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永杰 《绿色科技》2011,(12):25-26
根据豫西自然条件,提出了适当的珍稀食用菌生产加工模式。从茬口安排、技术力量的保证和病虫害防治、确保珍稀食用菌的生产与加工等方面探讨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园林绿化苗木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园林绿化苗木的病虫害综合防治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园林植物的功能和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对园林植物病虫害主要防治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叙述了灯笼花育苗、栽培和病虫害防控技术。育苗技术包括基质选择、插穗修剪、扦插方法及温湿度管理;栽培技术包括花盆选择、栽苗数量及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控技术主要包括根腐病、介壳虫、蚜虫、红蜘蛛等的预防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北安地区黄芪的病虫害特征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最近几年,我国北安地区种植黄芪的农户越来愈多,但是黄芪的病虫害发生非常频繁,进而严重制约了北安地区黄芪产量和质量。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对提高黄芪的产量与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北安地区黄芪的病虫害主要包括:黄芪白粉病、黄芪根腐病、豆荚螟、中国豆芫菁、蝼蛄,提出了黄芪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核桃主要病虫害有7种,包括核桃白粉病、核桃褐斑病、核桃黑斑病、核桃举肢蛾、核桃小吉丁虫、刺蛾以及核桃天牛。分析了每一种病虫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最主要的方法还是打药防虫及其修剪病树枝。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食用菌生产相关标准的出台,生物防治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广泛受到重视,在食用菌绿色标准化栽培中生物防治方法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简要介绍了滑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真菌、细菌病害及虫害的危害特征,并对生物防治在各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核桃主要病虫害有7种,包括核桃白粉病、核桃褐斑病、核桃黑斑病、核桃举肢蛾、核桃小吉丁虫、刺蛾以及核桃天牛.分析了每一种病虫害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最主要的方法还是打药防虫及其修剪病树枝.  相似文献   

8.
杨梅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无公害防治简历、主要病虫害防治要点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通过健康栽培、调节生态和科学用药实现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无公害防治简历抓住主要物候期提出技术规程,力求简洁实用;对主要病虫害提出关键防治时期和防治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则提倡适树使用。  相似文献   

9.
杨树生长迅速、用途广泛,适宜营造各类用材林、纸浆材林、防护林等,是我省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的主要树种[1]。随着杨树产业的发展,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也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2]。为了做好杨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杨树病虫害防治水平,本文从实践角度将杨树病虫害防治措施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广东高州油茶苗圃及成林地调查,确定了高州油茶的主要病虫害及其为害特点。对部分病虫害进行防治药剂筛选及不同预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油茶炭疽病,25%嘧菌酯及遮荫网加塑料薄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褐足角胸叶甲和鳞翅目卷叶类害虫,绿僵菌M09菌株1×10^8孢子/g的防治效果达到100%。  相似文献   

11.
园林植物病虫害系统控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系统控制的重要性,针对园林病虫害系统控制的特殊性,从园林健康方面,提出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系统控制需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园林工作者要具有园林健康意识,注重园林植物病虫害系统控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建立本地区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和天敌以及小环境的系统网络体系,重视园林植物病虫害系统控制的目标化;乡土树种的合理利用和优质苗木的选育;进一步探索园林健康及病虫害系统控制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指出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核桃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对湖北省核桃主产区核桃栽培和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初步摸清了我省核桃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其危害和防治情况,分析了核桃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方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菇等食用菌在我国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是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食用菌原料林的培育对于以阔叶权赤原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重点对食用菌原料林树种的优选、人促更新定向培育、主要原料林树种的丰产栽培以及其采种基地建设等进行述评。根据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技术对策和今后的研究重点,包括主要原料树树的种的良种选育和扩繁技术、育苗技术、松杉林冠下造林技术和多种食用菌原料林树种混植技术、二代食用菌原料林的萌芽更新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嘉兴市生态公益林病虫害种类、为害部位及危害程度等调查,初步摸清嘉兴市生态公益林现有常见森林病虫害44种(其中虫害37种、病害7种),对主要病虫害进行了简介,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我国林下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现状,归纳了目前林下栽培食用菌种类、栽培基质、栽培林地、栽培模式、温湿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管理技术,以期为林下食用菌栽培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对凤庆县泡核桃生产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和虫害进行全面地分析,并针对这些危害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并提出应构建凤庆泡核桃病虫害防治网络,希望能够有效处理凤庆县泡核桃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森林昆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森林昆虫的开发与利用主要集中在天敌昆虫,传粉昆虫,药用昆虫,食用昆虫,工业用昆虫和文化昆虫等六大类。本文简要记述了这六类昆虫资源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开发利用森林昆虫资源和控制森林害虫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分析表明,宾川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成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林农经济收益较低,究其原因之一是森林病虫危害,特别是地下害虫的危害.分析病虫危害发生的自然及人为因素,提出退耕还林工程中加强病虫防治工作,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强化营造林技术措施,加强森防队伍建设,严格检疫,强化抚育管理,优化退耕还林林分、树科结构,搞好工程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等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报道,对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遗传育种、菌种和菌株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定位和克隆等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认为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有更多、更有效的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得以应用,同时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的深入,更高密度、更为实用有效的遗传连锁图谱将被建立,大量重要的功能基因将被定位和克隆,这将为进一步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耐贮等食用菌新品种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