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及高致死性传染病。现阶段还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用于非洲猪瘟防控,该病的死亡率可达100%,会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我国发生非洲猪瘟后,相关部门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非洲猪瘟防控的应急预案,采取生物安全等多项综合防控措施,在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会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危害。自从2018年8月份在我国发现了首例非洲猪瘟以来,非洲猪瘟对我国的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对如何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控制和消灭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被认为是目前养猪业的“头号杀手”。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辽宁首次发生,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的损失。目前非洲猪瘟尚无有效的疫苗和药物,一旦发现只能及时扑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本文根据非洲猪瘟发病的特点,介绍了部分非洲猪瘟的防控要点,望对该病的防控起到一地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2018年8月新传入我国的猪的烈性传染病,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由于广大养殖人员对新传入的疾病缺乏了解和应对措施,使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打击。该病危害性大、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本文主要探究小型生猪养殖场及散养户防控非洲猪瘟的措施,以期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会给养猪业造成巨大威胁,应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因此,养殖户应明确非洲猪瘟的流行现状,掌握该病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疫情,维护养殖效益和养猪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在世界范围内可以称得上是危害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因此,非洲猪瘟的防控措施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致命性、传染性极强的传染病,严重威胁着我国乃至全球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防治非洲猪瘟,本文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以期加强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了解,增强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防范意识,提高养殖户预防和治疗非洲猪瘟的能力,为减少非洲猪瘟对于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于该病的高传染性、高死亡率给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目前仍然有不少地方存在非洲猪瘟。为了降低非洲猪瘟带来的影响,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就非洲猪瘟病原学、流行病学、防控现状、实验室诊断、以及西昌市辖区基层一线非洲猪瘟防控存在不足、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相关经验及采取有效措施,为该地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通报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该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是全球养猪业的头号杀手,做好非洲猪瘟风险点的防控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魏玲  杨国淋 《猪业科学》2021,38(3):70-72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致死率达100%,会给整个养猪业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目前尚没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非洲猪瘟的生物安全防控对于预防该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非洲猪瘟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现状、诊断方法、疫苗研制和生物安全防控要点等几方面进行叙述,旨在为该病的生物安全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以发热和全身各脏器出血为特征的急性、烈性传染病,生猪一旦发生该病,对养猪业和肉食品供应将产生严重危害和影响。本文分析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结构、在介质中的活性、消毒剂的杀灭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做好消毒是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传染性和高死亡率的动物类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非常大.做好非洲猪瘟的防疫工作具有重要价值.本文阐述了非洲猪瘟的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目的在于更好地控制非洲猪瘟.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而针对该病尚无有效的疫苗和治疗措施,一旦发生疫情就难以控制,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从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非洲猪瘟的有效诊断和科学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强的病毒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对全球养猪业、猪肉食品供应及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自2018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许多猪场采取生物安全、中药等来防控,目前我国的ASF流行情况出现了新的变化,临床中出现了"自然变异株",临床症状不典型,检测拔牙防控效果降低等问题.充分认清ASF现状,采取切实防控方案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猪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的头号杀手,会给全球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及防控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旨在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发猪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器官出血、呼吸困难、高温,短期内死亡,该病的暴发严重危害了我国养猪业的发展。高死亡率和高传播率,严重威胁养殖户经济效益。因此,根据非洲猪瘟特点和病因制定防控措施尤为关键,保护猪群健康生长、尽快出栏,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出血性、病毒性传染病,非洲猪瘟的发生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概述了非洲猪瘟病毒特征和临床症状,探讨了应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热性传染病,是感染非洲猪瘟病毒所致。临床表现有高热,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以及内脏器官可见大面积的出血症状等。该病病程较短,病死率较高,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所以饲养者应了解和掌握该病相关的特点,及时进行有效防控,以保证养殖收益。1病原特性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双链的DNA病毒,ASFV具有比较差的抗热性能,通常将其置于55℃条件下30min,或者  相似文献   

19.
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该病毒除具有一般病毒所具有的常规属性之外,还有其独特的个体特性。自2018年8月,我国首次报道非洲猪瘟疫情以来,该病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针对该病,目前仍然没有特定的治疗措施和有效的疫苗预防,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防控,通过生物安全措施进行预防。然而,防控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出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100%。给许多国家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打击。该病由于基因组庞大且免疫逃逸机制复杂,至今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本文针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病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