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单季超级稻“一选一增两抓一配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示范,摸索出单季超级稻"一选一增两抓一配合"高产栽培技术,即"选用良种,培育壮秧;增加行株距、适当稀植;抓好用水关键技术;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效;抓好病虫综合防治措施"。2009年推广示范1065hm2,占全县水稻面积的21%,增产稻谷43.5kg/667m2,共增产稻谷694.9t,取得较好的种粮效益。  相似文献   

2.
浦城县2011年示范栽培超级稻面积达1.8万hm2,并制定了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产量平均达到680kg/667m2,现根据浦城县的生长条件,介绍了超级稻品种高产的良种、良田、良法。  相似文献   

3.
春大豆在江西是一种增加复种指数改进轮作、间、套多熟制的主要作物 ,但由于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原因 ,产量比较低 ,影响了我省春大豆的发展。本文在九·五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南方红黄壤大豆良种及配套技术推广”五年多的实施过程中 ,根据高产试验、示范和高产攻关中出现的一批 3 0 0 0kg/hm2 以上的高产典型经验 ,总结提出了一套江西省红壤旱地春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2006年被引入云南保山,在保山市隆阳区试验示范两年,取得了“成穗率提高、N肥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大突破,并节约生产成本,显著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5.
隆阳区2008至2010年,连续承担部、省、市水稻高产创建8片,通过实施良种与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配套运用,取得显著效益,一季产量超750 kg/667 m2,经农业部、云南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验收,单片产量754.2~801.2 kg/667 m2,比非项目区增48.4~105.6 kg,增幅6.9%~15.8%。同时降低生产成本30~40元/667 m2,增产值200元/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6.
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是日本稻作专家腾原长作和原正市等人经几十年研究而成的一项水稻早熟、高产、低耗栽培技术成果。自1982年以来,原正市先生应国务院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邀请,首先在北方稻区进行示范推广,并获得了成功。应用此法栽培的水稻亩产一般比当地传统栽培法增产150~200公斤。  相似文献   

7.
苏棉15号1999年4月定名以来,推广面积达到20khm^2以上,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推广中把握:优良品种必须具备“三性”,推广时良种良法配套,做好多点高产示范,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严格种子繁育质量;组织建立多方协作网络,联合繁殖、生产、销售棉花新品种,实现棉种产业化。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市场需求,优化种植业内部结构,加快莆田市城厢区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组合)的推广,加速水稻良种更新更换步伐,确保农民种粮增产增效.城厢区农业局于2007年引进常规稻台粳8号进行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试验研究,2008年进行小面积高产示范栽培,为鉴定评价台粳8号及适宜推广区域提供科学依据.2 a试种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稳定性好.现将台粳8号在莆田市城厢区的试种情况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优质中籼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南山 《中国稻米》2001,7(2):25-26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稻米品质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多年以来 ,生产上推广的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是以提高产量为目的 ,以提高稻米品质为直接目的的保优高产配套技术推广得较少。近几年来 ,我们把优质稻保优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 ,总结了一套优质水稻保优高产配套技术 ,以指导大面积优质稻生产。一、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合理规划种植优质高产良种是优质稻保优、高产的前提要素。不同的优质稻品种由于种性不同 ,保优高产所需的生态条件及栽培技术等也不尽一致。因此 ,必须根据当地的生产和经济…  相似文献   

10.
2013年N两优2号在湖南龙山进行了6.75 hm2的高产攻关示范,取得了13.79 t/hm2的高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改良土壤,创建高产良田;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适龄规格移栽;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襄阳市农科院自1993年以来开展推广杂交稻"三两"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和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效果。本文总结介绍了杂交水稻"三两"栽培技术的产量构成、增产的原因以及主要栽培技术的关键和存在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通过2a示范、摸索出屏南县超级稻"一选一配抓两管"高产栽培技术,即"选用良种、培育壮秧,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效,一抓株行距,二抓科学管水."2010年在代溪镇、熙岭乡、甘棠乡推广示范面积240h㎡,平均增稻谷42.6kg/667㎡,共增稻谷15.3万kg,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永城市地处黄淮海腹地,大豆以麦收后夏播为主。2008年以来通过高产创建活动,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大豆低产原因,实施以推广良种、良种良法配套为主线的技术方案,实现了万亩大豆超200公斤的高产目标,逐步完善了麦后夏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龙山县自2007年以来承担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项目,至2011年已累计完成超级稻推广面积9 284.56 hm2,增产稻谷24 394.2 t,同时推广了一批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及一套高产栽培技术,为龙山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邵武市水稻栽培的主要品种有特优175、Ⅱ优明86、Ⅱ优辐819等品种,其中"特优175"种植面积在0.27万hm2以上,是该市种植面积最大的组合之一.由于良种良法没有配套,优良品种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产量一般均在450~500kg之间.为了尽快改变该市良种良法不配套的被动局面.2004年邵武市农技中心在水北镇三都村建立高产示范片,面积达6.67hm2,并取得全面丰收.现将"特优175"在邵武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蒜茬水稻在邳州市种植面积1万hm2,近几年邳州在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示范推广了蒜茬水稻机插栽培技术,省工节本,周年产量高、效益好。  相似文献   

17.
北方水稻超高产栽培全程技术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荣  刘国安 《北方水稻》2008,38(2):54-56
为了实现北方水稻产量达到900 kg/667 m2的目标,结合北方气候条件特点,实行良种良法并进,从选种到收获加工全过程总结了水稻超高产种植技术。尤其在栽培技术上,重点提出了北方水稻"四早",即早扣棚、早育苗、早插秧、早控苗;钵体育种精量稀播"单粒匀播";宽窄行定量浅栽;垄作沟灌;控苗搁田等技术,以实现北方水稻种植高产高效目标。  相似文献   

18.
"小麦-水稻"一年两熟每667 m2超"双千"种植制度,经3年的试验研究和4年示范推广,技术熟化,已成为余姚市粮食生产功能区的主导种植制度。实现每667 m2超"双千"关键措施是"选好优良品种、优化栽培方式、推行机械作业、熟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实现啤酒大麦高产与优质的统一,除选用良种外,采用与之相宜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关键。自一九八六年以来,作者相继以湖北的主栽及推广品种(系)鄂啤一、二号、浙农大三号、80435等为对象,研究二棱大麦的产量构成特点及高产限制因子,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明辉 《杂交水稻》2005,20(5):42-43
杂交粳稻申优4号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组合,2003年9月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被定为上海市第2轮水稻优质化推广计划中的重点优质米品种之一.根据金山区连续4 a试种示范实践,介绍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