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鲜枣收获后在室温下存放5天,失重达8%,并失去鲜脆状态;如果存放8天,失重达14%,果实完全皱缩,维生素大量被破坏。现将鲜枣简易贮藏法和冷库冷藏法介绍如下。1简易贮藏法此法适于枣果成熟季节气温较低的北方地区。选择耐藏的迟熟品种,以果实处于果皮半红的脆熟期贮藏为佳(成熟度不足时,果皮保护组织发育不健全,易失水失重,而完全红熟时,果实生活力低、抗性差,亦不耐贮藏)。为减少贮期水分蒸发,贮果最好装入0.04~0.07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袋内,封扎袋口后,存放在阴凉棚(或窖洞)中的分层贮藏架上。2冷藏法此法采用机械制冷的冷藏库进行贮藏,可使…  相似文献   

2.
鲜枣果实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亮  毛永民  董祯 《落叶果树》2008,40(2):29-33
介绍鲜枣果实的贮藏特性、保鲜原理、影响枣果保鲜贮藏的因素,系统阐述了目前的枣果贮藏保鲜方法,包括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化学杀菌剂处理、保鲜剂和激素处理等.对目前贮藏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鲜刺采后生理及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生  李建华 《果树科学》1999,16(3):219-223
枣原产中国。鲜枣富含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果实一经变软,维生素C几乎全部被氧化。鲜刺果具有独特的采后生理特点,贮藏保鲜难度较大。综述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鲜枣采后生理包括果实形态、呼吸类型、内源激素、软化机理及营养成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影响鲜枣贮藏寿命的外界因子及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4.
灵武长枣贮藏保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灵武长枣鲜枣为贮藏试材.采用PE打孔保鲜袋+气调剂包装的鲜枣贮藏效果好;采前喷布0.2%氯化钙溶液的鲜枣耐贮藏;贮前用鲜枣专用保鲜剂浸泡.能明显降低贮藏中枣果的霉烂率;随着色度的增加贮藏好果率降低;早成熟的枣不耐贮藏,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的果实贮藏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鲜枣采后生理及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枣(ZizyphusjujubaMill.)原产中国。鲜枣富含维生素C,营养价值高,果实一经变软,维生素C几乎全部被氧化。鲜枣果实具有独特的采后生理特点,贮藏保鲜难度较大。综述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在鲜枣采后生理包括果实形态、呼吸类型、内源激素、软化机理及营养成分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影响鲜枣贮藏寿命的外界因子及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6.
枣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枣果实营养丰富,枣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达到每百克鲜枣含维生素C 3 000~8 000 mg。天津是我国枣主要产地之一,生产中栽培的枣品种有近20个,我们于2001~2002年研究了枣果实成熟度、贮藏时间、贮藏温度、光照等因素对圆丰等7个品种枣果实营养成分的影响,旨在为消费者最大限度地保持鲜枣营养成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谈大枣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鲜枣营养保健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入及鲜枣特有的口感和风味,近几年来鲜枣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各地引进和种植鲜食品种的积极性很高,种植面积与产量迅速提高,但鲜枣采收后若不经处理,很容易失水皱缩及腐烂变质,因此开展大枣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就显得特别重要。1耐贮品种的选择一般来说,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小果型品种比大果型品种耐贮藏。考虑到鲜枣贮藏主要用于鲜食,所以要选择品质好、经济价值高、适于鲜食的耐贮品种。耐贮品种有冬枣、雪枣、襄汾圆枣、临汾团枣、金丝小枣、西峰山小枣等。2贮藏保鲜关键环…  相似文献   

8.
桃营养价值丰富,但易软化、腐烂,不耐贮藏,通过对桃果实的化学、物理和生物保鲜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桃贮藏保鲜提供实践指导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八成熟灵武长枣果实为试材,研究了纳米SiOx涂膜对不同温度贮藏灵武长枣果实品质变化及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x涂膜处理能够显著降低霉烂果率、转红果率,减缓贮藏中后期果肉硬度下降和VC氧化分解,防止水分散失,提高贮藏中后期脆好果率,有效提高常、低温贮藏枣果的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常温贮藏灵武长枣果内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梗部的增加幅度高于果部,从而保持枣果采后品质,延缓果实的后熟软化,延长其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0.
枣果贮藏保鲜宋宪军唐福霞唐春玲申亚(河南省新郑市枣树研究所451150)(新郑市林业局鲜枣收获后在室温下存放5天,失重达8%,并失去鲜脆状态;如果存放8天,失重达14%,果实完全皱缩,维生素大量被破坏。现将鲜枣简易贮藏法和冷库冷藏法介绍如下。1简易贮...  相似文献   

11.
大樱桃的贮藏保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樱桃是落叶果树中成熟最早的树种,素有“春果第一枝”之美称。其色艳,味美有芳香,被誉为水果珍品。但大樱桃果实不耐贮运,且常由于采后处理不当,造成果实腐烂,降低或丧失商品价值。为此,将大樱桃的采收、包装及贮藏保鲜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采收外运或贮藏的...  相似文献   

12.
大樱桃是一种不耐贮运的水果。采收后,常温下果实色泽变暗,果肉腐烂,失去商品价值,若能及时贮藏保鲜,可缓解大樱桃集中上市的矛盾,延长供货期,提高经济效益。1选择品种,适时采收贮藏大樱桃应选择中晚熟、硬度大、含糖量高的品种,如先锋、拉宾斯、雷尼、奇好、胜利、友谊等,在果  相似文献   

13.
1外形的变化枣果采后外形的变化因品种而异。金丝小枣较易失水,常温贮藏4天,全红枣果约有50%果梗周围出现内陷点,而冬枣则是在果实中部有水渍状内陷点。贮藏期间,转色期、半红期的枣果色泽转红,全红期枣果,颜色逐渐加深。柄痕处,碰伤处易长霉,果肉变软。Ka...  相似文献   

14.
柿子几种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菏泽市栽培柿树有上千年的历史,主要品种有九月青、八月黄、大二糟、小二糟等,这些柿子因在树上着生期长,成熟期比较集中,采后短期内极易软化伤烂,以致出现销售难、果贱伤农的问题。现总结生产中柿子的几种贮藏保鲜技术,以期为果农、商业贮运销部门、果品加工企业提供参考。1贮藏特性1.1品种特性通常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耐贮藏;同一品种中,晚采收的比早采收的耐贮藏,含水量低的柿果比含水量高的耐贮藏;老龄树果实较小且不耐贮藏,盛果期树果实耐贮藏;在菏泽市栽培的几个镜面柿品种中,九月青极耐贮藏。1.2呼吸跃变柿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果实…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樱桃栽培面积的扩大,产量的增加,大樱桃的贮藏保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大樱桃是一种不耐贮运的水果,果实成熟期又值夏季来临气温升高,并且采收期集中,采收后,常温下果实色泽变暗,果肉腐烂,失去商品价值,造成经济损失。若能及时贮藏保鲜,可缓解大樱桃集中上市的矛盾,延长供货期,提高其经济效益。具体贮藏方法如下。1选择品种,适时采收大樱桃早熟品种和中熟品种不耐贮藏,贮藏大樱桃应选择中晚熟、硬度大、含糖量高的品种,如先锋、拉宾斯、雷尼,乌克兰系列的奇好、胜利、友谊等。贮藏大樱桃应在果实八成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果个小,颜色差…  相似文献   

16.
鲜食大枣保鲜贮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品种及采收时期 保鲜贮藏所用大枣品种都是鲜食品种及干鲜兼用品种,其耐贮性因不同的品种具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较晚成熟的品种比成熟早的品种耐贮藏,干鲜兼用品种比鲜食品种耐贮性好,抗裂果品种也较耐贮,而大果形品种不耐贮藏。在形态结构上,耐贮品种表皮蜡质层较为平滑,而不耐贮品种果皮有深度裂缝。不同品种的贮藏差异性都表现在贮藏后期,此时,不耐贮品种会迅速腐烂损失,因  相似文献   

17.
晚熟葡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佑花 《果农之友》2010,(10):32-32
<正>葡萄采摘后在常温下呼吸强度大,果实易脱粒变软,不耐贮藏。利用机械冷藏库通过适当的保鲜处理,能延长葡萄的贮藏期。这样就能延长葡萄的供应期,增加经济效益。1适宜贮藏的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板栗果实不耐贮藏,虽然传统农家里有干制的贮藏方法,能使栗果保存较长时间,但栗果失水多,风味明显下降,商品性较差.因此板栗果实必须进行保鲜贮藏,传统的保鲜贮藏是沙藏、窑洞贮藏,还有缸藏、坛藏,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贮藏量少,贮藏时间短,受外界的温度影响大;保鲜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影响鲜食枣贮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枣具有独特的采后生理特点,极不耐贮藏。枣果采摘后,在常温下只有几天的鲜脆状态,很快就会失水萎蔫或腐烂。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如果没有完善的措施,烂果率也很高。因此,了解鲜食枣贮藏的影响因素,把握好贮藏条件具有重要意义。1品种鲜食枣的品种不同,其耐贮性有很大差异。曲泽洲(1987)比较了采自河北省和北京市的19个枣品种的贮藏性,结果表明:在(0±1)℃条件下,结合有孔的聚乙烯袋包装,以西峰山小枣和西峰山牙枣最耐贮;其次为北车营小枣、长辛店脆枣和金丝小枣等;婆枣和斑枣最不耐贮。经45d(天)贮藏后三类品种的好果率分别为79.4%~98.7%…  相似文献   

20.
研究低温条件下不同成熟度灵武长枣果实贮藏效果。结果表明:灵武长枣以八成熟的枣果综合保鲜效果最好,结合专用保鲜剂处理及自发气调包装,八成熟度枣果在低温条件下能贮藏90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