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西是我国甘蔗主要产区,每年的砍蔗季节都产生大量的鲜甘蔗尾叶,其蛋白质含量高(粗蛋白含量为3.4%),含糖量高,适口性好,是肥育牛的好饲料。甘蔗尾叶应切成3厘米左右的小段,这样既可以提高牛的采食量,又可减少因牛挑食所造成的浪费。添加0.5%(按鲜甘蔗尾叶重计)的尿素,把尿素溶于水后拌入切短的鲜甘蔗尾叶中喂牛,可增加牛瘤胃细菌合成蛋白质的氮源,提高饲料营养价值。每日喂给12~14千克鲜甘蔗尾叶,再补以0.5千克精饲料。为使牛爱吃加有尿素的鲜甘蔗尾叶,饲喂时,加尿素应由少到多(在0.5%的范围内),以便让牛慢慢适应。鲜甘蔗尾叶喂肉牛@韦正…  相似文献   

2.
青贮甘蔗尾叶育肥牛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3~4岁未经阉割的健康本地水牛20头,平均分成两组,试验组饲喂青贮甘蔗尾叶,对照组饲喂鲜甘蔗尾叶。结果,试验组头均增重74.06 kg,对照组头均增重52.6 kg,试验组与对照组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在南方甘蔗种植区,利用青贮甘蔗尾叶养牛,可保证饲草长年供给,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鲜某蔗尾叶加尿素为主要饲料,同时每日补给玉米粉、麦麸、花生麸等精料0.4~0.5千克/头,对本地水牛进行育肥试验。经9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牛平均日增重为0.568千克,比对照(自由放牧、补相同精料)的0.398千克多0.17千克,经济效益也比对照组多103.67元/头。  相似文献   

4.
甘蔗尾叶青贮及其饲喂价值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尾叶是甘蔗收获后残留的甘蔗顶部2至3个嫩节及其附带的整个叶片,属中等品质粗饲料,但由于缺乏深入研究,我国每年有近千万吨甘蔗尾被浪费。将甘蔗尾叶饲料化不仅可以解决冬季饲料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还能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本文主要对鲜甘蔗尾叶及其青贮饲料营养价值、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利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通过混合青贮的方式,探究甘蔗尾或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对其发酵品质的影响,为改善广西地区的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率和混合青贮饲料的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1:甘蔗尾与构树叶混合青贮;试验2:甘蔗与构树叶混合青贮.甘蔗尾或甘蔗与构树叶的混合比例分别为100:0、75:25、50:50、25:75、0:10...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青贮方式对其青贮后甘蔗尾叶饲用品质的影响。不同青贮方法包括直接青贮甘蔗尾叶(对照组);分别添加0.6%、1.2%尿素青贮;添加0.1、0.2、0.4g/kg纤维素酶青贮;添加0.3、0.6g/kg甲酸青贮;添加0.5、1.0g/kg丙酸青贮。对青贮后甘蔗尾叶进行感官评定、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和养分瘤胃降解率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尿素、纤维素酶、甲酸、丙酸青贮甘蔗尾叶,与对照组直接青贮相比,青贮品质均有提高,瘤胃DM、NDF降解率有所提高。添加纤维素酶组的CP降解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添加1.0g/kg丙酸青贮甘蔗尾叶后DM、NDF、OM的降解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纤维素酶或1.0g/kg丙酸青贮,可以显著提高甘蔗尾叶饲用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青贮甘蔗尾叶替代不同比例王草对海南黑山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0只平均体重(6.96±0.49)kg的3月龄海南黑山羊羔羊(公、母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羔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包括精饲料和粗饲料,粗饲料为王草;试验1~4组分别在粗饲料中以青贮甘蔗尾叶替代25%、50%、75%、100%王草.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干物质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 0.05),各组间平均日增重、精饲料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3组粗灰分、磷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 0.05),试验4组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 0.05),试验3、4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各组间黑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综上所述,粗饲料中青贮甘蔗尾叶替代一定比例王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黑山羊生长性能,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且对其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其中粗饲料中用青贮甘蔗尾叶替代75%王草时饲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充分利用甘蔗尾资源,大力发展南方肉牛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武宣县优质肉牛发展顺利,势头良好1.1创建利用甘蔗尾发展南方规模肉牛养殖示范武宣甘蔗种植面积达45万亩,年产甘蔗尾达50万吨以上。而长期以来,甘蔗尾的利用率不到30%。甘蔗在养分含量、可消化性、产量、适口性和耐贮性等方面具有与王草、象草等普通牧草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正是甘蔗饲用技术开发的基础。据国家肉牛体系专家组的测定,武宣的鲜甘蔗尾叶含  相似文献   

9.
为对比分析不同类型、不同比例玉米秸秆、甘蔗叶梢和木薯渣复合饲料对肉牛生长情况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将28头2. 5岁、体重约200kg的本地黄牛随机分成7个组,分别以鲜甜玉米秸秆为对照组(CK组),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的鲜玉米秸秆∶鲜甘蔗叶梢∶鲜木薯渣分别为:3∶1∶1、2∶2∶1、1∶3∶1,试验Ⅳ组、Ⅴ组和Ⅵ组的干玉米秸秆∶干甘蔗叶梢∶干木薯渣分别为3∶1∶1、2∶2∶1、1∶3∶1,进行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对照组(CK)与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和Ⅵ组比,头均增重分别高出1. 69%、2. 87%、17. 98%、2. 46%、4. 95%和24. 78%;头均日增重分别高出1. 69%、2. 86%、17. 97%、2. 45%、4. 95%和25. 05%;投喂成本分别高出8. 63%、15. 19%、25. 01%、20. 95%、19. 62%和19. 81%;销售收入分别高出1. 69%、2. 87%、17. 98%、2. 45%、4. 95%和24. 77%;毛利润分别比Ⅲ组和Ⅵ组高出12. 37%和29. 54%(p 0. 05)、分别比Ⅰ组、Ⅱ组、Ⅳ组和Ⅴ组低3. 75%、6. 04%、9. 77%和5. 33%,差异均不显著(p0. 05)。本试验表明,试验Ⅰ组和Ⅳ组两种饲料配比最适合于肉牛的育肥。  相似文献   

10.
添加纤维酶制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日粮的配合精饲料中添加 0 .1 %的纤维酶制剂 ,研究其对荷斯坦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经过 60天的试验观察 ,结果表明添加纤维酶的试验组与没加纤维酶的对照组每头牛日平均产奶量分别为1 6.36kg和 1 4 .2 4kg ,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了 1 4 .89% ,经检验差异显著 (P <0 .0 5)。乳脂率试验组为4 .0 2 % ,对照组为 3.98%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在试验期内 ,试验组每头牛每日比对照组多收入 5.4 1元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探索充分利用本地饲料资源,以青贮木薯渣为主肥育肉牛,以降低养牛成本的技术模式,为肉牛肥育场和养牛专业户提供适宜的饲养方案。结果表明,以青贮木薯渣为主,日添加精料2kg饲喂的牛,平均日增重为0.951kg,对照组平均日增重0.706kg。  相似文献   

12.
我县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地处亚热带,人口一百三十一万,人均耕地四分多,农业以种植粮食和甘蔗为主,每年甘蔗种植面积都在五万亩左右,砍蔗期一般可采收蔗尾四万吨左右。甘蔗榨糖自十二月上旬开始至笠年四月五日前结束,砍蔗期一般为105天左右,此时正值枯草期,甘蔗尾成为牛,特别是奶牛的独特青饲料。据报导,四亩蔗尾可供一个枯草期(四个月)一头奶牛的青饲料需要。甘蔗尾的营养,据广州分析(鲜样):干物质(DM)24.6%,奶牛能量单位(NND)0.35/公斤,消化能(DE)0.56兆卡/公斤,产奶净能(NE)  相似文献   

13.
正广西每年甘蔗种植面积约1 600万亩,占全国的63%[1]。每年11月至翌年4月是广西甘蔗收获期,产大量的甘蔗尾叶,而此时正值枯草期,如能合理利用甘蔗尾叶作青粗饲料或进行青贮或采用其他加工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可很好地解决广西地区草食家畜越冬度春饲料不足的矛盾。1甘蔗尾叶的营养特性甘蔗顶部2至3个嫩节及其附带的整个叶片称甘蔗尾叶,约占甘蔗全重的10%。新鲜甘蔗尾叶含水分70%,干燥后粗纤维含量约为30%,糖类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利用本地饲料资源,本试验探索以青贮木薯渣为主饲料肥育肉牛的技术模式,为肉牛肥育场和养牛专业户提供适宜的饲养方案.结果表明,以青贮木薯渣为主,日添加精料2 kg饲喂的牛,平均日增重为0.951 kg.  相似文献   

15.
武宣是仅有 40万人的县份 ,北临柳州 ,南邻贵港 ,水陆交通便利 ,有水牛 1 0万头 ,适龄繁殖母牛 3万头 ,草地 1 0万亩 ,人工草地 30 0 0亩 ,2 0万亩甘蔗 ,各种作物年产秸秆 40万吨 ,可供喂牛 ,养牛条件很好。 2 0世纪 70年代至80年代初开始牛品改工作。当时引进摩拉水牛改良本地水牛 ,繁殖杂种牛曾达 5 0 0多头。只是当时种种条件限制 ,还没有发展到乳用上来。目前 ,全县仅有摩拉杂 1 74头。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 ,鲜水牛乳市价达每千克 6元 ,半岁杂种母牛每头 2 5 0 0~ 30 0 0元 ,政府和群众发展水牛奶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区水牛研究所多次…  相似文献   

16.
舍饲拴系饲养条件下肉牛肥育期蛋白质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肥育肉牛 (夏洛来x本地黄牛 )的蛋白质需要 ,选用 4头 1.5岁左右体重约 32 5kg的公牛 ,进行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本试验根据不同的预计增重 (0、4 0 0、80 0、12 0 0g/d)采取 4x4拉丁方设计 ,给 4头肥育牛配以不同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 ,杂种肥育牛的蛋白质维持需要量为 4 .5 2gCP/kgW0 .75/d ,每增重 1g需要采食 0 .78g粗蛋白。因此杂种肥育牛的蛋白质需要量为 :Y =4 .5 2W0 .75+0 .87X ,式中Y表示肥育牛的粗蛋白需要量 ,单位为g ,W0 .75为代谢体重 ,单位为kg ,X表示肥育牛的增重 ,单位为g。  相似文献   

17.
放牧育肥是指以利用天然牧场为主的育肥方法。放牧育肥法具有饲养成本低,育肥效果好,易于在广大农牧区推广等优点.是提高养牛经济效益.加快农村牧区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瘦牛在150天左右的放牧育肥期中,本地牛口增重达0.5~0.7kg,肉用杂种牛13增重达0.58~1.2kg,平均每头牛总增重100~180kg,每头牛增加经济效益300~400元。  相似文献   

18.
用ME为 10 70MJ/kg、CP为 14 3%的精料配合氨化秸秆对西本、秦川和本地三个肉牛组合进行育肥对比试验 ,结果 ,6 0天饲养 ,各组每头牛平均增重分别为 48 0 5± 4 6 4,47 0 9± 8 42 ,39 0 6± 5 73kg ,平均每头日增重分别为 80 0 89± 77 31,784 91±14 0 3,6 5 1 0 4± 95 5 1g ,西本、秦川 ,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本地黄牛 (P <0 0 1)。  相似文献   

19.
高能高蛋白补充料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北京市三元绿荷奶牛中心长阳三场进行 ,试验组每天每头饲喂“乳倍利”1.5kg,不再饲喂原来自配的“高产牛补充料”和“钙皂” ;对照组仍按原来的方法饲喂 ,即每天每头加 2kg“高产牛补充料”和 30 0g“钙皂”。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础日粮组成相同。试验结果表明 :试验组头胎牛比对照组平均日增奶 3.19kg,差异显著 (P <0 .0 5 )、泌乳高峰期延长 35天、而牛奶成分没有受到影响 ;经产牛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奶 1.5 2kg ,差异显著 (P <0 .0 5 ) ,泌乳高峰期延长 30天、且牛奶成分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甘蔗尾叶青贮技术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左市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市,据统计,全市每年甘蔗种植面积可以稳定在300万亩以上,产蔗尾647万吨,目前甘蔗尾叶的利用率还不到10%.甘蔗尾叶青贮是一项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家畜对粮食和牧草的消耗,同时调节青绿饲料的余缺,解决牛羊饲草季节性短缺,对发展牛羊养殖,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