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羊适应性及杂交改良效果观察叶廷飞,朱有卿(龙泉市农业局)龙泉市地区浙西南,牧草资源丰富。据草资源调查,全市有可利用的草山草坡及林间草场138万亩,加上农隙地、茶、果园及大量的农作物秸秆等,累计年产鲜草达16.5亿公斤,可发展山羊50多万头,为充分利...  相似文献   

2.
龙泉市位于浙江西南部浙闽赣边境,地处瓯江、闽江、钱塘江三江源头,山清水秀,有着丰富的低山缓坡资源。近年来,该市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畜禽污染物治理方面取得良好成效,呈现出一批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场。  相似文献   

3.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东临浙江温州经济开发区,西接福建武夷山风景旅游区,是浙江省进入江两、福建的主要通道,素有“瓯婺八闽通衢”和“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世界香菇生产发源地和“中华灵芝第一乡”,被誉为“处州十县好龙泉”。全市3059km^2,总人口28万,辖8镇8乡3个街道444个行政村。近年来,龙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我省“畜牧进山、养殖上山”,  相似文献   

4.
龙泉地处浙闽赣边境,人口27.5万人,2005年全市规模养猪总产值6879.4万元,占全市畜牧业总产值40.1%。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龙泉市规模养猪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饲养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和社会化服务日趋完善;品种资源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挖掘;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饲养小区初现雏形,污染物达标排放、无害化处理,沼气利用初见成效。1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和社会服务日趋完善2005年全市有规模养猪户182户,共出栏5.89万头,占全市出栏数61.3%,比2000年增长2.3倍。表1龙泉市十五期间规模养猪户出栏情况表…  相似文献   

5.
<正>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东临浙江温州经济开发区,西接福建武夷山风景旅游区,是浙江省进入江西、福建的主要通道,素有"瓯婺八闽通衢"和"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世界香菇生产发源地和"中华灵芝第一乡",被誉为"处州十县好龙泉"。全市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整治养殖排污,净化自然环境,龙泉市有关部门积极实施"畜牧进山、养殖上山"战略。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养殖户从禁养区搬迁到竹园、果园、茶园等适养区,做到种养结合、就地消化利用养殖废弃物,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逐步走出了一条"既能解决排污,又能健康生产"的养殖新模式——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7.
龙泉地处浙闽赣边境,人口27.5万人,2005年全市规模养猪总产值6879.4万元,占全市畜牧业总产值40.1%.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龙泉市规模养猪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饲养规模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和社会化服务日趋完善;品种资源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挖掘;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饲养小区初现雏形,污染物达标排放、无害化处理,沼气利用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8.
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辖 2 3个行政村 ,6.5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5.3 3万人 ,耕地面积 8.1 4万亩 ,其中桑地 2 .2 2万亩 ,果园 0 .3 5万亩。近年来 ,王店镇利用园地多的地理优势 ,发展“三园”(桑园、果园、庭园 )优质鸡饲养 ,取得了一定成效。据调查 ,2 0 0 1年出栏家禽 51 .0 4万羽 ,同比增加 72 .96%,占全区出栏数的 2 9.51 %,为全区各镇之首。1 王店优质鸡的历史王店农村历来就有养鸡的习惯 ,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 70年代以前 ,饲养的鸡种主要为萧山鸡和浦东鸡的后裔 ,经民间长期自然选育 ,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王店“三黄鸡”优良品种。据浙…  相似文献   

9.
正浙南山区,畜牧业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产业之一,在保障市场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浙南山区的畜牧业正逐步向现代化、规模化、生态化方向转型升级。近年来,针对浙南山区山多地少的特点,龙泉市有关部门积极推进"畜牧进山、养殖上山"战略,围绕"五水共治"和"畜牧业绿色示范县创建"活动,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的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总结了一些山区农村生猪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的方  相似文献   

10.
<正>太湖鹅又称苏州白鹅、白鹅,因原产于太湖流域江、浙两省的县、市及周边地方而得名。太湖鹅系小型鹅种,属蛋肉兼用型地方鹅种。其具有产蛋率高、性成熟早、就巢性弱、肉质鲜美等优点。太湖鹅的性情温和,饲养较为粗放、耐粗饲、觅食力强、抗病力强,所以适应生态条件放牧,白天放牧在田野、竹园、果园,任其自由觅食,早晚适量补充点精料即可。因而成为当地群众最为喜爱饲养的家禽品种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前,苏州常年存栏太湖  相似文献   

11.
<正>龙泉市地处浙西南山区,为百山祖国家公园重要区域,国家森林城市,主要生态指标全国领先,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县级市),是丽水“中国蜜蜂之乡”重点区域。全市森林覆盖率高达84.2%,蜜源植物十分丰富,自2015年启动蜜蜂振兴计划以来,养蜂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全产业链逐步形成,并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1 中蜂产业链发展壮大与农民增收2017年丽水获“中国蜜蜂之乡”称号,龙泉作为丽水最具潜力的蜂产业县级市,农民养蜂积极性高涨,  相似文献   

12.
果园生草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19世纪中叶始于美国,到了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于开沟旋耕割草机问世,解决了割草问题,以及果园喷灌系统的发展,这种土壤管理模式在美国才得到大面积推广,随后,世界果品生产发达国家新西兰、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果园土壤管理大多采用生草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及经济  相似文献   

13.
龙泉市柑桔生产资源丰富,可发展为柑桔大市、强市。但资源尚未充分利用.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柑桔生产形势喜忧参半。现就龙泉市柑桔产业化发展现状、前景与对策作一初步探讨,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 2 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盲目种植杧果 ,造成杧果种植面积急剧增加 ,大多数杧果园品种单一、老化、混杂 ,果实品质差 ,不耐贮藏 ,加上进口杧果大量涌入 ,导致近年来水果价格下滑 ,果农收效低。对果园疏于管理 ,致使杧果树长势衰弱或徒长严重 ,果园荫蔽 ,病虫滋生 ,树体营养失调 ,单产低 ,如此的恶性循环使杧果园产出更加低下 ,形成了低效果园。但由于杧果园前期投入过大 ,很多果农认为弃之可惜 ,管理起来又得不偿失 ,任其荒芜 ,能收多少算多少。怎样才能使杧果园增产增收 ,又不致造成资源的浪费 ,我们从果树管理和土地利用两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5.
龙泉市柑桔生产资源丰富,可发展为柑桔大市、强市.但资源尚未充分利用,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柑桔生产形势喜忧参半.现就龙泉市柑桔产业化发展现状、前景与对策作一初步探讨,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正国 《四川蚕业》2004,32(1):20-21
丰田2号(试验号浙9102)和丰田5号(试验号浙465),是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初育成的桑树人工多倍体新品种。据育种单位和浙江桐乡市田间栽培及室内生物测试,丰田2号等多倍体品种的产叶量和养蚕成绩名列前茅,成为当地蚕  相似文献   

17.
夏秋用蚕品种浙农1号×苏12,自1975年开始推广至80年代,已成为本省当家品种.这对杂交组合具有发育齐一,抗逆力强(特别是抗氟化物能力强),饲养容易,幼虫经过较短,产量高而稳定的特点,深受广大蚕农欢迎,对促进本省蚕茧增产起着积极的作用.上述这些优良性状,主要是原种浙农1号的特点,且浙农1号克蚁产种量较高(一般在20盒以上),秋期繁育这对品种,浙农1号×苏12比反交容易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但是,近年来全省蚕种场都反映浙农  相似文献   

18.
我国观光果园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光果园已成为集果品生产、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科普示范、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乡土风情和果业生产相融合的场所,是现阶段我国水果产业转型增效的一种有效途径。观光果园最早发源于欧洲,我国观光果园建设起步早、成效大的当属台湾,大陆观光果园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首先在北京兴起,近年来在国内其他省市也得到蓬勃发展。目前我国观光果园发展存在认识片面、缺乏科学规划、经营模式单一、配套技术研究滞后、经营主体素质偏低等问题,为此应高度重视发展观光果园的积极意义,强化指导,加大扶持,创新模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配套技术研究,强化经营主体培训,利用现代技术和理念营造亮点、突出特色,充分发挥观光果园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气氟化物污染对蚕桑的危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大气中氟化物的含量,正在随着工业发展而增加,日益污染着家蚕,氟中毒时有发生。50年代初期,浙江一些蚕种场桑叶因受到工厂煤烟的污染,长期养不好蚕,“大跃进”年代小高炉林立、江、浙蚕桑氟污染为害一度加剧,70年代以来,县社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苹果大发展时期,山东省主要推广的是乔砧密植栽培模式,90%以上的果园是按照此栽培模式建立的。此种栽培模式虽然对推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由于乔砧密植树体控冠和促进结果技术难度大,果农难以掌握,管理费时费工,加上该模式自身的缺陷,致使大多数果园密闭、产量低、果品质量差,已不能适应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