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次MO间接血凝实验检测了222份来自祁连县的绵羊血清。结果从222份绵羊血清中检出MO阳性血清69份,阳性率为31.08%;结果可以初步说明该地区的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海晏县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MO)间接血凝试验,对来自青海省海晏县的110份绵羊血清,进行了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检测。结果:从110份绵羊血清中检出抗绵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抗体的阳性血清28份,阳性率为25.45%;表明海晏县的绵羊群中存在绵羊肺炎支原体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平安县当地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血清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微量间接血凝(IHA)试验对青海省平安县72只当地山羊血清进行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的检测,结果阳性反应26份,阳性率36.11%.证实平安县的山羊群中存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相似文献   

4.
用间接血凝试验对贵南县贵德黑裘皮羊品种资源保护场的99份黑藏羊血清进行了绵羊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检出阳性血清26份,阳性率26.26%。  相似文献   

5.
山羊支原体肺炎(CCPP)为选择性免疫项目,只有受到威胁时才紧急免疫接种,导致该病的流行日趋严重,通过对2014-2015年我国12个省42个地区山羊支原体肺炎山羊亚种(MCCP)血清抗体水平的监测分析我国目前MCCP的流行趋势、流行原因。被调查的878份血清样品中,有112份为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12.76%。目前除山西省没有检测到MCCP血清抗体外,其余省份均有MCCP的流行,其中河南、河北、山东3个省份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5.14%(13/37),27.5%(11/40)及22.5%(9/40);江苏省是阳性率最低的省份,阳性率为2.7%(1/37);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当血清效价达到1∶16时,112份阳性中,30份可判定为"++++",42份为"+++";对18份强阳性血清样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CCPP血清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256。可见,2014-2015年间,MCCP引起的CCPP在我国流行非常严重,尤其河南、河北、山东等省份,不仅为准确评估MCCP在我国现阶段的流行状况以及造成的危害提供参考,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应用ELISA方法对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的382份牦牛血清进行了肺炎支原体抗体调查。结果显示,382份牦牛血清中检出牛肺炎支原体阳性血清97份,阳性率为25.39%。结果表明:玉树县范围内牦牛群体中存在牛支原体的感染和流行。  相似文献   

7.
根据绵羊肺炎支原体标准株Y98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标准株PG3的16S rRNA两端的保守区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建立了广西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的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二重PCR能特异地扩增绵羊肺炎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基因片段,其敏感性可达lPg,,用建立的二重PCR检测了20份临床病例肺组织,检出率为70%(14/20),其中6份扩增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的基因片段,10份扩增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基因片段,有2份同时扩增出两种支原体的基因片段.培养法检出率为40%(8/20),而这8份病料均为PCR阳性.  相似文献   

8.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微量间接血凝试验(MIHA)对广西七个地区共1637头份山羊血清进行羊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检测,结果阳性反应53头份,阳性率为3.2%,仅在百色地区的2个羊群发现阳性,阳性率分别为69.4%和70.0%;并对其中的1239头份山羊血清进行了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抗体的检测,结果阳性13头,阳性率为1.05%,仅在百色地区的1个羊群发现阳性,阳性率为30.25%,该羊群发现同时栓出两种支原体。首次从血清学  相似文献   

9.
采用ELISA方法对青海省民和县全县范围内收集的495份肉牛血清进行了肺炎支原体抗体监测。结果从采集的495份牛血清中检出牛肺炎支原体阳性血清107份,阳性率为21.62%。该结果证实,全县范围内的肉牛中存在牛支原体的感染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本次研究以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作为阳性模板,比对Genbank数据库中支原体基因序列,在16sRNA区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PCR检测方法。应用建立的PCR方法检测来自云南省部分地区组织样品,结果显示:150份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15份,阳性率为10%。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存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此结果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