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21世纪是绿色革命的时代,绿色经济成为人们逐渐认知的概念。绿色经济倡议的提出,使得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转变了意识,经济绿色化是不可避免的,农业绿色化发展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标志,发展绿色农业并建设绿色的农业体系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基于此,对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中国绿色经济倡议下发展农业中遇到的问题,为在发展绿色经济倡议下中国农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相关领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革命的发展历程可以明显分为3 个阶段: 第1 阶段是“红色革命”, 从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 阶段是以发展工业革命为代表的“黑色革命”, 从1949 年新中国成立开始到2000 年中国基本进入小康初级阶段; 第3 阶段是2000~2010 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绿色革命”。中国在不到100 年内实现了从“红色革命”到“黑色革命”再到“绿色革命”的三大跨越。中国未来必须走以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绿色制造和绿色农业为主的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革命”之路, 才能保障生态环境改善和食品安全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在一定意义上说,绿色农业的示范就是现代农业的具体示范,发展绿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必由之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莱阳就以“成大规模、建大产业、造大优势、求大效益”为目标,把“绿色农业”作为一张金字招牌进行重点培育。2007年7月,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命名莱阳为“中国绿色食品城”,这是全国首家荣膺该项殊荣的城市,并同时获得“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县”。近年来,莱阳市不断引导农业产业化向纵深推进,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经济,进一步壮大了全市经济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4.
李晨  阚曼溶 《南方农业》2022,(7):206-208,217
环城农业景观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态基底.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有助于耕地红线保护、公园城市建设、美丽宜居城市高质量建设、城市生态减灾等.阐述了环城农业景观韧性重塑的相关概念、意义、现状、困境与阻碍.针对郑州市农业景观特征及目前城市农业景观发展的相关理念,提出各类用地合理布局、以绿道为连接的整合方式、数...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改善农村农业发展环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从理论的角度对绿色农业概念、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分析,为更深入地研究探讨绿色农业发展奠定理论基础。针对农业绿色发展中现存的问题,进而以寻求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业绿色发展的监督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聃枫  朱春梧 《土壤》2020,52(3):561-566
自20世纪60年代"绿色革命"以来,育种技术和农耕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农作物产量的大幅提升,然而作物的营养品质出现下降趋势。在相似的遗传背景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会使单位体积农作物产品的营养元素含量下降,因此"绿色革命"至今,农作物产品的营养元素下降可能受大气CO_2浓度升高影响。通过植物生长箱模拟"绿色革命"初期和目前的大气CO_2浓度水平(310μmol/mol和400μmol/mol),针对主要C_3作物水稻、小麦和大豆,研究"绿色革命"以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其籽粒的C、N、Fe、Zn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对3种作物籽粒的C元素含量几乎没有影响,变化幅度在±1.5%之间;籽粒的N、Fe、Zn元素含量普遍呈现下降趋势,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全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对全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林业发展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绿色经济发展,同时也关系着社会整体发展。基于此,结合绿色经济下林业的发展展开研究,阐述了绿色经济概念,对绿色经济下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针对发展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探究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及其空间扩散和收敛效应有利于摸清农村发展基底,对认识农村发展基本规律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构建农村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农村绿色发展水平值。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空间自相关、空间收敛分析方法研究农村绿色发展水平空间扩散与收敛效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水平时序上呈稳定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格局。2)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绿色发展高水平地区通过空间扩散效应对其他地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随着时间推移,空间扩散效应逐步减弱。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绿色发展空间集聚地区的高-高、低-低集聚数量多于高-低、低-高集聚区,且高-高集聚分布在北京、山东、江苏、上海等地,低-低集聚区多集中在新疆、贵州等地。3)中国农村绿色发展整体存在显著的空间收敛效应,在城镇化率、人均GDP、人均科技支出等因素及空间溢出共同作用下,农村绿色发展以年均0.034的速度条件收敛于稳态水平。各因素作用方向和程度在不同区域差异明显。应创造条件积累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9.
粮食作为日常生活的物质基础,人们对其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吃饱问题上,而是更多关注吃得是否健康。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可极大地满足人们对绿色粮食作物的需求,对于提高人们日常饮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针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积极推广绿色作物种植的基础上,保障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一、农产品绿色营销的概念及其背景,(一)绿色营销与农产品绿色营销绿色营销(green marketing)是指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企业根据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要求,有计划性地制造和发现市场机会,并采取相应措施满足顾客需求并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营销过程。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生态城市化,简单地说就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的“生态化”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整体的概念,蕴含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根植于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意识,2021年1月4日,达州市通川区水务局工作队员走进了东岳镇中心校,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宣传教育讲座。讲解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采取线上互动方式进行授课,通过案例分析、图片、视频等形式,深入细致地讲解了水土流失造成的原因、危害,并通过典型事件介绍了水土保持对生态文明的促进作用;还通过治理前后照片的对比,增加了讲课的趣味性和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让广大师生对水土保持的概念、意义和成效有了直观的了解,对同学们从小养成保护水土资源好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次活动,将水土保持理念融入校园,提高了东岳镇中心校700余名中小学生的水土保持意识和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关于积温一词及其度量单位科学性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积温是农业气象及相关学科常用的一个基本概念,但长期以来对于其科学意义和度量单位的认识很不一致。本文回顾了积温概念的由来和发展,评述了积温概念在科学性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的有关修正和改进工作,特别是英国学者J.L.Monteith应用热时理论对于积温本质做出的科学阐述。通过对文摘数据库CAB中1990-2008年10月发表的科技文献检索结果的统计分析,比较了积温及其同义词在文献题目中的应用频率和地域分布特征,表明国际学术界的主流正在日益摈弃传统积温概念的不科学表述形式。为改变目前农业气象界在积温概念及其度量单位上的混乱状态,结合第二届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建议赋予"积温"和"热量资源"名词以新的表述方式,使之既不违背物理学原理,又能照顾目前已被广泛使用而约定俗成的现状,以利农业气象学科的健康发展和促进农业气象科技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数字土壤”——21世纪土壤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史学正  于东升 《土壤通报》2000,31(3):104-106
本文在“数字地球”概念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数学土壤”的概念以及两者间相互依托的密切关系 .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发展“数学土壤”是社会的迫切需求 ,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阐明了发展中国“数字土壤”已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简要地描述了“数字土壤”在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以及自然灾害等全球性问题上应具有的作用 ,指出为迎接“数字地球”的挑战 ,2 1世纪土壤学应不失时机地发展“数字土壤” ,尤其重要的是发展中国的“数字土壤”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下的农业市场不断壮大,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农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同时对于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农产品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农药和化肥的影响,为了解决病虫灾害问题而大量使用农业药剂,不仅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环境污染。基于此,主要分析了符合时代发展的绿色植保理念的必要性及意义,提出目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在绿色植保理念下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6.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3):I0001-I0001
刚刚走进六月,就感到了天气的炎热,有些人打开了空调,然后继续抱怨着“温室效应”,更多的人则是把热天同2006年第18届德国世界杯的火爆联系在一起。电视上就是这么说的,但关于这是第一届“环保世界杯”在媒体上却只算的上是个“花絮”罢了。不管怎么包装,是披上了“绿色”的外衣,还是其他什么颜色的,世界杯仍然是世界杯。本届世界杯赛组委会提出了一个“绿色进球(Green Goal)”计划,希望通过公共运输设施的利用来减少期间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据称,至少有一半的球迷会乘坐公共交通前往比赛现场。组委会还制定了量化标准:体育馆内减少能…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实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此同时,广大农户和政府对农作物的保护措施也逐步加强。为了使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更好地推广,在种植区主要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基于此,简述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8.
有机无机复合与土壤肥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毅 《土壤》1982,14(5):161-167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没有肥力就没有植物生长。但是什么是肥力,多少年来议论纷纭,各说不一,目前还得不到一个统一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园林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体现,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之境界。在园林的设计过程中体现绿色的观念,从根本上保证了园林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绿色生态的观念是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物质文明发展起来的重要的理念,将绿色观念渗入到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实现自然景观的生态化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园林设计的发展,让它与时代更好地相融。以园林设计的绿色化为内容进行探讨和分析,力求为绿色观念的渗入提供更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十年,却也常常可以给人们留下一些深刻的记忆。 盛夏七月,从延安出发蜿蜒西行,安塞、志丹、吴起……满目苍翠,一路清风。穿行在青山绿水间,回想起昔日的荒山秃岭,作为跑遍延安山山水水的退耕还林的亲历者;作为这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我强烈地感受到十年间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不由得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