冻效果好。(3)熏烟防霜 :在寒霜来临前熏烟 ,能有效地防霜冻 ,一般可提高…  相似文献   

4.
江苏是枇杷经济栽培的北缘地区,冻害时有发生,2008年的雪灾使江苏省枇杷蒙受巨大的损失。为减少冻害损失,应重点推广科学建园、选育和推广抗寒能力强的品种、加强抚育管理措施等抗雪灾防冻技术,以提高枇杷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5.
2006年在高州市对G18品系开花结实过程进行观察,结果如下:G18品系从4月15日开始开花,至5月15日开花全部结束,前后持续30d,平均开花持续期为17d,花期与G20、G26和G17三个无性系基本一致;在5月初陆续形成幼果,6月中旬果实大小已基本稳定,果实膨大过程具体可分为幼果形成期、果实快速膨大期、果实平缓膨大期和采实稳定期。  相似文献   

6.
猕猴桃生理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防治猕猴桃园出现的生理性病害,可有效地提高猕猴桃的产量与品质。 一、冻害。主栽区海拔500~1000米,易受冻害,严重时造成树体冻死或大幅度减产,同时造成果实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7.
南洋楹幼林冻害和补救措施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0,2001年营造的南洋楹幼林随冬季气温变化的冻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在冻害发生后对受害植株采取了不同的补救措施。结果表明,南洋楹幼树的耐寒性较差,其抗寒性随林龄的增长而有所增强,1年生幼树在气温为5℃左右时,就有可能遭受冻害,当有霜冻或0℃以下的低温持续时间较长时,幼树可能会全株冻死;2年生幼树的抗寒性较强,在气温降到-3℃左右时,植株受害程度仍较轻。在冻害发生后,及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如截干、培土、抚育、施肥等,可促使受害植株提早萌芽生长,恢复成林,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8.
枇杷是蔷薇科果树.果实既可生食,又可作罐头食品工业原料;且树形美观,冬有香花,夏有美果,树叶繁茂,是园林绿化优良树种.枇杷在年平均温度12—15℃以上地区都能生长,但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5℃,花期及幼果期气温不低于0℃,才可获得较好收成.所以,花期防冻是增产的重要措施.枇杷喜湿润,要求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多雨地区,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坡地栽植.在砾质粘土或砾质壤土上栽培,能提前结果,且产量高而味甜,但果形较小.火山土、石灰土、轻沙土.不宜种植.  相似文献   

9.
枇杷情     
枇杷情“枇杷,常绿乔木,叶长而椭圆,花小,色白,圆锥花序,果实橙黄色,外皮有细毛,果实甜而稍带酸味。叶和核根可入药,有镇咳之功。盛产江南,为庭院绿化良木。”因此,枇杷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果树。我小时候就爱食枇杷。每到农历五月中旬,枇杷从碧绿的叶丛中闪现出...  相似文献   

10.
《河南林业科技》1994,(4):44-45
果树喷醋能增产在果树开花后,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着色前期和采果前15-20天,分别叶面喷栖250—600倍醋水溶液一次,可增产10-30%,好果率可提高9—10%,并可提高贮藏力。摘《天津农林科技》1994.(31果树喷醋能增产...  相似文献   

11.
SA对低温胁迫后枇杷幼果AsA-GSH循环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水杨酸处理对早钟6号枇杷幼果AsA-GSH循环酶系统的影响,探讨SA对枇杷幼果抗寒性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采用40和70mg·L-1的SA处理可提高低温胁迫后枇杷幼果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导致GSH/GSSG比率的上升,同时也提高低温胁迫后枇杷幼果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启动细胞的解毒功能,从而降解低温胁迫后所产生的过量过氧化产物。此外,SA处理还可提高低温胁迫后枇杷幼果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AR)活性以及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含量,降低氧化型抗坏血酸(DHA)、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REC),导致AsA/DHA比率的上升,提高枇杷幼果组织内部的抗氧化能力,从而起到保护作用。SA处理可提高低温胁迫后枇杷幼果的抗氧化性,增强其抗寒能力,其中以70mg·L-1的SA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入冬后南方果园气温仍较北方暖和 ,果树生理活动活跃 ,对低温缺乏准备 ,一旦气温骤降树体易受冻 ;早春回暖后 ,树体恢复活动 ,若气温再次骤降 ,果树也极易遭受冻害。因此 ,南方果园冬季防冻不容忽视。1 抓好建园和生产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防冻能力1.1 因地制宜选择抗寒果树品种高标准建园。建园时应避免在低洼地和当风口建园 ,选择优质耐寒的果树品种栽植 ,适当密植 ,并注意营造防风林 ,改善小气候条件。1.2 增强树势 ,提高果树耐寒性为了提高树体抗寒力 ,必须加强果园的肥水管理 ,改良土壤 ,促进枝叶繁茂 ;果实生长后期应控制灌水 ,适…  相似文献   

13.
朱洁 《安徽林业》2007,(2):29-29
枇杷是一种丰产性较强的果树,在黄山地区只要不受冻害,其坐果率及产量均很高。枇杷园要丰产、稳产和提高优质果率,除加强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外,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技术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冬季防寒措施不力,或气候异常,葡萄植株易受冻害。春季出土后,如根部表皮腐烂,皮层与木质部极易分离,木质部呈黑褐色,说明根部已完全冻死;如根皮呈土黄色,木质部黄褐色,为半死根。对于根部受冻的葡萄植株应采取以下救治措施。 一、平茬 冻死的根量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楷杷开花是感温性的,与前三天的累积温度(包括当天)有关,气温越高,开花量越多。降水能促进开花。有弱短光照要求。在武汉地区迟花品种大红袍、华宝二号因开花迟、花期长,可以避开一些冻害,着果率较高,应予合理利用。而早花品种荸荠种较早进入幼果期,易遭冻害,不宜向冬季温度较低的武汉地区大最引种。  相似文献   

16.
泰国芒(Okrong)又名青皮芒,属早熟品种之一。在广西百色地区果实6月下旬成熟,单果重200~250g,成熟时果皮青绿色,鲜食极佳,市场销价好。但泰国芒为早花品种,易受冬季及早春寒流影响,在自然开花状态下,花柱受冻害枯萎或授粉不良,导致减产,甚至失收。因此,把好泰国芒控花关,对提高其产量至关重要。其主要措施如下:(1)应用生长调节剂控早花:在当年12月至翌年1月用B91000~2000mgkg连续喷洒2~3次,可以使芒果花芽延迟萌发和促进花芽分化。(2)人工摘花控花:泰国芒始花于12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7.
杏树花期时,早春气温变化大,寒流、晚霜等灾害天气袭击较频,常引起杏树花朵、幼果冻害,导致杏树减产甚至绝产,所以,早春冻害是制约杏树丰产、稳产的主要因素。我县果农一直沿用灌水等传统方法防冻,延迟花期,不利于早上市,而薰烟法防冻效果不稳定。为探索杏树防冻的新方法,我们用果树专用型天达2116对2002年春引种的凯特杏树进行了防冻害试验,结果表明,天达2116在杏树防冻害方面完全优于薰烟,达到了试验目的。1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小区设在冉固镇聂庄行政村北13.3hm2杏园内,土壤为潮土、中壤,PH值7.5,地势平坦,土层深厚,90cm以下有10cm的胶泥…  相似文献   

18.
兰的种子形成过程与发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微的兰花种子一般都没有胚乳,仅由未分化的胚和一层薄膜状的种皮组成。兰科植物从受粉后到受精这段期间比较长,一般为数日至三个月,最迟的种类要6~10个月。在兰科植物中,除了那些在开花中形成胚珠的种类外,还有卡特兰属,石斛属等受粉后形成胚珠的种类。后者的园艺品种受粉后子房肥大率高,到果实成熟要历时9~15个月。  相似文献   

19.
仁用杏的春季冻害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近些年仁用杏春季冻害比较严重的事实,采用历史上仁用杏产量序列与春季气象要素中的因子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并结合春季仁用杏冻害调查资料,分析了春季仁用杏树开花和幼果期的最低气温出现时间、低温程度和持续时间是影响仁用杏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时阐述了仁用杏春季冻害程度和气象指标,提出了今后预防和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GSH对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早钟6号"枇杷容器苗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100,300,500 mg·L~(-1))谷胱甘肽(GSH)处理对-3℃条件下枇杷幼果叶绿体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及其在抗低温胁迫中的作用.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采用100 mg·L~(-1)的GSH处理可显著提高低温胁迫下枇杷幼果叶绿体GSH,AsA含量以及APX,GR和MDHAR活性,促进AsA-GSH循环,叶绿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增强,在枇杷幼果抵抗低温胁迫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