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甜玉米品种浙凤甜2号为材料,通过不同浸种温度、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催芽方法条件下的催芽试验,及不同育苗与大田直播比较试验,研究了与催芽相关的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和催芽方法对发芽率影响,及不同育苗方法对甜玉米农艺性状、果穗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浸种温度30~40℃,浸种时间1.0~2.0 h,采用恒温培养箱控温30~40℃的催芽处理方法,或采用湿稻草铺盖,下铺热源(30~40℃)和室内空调控温30℃的处理方法可提高甜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采用催芽纸钵育苗的方法可提早浙凤甜2号的鲜摘始收期,提高产量和果穗商品性。  相似文献   

2.
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对樱桃五彩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浸种时间和催芽温度对樱桃观赏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催芽温度对樱桃辣椒种子发芽率及幼苗的SOD、POD、CAT等都有较大影响.在同一浸种时间下,催芽温度为28℃时发芽率、发芽势及SOD、POD的活性最高,催芽温度为31℃时CAT的活性最高.在同一催芽温度下,浸种时间为7h时辣椒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的SOD、POD、CAT活性都是最高的,其他浸种时间下SOD、POD、CAT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综上所述,浸种时间7h、催芽温度为28℃最适合樱桃五彩椒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   

3.
促进山桐子种子萌发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山桐子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时间、浸种温度、催芽温度和不同浓度GA3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桐子种子最适浸种温度30℃.最适浸种时间24 h,最适催芽温度25℃,GA3最适处理浓度为200 mg/L,在最适组合条件下其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可分别达到81.00%、63.67%和5.0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当前生产上常用的两种不同稻种催芽方式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通过对两种催芽方式的浸种、催芽时间、温度、发芽率等进行观察记录,探究了其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袋装稻种堆放加盖湿麻袋方式催芽的发芽率比采用袋装稻种散放加盖塑料布方式催芽的发芽率高3.9%。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苦瓜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开展了不同浸种时间、催芽温度及浸种药剂对苦瓜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浸种16h、催芽温度30℃,供试苦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最高、胚根鲜重最大,为苦瓜发芽的最佳条件。在此条件下,用3%双氧水浸种处理后,苦瓜发芽势、发芽率均大于CK,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6.
试验通过在室内摸索不同粒型玉米品种的浸种温度及浸种时间,研究其对发芽率的影响,以摸索出最适浸种条件,6个批次摸索浸种时间及温度的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中间型还是马齿型玉米品种,均是浸种温度30℃和35℃,浸种时间12h的效果最好,整体发芽率最好,可达84%~98%。该研究结果可对今后的玉米催芽技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旨在为玉米抗寒播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7种野生花卉种子萌发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种野生花卉种子为试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热水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蓝花棘豆、歪头菜需进行酸蚀处理才能发芽,且不同酸蚀处理时间,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温度催芽处理,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针对野生花卉种子的不同特性,需采取不同的温度浸种处理、酸蚀处理、催芽处理,才能提高野生花卉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汪智军  张东亚  卓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84-14085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Bunge)发芽及出苗的影响。[方法]探讨混沙层积处理、干藏处理和低温处理3种不同贮藏方式及不同浸种温度对文冠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播种时间对文冠果出苗率的影响。[结果]3种贮藏方式对文冠果种子的发芽势有影响,但对发芽率基本没有影响。浸种温度在20~50℃时文冠果种子均可萌动发芽,且随着浸种温度的升高,发芽率没有显著差异,但发芽势却有随之加快和提高的趋势。春季种子催芽浸种时50℃为最佳浸种温度,发芽率可以达到100%,发芽势也处于最佳状态。春季和秋季播种对文冠果出苗率没有明显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以为文冠果种子的冬季贮藏方式、发芽浸种温度及播种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的浸种时间和不同间隙次数对稻种发芽率的影响,为提高种子发芽率提供合理依据。以‘秀水134’为试材,探究了不同浸种时间48、60、72 h和不同浸种方式连续浸种、间隙1次、间隙2次对‘秀水134’浸种催芽的影响。对‘秀水134’稻种发芽率影响的效应是浸种方式浸种时间,在平均17.5℃的环境中,浸种间隙的影响以2次浸种间隙处理的发芽率最高,其次是一次浸种间隙处理,连续浸种的发芽率最低。浸种时间的影响中,72 h浸种时间的种子,在催芽初期就表现出极高的发芽率。在上海崇明地区,以浸种72 h,间隙2次可以提高‘秀水134’的发芽率,并对稻种萌发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浓硫酸对木豆种子进行不同浸泡时间的催芽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析不同时间处理、温度、种质采集高度及种子千粒重对木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豆种子用浓硫酸浸种处理的最佳时间为1 min,发芽率达92.33%。木豆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大部分木豆种子的千粒重较重,发芽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催芽处理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辣椒种子的最适催芽条件,以辣椒品种改良猪大肠为供试种子,以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为指标,比较不同烫种温度、烫种时间、浸种时间和变温催芽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烫种15 min时,50℃为最佳烫种温度,发芽率、发芽势和霉变率分别为79%、50%和2%,50℃以下烫种时霉变率较高,高于50℃烫种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降低;50℃烫种条件下,烫种5~30 min发芽率和霉变率都无显著性差异;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最大,浸种6 h以上发芽势显著降低;变温催芽30℃—10 h/25℃—14 h较恒温能提高发芽率,但会降低发芽势.表明,辣椒种子最适催芽条件为50℃烫种10~15 min,30℃浸种4 h,30℃ 恒温或变温30℃-10 h/25℃-14 h催芽.  相似文献   

12.
磁场及磁水对超甜玉米种子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林  陆翠珍  陈玎玎  周桂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265+1267-1265,1267
[目的]探讨磁场及磁水对超甜玉米种子萌芽的影响程度。[方法]以超甜玉米的种子为试材,用9 000μT均匀恒定磁场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磁场处理的磁化水浸种,其磁场处理时间分别为10、30、60、90和120 min,研究不同磁处理剂量对超甜玉米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时间磁场处理表明,用9 000μT磁场处理超甜玉米种子60 min,其磁化水浸种的发芽率比对照高83%,发芽指标最高,并比其他处理组发芽率高40%~76%;60 min处理组的发芽势比对照约高出1倍,其他各组的发芽势也比对照高46%~93%。磁场处理种子2 h后再用自来水浸种处理表明,用磁化水浸种比用普通水浸种的发芽率高23%,发芽势高30%,活力指数高30%。[结论]用9 000μT磁场处理超甜玉米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  相似文献   

13.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种子分别进行了不同储藏时间、不同储藏方式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浸种,结合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美国山核桃种子不宜即采即播,种子储藏在2个月以上用3~5℃冷库保存效果较好,随着储藏时间的推移,发芽率会降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浸种和层积催芽可显著地提高美国山核桃种子的发芽率。层积催芽前最好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浸种8 d,然后在室内层积催芽35 d,发芽速度最快,田间发芽率可达91%。表6参20  相似文献   

14.
2003~2009年以峨山县大龙潭乡花椒品种"麻到底"的种子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方式对花椒种子寿命的影响,以及不同处理方法对花椒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风干贮藏的花椒种子发芽率一直呈快速下降趋势,贮藏8个月后发芽率降为0;而湿沙贮藏的种子贮藏到第7个月时发芽率达最高,之后种子发芽率快速下降。花椒种子经过去油脂、酸蚀种壳和赤霉素浸种催芽后,可大幅度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碱水去油脂+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和浓硫酸浸种5~10 min+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较有利于花椒种子的萌发,能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到56.78%~72.35%;用碱水去油脂+25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浓硫酸浸种5 min+50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浓硫酸浸种10 min+250 mg/L赤霉素浸种催芽较有利于花椒种子的成苗,但成苗率与发芽率峰值存在较大的偏差。较高浓度赤霉素催芽时发芽率高,但不及较低浓度催芽的成苗率高。  相似文献   

15.
以春晓茼蒿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纸上发芽法、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沙中发芽法等3种催芽方法开展催芽试验,探讨不同催芽方法对春晓茼蒿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沙中发芽法结果表现最好,发芽率达到87%;浸种催芽纱布发芽法次之,平均发芽率为78%;纸上发芽法效果最差,平均发芽率只有65%,未达到合格标准。建议茼蒿催芽采用沙中发芽法,有利于提高种子发芽率,为茼蒿种子检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选取来自利川市的4类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 Maxim.)种子,包括野生本地红果类型、栽培黄果类型、嫁接红果类型和栽培红果类型,进行不同浸种处理(自来水浸泡、10.5 mmol/L的KH2PO4溶液浸泡、20%洗衣粉溶液浸泡、10%肥皂溶液浸泡和20%洗洁精溶液浸泡),分析了不同浸种时间、浸种温度以及催芽温度处理对4类山桐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洗洁精溶液浸种24 h,且浸种温度为30℃、催芽温度为25℃,各类型山桐子种子(野生本地红果类型、栽培黄果类型、嫁接红果类型和栽培红果类型)的发芽率分别为97.3%、95.1%、96.2%、97.3%,发芽势分别为68.1%、67.7%、65.8%、66.1%,均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尤其是显著高于自来水浸种处理;其中经20%洗洁精溶液浸种24 h、浸种温度为30℃、催芽温度为25℃的处理能有效促进山桐子种子萌发,值得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温浸种及不同浓硫酸酸蚀时间对洋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浸种水温对洋槐种子发芽影响显著,最佳浸种温度为:80℃的浸种温度,其发芽率达到52%,发芽势达到51%;不同浓硫酸酸蚀时间对洋槐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极显著影响,其中以40min酸蚀时长的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56%,发芽势达到40%。  相似文献   

18.
水稻发芽率高低与浸种时的温度和时间相关。温度低时需要的时间长,温度高时时间短。同时选择"日浸夜露"间隙浸种催芽法可减少焖种、烧芽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对7个晚粳品种,用5种药剂浸种,4个催芽期的发芽试验表明,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次序为催芽时间>药剂处理>品种。药剂浸种影响以402最小,浸种灵次之,稻种清再次,使百克的影响最大。催芽3 d发芽率仅为65%,4 d迅速上升,5 d可达85%以上。药剂与品种互作的影响以浸种灵为最小,使百克最大,稻种清次之。药剂、品种与催芽时间的互作趋势相仿,以3 d的影响最大,随时间延长差异缩小。使百克浸种对发芽势有显著抑制作用,以选用402、稻种清或浸种灵为妥,催芽时间以4 d以上为好。  相似文献   

20.
杜松种子快速催芽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松种子属于中度有机体休眠类型,种子不经催芽处理,播后当年不发芽或发芽率很低。为寻求杜松种子快速催芽技术,于1982年至1986年采用浓硫酸浸种处理杜松种子,在适当浸种时间范围内,不仅对种子生活力和发芽率无影响,而且能提高场圃发芽率25%~47%。在层积催芽30d内,达到快速催芽良好效果。试验证明,用工业浓硫酸浸种时间控制在30—80min为宜,浸种最佳时间为60min。用实验室浓硫酸浸种时间控制在30—60min为宜,浸种45min比较理想。用实验室浓硫酸浸种后,层积催芽8—10d即可播种。出苗齐,苗木生长正常。此方法省工省事经济便宜,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