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通过对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寻和研究,试述内蒙古肉牛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战略及措施.即:建立网络化的市场体系;改良品种,进行科学繁育(建立良种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肉牛品种改良和育肥生产基地;采用现代化肉牛屠宰工艺,加强饲养管理、缩短饲养周期.  相似文献   

2.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WTO的加入,给内蒙古肉牛业带来极好的机遇,同时将引进更加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更加有序竞争环境。如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同时,发挥内蒙古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提高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笔者提出了发展内蒙古肉牛业的思路,即:加快畜牧“种子工程”建设步伐,促进肉牛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大模式化饲养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肉牛产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
柳江县肉牛规模化养殖模式有自繁自养一条龙饲养法、短期快速育肥法、“以短养长”综合饲养法等。总结柳江县多年来产业化养牛发展的经验表明,自繁自养一条龙饲养法周期长,投入大,难以承受;短期快速育肥法周期短,但成本高,效益低;唯有“以短养长”综合饲养法周期短,资金周转快,是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肉牛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4.
优质肉牛产业化在内蒙古赤峰市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肉牛业的发展对于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振兴国民经济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赤峰市优质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是指导农牧民进行肉牛养殖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技术规程,该规程有利于肉牛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可以更好地推广应用肉牛饲养管理、繁殖改良、饲料调制、育肥等技术,可加快肉牛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肉牛产业的发展与畜牧大省地位不相适应,其原因在于从肉牛种源到改良、繁育、饲养、加工乃至市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内部的各个部分是分散发展的,无法整合资源优势,并转化为竞争优势。为此,应将内蒙古的肉牛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形成肉牛产业链,并在产业内部使各价值链组成部分形成企业集群化专业化效应,使内蒙古肉牛产业通过集群化发展,做到提高质量、降低数量、变革饲养模式,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6.
中国肉牛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中国肉牛业的现状,分析了中国肉牛业生产中存在的3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中国肉牛业发展的5个对策,即继续开展肉牛改良,加快肉牛良种培育和扩繁;提高肉牛饲养管理水平,促进优质肉牛生产;提高牛肉产品质量;实现产业化生产;实施牛肉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7.
以提高肉牛养殖水平为前提,针对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饲养模式的应用展开分析。根据肉牛养殖现状,分别阐述生产与饲养模式的操作要点,为肉牛养殖与饲养工作积累经验,旨在推动我国肉牛养殖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湖南肉牛产业化发展的调查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牛业是畜牧业中较具潜力和优势的朝阳产业。湖南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创新了肉牛养殖模式,为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1龙头企业对肉牛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1.1创新了农区肉牛产业化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肉牛养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内蒙古、新疆、宁夏、青  相似文献   

9.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WTO的加入,给内蒙古肉牛业带来极好的机遇,同时将引进更加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更加有序竞争环境.如何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同时,发挥内蒙古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出口潜力,提高内蒙古自治区肉牛业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笔者提出了发展内蒙古肉牛业的思路,即加快畜牧"种子工程"建设步伐,促进肉牛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大模式化饲养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快肉牛产业化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展肉牛产业化具有草地资源优势和肉牛育肥的资源优势。发展优质的肉牛产业化,就要利用现代育种与繁育新技术培育出适应放牧及舍饲的草地肉牛优良品种。笔者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肉牛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从饲草、饲料、肉牛品种等方面入手,并介绍了各阶段的肉牛育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肉牛产业的发展与畜牧大省地位不相适应,其原因在于从肉牛种源到改良、繁育、饲养、加工乃至市场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内部的各个部分是分散发展的,无法整合资源优势,并转化为竞争优势.为此,应将内蒙古的肉牛产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形成肉牛产业链,并在产业内部使各价值链组成部分形成企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和集群化、专业化效应,使内蒙古肉牛产业通过集群化发展,做到提高质量、降低数量、变革饲养模式,形成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了解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形势,明晰当前肉牛繁育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北京林业大学牛肉生产潜力和繁育模式研究课题组通过对河北省、辽宁省和山西省代表肉牛养殖场开展实地调研,分析我国肉牛繁育模式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路径。结果表明:当前在我国主要包括自繁自育、仔畜繁育和育肥三种肉牛繁育模式,其特点各有不同。肉牛繁育模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良种化水平较低,选育潜力有待挖掘;养殖用地管理缺位,用地成本不断增加;劳动力数量减少,老龄化现象加剧;养殖融资贷款难,金融政策待完善。可通过加快肉牛品种改良,强化科学饲养管理;推进“牧繁农育”肉牛产业模式;推进“托管+肉牛培育”经营方式;推进“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形式对肉牛繁育模式进行优化。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大良种繁育力度,推进肉牛良种化发展;完善肉牛扶持政策,稳固饲草基础保障;健全金融保障制度,创新养殖融资渠道;探索高效肉牛生产模式,提高肉牛产业发展水平;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辽市是内蒙古肉牛改良重点区域和种牛培育与输出基地,同时也是肉牛重点繁育基地。繁育基地生产情况的好坏是制约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实地考察,对品种改良、养殖模式、饲养方式、繁殖规律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供相关部门和从业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肉牛生产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树立新的经营理念,使肉牛生产向商品化、规模化、集约化、系列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永寿县在这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对新时期肉牛产业化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永寿县实施肉牛产业化生产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转变养殖方式 促进岷县肉牛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抓草产业建设、抓养牛产业化发展、抓养牛安全化生产、抓养牛合作社经济组织建设等配套措施,从而促进肉牛产业饲养方式、饲养模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的转变,实现岷县肉牛产业的健康、高效、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宪  阎萍 《家畜生态学报》2007,28(2):104-106
分析了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的限制因素,提出了加速我国西部地区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思路,推行品种良种化、技术先进化、管理企业化的生产模式,促进肉牛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和持续性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自治区养牛业历史悠久、基础好,具备了发展现代化内牛生产的充分条件。逐步建立健全内蒙古肉牛现代化生产体系,完善肉牛生产过程,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笔者对内蒙古现代化肉牛生产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促进内蒙古肉牛业的进一步发展,加快肉牛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谭美英  武深树 《当代畜牧》2005,(6):41-42,44
肉牛业是畜牧业中最具潜力和优势的朝阳产业。湖南省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创新了肉牛养殖模式,走出了一条“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肉牛产业”的成功路子,为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1龙头企业对肉牛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1.1创新了农区肉牛产业化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肉牛养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放牧模式;二是以山东、河南、陕西为代表的中原农作物秸秆舍饲养殖模式。但是,近几年,随着生态条件的恶化,北方草原退化严重,禁牧或限制放牧已成为各地草原工作的重点。中原的农作物秸秆舍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育肥场十农户”这一肉牛基本饲养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分析,并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对已初具规模和具有不同典型地域经济特征的鹿邑、鄢陵、内乡三县的内牛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畜牧业》2009,(23):28-28
为了使肉牛饲养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河南省原阳县大力开展肉牛饲养,屠宰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招商工作。原阳县君子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与韩国爱世肉业株式会社合资建设牛肉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