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亚红  王亚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68-15570,15573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葛根素的最佳工艺。[方法]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分离葛根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葛根素的量。[结果]HPD-800树脂对葛根素分离效果最佳,分离纯化葛根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在吸附过程中,上样液浓度为0.2mg/ml,上样原液pH值为1.0,过柱流速为2.0ml/min;在洗脱过程中,乙醇洗脱剂的体积分数为70%,体积为5BV,过柱流速为1.5ml/min。该最优工艺条件下,葛根素收率最高达91.02%,产品仅经1次结晶纯度达96.13%。[结论]HPD-800大孔吸附树脂对葛根素的分离纯化效果良好,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的新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不同的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平行试验、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原料0.500 g的腊梅花粉末,以70%的乙醇溶液作提取剂,提取剂的用量为1∶60(g/ml),微波功率为288 W,在提取时间为450 s下提取次数3为最佳工艺。确定AB-8为腊梅花总黄酮的吸附树脂。其最佳静态吸附工艺条件为:温度30℃,吸附时间3 h;最佳动态解吸工艺条件为:流速2.6 ml/min,上样液pH值4.3,30 ml 70%乙醇洗脱。与溶剂浸提法相比,采用微波法提取腊梅花总黄酮提取时间由20 h缩短为450 s,提取率从79.86%提高到92.23%,而且AB-8分离腊梅花总黄酮分离效果明显,成本低。[结论]微波联合大孔树脂提取腊梅花总黄酮可工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3.
刘荣  栾淑莹    妍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869-7872,7921
[目的]优化樟子松松塔多酚纯化工艺,提高松多酚利用率。[方法]以吸附解析率为衡量指标,确定纯化樟子松松塔多酚的最佳树脂;以多酚回收率和纯度为衡量指标,单因素试验研究纯化过程中各因素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并且利用响应面优化樟子松松塔多酚的纯化工艺。[结果]樟子松松塔多酚的初步纯化最适条件为上样液浓度0.2 mg/ml,上样液体积2.10 ml,样液pH 7,径高比1∶25.8,洗脱乙醇浓度57.75%。在此工艺参数下,樟子松松塔多酚的回收率可达68.78%。[结论]经D4020大孔树脂纯化,樟子松松塔多酚纯度由21.6%升至59.4%,说明D4020大孔树脂适宜用于初步纯化樟子松松塔多酚。  相似文献   

4.
毛讯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08-7308,7338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分离麦冬多糖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比较了不同pH值、流速对麦冬多糖的纯化效果。[结果]确定大孔树脂纯化麦冬多糖的层析条件为:上柱溶液pH值为8,洗脱溶液pH值为8,流速为1.0ml/min,在此条件下麦冬多糖纯度可达到81.0%,回收率71.2%。[结论]该优化工艺条件可以作为麦冬多糖的纯化方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乌头总碱的纯化工艺及中乌头碱的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选出乌头总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分离纯化中乌头碱,为新药研制奠定基础。[方法]以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通过硅胶柱层析和结晶纯化获得纯度在95%以上的中乌头碱。[结果]附子中乌头总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以3倍药材量的95%乙醇溶液为溶剂,浸提3次,第1次5 d,第2次3 d,第3次1 d。调提取液pH值为3.0~4.0后静置12 h,回收乙醇并浓缩至一定体积,确定D-101的最佳吸附率、洗脱率分别为87.5%和95.3%。纯化时,D-101大孔吸附树脂的上样浓度为6 g/L,pH值为4.5,室温为18℃,以蒸馏水除杂,流速为1 ml/min的95%乙醇洗脱,浓缩洗脱液,完全蒸干,测得其附子总生物碱的平均含量高于48%。[结论]D-101大孔吸附树脂可用于工业化乌头总碱的提取,以及后续各种生物碱的纯化。  相似文献   

6.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贵州产桂花为原料,以桂花总黄酮吸附量及回收率等为考察指标,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桂花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分别采用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等考察AB-8型大孔树脂对桂花总黄酮的分离纯化最佳工艺条件及效果。[结果]pH值、洗脱剂、温度、上柱液浓度、径高比、流速、总黄酮与树脂质量比等工艺条件对桂花总黄酮的吸附洗脱量和回收率等影响很大。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值4~5;洗脱剂为浓度70%乙醇,料液比为1∶4(g/ml),上柱总黄酮质量与树脂质量比为1∶9.4,上柱液总黄酮浓度为17.86 mg/ml,流速为2~3ml/min;冲洗杂质用水体积2~3 BV,流速为3~4 ml/min;径高比为1.5∶21.6;温度升高,吸附量下降但洗脱率加大。[结论]优选出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桂花总黄酮工艺条件,为桂花总黄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人白细胞介素-12(human interleukin 12,hIL-12)转基因马铃薯,探讨hIL-12的纯化条件。[方法]提取转基因马铃薯中的总蛋白,hIL-12的分离纯化步骤包括超滤、MKF-AIW阴离子交换层析、MKF-CIC阳离子交换层析。在阴离子交换层析吸附过程中采用试管法选择最佳吸附pH值,选择洗脱过程最佳洗脱pH值;选择阳离子交换层析洗脱过程最佳洗脱pH值;ELISA法测定各纯化阶段收集的上清液或洗脱峰中的hIL-12的含量;非还原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纯度;Western Blot检测纯化的hIL-12。[结果]阴离子交换层析吸附过程最佳吸附pH值为7.5,洗脱过程最佳洗脱pH值为7,阳离子交换层析洗脱过程最佳洗脱pH值为6.5。纯化的hIL-12经非还原SDS-PAGE分析蛋白纯度为91%。Western Blot分析结果表明,在40 kD处有特异的蛋白条带出现。[结论]hIL-12转基因马铃薯经总蛋白提取,超滤,阴离子交换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hIL-12。  相似文献   

8.
分离纯化金银花绿原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远景  徐晓伟  余芳芳  高海成  张平  方桐辉  胡晓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52-13053,13057
[目的]研究从金银花中提取、纯化绿原酸的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溶剂为60%乙醇(V/V),pH值为4,提取时间为1.5h,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绿原酸得率为4.52%。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洗脱液浓度20%,洗脱液体积为5BV,洗脱液pH值为8,洗脱液流速为5ml/min。在此条件下,纯化的绿原酸产品纯度为58.3%。[结论]该试验得到了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和纯化条件,为绿原酸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黄红霞  戚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65-8166
[目的]为吸附树脂法分离纯化苹果原花青素奠定一定的基础。[方法]研究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苹果中原花青素柱层析的最佳条件。[结果]D3520树脂分离原花青素的效果较好。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洗脱的效果趋好,为了得到高的洗脱率,选用浓度70%的乙醇作为洗脱剂;当上样液pH值为7.0时,吸附效果较好;流速太小时,解吸太慢,解吸时间很长,造成单位体积解吸液中的原花青素含量低,可选择2~6ml/min的速度进行洗脱。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洗脱液为浓度70%乙醇,上样液pH值为8,洗脱液流速3ml/min为D3520树脂的最佳分离条件,所得产物的苹果原花青素含量和得率都较高。[结论]确定出了性能较佳的D3520树脂,并得到了其最优的吸附、解吸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10.
高路  戴建辉  高云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04-8306
[目的]为苦荞麦苗总黄酮类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苦荞麦苗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样液的质量浓度为3.0 g/L,上样速率为3 BV/h,洗脱剂为80%乙醇,洗脱速率为3 BV/h,洗脱剂用量为4BV,按此工艺条件纯化后的苦荞麦苗总黄酮纯度达77.34%。[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苦荞麦苗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培养条件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培养条件对双孢蘑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为筛选和选育适宜广西栽培的双孢蘑菇品种和确定适宜的栽培管理措施奠定基础.[方法]研究7个双孢蘑菇菌株的形态特征及不同温度、pH、光照、碳氮源对其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菌株9506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褐蘑菇最慢;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30C,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的适宜pH为4.0~9.0,最适pH为6.0~8.0;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最适合菌丝生长的碳源是葡萄糖、氮源是酵母粉.[结论]7个双孢蘑菇品种间的遗传差异性不明显,在栽培生产中,应综合协调温度、pH、光照、碳氮源等因素的作用效果,以获得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2.
大孔树脂纯化桑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桑叶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7种型号的大孔树脂进行纯化试验,利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方法,研究大孔树脂纯化桑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结果]D140型大孔树脂能更有效地纯化桑叶总黄酮。当上样浓度在1.041~3.122 mg/m l范围内时,桑叶总黄酮的回收率较高。上样速率为1、2 BV/h时,总黄酮回收率较高。上样体积为4.5 BV时,树脂基本达到动态饱和吸附。当乙醇浓度为70%、洗脱速率为1 BV/h时,洗脱率最大,产物纯度最高。[结论]D140型大孔树脂纯化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以浓度约为3 mg/m l的桑叶总黄酮上样,上样速率控制在2 BV/h左右,上样体积为4.5 BV,再用3 BV、70%乙醇,以1 BV/h的速率洗脱,获得的桑叶总黄酮的纯度为41.1%。  相似文献   

13.
龙桢桢  乔媛媛  李静  郑敬  魏屹  成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787-13789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桃叶珊瑚苷的工艺,为进一步精制洒金桃叶珊瑚中桃叶珊瑚苷奠定基础。[方法]以桃叶珊瑚苷为指标成分,用HPLC法测定桃叶珊瑚苷的含量,并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桃叶珊瑚苷的最优工艺。[结果]S-8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桃叶珊瑚苷的最优条件为:上样液浓度2.76 mg/ml,上样液流速2 BV/h,上样量9.20 mg/g,洗脱溶媒为浓度15%乙醇,洗脱流速2 BV/h,洗脱剂用量3 BV。[结论]S-8大孔吸附树脂对桃叶珊瑚苷分离纯化效果良好,产品纯度为48.04%,回收率为82.30%。  相似文献   

14.
涂华  陈碧琼  周锡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38-8739,8781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法纯化荔枝壳总黄酮的工艺。[方法]比较AB-8、HPD-600和D101 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荔枝壳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并对上柱液的pH、黄酮浓度、上柱液体积和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适宜荔枝壳总黄酮的提纯,其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 5.0,上柱液浓度4 mg/ml,上柱液体积2.5 BV,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体积2.0 BV。[结论]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后,荔枝壳总黄酮含量在83%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分离与纯化口蹄疫病毒抗原。[方法]利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制备高纯度的FMDV抗原,通过对样品及缓冲液pH、流速、缓冲液的盐浓度、样品上样体积等条件的摸索,确定最佳的FMDV抗原洗脱条件。[结果]当缓冲液pH为8.0、流速1.2 m L/min、盐浓度450 mmol/L、上样体积1.5 m L时,FMDV抗原的纯化效果最佳。[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离子交换层析在FMDV抗原的分离与纯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宋信莉  刘文  冯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68-8470
[目的]优选AB-8型大孔树脂精制天麻钩藤饮药液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天麻素的含量和出膏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法对树脂纯化工艺中的最大上样量、上样速度和洗脱剂浓度等参数进行优选。[结果]上柱前平均出膏率为21.252 7%,RSD为1.009 6%;天麻素的平均含量为5.263 mg/g,RSD为0.693%。最佳工艺为最大上样量30 ml、上样速度2 BV/h、洗脱溶剂为浓度40%乙醇、洗脱剂用量165 ml、药液浓度0.5 g/ml、径高比1∶10;在此条件下,浸膏得率为9.98%,天麻素平均含量为13.364 mg/g。[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提高了天麻素的含量,并降低了浸膏量。  相似文献   

17.
平卧菊三七中绿原酸提取及纯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醇提法从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中提取绿原酸,设计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pH、超声功率对绿原酸提取率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优选适合绿原酸纯化的大孔树脂,并运用单因素试验优化动态吸附—解吸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5(m∶V,g/mL)、pH 4、超声功率120 W,此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3.13%.HPD600型树脂对绿原酸有较高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优化后的吸附条件为上样流速2 mL/min、pH 3;适宜的洗脱剂为体积分数30%和50%的乙醇,纯化后绿原酸的纯度为7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