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春,采用“911生根素”200mg/L水溶液加干细土搅拌成泥浆,乌桕苗根蘸此泥浆后栽植,采用多次重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911生根素”处理乌桕的苗木,具有发根快、生根多、成活率高、高径生长优于对照等特点。平均高生长增加19.4%,地径生长增长27.9%,成活率提高14.39/6  相似文献   

2.
豫南地区杨树插干造林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杨树植苗和插干造林进行造林对比试验,共设2个区3组。结果表明;杨树插干造林第1年生长量较植苗造林生长量大;插干造林一个育苗周期比植苗造林育苗节约资金32.9%;插干造林成活率高于植苗造林;插干造林投资比植苗的节约资金44.4%。  相似文献   

3.
桔梗切根快速繁殖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年生桔梗切很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横切蘸根宝8号的成活率高.平均可达679%;每平方米收获量以横切和横切蘸根宝8号处理效果较好,分别为2.338和2.158kg;经方差分析,平均单重在横切和纵切的方法上差异显著,以横切效果最好,平均单株重可达58.98g;切根繁殖的平均单株重均远远高于同龄播种苗。  相似文献   

4.
中原地区丹红杨插干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红杨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培育成功的新一代超速生抗虫杨,雌株。耐桑天牛、易生根、速生(年胸径生长量达5.8 cm,年平均高生长量4.9 m)。为了提高丹红杨的造林成活率,进行了杨树插干深栽造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丹红杨采用插干深栽造林方法与传统的带根植苗造林相比,具有成本低、成活率高、生长量大等特点,是一种比...  相似文献   

5.
在海涂防护林建设中,为了解决杨树造林苗木的不足,加快绿化进程,浙江省上虞市沥海镇于2004年3月,在杨树苗移栽造林的同时,采集了200余根杨树枝条进行直接扦插造林试验,并加强插后管理,观察扦插造林的生长情况,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插枝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效果好。具体做法是:1.选取插枝。造林前在3年生以上杨树上选取1年生生长旺盛、无病虫害、无机械  相似文献   

6.
苏打盐碱土区小果白刺造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上进行小果白刺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9.0-11.0的重盐碱地,当年造林成活率平均为83.1%,4a生造林保存率为78.2%;以pH值9.5—10.0的林地表现最好,平均成活率与保存率分别为90.3%和87.3%。每株施腐熟农家肥1.0kg,4a生平均单株结果量为3.60kg,是对照结果量的3.60倍;不同造林密度的覆盖率有一定差异,初植密度为1m×2m的4a生林地的覆盖率可达到90%。  相似文献   

7.
生物制剂对沙地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及根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t菌剂、ABT生根粉、HRC吸水剂、丰产素等生物制剂处理2年生樟子松苗木,在内蒙古加格达齐进行了田问造林试验。并对樟子松造林成活及地下根系生长效应进行了研究,观测苗木成活率、根系生长等因子。结果表明:Pt菌剂3号ABT生根粉制剂显著地提高了樟子松成活率,它分别比对照高29.3%和23.6%,也促进了根系的生长,特别是细根的增加。回归分析表明苗木细根长度与苗木成活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生物制剂提高成活率是通过增加细根量来实现的。表3参10。  相似文献   

8.
“三北”地区杨树剪枝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5%,浸根可提高成活率9%-11%;深栽可以节约用,并促进幼林生长。1978-1987年在辽西“三北”地区营造的1400hm^2杨树速生林,成活率高达98%,一次成林,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9.
三、造林1.杉木:用ABT7号生根粉25ppm浸根1小时,成活率968%。比对照提高3.9%,年高生长量提高23叽。2.湿地松:用ABT8号生根粉25ppm浸根1小时,成活率94%。3杜仲:用ABT6号生根粉50ppm浸根40分钟,成活率95.4%,比对照提高26.9%。经ABT处理的苗木造林1年后,生长量显著增加,平均高生长比对照增加4.scm。单株平均发枝数多22个枝条。4.枣树:用ABT6号生根粉50ppm浸根1/]\时,成活率提高56%。根系平均增加19条,基径增加1.22cm,新消生长量增加匕.scm。5.侧柏:用ABTh号生根粉50ppm浸根40分钟。平均成活率达75%…  相似文献   

10.
乌桕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幼树1a生木质化、大树1a生半木质化和2a生木质化枝条为材料,将3种生根剂ABT、911、IAA配成500,200,100,0mg/kg的浓度梯度,分别快蘸5s、浸泡12h和20h,研究鸟桕插条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长度与不同生根剂类型、不同浓度及浸泡时间长短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911生根剂100mg/kg浸泡20h的半木质化嫩枝平均生根率为72.2%,1a生木质化硬枝911生根剂500mg/kg快蘸5S大田扦插的平均生根率为82.2%,根数达9.0根;半木质化嫩枝911生根剂200mg/kg浸泡12h的平均生根数达3.9根,不同浓度生根剂和浸泡时间对根系长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桐城市地处长江北岸,年降水量12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6—7.月的梅雨期,2~3月的植树季节多有春旱现象,杨树造林成活率不高。根据杨树的生物学特性,在市域内进行了杨树秋季造林技术研究,旨在探索最佳造林时间与成活率等之间的关系。试验表明,杨树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20%,其幼树树高、胸径等生长因子均高于春季造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花椒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平茬高度、树盘覆膜、保水剂蘸根、不同裸根时间对花椒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和技术分析,结果表明:秋季造林比春季造林成活率高出66.1%;平茬高度15cm左右时比不平茬成活率高出87.9%;在干旱山区,树盘覆膜和保水剂蘸根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技术措施;在花椒造林中,裸根时间不宜超过4h。  相似文献   

13.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滩地进行多树种抗旱固沙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优胜杨成活率最高,为83%,其次为新疆杨(52%)、柳树插干(33%)、带根柳树(32%)、北京杨(28%);柳树插干在流水低洼地造林成活率显著高于季节性积水低洼地;沙生槐雨季直播固沙造林效果较好,亩均出苗量可达346棵,当年平均苗高2.8cm。指出西藏雅鲁藏布江干旱河谷地区影响造林成活的关键因子是苗木栽植深度,其次为苗木质量。对如何加快“一江两河”地区造林绿化进度和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巴盟一些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杨树冬贮整株大苗等水造林,使造林成活率由历年来的40~50%提高到90%以上。但是杨树冬贮整株大苗造林成本高、费劳力。1985年以来,我们在有灌溉条件的五原县林业局西果园对高2米,地径大于2厘米的河小×美+旱二根一杆平茬条在灌溉用毛渠进行了扦插造林,造林用工为整株大苗造林用工的5%,造林成本为整株大苗造林成本的10.57%,且成活率达95%以上。具体造林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切杆造林是把苗木的主干切掉,用有短“根桩”的苗根来造林。其好处:1.提高造林成活率;2.有利于培养通直的树干;3.可刺激多萌发新条,形成密集的灌木丛,提高保水固土效果,增加枝条产量。切干造林,应注意几个问题:1.必须选用萌芽力强,切干后可重新萌芽成林的;树种。如杨树、臭椿、泡桐、枫杨、苦辣、白腊树等,大多数针叶树种,如油松、樟子松、落叶松等是不能切干造林的。2.掌握好苗木切干后的留桩高度,一般为3~7cm,但要因地制宜,如在干旱沙地上为便于深栽,留桩高度以20cm为宜。在水湿盐碱地上,为防止幼芽受盐侵蚀,高…  相似文献   

16.
枣树插根育苗的苗木根系发达 ,植根健壮 ,栽植成活率高且做法简单 ,成苗率高 ,生产周期短 ,一年即可出圃。枣树插根育苗的具体做法是 ,在枣树发芽前距母树 1m~ 2 m处挖取枣树侧根 ,挖取量不得超过总侧根的 1/ 3,否则影响母树生长。挖出后剪成长 10 cm左右 ,上口剪平、下口斜剪 ,注意根的上下端不可倒置 ,捆好放在萌凉处保湿 ,切勿使风吹日晒失水。插前把根系下端放在 10 0 ppm引哚丁酸或 ABT1号生根粉溶液中浸泡 10小时。具体配法是 :将 1g药用少许无水酒精溶解 ,然后加水 10 kg,浓度即为 10 0 ppm。浸根时切勿把根的上端浸泡在药液中 ,…  相似文献   

17.
中菏1号、中菏2号是菏泽市杨树造林主要推广品种,为提高其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我们进行了不同苗木规格及截梢试验,并总结出培育胶合板材,最好选用2年根2年干大苗造林,少用1年生小苗弱苗和2年根1年干苗;2年根2年干苗的高度是在5m以上,米径3cm以上;2年根1年干苗的高度在4.5m以上,米径2.5cm以上。  相似文献   

18.
谢环素 《绿色大世界》2009,(7):55-55,60
马尾松苗木切根造林,其一苗木采用切根蘸红泥浆溶液后上山造林,其二苗木采用切根蘸2%的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后上山造林,应用2种不同方法对苗木进行处理,对造林后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进行比较。其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菌肥溶液处理造林的苗木成活率,林木生长量比用红泥浆溶液处理的苗木造林成活率能提高12%,当年林木平均抽梢提高44.1%。  相似文献   

19.
于洞口县花古乡园艺场鸡公坳选用3年生2次移植苗和1年生非移植苗进行楠木造林试验。结果表明:3年生2次移植苗平均造林成活率可达到90.4%,比1年生非移植苗平均造林成活率(42.6%)提高了47.8个百分点;2种苗木的造林成活率差异达到了极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三北”叶区风沙干旱严重地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影响防护林体系建设。解决抗旱造林浊该地区林业建设当务之急。修剪侧枝可提高造林成活率9%左右;浸根可提高造林成活率9%~11%;深栽可节约用水,促进幼林生长。1978~19087年间,辽西地区,采用此技术营造的近3333.33hm^2杨树速生丰产林,成活率高达98%,一次成林,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