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需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 品种:菠萝浓缩汁、芒果原汁、荔枝浓缩汁(原汁)、速冻果蔬、果脯 待解决难题:解决果汁无褐变问题,提高菠萝出汁率;菠萝浓缩果汁的提汁技术,菠萝气味回收技术,果汁澄清技术。  相似文献   

2.
技术需求     
广西省品种:菠萝浓缩汁、芒果原汁、荔枝浓缩汁(原汁)、速冻果蔬、果脯需求:菠萝浓缩果汁的提汁技术;菠萝气味回收技术;果汁澄清技术。品种:果蔬罐头、猪肉腊肠罐头、速冻果蔬产品  相似文献   

3.
以龙眼(Dimocarpus longan)和菠萝(Ananas comosus)果实为原料制备复合果酒,采用果胶酶酶解处理龙眼菠萝复合果汁以提高果酒的得率和澄清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果胶酶添加量对龙眼菠萝果酒的得率和澄清度影响最大,其次是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酶解pH的影响最小.酶解处理的最佳条件组合为果胶酶添加量占混合果肉质量的0.4%、酶解时间2.5 h、酶解温度45℃、酶解pH 3.5.在最优条件组合下酶解后龙眼菠萝复合果酒的得率和透光率分别为92.3%和91.9%.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世界菠萝的生产规模正逐年增大,但鉴于菠萝的热带属性,世界菠萝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且主要菠萝生产国的单产水平差异较大;从贸易结构来看,菠萝的主要进口国是北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鲜菠萝出口国主要是哥斯达黎加和菲律宾:菠萝加工品出口则为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哥斯达黎加等国所垄断。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菠萝汁为原料进行菠萝果酒的酿造,研究了发酵初始糖度、pH、接种量、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菠萝果酒的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主发酵初始糖度18°Bx,pH 4.0,酵母菌悬液(106个/mL)接种量8%(v/v),发酵温度24 ℃,主发酵时间4~5 d;后发酵、贮藏温度14 ℃,时间60 d.在此条件下酿造的菠萝果酒酒度8.5°,金黄色、澄清透亮、口感细腻,具有典型的果酒香味和风格.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菠萝叶和菠萝加工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现状.广东、海南、广西等地区的菠萝叶主要用于粉碎还田,部分提取菠萝叶纤维,还可发酵制沼气、青贮饲料和生物有机肥等,云南、福建等地的菠萝叶则基本上直接废弃;菠萝果实加工后剩余的菠萝皮、渣蕴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可用于生产菠萝果酒、白兰地、果醋、乳酸饮料等,也可用于发酵生产沼气、乙醇和饲料以及提取特殊物质.对我国菠萝废弃物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菠萝和石榴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对菠萝石榴混合果醋加工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得其最佳工艺参数为菠萝汁和石榴汁的体积比为2∶1;酒精发酵的温度为27℃,酵母接种量为4%,发酵时间为5 d;醋酸发酵温度为31℃,醋酸菌接种量为7%,发酵时间为3 d;果醋澄清试验中硅胶添加量为300 mg/L,作用果醋持续40 min,透光率接近90.1%。此条件下得到每100mL总含酸量为5.0 g,色泽为浅红色,同时具有石榴和菠萝风味,酸味可口的菠萝石榴混合果醋。  相似文献   

8.
对菠萝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包括菠萝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杂交育种、诱变选种、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以及菠萝种苗繁育、生产种植、催花、防寒防晒等栽培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此外,对未来菠萝育种研究与栽培技术研究主要方向进行展望。在菠萝种质资源精准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常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为主体,基因工程育种为辅助的育种体系是菠萝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开展菠萝“黑心病”和“水菠萝”发生的机理研究,从生产源头降低“黑心病”和“水菠萝”发生的栽培技术措施研究,以及无损检测技术与智能化、省力化种植技术研究等是国内菠萝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菠萝粉蚧及菠萝凋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菠萝粉蚧刺吸寄主汁液,分泌的蜜露容易引起煤烟病,是菠萝凋萎病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对菠萝粉蚧、菠萝凋萎病及其防治,以及蚂蚁、粉蚧、菠萝凋萎病三者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综述,并就菠萝粉蚧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菠萝叶渣青贮饲料养猪试验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菠萝又名凤梨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南美的巴西 ,为热带著名果品。我国目前主要产地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云南等省区。据资料介绍 ,近几年我国菠萝种植面积均保持在 6万hm2 左右 ,且还在扩大。种植菠萝主要是收菠萝果 ,1hm2 产果一般为 30~ 4 5t,过去大量的菠萝叶弃用或回田作肥 ,现在菠萝叶可用于提取纤维 ,叶渣可作饲料喂猪 ,1hm2 产茎叶可达 12 0~ 15 0t ,可用于提取纤维的叶片达 6 0~ 90t。菠萝叶纤维 ,习称菠萝麻 ,是从菠萝叶片中提取的纤维 ,属叶脉纤维。目前国内正在大力开发菠萝叶纤维 ,随着菠萝叶纤维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1.
中国菠萝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干军  王举兵 《世界农业》2007,(7):20-22,46
为了解中国菠萝竞争力状况,本文首先从产量、种植面积、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比中国与其他主要菠萝生产国生产情况,然后分析世界菠萝贸易格局,并从外贸角度对比中国与世界鲜或干菠萝、菠萝罐头、菠萝汁等菠萝产品贸易大国竞争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菠萝产品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与其他菠萝贸易大国相比竞争力相对较弱。文章最后提出中国菠萝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为了促进我国菠萝产业升级和菠萝品种结构调整,一些科研单位或个体引进了国外的菠萝优良品种。本文介绍了金菠萝的育苗、定植、施肥、病虫害防治、催花、壮果等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菠萝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菠萝的生长习性、种类和分布,从产量、面积和单产上介绍了我国菠萝的现状,比较了我国与主要菠萝生产国的差距,分析了我国菠萝产品的价格及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概述了国内外菠萝育种、病虫害防治、保鲜及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情况,预测了我国菠萝产业的市场潜力.阐述了中国菠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菠萝产业发展的优先科研目标和发展对策,旨在促进中国菠萝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是我国菠萝主要产区,文章采用作物区域比较优势分析方法,分析了海南省菠萝与其他菠萝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菠萝与省内其他4种热带水果的比较优势以及1995~2008年菠萝生产的比较优势的变动趋势.结果显示,海南省菠萝生产具有规模优势和综合优势,但不具有效率优势.结论认为,海南省发展菠萝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生产的综合能力较高,海南省菠萝生产具有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菠萝主要生产国菠萝产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强烈冲击我国菠萝产业的背景下,本文在分析广东农垦菠萝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组建全产业链式的专业化菠萝产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倒逼营销、加工、种植、研发等主体,推动广东农垦菠萝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菠萝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如何提高菠萝的产量成为了当前困扰种植户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菠萝栽培技术以及对病虫害的防治来对菠萝的种植进行研究,以期通过改善菠萝培养技术和减少病虫害来提升菠萝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菠萝是世界上最大宗的热带水果品种之一,世界菠萝进出口产品主要有3种:鲜(干)菠萝、菠萝罐头和菠萝汁。其中鲜、干菠萝贸易在FAO的贸易统计中,菠萝包含鲜菠萝和菠萝干,以鲜菠萝为主。菠萝汁的贸易以普通菠萝汁为主。随着世界菠萝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到目前,全球约有40%的菠萝年产量用于出口,其余60%以鲜果形式在产地消费。  相似文献   

18.
正1特点菠萝正值产季,价格有所上涨。2走势6月菠萝主产省产季将过,市场流通量继续减少,价格将上涨。3详情(1)菠萝流通量减少,市场价格上涨。5月份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显示,菠萝流通量减少,主要批发市场菠萝流通量为7 725.78 t。且多省菠萝同时上市,海南、广东菠萝主产区上市期将过。  相似文献   

19.
菠萝采后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后菠萝不耐贮运,容易发生病害而腐烂变质,这严重制约了菠萝的商品流通和销售.对采后菠萝3种主要病害黑心病、黑腐病和小果芯腐病的发病症状、可致病因素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为防治采后菠萝病害提供参考,以期达到减轻采后菠萝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海南菠萝种植主要分布在海口、文昌、琼海、万宁、定安等市县。近些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各地改变品种结构,选择适合鲜食的巴厘种为主要良种,采用催花促果新技术,大力推广反季节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生产出大批适销对路的菠萝鲜果,在全省掀起了种植优质高产菠萝的热潮。但菠萝是剥夺地力最严重的农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