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对实验性胃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双歧杆菌完整肽聚糖(WPG)对实验性胃癌生长的抑制作用,从两歧双歧杆菌中提取完整肽聚糖,以人胃癌裸鼠移植瘤为动物模型,观察不同浓度WPG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HE染色观察WPG对移植瘤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显示,WPG低、中、高剂量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平均瘤重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抑瘤率分别为62.50%、67.87%和87.50%,与阳性对照(5-氟脲嘧啶)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E染色结果显示,WPG组移植瘤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结果表明,双歧杆菌WPG能抑制裸鼠体内胃癌的生长,为开发新型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严格的厌氧微生物培养方法,对5头生长猪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猪的胃肠道内容物中和粘膜上均有相当数量的乳酸菌、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分布,但乳酸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其他2种菌(P<0.01)。3类菌在内容物中的分布为:乳酸菌在猪后肠内容物中的数量分布显著高于胃和小肠(P<0.01);双歧杆菌在盲肠内容物中数量最高(P<0.01);而盲肠和结构内容物中大肠杆菌的数量分布大于其他部位(P<0.01)。粘膜的分布为:乳酸菌在结肠,双歧杆菌和大肠杆菌在盲肠粘膜上的数量分布显著高于其他各区段(P<0.05)。猪胃肠道各区段中,除直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大肠杆菌外(P<0.01),其他各区段中2种菌的数量统计差异不显著(P>0.05);结肠和直肠粘膜上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高于大肠杆菌(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预防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有效性。方法选取生后存活7d并且开始胃肠道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83例,随机分为预防组95例,对照组88例。两组均治疗原发病,预防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增加给予121服或鼻饲双歧杆菌0.25亿个活菌做,每天2次,用药时间从生后第7.天起,连用7d。观察治疗期间两照组发生NEC的情况及体质量变化,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d分别留取新鲜粪便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预防组NEC发病率为2.10%(2/95),对照组NEC发生率为10.23%(9/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期间预防组每日体质量增加(8.109±2.127)g,对照组的为(6.489±2.327)g,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7d后两组患儿肠道细菌总数、杆菌、球菌总数及杆球菌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预防组治疗前、治疗7d后杆球菌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预防性口服双歧杆菌能够降低NEC发病率。促进体质量增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獭兔双歧杆菌的生理特性及抗菌能力。【方法】将獭兔双歧杆菌接种于特定的培养基后,观察其生长特性,并与大肠埃希菌共培养,研究其抗菌能力。【结果】獭兔双歧杆菌呈分枝状,在改良肉汤培养基中生长旺盛;耐温驯化后发现,獭兔双歧杆菌可在42℃下生长;獭兔双歧杆菌对许多药物如红霉素等敏感;獭兔双歧杆菌与大肠埃希菌共培养可抑制大肠埃希菌生长,其代谢产物也具有明显的抑菌能力。【结论】獭兔双歧杆菌在体外培养良好,具有很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是人体肠道的一种微生态调节剂,对人体消化道环境的抗逆性是其发挥抗肠道感染作用的关键。分别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五株分别来源于药物和婴儿粪便的双歧杆菌对结肠癌细胞Caeo-2的黏附性,再通过耐酸和耐胆汁盐初筛,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复筛,筛选出消化道高抗逆性双歧杆菌L-1,其对Caco-2的黏附数为166±21黏附菌数/细胞;在pH3.0模拟胃液中作用2h后的存活率为72%;在胆汁盐浓度为0.2%的模拟肠液中24h,其存活率为14%。结果表明,五株双歧杆菌肠道抗逆性有所不同,L-1菌株消化道抗逆性能力最好,可用做微生态制剂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OX-2,MMP-9和bFGF在大肠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COX-2,MMP-9和bFGF在66例大肠癌及22例正常大肠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COX-2,MMP-9和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8%,75.8%,65.2%,与正常大肠组织的27.3%,9.1%和4.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OX-2表达与肿瘤组织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bFGF表达与肿瘤组织的浸润深度显著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显示,COX-2的表达与MMP-9和bFGF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P〈0.01).结论COX-2,MMP-9和bFGF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COX-2可能通过促进MMP-9和bFGF的表达,从而促进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人胚鼻咽上皮(HENE)被EB病毒(EBV)感染后,c-myc和p53表达的变化,以探讨EBV和这些癌基因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胚鼻咽上皮用EBV或EBV加TPA感染(简称E和ET组),分别用抗补体免疫荧光法(ACIF)和磁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检测EBV核抗原(EBNA)及癌基因c-myc和p53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10例入胚鼻咽上皮细胞波EBV感染后,EBNA全部阳性,c-myc、p53总表达和p53突变型的表达明显增加,E组阳性细胞分别为(39.4±16.8)%、(18.6±11.0)%和(11.6±2.0)%,ET组为(458±16.9)%、(7.4±2.4)%和(8.0±3.5)%,与不受病毒感染的对照组〔(0.0±0.0)%、(3.8±2.3)%和(3.6±2.1)%〕的差别,除ET组p53总表达外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提示EBV感染鼻咽上皮,可导致某些癌基因的活化和表达增强,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昆仑雪菊水提液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昆仑雪菊水提液灌胃大鼠,以探讨其对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将60只健康成年 SPF 级 SD 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试验前及实验期第28天眼眶采血检测大鼠血清中血脂4项指标: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试验结束时处死大鼠并采集大鼠脏器,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雪菊水提液对各组大鼠的肝组织形态变化的影响.试验前各组大鼠的血脂4项、体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使用昆仑雪菊水提液灌胃高脂造模大鼠后,高、中、低3个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比,TC 含量分别降低了39.0%(P <0.01),30.5%(P <0.01),32.6%(P <0.01);LDL-C 指标分别降低了40.3%(P <0.01),31.0%(P <0.05),30.8%(P <0.05);经过统计学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肝组织切片脂肪空泡明显增多(P <0.01),昆仑雪菊干预三个剂量组与高脂模型组肝组织切片比较,脂肪空泡显著减少(P <0.05).分析表明,昆仑雪菊水提液可以降低 SD 高脂大鼠模型血脂4项指标中的 TC、LDC-L 的值,且能显著减少 SD 大鼠肝脏的脂肪细胞的数量,说明其具有降血脂的功效.  相似文献   

9.
不同鹿胎及胎盘制剂对老年雄性大鼠延缓衰老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鹿胎及胎盘制剂对老年雄性大鼠某些衰老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鹿胎及胎盘制剂可显著或极显著抑制大鼠脑和肝脏中MAO活性,其中鹿胎纯粉和鹿胎制剂Ⅱ号处理组。脑中MAO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降低67.74%和66.73%(P〈0.01);鹿胎制剂Ⅱ号处理组肝脏中MAO活性比对照组降低31.37%(P〈0.05);不同处理组心肌和脑中脂褐质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鹿胎及胎盘制剂对老年雄性大鼠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其中鹿胎制剂Ⅱ号的抗衰老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室从胡黄连根茎分离到1,6-di-O-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单体Caffeoyl Glycoside(CG),体外试验测定其对小鼠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CG对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NK细胞对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以及小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能量代谢水平;CG对PMφ吞噬中性红能力的影响。CG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单独或者协同非特异性丝裂原(ConA或LPS)作用均能够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PMφ的增殖能力(P〈0.05或P〈0.01),CG单独作用就能显著提高NK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P〈0.05或P〈0.01)。CG在体外对小鼠主要免疫细胞的增值和功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或P〈0.01)。研究结果显示CG具有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茶多酚复方制剂对荷瘤小鼠的抑瘤效果及可能的机制,采用动物移植性肿瘤试验法,建立荷瘤(S180)小鼠模型,用茶多酚复方制剂治疗10d后,处死后剥离肿瘤,测试抑瘤率.观察肿瘤组织HE染色切片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并提取肿瘤细胞DNA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药物组的抑瘤率达26.5%,并能使肿瘤切片出现大量细胞发生凋亡特征性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从电泳带可见到细胞发生凋亡的特征性DNA梯状条带.茶多酚复方制剂可以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其抑瘤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酚水法提取灵杆菌素并对提取物粗品进行纯化,用MTT法检测其对LS-174t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RT-PCR法检测Bcl-2和Bax mRNA的表达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DNA纯度;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实验结果发现,灵杆菌素可能通过诱导凋亡抑制LS-174t细胞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抗凋亡因子Bcl-2、增强凋亡因子Bax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九香虫含药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及凋亡相关因子FADD、p53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九香虫含药血清组),每组10只。其中,九香虫含药血清组给予九香虫煎剂灌胃5 d后,制备九香虫含药血清,按不同浓度体外作用于SW480细胞72 h。CCK8细胞增殖试验检测其对SW4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SW480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Western blot法、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FADD、p5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各浓度九香虫含药血清对SW480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明显促进其凋亡,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olt及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九香虫含药血清干预可使FADD表达明显增强,p53表达明显减弱。[结论]九香虫含药血清可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并影响凋亡相关因子p53、FADD的表达,从而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复制SD大鼠乙酸型结肠炎模型,探讨鱼油对SD大鼠结肠炎炎症的影响.利用10%乙酸灌肠复制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鱼油饲喂组Ⅰ组、鱼油预饲组Ⅱ组、鱼油治疗组Ⅲ组和模型对照组Ⅳ组,试验期为56 d,试验结束后评价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黏膜损伤和结肠组织学损伤程度,评价鱼油对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炎症的影响.Ⅰ组、Ⅱ组、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nan,KGM)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酒精肝模型组、饮用酒精+质量分数5% KGM组、饮用酒精+质量分数10% KGM组、饮用酒精+质量分数10%谷胱甘肽(GSH)组,进行为期12周的饲养试验,期间观察大鼠被毛、活动、饮食等一般情况,试验结束时称体质量,并采集血清及肝脏样品,测定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的活性;同时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进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评分。【结果】12周试验结束后,KGM预防组大鼠的一般状态比酒精肝模型组好,毛色更光滑,体质量增长更快,差异显著(P<0.05);与酒精肝模型组相比,空白对照组及3个干预组ALT、AST、γ-GT活性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与酒精肝模型组比较,KGM干预组肝脏脂肪性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评分极显著降低(P<0.01),而与GSH预防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结论】由血清肝脏酶学及肝脏组织学分析结果可知,KGM对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裸小鼠人结肠癌术后转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结肠腺癌细胞株HCT-116接种于裸小鼠右侧背部近腋部皮下,得到皮下移植瘤,肿瘤在体内适应后用28只裸小鼠采用组织块法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4周后随机挑选15只裸小鼠作为实验组切除肿瘤组织,建立裸小鼠人结肠癌术后转移模型,其余13只裸小鼠作为对照组,观察动物生存情况及肿瘤远处转移情况。对照组裸小鼠9周时出现恶病质,解剖检查肺转移率为23%(3/13);实验组裸小鼠术部无肿瘤复发,17周后肺转移率达到100%(15/15),淋巴结转移率100%(15/15),脾脏转移率33.3%(5/15)。本模型模拟了临床肿瘤根除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过程,可为研究结肠癌转移机制和术后抗转移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血清及结肠组织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胃动素(Motilin,MTL)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含量的影响,研究胰岛-肠轴调节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的机制及干预效果。方法 将8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痛泻要方组(C组)、阳性药物对照组(D组),造模成功后分组干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对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GLP-1、SS及MTL的含量。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中GLP-1含量降低,SS及MTL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痛泻要方组和西药斯巴敏组均能升高血清及结肠组织GLP-1的含量,降低SS及MTL含量(P<0.05,P<0.01)。结论 痛泻要方可通过调节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中GLP-1(升高)、MTL及SS含量(降低),调节胰岛-肠轴中的代谢物质,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与造模组(高脂饮食组,20只),连续喂养10周后造模成功;再将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10只)和奥利司他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和奥利司他组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脂饮食、高脂饮食+奥利司他灌胃,再持续饲喂10周后采集样品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肠道菌群分析,以探究奥利司他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的影响。结果表明:奥利司他干预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体质量;降低长期高脂饮食所引起的肝脏脂质堆积,减少肝损伤及体内脂肪的堆积;降低高脂饮食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肥胖大鼠的血脂代谢异常问题;升高肥胖大鼠血清中脂联素水平,同时降低血清瘦素以及游离脂肪酸水平;奥利司他干预会造成大鼠小肠和盲肠菌群丰度和多样性的减少,增加大鼠结肠内微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奥利司他干预降低了高脂饮食大鼠结肠中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的比值,在小肠和盲肠中则提高了该比值;高脂饮食后大鼠盲肠中螺旋体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正常组的,但奥利司他治疗后螺旋体门的相对丰度较模型组有所降低;奥利司他促进高脂饮食大鼠小肠中的乳杆菌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钙尔奇-D、乙烯雌酚和补肾中药淫羊藿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预防作用的效果,为天然药物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8只;余32只行去除双侧卵巢术,并随机分为去卵巢组(B组)、钙尔奇-D(C组)、乙烯雌酚组(D组)和淫羊藿组(E组),后预防用药8周.用骨组织形态计量方法,测定大鼠胫骨松质骨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观察骨生理生长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指数.结果 补肾中药淫羊藿和乙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对抗转换率增高和降低骨量丢失作用相当,能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而单纯用钙剂上述作用不明显.结论 补肾中药淫羊藿和乙烯雌酚防治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作用相当,补肾中药可作为天然药物代替雌激素去卵巢后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