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根据重庆市黔江区气候特点,从田地选择、整地搭棚、播种、营养袋放置、发菌、出菇等方面,介绍了羊肚菌种植技术,为羊肚菌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剑川县老君山镇羊肚菌人工种植技术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其人工种植技术优势及存在问题,并对土地整理、菌种准备、播种和覆土、放外源营养袋、地膜使用、发菌期管理、催菇技术、原基的形成、出菇管理及采收等技术要点做详细阐述,为高海拔地区羊肚菌人工种植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浙江仙居地区栽培的羊肚菌品种,对引进的7个羊肚菌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比分析7个羊肚菌品种的出菇情况、产量、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梯棱菌盖呈棕色,出菇密度最密,菇形最小,单菇鲜重最小。子弹头菌盖呈灰褐色,菇形较为匀称。G8菌盖呈黄棕色,肉质厚,菇形较大。G10未出菇。梯棱、G5、子弹头、G8的667 m2产量均超过250 kg, G5产量最高。出菇的6个羊肚菌品种的子实体鲜菇中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钾元素,其中子弹头蛋白质含量最高,梯棱最低。氨基酸组成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天门冬氨酸,鲜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24.64%~26.07%。氨基酸组成配比分析均属于优质蛋白质,其中G5氨基酸配比最为合理。综合分析,G5、子弹头、G8性状表现优异,较适宜在浙江仙居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羊肚菌是一种珍稀食(药)兼用菌,其营养丰富,市场前景广阔。青川县通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和试验、示范种植,基本掌握并探索总结出一套人工仿生栽培羊肚菌的新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青川羊肚菌的生长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技术,田间管理技术及出菇前后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羊肚菌属低温型珍贵食药两用菌类,本文作者从菌种制备、播前准备、播种、发菌期管理、催菇管理、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加工等方面介绍了我国中原地区羊肚菌温棚生产栽培及其管理技术,为中原地区羊肚菌的标准化规模种植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对中原地区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一、出菇管理正常管理下,羊肚菌从原基到子实体成熟需25~30天。羊肚菌原基形成后7~10天可增高至1~2厘米,菌柄和菌盖分化明显,初见菌盖雏形。此时,栽培棚内应保持土壤湿度20%~25%,空气相对湿度85%~95%,棚温以15~18℃为宜,不可低于4℃、超过20℃,且要散射光照射。温度低时,羊肚菌生长缓慢,但菌肉较厚、  相似文献   

7.
通过灵石县琳琅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当地野生羊肚菌中分离菌种进行室内研究和大田栽培的成功实践。系统总结出了羊肚菌从野外到实验室再到田间、从菌丝分离鉴定到菌菇栽培管理的完整过程,形成了独特的适合当地环境的高效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羊肚菌是一类珍贵的食(药)用菌,近年来,科技工作者已逐渐掌握了羊肚菌的纯人工栽培技术,种植规模及效益稳步提高。但在栽培过程中也存在着栽培技术混乱、菌种来源不明、产量不稳等问题。本文作者从菌种分离与培养、播种、"外援营养袋"补料、栽后田间管理(菇前管理、出菇管理)、采摘和加工及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羊肚菌在毕节地区的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羊肚菌的科学研究及产业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羊肚菌(Morchella)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用菌,大田栽培是我国羊肚菌的主要栽培方法。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技术已逐渐成熟,种植规模也逐步增大,但羊肚菌栽培没有统一规范的技术和标准,在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仍需解决。介绍了菌种驯化、原种制作、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羊肚菌栽培技术,并对羊肚菌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连城保护区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掌握适合连城保护区的羊肚菌人工栽培关键技术,解决羊肚菌大面积种植技术难题,利用2种不同的栽培料(纯草木灰、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进行羊肚菌人工栽培试验,通过观察出菇数量确定适宜的羊肚菌栽培料。结果表明,纯草木灰栽培料较煤灰和草木灰混合物栽培料的出菇率高46%左右,且纯草木灰栽培每窝羊肚菌数量较煤灰和草木灰的混合物栽培高。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记者从羊肚菌高原栽培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海卓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在贵德县轩禾种植专业合作种植基地试验种植的20亩羊肚菌于2017年3月成功出菇,标志着羊肚菌正式落户青海。羊肚菌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药用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黔江区种植羊肚菌易受"倒春寒"影响而减产,本文探讨不同保温设施对羊肚菌出菇期、产量及产品分级的影响,探索羊肚菌栽培的合理方案,为食用菌生产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稻菌轮作"是指在种植一季水稻后,在水稻田上种植食用菌,将已出菇的菌棒作为肥料还田的一种种植模式。"稻菌轮作"不仅能有效地解决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土地的季节性抛荒等问题,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农业绿色化,改善生态环境。"稻菌轮作"适合在水稻主产区和适宜羊肚菌生长的地  相似文献   

14.
王仲勇  李彦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948-11949
[目的]为了开发和利用河北省燕山区羊肚菌资源。[方法]通过普查法对河北省燕山区羊肚菌的资源进行调查,并对野生羊肚菌进行菌种分离及原生地补菌试验。[结果]燕山区羊肚菌资源调查表明:燕山区目前存在3种野生羊肚菌,分别为羊肚菌、褐赭色羊肚菌及粗腿羊肚菌。3种羊肚菌多生长在杨树林、果园、草地、河滩、榆树林、槐树林及上述林边的路旁河边。单个或成片生长,土质一般为沙碱性或略偏碱性。一般5月上旬至6月上旬出菇较多,属于喜冷凉型食(药)用菌。野生羊肚菌的菌种分离,采用浓度为0.1%的升汞溶液浸泡,最佳消毒时间为60s。3种羊肚菌菌丝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6~30℃,补菌试验效果良好。[结论]为野生羊肚菌的半人工栽培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林下羊肚菌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肚菌(Morchella sp.)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近年来,羊肚菌的人工栽培迅猛发展,种植规模和栽培效益稳步提升,栽培技术日趋成熟。但现有的栽培技术主要以大田或旱地栽培为主,缺乏林下羊肚菌栽培技术。本文总结试验结果,详述了四川省成都平原地区及周边丘陵地区林下(花卉苗木)羊肚菌栽培的林地条件、栽培季节、土地整理、划线作畦、播种覆土、调整林间遮阳度、发菌期管理、摆放营养袋、出菇期管理和采收等技术要点,为相关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滑菇又称光帽鳞伞,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丝膜菌科、鳞伞属。因其菌盖表面分泌蛋清状粘液,食用时滑润而得名。北方滑菇半熟料栽培技术,是利用滑菇菌与杂菌的繁殖适宜温度不同这一点,在早春气温低(低于15℃)杂菌不易繁殖时,将滑菇菌接种到经过灭菌处理的半熟料上,通过以严格的温、湿度控制为重点的一糸列菌丝培养管理,生产出杂菌率极低的优质滑菇高产栽培技术。本文详细叙述了北方半熟料滑菇栽培技术的拌料、蒸料、压块、接种、菌丝体培养、出菇管理、采收、二三潮菇管理、病虫害管理等一糸列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介绍了羊肚菌的特点及林下高效栽培的研究背景,通过万源市栽培优势、林地选择、栽培品种的选择、种植方式、菌种制作、种植方式、菌丝时期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产业展望等方面对万源市羊肚菌林下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羊肚菌种植户提供更多的参考与选择。  相似文献   

18.
郑州地区羊肚菌林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属于子囊菌门,是一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珍稀食药兼用真菌。近年来,羊肚菌人工种植发展迅速,形成了大田、林下、大棚、日光温室等不同栽培模式。本文作者介绍了郑州地区林下种植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菌种与营养袋制作、林地的选择、土质的选择、栽培时间、播种方法、覆膜技术、小拱棚的搭建、菌丝生长期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烘干、储存、病虫害防治等,以期为广大种植户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在迁西、遵化等地栽培羊肚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般亩产量180-300千克,平均收购价在80-100元/千克,亩收益在1-1.8万元。要想取得比较高的收益,出菇刺激是提高产量关键步骤,一般羊肚菌播种后45到60天时进入出菇期,通过各种措施刺激出菇可实现第一潮原基量大,进而达到高产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用科技》2005,(6):F002-F002
出菇温度10℃-36℃,菇体白色,夏季菌袋15天左右菌丝满袋,出菇期棚温35℃以内菌袋单层排放地面或竹木杆架空部能产菇6潮-7潮,菌袋不霉.且菇形美,盖厚中等.叶片平展不上卷,菇体生长期菇棚保持通风绝不发生黄菇.死菇等细菌性病害,转潮5天-7天,适应广普原料。2004年全国菇农引种栽培后称赞高平88无论菇体质量.韧性、抗杂、抗病以及总产量都优于传统中高温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