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寒区沼气发酵地源热泵增温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兰岭乡大型沼气工程的增温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配料池、厌氧反应器加热量的计算,确定增温系统的供热负荷.并以此来选择合适的地下水源热泵机组.同时,对增温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了周期为33h的测试,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源热泵为沼气工程增温,不仅能保证沼气工程在北方冬季正常运行,还体现出了沼气增温系统的高效节能性.  相似文献   

2.
北方沼气系统全年产气的关键是冬季加热增温问题.为此,以生物质炉为热源,通过对循环水的加热,用单片机控制加热水泵的增温系统,研究设计了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及硬件和软件.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智能性,保证了沼气系统在北方冬季时的正常运行,提高了产气量.  相似文献   

3.
高寒地区沼气工业化生产配套加热系统的初步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沼气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将发酵料液维持在适宜的温度,以保证产气率.高寒地区冬季气温偏低,昼夜温差较大,要在高寒地区实现沼气工业化生产则需选择适宜的加热系统.为此,对现有的沼气加热形式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适宜高寒地区沼气工业化生产的新型、高效节能、环保加热系统.  相似文献   

4.
冬季增温保温技术对于保障寒冷地区沼气工程高效运行至关重要。我国沼气工程冬季增温保温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了大量成果,文章主要从加热方式、增温热源、工程运行措施3个方面,评述我国北方地区沼气工程增温技术的研究进展,从保温材料、太阳能温室大棚、其他保温技术3个方面,梳理了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保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最后提出未来我国北方地区沼气工程在增温保温技术方面,应重点开展能源投入产出边际效率、低能耗型增温保温工艺、煤炭加热电加热等传统工艺、多能互补加热模式等方面的研发。  相似文献   

5.
寒冷地区畜禽粪便沼气发电工程典型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工艺流程、技术参数、运行状况以及效益分析等方面对宁夏灵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猪场内沼气工程进行了技术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全混式厌氧发酵(CSTR)两级工艺,每天可消纳TS为6%的粪污39 m3,产气700 m3,发电1050 kWh,有机肥(沼液和沼渣)39 t。运行表明,采用太阳能耦联沼气锅炉联合增温的方式可解决寒冷地区冬季低温下沼气工程的正常运行问题,该项目的成功对沼气工程在宁夏等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以及宁蒙灌区畜禽粪便面源污染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6.
新型太阳能软体沼气池的设计及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利用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对合理开发农村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为此,针对冬季气温低致使沼气池产气率和使用率较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合我国西南地区冬季使用的新型太阳能软体沼气池。该沼气池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生产的热水,通过沼气池底部的换热器来加热料液,从而使发酵液温度升高,保证沼气池在冬季较低的气温条件下能较正常产气。试验系统的运行分析表明,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利用太阳能加热制取沼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由于北方寒区冬季沼气工程存在产气率低,甚至无法正常运转等问题,需对反应器采取保温增温措施,而确定技术保温层厚度、降低能耗、保证沼气工程的正能输出是其中一系列关键环节。为此,以一体式全地上立式圆柱型反应器为例,用稳态传热原理分别对反应器的顶、壁和底部进行了传热分析,建立料液温降值与温降时间的数学模型,并用黑龙江省鸡西市兰岭乡大型沼气工程中实际工程监测值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运用模型,计算出鸡西地区反应器不同保温层厚度下的温降和耗能,得出顶部散热是反应器整体散热主要影响因素,壁面散热量次之,底部散热量最小。此类反应器壁面不同保温层厚度对料液温降变化无显著影响,这对以后研究反应器耗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锅炉余热加热沼液提高产气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气温、地温低,沼气生产存在产气率低、综合效益差等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锅炉余热为主加热沼气系统的方法,考查了两套换热器进出口温差以及沼气池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并给出了由实验测得的沼气池产气率。最后结合试验数据分析,认为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利用锅炉余热加热沼气池制取沼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猪粪水半连续厌氧发酵实验数据和黑龙江省近五年的逐日气温,计算了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计算结果表明:在14℃~35℃,有机负荷为3 gVS·L~(-1)d~(-1),水力停留时间为15天的条件下,黑龙江省沼气工程的最适运行温度均为20.6℃,此时产能与耗能的比值为1.17。根据黑龙江省历史日平均最低温度计算了沼气工程厌氧反应器的保温层厚度,并在黑龙江省进行了沼气工程验证,结果表明:在黑龙江地区,当保温材料PS厚度为86 mm厚时,沼气工程的日最大温降小于0.5℃,池容产气率大于0.5 m~3·d~(-1)L~(-1)。该文可为寒区沼气工程节能增效提供计算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大中型沼气工程调研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详细了解北京市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现状,2009年夏季抽选了北京市38座大中型沼气工程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并于2010年冬季再次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工程投资、工程所有单位、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工程工艺、运行管理、沼气和沼液沼渣利用、夏季和冬季运行状态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对调查所获数据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大中型沼气工程以获得能源、服务农村和保护环境目的为主;市政府对工程投资力度较大,工程设计施工体系初具产业规模;工程工艺以能源生态型为主,冬季加热方式主要采用燃煤加温;沼气利用以农户炊事为主,沼液沼渣利用率差。由于沼肥经济效益低,产气量不高,冬季采用燃煤加热和购买原料等原因,工程经济效益不明显。最后,总结了目前北京市大中型沼气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型沼气工程每年产生大量沼液,沼液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制约沼气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研究了沼气发电余热的利用途径,以能否满足沼液蒸发所需热量为基础,将发电余热利用分为5种模式。以德青源大型沼气工程为例,分析了热电联产沼气工程的能量供求关系,结果发现该沼气工程的发电余热不仅可以满足厌氧发酵系统和沼液蒸发的热量需求,还有热量剩余,属于余热剩余型。最后文章论述了沼液蒸发浓缩具有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沼气工程能够对有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产生清洁能源,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厌氧发酵过程的可控性与稳定性影响着沼气工程的推广应用。文章通过对沼气工程中厌氧发酵过程的温度、p H值,C/N,水力停留时间和有机负荷率等重要的工艺参数以及挥发性脂肪酸、抑制物浓度、沼气产量与组成、容积产气率和降解率等关键指标进行分析,描述了在厌氧发酵过程中需要监测的参数,进而实现对沼气厂厌氧发酵过程的监测与控制,这对沼气工程实验室监测体系的建立、沼气厂运行稳定性的提高以及厌氧发酵过程的工艺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北方冬季沼气厌氧发酵温度不稳定的瓶颈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沼气系统的燃气加热增温装置,即配套一种燃气加热的热管式热水加热器。选择热管加热端距离燃气灶孔的高度、燃气流量、平均水温作为影响因素,以热管式热水加热器热效率作为目标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当热管加热端距离燃气灶孔的高度为21.5 cm,液化石油气流量为1.01 kg/h,平均水温为35~45℃时,其热效率达到最高,最高值为63.47%。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方农村沼气冬季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白莉  石岩  齐子姝 《中国沼气》2008,26(1):37-41
沼气利用作为一项实用技术对合理利用农村能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北方地区受气候影响冬季无法正常使用。本项目进行了北方冬季沼气正常使用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热膜加保温层的技术与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技术为沼气池保温、增温能有效解决北方冬季沼气池使用难得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方蔬菜温室及沼气加热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少平  田斌  王红丽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9):116-118,111
北方蔬菜温室全年生产的关键是冬季夜晚加热保温问题。应用生态学的理论,设计了一个白天利用太阳能加热,夜晚利用沼气燃烧加热保温的生态蔬菜温室。分析其运行过程可知,该温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小型沼气工程的厌气发酵池单池的容积为多少?小型沼气工程的厌氧发酵池,单池的容积大于或等于20m~3,小于50m~3。◎大型沼气工程的厌氧发酵池总池容积为多少?大型沼气工程的厌氧发酵池,总池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m~3。  相似文献   

17.
由于寒区沼气工程运行时室外温度较低,需要采用加热保温措施,因此选择适当的加热系统直接关系到寒区冬季沼气工程中温发酵能耗的大小和能否正能输出的问题。为此,基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兰岭乡一处沼气工程参数,在沼气工程35℃中温发酵热负荷的条件下,通过计算和对比地源热泵和燃煤锅炉对沼气工程进行加温的各月份能耗,得出了地源热泵加温方式比燃煤锅炉加温方式节约15%左右能源消耗的结论,为寒区沼气工程采用地源热泵加热系统进行采暖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沼气工程发展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晶  陈理  庞昌乐  王宝芝  董仁杰 《中国沼气》2012,30(4):41-44,47
调研小组于2009年底对山东省三个城市的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抽样调研。此次调研内容囊括了沼气工程的建设基本概况;发酵过程相关工艺参数;"三沼"的生产和利用状况;工程运行管理及周边环境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工程投资与建设,政府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部分工程政府起主导地位;单体容积大多在100 m3到500 m3之间,实际日产气量小于设计产气量,冬季产气率低;沼气工程类型单一,大部分依托畜禽养殖生产建设,处理畜禽废弃物依然是建设沼气工程的主要目的;冬季加热方式多采用燃煤加热,增加了工程的运行成本而且污染了环境;厌氧消化工艺以技术较成熟的CSTR和USR工艺为主;"三沼"没有充分利用,沼气主要是集中供气,沼渣、沼液多是免费供农户取用。工程整体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  相似文献   

19.
沼气是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产生的,在影响沼气厌氧发酵的条件中温度直接关系到沼气的产出率和综合效益。要克服新疆寒冷地区冬季沼气池的使用问题,提高沼气池料液温度是关键。通过对现有提高温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实践,总结出新疆冬季沼气池料液温度增加的途径,即利用太阳能增温和燃煤燃气两用炉辅助增温。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以卧式浆叶轴机械搅拌厌氧发酵罐为核心的干式发酵技术与成套装备.利用该技术建成干式厌氧发酵中试工程.工程包括预处理及进料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净化与贮存、增温保温系统、出料系统等.工艺方案中克服了干式厌氧发酵进出料困难、传质传热不均的难题,实现了连续高温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中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产气效果较好,平均有效容积产气率达3.0 m3/(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